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理發店的頭發渣都收回去做啥用了正文

理發店的頭發渣都收回去做啥用了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我最近聽朋友告訴我說外面市場上賣的散裝醬油(包括價格便宜的一些)都是用理發店裡的頭發渣制造的,我不相信,有這麼一說嗎?頭發能做出醬油?
 
關於觸目驚心:成車的頭發熬成醬油的原因,關於觸目驚心:成車的頭發熬成醬油的相關知識。  頭發和醬油,在人的思維中很難發生關聯。但是如今的醬油中就有一部分是用頭發做的。雖然這種醬油會產生致癌物質,雖然國家三番五次明令禁止生產,但是一些黑心商販利欲熏心,仍然生產含有致癌物質的“頭發醬油”。

  現在,理發店的頭發絕大部分會被收購,每天都有成車的頭發銷往山東和河北,而那裡的廠家則用這些頭發生產氨基酸母液,銷往全國。一些小的廠家就用這些母液來配置“頭發醬油”,再把這些廉價的頭發醬油銷售到飯店和早市。

  為了弄清其中的黑幕,記者冒險暗訪一個月,輾轉河北和山東等地,行程上萬裡,終於摸清了“頭發醬油”的產業鏈,其中的黑幕令記者心驚……

  黑幕初現回收頭發用來做啥?

  錢先生家住沈陽近郊,年初以來,他發現了一個怪現象,他家樓下有一伙人經常把頭發收集起來,然後用卡車運走。錢先生感到其中必有蹊跷,於是留心觀察。結果發現收購和運輸頭發的人總是行蹤不定,運送頭發的車輛也多是外地牌照,因此錢先生向記者反映了這個線索。

  “上門來收頭發的人,我們每天都會遇到兩三撥,根本不愁賣。”在位於於洪區紅旗台一處鐵路道口附近的發廊裡,老板高某對記者說道。“這些頭發每斤能賣4毛錢,好一點的可以賣到5毛錢。至於用頭發做什麼我也不太清楚。”

  通過進一步了解,記者得知,這個地區收上來的頭發都被運送到了一家生產醋的工廠,但是這些頭發到底是做什麼用的就不得而知了。記者幾次試圖接近這家工廠,但都被高牆和散放的狼狗給“阻隔”了。

  一周後記者改變策略,化裝成收購頭發的商販,在市場上買了兩個編織袋和一桿稱,然後來到那家醋加工廠。但令記者始料不及的是,這家工廠的人依然十分警覺,一個中年女子聲稱,他們根本不需要頭發,也不知道頭發干什麼用。

  難道是線索有誤,記者的采訪陷入了僵局。經過認真分析,記者決定一切從頭再來,采訪需要從收購頭發開始。在一番苦等之後,一名騎著自行車的外地男子終於來到了先前的那家發廊。在輾轉20多個發廊後,外地人帶著收來的頭發回到和平區長白地區。

  這裡是平房集中的地區,這名男子推著車走進起一處臨街小院。記者在外面看到院內堆滿了散放著的碎頭發,這些碎頭發中不僅夾雜著煙頭、紙片等垃圾雜物,而且有的頭發呈現出紅、綠、藍各種顏色,顯然都是經過了化學漂染的。

  記者假扮成生意人走進了收購點,主人李先生說,其實他們都是小販,收來的頭發經過簡單分揀後,再賣給廠家的人,而這些頭發最終都將被運送到山東、河北等地的一些化工廠。僅他們周圍這幾家每周至少就能賣出10噸左右的頭發,這些化工廠會用頭發加工氨基酸。

  神秘人物控制沈陽頭發回收業

  李先生所說的廠家的人叫康福海,河北新樂市人。據說他的老家是一個專業頭發村,那裡的生意十分紅火,來自全國的毛發都被集中到那裡,經過初步加工再銷往河北、山東、四川、重慶等省地。

  隨後,記者從有關人部門了解到,這些頭發可能是用來制成氨基酸液,就是俗稱為毛發水。這種毛發水除了用於工業使用外,還被造假者用於醬油等食用調料的生產。國家對於醬油等調料中氨基酸含量有著嚴格的標准,這些氨基酸本應該通過豆制品、糧食作物等發酵來生成,但一些黑心老板為了讓調料中氨基酸的含量達標,就加入這些用頭發加工成的廉價氨基酸。

  這些氨基酸是經鹽酸水解和化學試劑萃取,生成的胱氨酸被逐步提取後剩余的殘留廢液,其中含有砷、鉛、“氯丙醇”等有害物質。在配制醬油時加入醬色後,這種醬油便含有了可誘發癫痫症的4—甲基咪唑,一旦食用後會導致包括癌症等多種致命疾病的發生。

  為了找到神秘人物老康,記者對頭發收購點的李先生展開了攻勢,幾次登門拜訪再加上請客送禮,終於取得了他的信任。最後李先生告訴記者,老康家也住在長白地區,並把老康的手機號碼告訴記者。記者以准備買一批氨基酸為由同老康聯絡,但是老康始終不肯與記者見面,只是說他要發送一批貨,現在沒有時間。

  為了抓緊時間盡快與老康聯系上,記者向老康許諾會給他一些好處作為報答,但是老康依舊避而不談。經過了解,記者得知老康是一個頭發加工廠的老板,沈陽及周遍地區的頭發都由他收購,有一個比較大的倉庫。

  初見老康費盡周折結識神秘人

  由於頭發商販李先生是一個很重利的人,記者於是把突破口選在了他的身上。記者向他許諾,生意作成後要給他一筆好處費,同時也會給老康一筆不菲的介紹費。聽了這話李先生給老康打了電話,把記者說成了他的朋友,同時說明了給好處費的事情,老康答復是考慮一下。記者這次給老康開出了誘人的價碼,相信在利益的驅使下,事情會出現轉機。

  不出所料,下午2點半鐘左右的時候,李先生打來電話說:“你們先把錢送過來,老康能耐可大了,東北的頭發都是從他手裡走的,一個月就能發個100多噸。這些頭發都是往廠家送的,幫你聯系買點貨還不輕松……”為了能見到老康,記者答應這個條件。

  下午4點半,記者在李先生的帶領下來到老康的工廠,工廠位於長白市場北側的一個小胡同內,從外邊看並不顯眼。記者到的時候,老康並沒在。半個小時後,老康回來了。老康個頭有一米七,長得黑瘦,大概五十出頭。客套一番後,記者直奔主題,自稱是做醬菜生意的,希望老康能幫搞點便宜氨基酸用來做醬油。

  但老康以不方便為由,拒絕了記者的要求。

  無奈,記者只好離開了工廠。沒想到剛回到報社,李先生的電話又打了過來。他對記者說:“你想求人家辦事也不能光動嘴呀,怎麼也得請吃一頓飯,今天晚上老康正好沒事,你請吃飯吧。”聽說記者要請吃飯,老康沒有推辭,帶著幾個手下和李先生隨記者直奔飯店。

  在酒桌上老康告訴記者,他已經在東北干了二十來年的頭發生意了,手底下給他收頭發的就有上百人,自己的家在鞍山。喝酒時記者提出先到北京辦事,在北京等老康的電話然後直接去廠家,在廠家一旦見到貨立刻給老康好處費,老康同意了這個方案。

  屢次爽約記者無奈直奔新樂市

  由於老康變化無常,根據掌握的信息,記者制定了一套行動方案:一方面等待老康的電話,另一方面派人前往河北新樂市調查,尋找回收頭發的專業村和生產氨基酸的廠家。

  10月10日夜裡,記者乘坐火車直奔石家莊市。第二天一大早,記者來到了石家莊的食品添加劑市場。根據老康的說法,在石家莊有一家用頭發生產氨基酸的企業,記者判斷這個企業的產品很有可能在當地有銷售。

  食品添加劑的銷售在石家莊市已然形成了市場,這個市場位於車輛廠前街,大概能有二十多個門市點。記者以買主的身份逐家打了解,但都一無所獲。這個市場銷售的氨基酸都是廣東生產的,沒有石家莊本地的。業主甚至不知道石家莊市還有一個生產氨基酸的廠家。

  沒辦法,記者上了長途客車直奔新樂市。到了新樂市,記者剛下車就被一群拉腳的司機圍住,七嘴八舌問記者去什麼地方。“我們是來做頭發生意的,去你們那個頭發村,認識吧。”記者以老板的口氣說道。幾個司機同時接口說:“認識認識,就是小宅甫村嗎,我拉你們去,20元。”看來這個村在當地很有名,記者跟隨其中一人上了出租車。

  在路上記者和司機商量:“咱們是外地來的,在這裡怕被騙。這樣你陪我們走一趟,來回我給你50元,你就說記者是你的親戚,帶我們多走幾家頭發批發點。”一聽可以多賺錢,司機喜出望外,立刻答應了記者的要求。他還告訴記者,這個村在當地特別有名,每天都有來自全國各地滿載頭發的大貨車出入這個村。

  出租車從新樂市客運站開出20來分鐘下了公路,行駛到通往村裡的土道上。又走了20分鐘終於來到了小宅甫村。這裡是一個頭發的世界,村裡頭發收購批發點一個挨著一個,黑色的頭發就像小山一樣堆在各家的院子中。

  出租車把記者帶進了一個院子,只見成車的頭發直接卸在地上。工人先是拿著耙子在頭發堆裡挑選,把一些長的頭發選出用來做假發。剩下的頭發用打毛機打,沒多長時間就把頭發中的異物清除。工人把打好的頭發分別打包裝。頭發的價格賣得要高一些,而頭發茬的價格賣得要低一些…
 
理發店的營養油哪一樣不是化學合成的?不建議做這個。
沙頭發唯一的出路就是離子燙燙個加精油的那種燙完之後就開始加強護理
不知道樓主能不能收集到桑葉如果可以的話 收集一些洗干淨在溫水中講桑葉反復揉搓 直到搓出黏液樣的綠色汁水 那是桑葉的精華部分
用紗布濾去葉渣把頭發浸在裡面洗洗的時間可長可短但最好要浸泡幾分鐘 洗完之後可以不用清水沖
桑葉汁的功效就在於它可以修復頭發內部結構調節頭皮環境對燙後頭發的修復能力非常好
另外優酪乳洗發可以補充頭發中的蛋白質使頭發變得柔軟蛋黃加醋發膜可以補充頭發中的維生素a使頭發黑亮
 
以前民間有偏方說頭發煎成水.可以治肝病.

頭發做醬油的話,只要他的處理方式是安全衛生的.應該也沒關系吧.
 
現在,理發店的頭發絕大部分會被收購,每天都有成車的頭發銷往山東和河北,而那裡的廠家則用這些頭發生產氨基酸母液,銷往全國。一些小的廠家就用這些母液來配置“頭發醬油”,再把這些廉價的頭發醬油銷售到飯店和早市。
 

春季鼻子干燥吃啥可以解決?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