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痛風病人在飲食上應注意哪些禁忌?正文

痛風病人在飲食上應注意哪些禁忌?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由於藥物存在副作用,因此不得不防。預防方法是注意出現某種副作用之前的一些蛛絲馬跡,也就是警示症狀,如此時停止使用或改用其他藥物以及治療方法,嚴重副作用就可以避免。
[編輯本段]
痛風早期症狀

[痛風]
痛風

(1)急性關節炎每月發作1次以上;
(2)炎症反查在1天內達高峰;
(3)急性單關節炎發作;
(4)患病關節可見皮膚呈暗紅色;
(5)第一跖趾關節疼痛或腫脹;
(6)單鍵關節炎發作,累及第一跖趾關節;
(7)單鍵關節炎發作,累及跗骨關節;
(8)高尿酸血症;
(9)痛風的骨關節損傷可分為4期;1期x線攝片檢查顯示,關節軟組織腫脹,關節端可見骨質疏松;
2期x線攝片檢查顯示,關節間隙變窄;
3期x線攝片檢查顯示,可見骨質破壞,典型改變為“蟲鑿樣”骨質破壞;
4期x線攝片檢查顯示,關節半脫位或者是纖維性或骨行關節強直
所以早期的x線表現主要為關節軟組織腫脹,關節端可見骨質疏松;
(10)關節炎發作期間關節液微生物培養陰性。
痛風的診斷標准:
關於痛風診斷國內尚無統一標准。一般多采用美國風濕病協會標准,美國holmes標准以及日本修訂標准。茲介紹美國風濕病協會關於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分類標准(1977):
1.滑囊液中查見特異性尿酸鹽結晶;
2.痛風石經化學方法或偏振光顯微鏡檢查,證實含有尿酸鈉結晶;
3.具備下列臨床、實驗室和x線征象等12項中6項者。
(1)1次以上的急性關節炎發作;
(2)炎症表現在1d內達到高峰;
(3)單關節炎發作;
(4)患病關節皮膚呈暗紅色;
(5)第一跖關節疼痛或腫脹;
(6)單側發作累及第一跖趾關節;
(7)單側發作累及跗骨關節;
(8)有可疑的痛風石;
(9)高尿酸血症;
(10)x線顯示關節非對稱性腫脹;
(11)x線攝片示骨皮質下囊腫不伴有質侵蝕;
(12)關節炎症發作期間關節液微生物培養陰性。
1.臨床診斷急性痛風的標准:反復發作的急性關節炎,伴有血尿酸增高,秋水仙鹼試驗治療有效,即在關節炎急性發作的數小時內,每1~2小時秋水仙鹼0.5~1mg,如果是急性痛風,一般在服藥2~3次後,關節立即不痛,從寸步難行到可以行走。
2.美國風濕病協會提出的標准:關節液中有特異的尿酸鹽結晶體,或有痛風石,用化學方法或偏振光顯微鏡觀察證實有尿酸鹽結晶。上述三項符合一項者即可確診。具備下列臨床、實驗室檢查和x線征象等12條中的6條者,可確診為痛風:
⑴1次以上的急性關節炎發作。
⑵炎症表現在1天內達到高峰。
⑶單關節炎發作。
⑷觀察到關節發紅。
⑸第一跖趾關節疼痛或腫脹。
⑹單側發作累及第一跖趾關節。
⑺單側發作累及跗骨關節。
⑻可疑的痛風石。
⑼高尿酸血症。
⑽關節內非對稱性腫大x線檢查。
⑾骨皮質下囊腫不伴有骨質糜爛。
⑿關節炎症發作期間,關節液微生物培養陰性。
總之,急性痛風根據典型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和治療反應不難診斷。慢性痛風性關節炎的診斷,需要認真進行鑒別,並應盡可能取得尿酸鹽結晶作為依據。
[編輯本段]
痛風的並發症:
依據歐美對痛風患者死亡原因的統計,因痛風而產生的並發症中,以合並缺血性心髒病占最多,其次是尿毒症、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等。但在亞洲地區日本的研究卻以以尿毒症居首位,其次才是缺血性心髒病、腦血管疾病及惡性腫瘤。不論是什麼樣的並發症,這些研究統計數據都值得我們重視。
1.腎機能障礙:痛風如果沒好好治療,則長期持續高尿酸血症,會使過多的尿酸鹽結晶沈澱在腎髒內,造成痛風性腎病,或引起腎機能障礙。
2.缺血性心髒病:所謂缺血性心髒病,是指輸送氧氣及營養給心髒肌肉的冠狀動脈硬化或阻塞,以致血液的流通受到阻礙,因而引起胸痛及心肌壞死,主要有狹心症及心肌梗塞,這就好像自來水管一樣,由於污垢阻塞的關系,水管口徑愈來愈小,終致水流量減少或完全不通。嚴格來說這種情況所有人均會發生,所不同的是有些人會受到特殊因素的影響而加速進行而已,目前美國心髒病協會就把痛風列為缺血性心髒病的危險因素及動脈硬化的促進因子。因為痛風如未好好治療,持續的高尿酸血症會使過多的尿酸鹽結晶沈澱在冠狀動脈內,加上血小板的凝集亢進,均加速了動脈硬化的進展。
3.腎結石:根據統計,痛風病人出現腎結石的機率為正常人的一千倍左右;由於尿中的尿酸量越多、酸鹼度越酸,越容易發生結石,因此必須多暍開水、服用小蘇打以防止腎結石之發生。
4.肥胖症:我國由於經濟快速成長,糧食充足,因此肥胖的人越來越多;肥胖不但會使尿酸合成亢進,造成高尿酸血症,也會阻礙尿酸的排洩,易引起痛風、合並高血脂症、糖尿病等。其主要原因為經常暴飲暴食,因此肥胖者應減肥。
5.高血脂症:痛風的人較常暴飲暴食,且多有肥胖現象,因此合並高血脂症的很多,這與發生動脈硬化有很密切的關系。
6.糖尿病:對痛風病患做口服葡萄糖負荷試驗,結果發現有30-40%合並「輕症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那是肥胖及暴飲暴食引起胰島素感受性低所致,如能早期就用飲食療法,並控制體重,胰島素的感受性很快即可復原。
7.高血壓:痛風病人大約一半合並高血壓,除了上述因腎機能障礙引起的腎性高血壓之外,痛風病人合並肥胖也是原因之一。由於高血壓治療藥常使用降壓利尿劑,會抑制尿酸排洩,而使尿酸值升高,此點必須注意。
[編輯本段]
痛風病理生理學
當血尿酸超過7mg/dl或0.41mmol/l血漿就呈飽和狀態(在ph7.4,溫度37℃及血清鈉正常情況下).在30℃時,尿酸鹽的溶解度為4mg/dl,因此針形單鈉尿酸鹽(msu)就會在無血供(如軟骨)或血供相對少的組織(如肌腱,韌帶)沉積,這些部位包括遠端的周圍關節及像耳朵等溫度較低的組織.嚴重及患病時間長的病人,單鈉尿酸鹽結晶可在中央大關節及實質器官如腎髒中沉積.
痛風石是msu結晶聚集物,最初大到可以在關節的x線片中出現時,為"穿鑿樣"病變,較後期表現為皮下結節,可肉眼觀察到或手感覺到.由於尿液ph呈酸性,尿酸易形成晶體,並聚集成結石,可導致阻塞性泌尿系疾病.
持續高尿酸血症常見的原因是由於腎髒尿酸鹽清除率下降,尤其在接受長期利尿劑治療的病人及腎小球濾過率下降的原發性腎髒病患者.高尿酸血症的程度越高病程越長,發生晶體沉積和急性痛風發作的機會就越大.然而,仍有很多高尿酸血症的人並未發生痛風.
嘌呤合成增加可為原發病的異常狀態,也可由於血液疾病如淋巴瘤,白血病或溶血性貧血等引起的核酸蛋白周轉加速,或如銀屑病等引起白細胞增殖,死亡速率增快所致.引起大多數痛風病人尿酸合成增加的原因不清,少數病人是由於次黃嘌呤-鳥嘌呤磷酸核糖基轉移酶缺乏或由於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活性升高引起.前一酶異常可在幼年階段引起腎結石,腎病及嚴重的痛風,如完全缺乏此酶,可引起神經系統異常,手足徐動症,痙攣狀態,智力發育遲緩及強迫性自殘(lesch-nyhan綜合征),飲食中的嘌呤也影響血清尿酸水平.不加節制的暴食嘌呤富含食物,尤其同時飲酒可顯著使尿酸水平增高.乙醇既可促進核苷在肝髒分解代謝,又可抑制腎小管尿酸鹽的分泌,但是嚴格低嘌呤飲食僅能降低血尿酸約1mg/dl(0.06mmol/l).
血清尿酸鹽反映了細胞外可混合尿酸鹽池的容積,正常情況下每24小時周轉1次;1/3尿酸鹽從糞便中排洩,2/3從尿中排出.在3天低嘌呤飲食後正常24小時尿酸排出量為300~600mg,正常飲食情況下600~900mg.因此,攝入食物來源的尿酸每天約450mg.高尿酸血症和痛風是器官移植後接受環孢霉素治療患者常見的並發症.絕經前的婦女尿酸水平要比男性低1mg/dl(0.6mmol/l),但絕經後接近男性水平.
[編輯本段]
男性易患痛風病的原因
痛風病在任何年齡,都可以發生。但最常見的是40歲以上的中年男人。根據河南中醫離退休專家醫院痛風病治療中心的最新統計,男女發病比例是20∶1。腦力勞動者,體胖者發病率較高。
痛風偏愛男性的原因是:女性體內雌激素能促進尿酸排洩,並有抑制關節炎發作的作用。男性喜飲酒、赴宴,喜食富含嘌呤、蛋白質的食物,使體內尿酸增加,排出減少。有醫生統計,筵席不斷者,發病者占30%,常吃火鍋者發病也多。
這是因為火鍋原料主要是動物內髒、蝦、貝類、海鮮,再飲啤酒,自然是火上添油了。調查證明:涮一次火鍋比一頓正餐攝入嘌呤高10倍,甚至數十倍。一瓶啤酒可使尿酸升高一倍。高血壓病人患痛風可能性會增加10倍。痛風與糖尿病一樣是終生疾病。關鍵是自己控制飲食,多食含“嘌呤”低的鹼性食物,如瓜果、蔬菜,少食肉、魚等酸性食物,做到飲食清淡,低脂低糖,多飲水,以利體內尿酸排洩。
河南中醫離退休專家醫院痛風病治療中心告誡痛風患者:男人不要酗酒,葷腥不要過量。一旦診斷為痛風病,肉、魚、海鮮都在限食之列。辛辣、刺激的食物也不宜多吃,還要下決心戒酒。
[編輯本段]
痛風症狀和體征
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發病前沒有任何先兆.輕度外傷,暴食高嘌呤食物或過度飲酒,手術,疲勞,情緒緊張,內科急症(如感染,血管阻塞)均可誘發痛風急性發作.常在夜間發作的急性單關節或多關節疼痛通常是首發症狀.疼痛進行性加重,呈劇痛.體征類似於急性感染,有腫脹,局部發熱,紅及明顯觸痛等.局部皮膚緊張,發熱,有光澤,外觀呈暗紅色或紫紅色.大趾的跖趾關節累及最常見(足痛風),足弓,踝關節,膝關節,腕關節和肘關節等也是常見發病部位.全身表現包括發熱,心悸,寒戰,不適及白細胞增多.
開始幾次發作通常只累及一個關節,一般只持續數日,但後來則可同時或相繼侵犯多個關節,若未經治療可持續數周.最後局部症狀和體征消退,關節功能恢復.無症狀間歇期長短差異很大,隨著病情的進展愈來愈短.如果不進行預防,每年會發作數次,出現慢性關節症狀,並發生永久性破壞性關節畸形.手足關節經常活動受限;在少數病例,骶髂,胸鎖或頸椎等部位關節亦可受累.粘液囊壁與腱鞘內常見尿酸鹽沉積.手,足可出現增大的痛風石並排出白垩樣尿酸鹽結晶碎塊.環孢菌素引起的痛風多起病於中央大關節,如髋,骶髂關節,同樣也可見於手,甚至破壞腎小管.
[編輯本段]
痛風如何早期發現?
早期發現痛風最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就是檢測血尿酸濃度。對人群進行大規模的血尿酸普查可及時發現高尿酸血症,這對早期發現及早期防治痛風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目前尚無條件進行大規模血尿酸檢測的情況下,至少應對下列人員進行血尿酸的常規檢測:
(1)60歲以上的老年人,無論男、女及是否肥胖。
(2)肥胖的中年男性及絕經期後的女性。
(3)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腦血管病(如腦梗死、腦出血)病人。
(4)糖尿病(主要是ii型糖尿病)。
(5)原因未明的關節炎,尤其是中年以上的病人,以單關節炎發作為特征。
(6)腎結石,尤其是多發性腎結石及雙側腎結石病人。
(7)有痛風家族史的成員。
(8)長期嗜肉類,並有飲酒習慣的中年以上的人。凡屬於以上所列情況中任何一項的人,均應主動去醫院做有關痛風的實驗室檢查,以及早發現高尿酸血症與痛風,不要等到已出現典型的臨床症狀(如皮下痛風結石)後才去求醫。如果首次檢查血尿酸正常,也不能輕易排除痛風及高尿酸血症的可能性。以後應定期復查,至少應每年健康檢查一次。這樣可使痛風的早期發現率大大提高。

痛風x線檢查


骨關節為痛風患者常見的受累部位。骨骼內還有大量鈣鹽,因而密度較高並與周圍軟組織形成良好對比。因此,病變易為x線檢查所顯示。普通x線攝片和x線數字攝影(cr或dr)簡單易行,費用較低,可顯示四肢骨關節較為明顯的骨質改變、關節間隙和骨性關節面異常及關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蜂王漿能和檸檬一起喝嗎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