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面,可以補充這方面的需要。 ③多吃蔬菜瓜果,蔬菜種類可依季節、地區而定,這樣可以充分供應維生素a和維生素c以及鈣質和鐵質,但需要注意烹調方法; ④多吃豆類、花生及芝麻醬等,黃豆及其制品含有大量易於消化的蛋白質,黃豆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花生、花生醬、芝麻醬等含有大量的維生素b、鐵及鈣等,又可供給一部分脂肪。 ⑤經常食用一些水產品,如蝦、海帶、紫菜等,這樣可補充碘,蝦皮中鈣含量很高,可多食用。 ⑥動物肝髒也是一種值得推薦的食物,它含鐵及維生素a和維生素b都較多,最好每周吃l~2次,每次100克。 祖國醫學認為,孕婦的飲食宜富於營養,又易於消化,還要饑飽適中,古代名醫徐之才在“逐月養胎”中,就談到“飲食煨熟”,“食甘美”,“調五味”等。調五味,就是要講究搭配,五味不可過偏,過偏則害其五髒。
相關資料: http://www.sunbaby.com/html/yy/2006/0522/8206.htm
孕婦的睡眠及睡姿,應注意些什麼?
孕婦每晚應有8小時以上的睡眠。中午應休息1—2小時。懷孕早期子宮增大不明顯,臥姿體位對胎兒影響不大,如仰臥、膝下墊枕,全身肌肉易於得到松弛。妊娠20周後子宮日益增大臥姿以左側臥位更佳:1.避免妊娠子宮對腹主動脈的壓迫;2.妊娠子宮多向右旋,使子宮動脈扭曲,左側臥位,可使之得到糾正,兩者都可以有利於子宮胎盤的血液供應,為胎兒創造良好的宮內環境。因此,左側臥位,比右側臥位好。同時,臥室保持空氣新鮮。
相關資料: http://www.aoyipollen.com/school_art.asp?id=32
四個月的孕婦應該多吃些什麼? 孕婦進入孕中期(懷孕後13至37周),身體會發生一系列變化。一方面,孕婦的體重迅速增加,孕婦在懷孕期間體重將增加12-14公斤,其中60%甚至更多都是在孕中期增加的,孕婦體內皮下脂肪的儲存量也在迅速增長;另一方面,孕中期也是胎兒迅速發育的時期,胎兒除了迅速增長體重外,一些組織器官還在繼續分化,已經分化的則要在形態增長的同時,完善自己的功能,特別是神經系統的發育。孕中期胎兒腦重量不斷增長,主要是腦內磷脂和膽固醇的含量迅速增加,即神經細胞的髓鞘化,從而為大腦的功能發育創造條件。因此,孕中期胎兒仍然處於重要時期。
孕早期孕婦的營養主要在於改善營養的質量,而孕中期僅僅通過提高營養的質量已不能滿足熱能及一些主要營養的需要。因此此一時期的營養,應在保證質量的同時,提高各種營養素的攝入量。
孕中期,大多數孕婦的早孕反應已經過去,因此,應當不失時機地調整飲食,補充營養。但據調查資料表明,國人的飲食習慣仍以碳水化合物為主,雖然近年來隨著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孕婦已注意到食物的營養價值,可是膳食結構仍不合理,往往因此而影響到營養素的利用。
孕中期孕婦的膳食應包括以下食品:
1、鮮奶 牛奶中含有豐富的必需氨基酸、鈣、磷、多種微量元素及維生素a、d和b族維生素。有條件者每日可飲用250-500毫升牛奶。應鼓勵不習慣喝牛奶的孕婦從少量開始,逐漸增加攝入量。
2、雞蛋 雞蛋是提供優質蛋白質的最佳天然食品,也是脂溶性維生素及葉酸,維生素b2、b6、b12的豐富來源,鐵含量亦較高。雞蛋不僅烹調方法簡單多樣,甜、鹹均可,並易於保存。凡條件許可的,應每天吃雞蛋1-3個。
3、魚、禽、畜肉及內髒 這些都是蛋白質、無機鹽和各種維生素的良好來源,孕婦每日的膳食中應供給50-150克。如條件不許可,可用蛋類、大豆及其制品代替。魚和蛋是最好的互換食品,可根據季節選用。動物肝髒是孕婦必需的維生素a、d,葉酸,b族維生素及鐵的優良來源,也是供應優質蛋白質的良好來源,每周至少吃1-2次,每次100克左右。
4、大豆及其制品 大豆及其制品是植物性食品中蛋白質、b族維生素及無機鹽的豐富來源。豆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農村或缺少肉、奶供應的地區,每天應進食豆類及其制品50-100克。
5、蔬菜、水果綠葉或黃、紅色蔬菜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無機鹽和纖維素 每天應攝取新鮮蔬菜250-750克。綠色蔬菜應占其中的一半以上。水果中帶酸味的,既合孕婦口味又含有較多的維生素c,還含有果膠,每天可攝取150-200克。瓜果類蔬菜中黃瓜、番茄等生吃更為有益。蔬菜、水果中所含的纖維素和果膠對防治便秘也十分有利。
6、海產品 應經常吃些海帶、紫菜、海魚、蝦皮、魚松等海產品,以補充碘。內陸及缺碘地區應食用碘食鹽。
7、硬果類食品 芝麻、花生、核桃、葵花子等,其蛋白質和礦物質含量與豆類相似,也可經常食用。
應該注意的是,由於此階段多數孕婦胃口大開,容易不加限制地過多進食,造成巨大胎兒,容易流產,故應避免隨意亂吃,盡量做到營養適當。 營養和粗細搭配
<< 上一页 [11]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