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病人的飲食調養 忌長期服三七片骨折初期,局部發生內出血,積血瘀滯,出現腫脹、疼痛,此時服用三七片能收縮局部血管,縮短凝血時間,增加凝血酶,非常恰當。但骨折整復一周以後,出血已停,被損組織開始修復,而修復必須有大量的血液供應,若繼續服用三七片,局部的血管處於收縮狀態,血液運行就不暢,對骨折愈合不利。
(8)骨折禁飲果子露。
骨折與一般皮肉損傷不同,堅硬的骨質愈合時間比較長,短則1個月,長則半年以上。在醫院對好位置,作了固定以後,常需在家繼續休養、康復。做好家庭護理,促進愈合,尤其重要。
“民以食為天”,骨折病人也一樣。讓骨折病人吃好,是家庭護理中很重要的一條。
絕大部分骨折雖無內髒損傷,但由於經歷了創傷或手術的打擊、終日休息、運動減少,原先的生活規律被打亂,可能胃口不好,受傷後短時期內較為明顯。老年患者和體質較弱或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更容易發生。在心理護理的基礎上,要在病人飲食花樣、調配上多下功夫,做到營養豐富,色、香、味俱佳,以刺激食欲。手臂活動不便的,還要喂飯。適當多吃一些西紅柿、苋菜、青菜、卷心菜、胡蘿卜等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蔬菜,以促進纖維骨痂生長和傷口愈合。
骨骼異常堅硬,主要由有機物和無機物所構成。無機物占比例最多的是鈣。人體內99%的鈣集中在骨骼內。受傷發生骨折後,人們自然而然地想到讓傷員多吃些鈣質,以加快愈合。不知從何時起,骨頭湯成了骨折傷員的最好補品。但是,根據醫療經驗及實驗研究,卻沒有發現骨折傷員需要額外補充鈣質的證據。骨折後受傷部位局部血液循環障礙,組織偏於酸性,骨折端可發生脫鈣。但這些脫出的鈣質並沒有被運走、排洩,而是溶解在周圍。等到局部創傷性炎症恢復正常後,便作為修復骨折的主要材料沉積下來。
根據最近的研究成果,骨折病人需要補充鋅、鐵、錳等微量元素。這幾種元素,有的參與組成人體代謝活動中的酶,有的是合成骨膠原和肌紅蛋白的原料。經測定,骨折後病人體內上述物質的血清濃度均明顯下降。因此,在骨折早期適當補充,可能有利於愈合。動物肝髒、海產品、黃豆、葵花籽、蘑菇中含鋅較多;動物肝髒、雞蛋、豆類、綠葉蔬菜、小麥面粉中含鐵較多;麥片、芥菜、蛋黃、乳酪中含錳較多,骨折病人可適當多吃。除此以外,也可服用含有這些物質的藥物。
骨折早期因憂思少動,氣機郁滯,無力推運,常有大便秘結,臥床病人更多見。宜多食含纖維素多的蔬菜,吃些香蕉、蜂蜜等促進排便。
骨折病人不需“忌口”,對飲食沒有什麼特殊的限制。但有一點要特別提出的,就是不要吸煙。聲名狼藉的香煙與很多疾病有關,包括心髒病和癌症,並可損害皮膚傷口的愈合能力。
骨折病人的飲食調理
絕大部分骨折的愈合。通過x射線監測,了解骨折病人手術後新骨生長情況,發現吸煙者生長1厘米新骨平均2.98個月,而不吸煙者只需2.32個月,戒煙者則約需2.72個月。
骨折忌過食白糖
大量攝取白糖後,將引起葡萄糖的急劇代謝,從而產生代謝的中間物質,如丙酮酸、乳酸等,使機體呈酸性中毒狀態。這時,鹼性的鈣、鎂、鈉等離子,便會立即被調動參加中和作用,以防止血液出現酸性。如此鈣的大量消耗,將不利於骨折病人的康復。同時,過多的白糖亦會使體內維生素b1的含量減少,這是因維生素b1是糖在體內轉化為能量時必需的物質。維生素b1不足,大大降低神經和肌肉的活動能力,亦影響功能的恢復。所以,骨折病人忌攝食過多的白糖。
骨折忌多吃肉骨頭
有些人認為,骨折的愈合時間推遲。究其原因,是因為受損傷後骨的再生,主要是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只有在增加骨膠原的條件下,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而肉骨頭的成份主要是磷和鈣。若骨折後大量攝入,就會促使骨質內無機質成分增高,導致骨質內有機質的比例失調,所以,就會對骨折的早期愈合產生阻礙作用。但新鮮的肉骨頭湯味道鮮美,有刺激食欲作用,少吃無妨。
骨折後飲食進補有竅門
無論在醫院,還是在社區,“骨折病人飲食如何進補,才能恢復快”一直是人們關心的事。有人說多吃肉骨頭長得好;另有人說,多喝骨頭湯骨質會更硬,五花八門,說什麼的都有。 骨折可以發生在人體的各個部位,大多是以骨骼難以承受外界壓力造成的。骨折後的病人,機體內處於高代謝狀態,也會出現負氮平衡和鉀、磷、鈣的丟失。尤其是長期臥床的骨折病人,此種現象愈加明顯,所以,合理補充營養素尤需得到重視。 成骨的主要成分是骨質,其中水占20%,固體物質占80%,後者主要包括骨細胞和骨基質。骨細胞是骨的形成、發育與生長的重要細胞,是生成骨組織的膠原纖維和其他有機質的主要功能之一。所有的骨基質中的有機成分均由骨細胞合成和分泌的。另外,骨細胞還能將鈣鹽運送至鈣化的部位,有促進骨形成的作用,並提供了養分。營養物質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維生素類,如維生素d、c、b1、b2、b6,適量增加鈣、磷,對損傷的骨質是有益的。 但對於長期臥床的骨折病人,應注意合理安排飲食和其他的輔助治療才更有療效。從飲食上講,適當的增加每日供給的熱能和蛋白質,如動物蛋白和大豆蛋白。每人每天每千克體重1.0~1.5克最適宜。過高的蛋白質,在體內代謝中產生大量的酸性物質,並從尿中排出,而這些酸性物質被排出時,可使尿鈣的排出量增加,從而導致體內鈣的丟失,給腎功能增加負擔。 在制動期間,應以魚、蝦、乳、蛋、禽等易消化、易吸收的動物蛋白為主,飲食清淡、低鹽(每日不超過5克鹽)和低脂飲食,避免動物性脂肪和煎炸食品影響鈣的吸收和利用,如紅燒肉和過於油膩的骨頭湯等等。在制動期間不應攝入過高的鈣質,以防發生泌尿系統結石,攝入鈣量過高時應確保有充足的液體攝入,以促進鈣的排出。正常情況下,成人每天攝入鈣量為1000~1500毫克。 手術後的病人還需適當補充鋅,以利於傷口愈合,同時補充多種維生素類,如維生素a、d、c和b族維生素。保證每餐有新鮮的蔬菜和水果,防止便秘的發生,特別強調的是飲食要多樣化,粗細搭配,少食多餐,甜食要少吃,少喝咖啡、濃茶及碳酸飲料等,煙酒要節制。臥床病人應經常接受紫外線日光浴及一些功能性的運動輔助治療,幾種治療方式結合起來才更有意義。本文為中醫中藥網 zhong-yao.net 整理或轉載,內容僅供參考,原作者擁有版權,轉載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