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食用菌的栽培食用方法正文

食用菌的栽培食用方法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可用專用蚊香、敵敵畏等防治。
2.春栽夏生品種
(1)名稱、來源和基本性狀
①武香1號,是目前應用的出菇溫度最高的品種。該品種子實體大葉,菌肉肥厚,
菌菌蓋色較深,柄中粗,稍長,其最大的優點是出菇溫度高,在28℃的高溫條件下能大
量出菇,最高至34℃,出菇溫度范圍10-34℃,最適20-26℃,菌齡60天,適易的接種期
為3-4個月,出菇期5-11個月。其抗逆性強一般地區可作為夏季出菇的首選品種,主要
適宜鮮銷和保鮮銷售。
②cr04,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采用雜交育種法選育成功的中高溫型品種。子實體大
葉型,朵型圓整,菌肉肥厚,菌蓋為茶褐色,有鱗片,有時蓋頂有稍突起的尖頂,柄中
粗,稍長,其出菇溫度范圍10-28℃,最適18-23℃,菌齡70天,適宜的接種期為1-4月,
出菇期4-11月。其抗逆性強,適應性較廣,適宜在中高海拔地區使用,主要適於保鮮和
脫水烘干銷售。
③廣香47,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選育的高溫型品種,其子實體朵型圓整,蓋大肉厚,
菌蓋黃褐色,柄中粗,稍長,出菇溫度范圍14-28℃,最適14-24℃,菌齡60天,適宜的
接種期為2(d5月,出菇期5(d11月,出菇高峰期分別在5-6月以及9-10月,冬季出菇量極
少。可在中高海拔地區使用,主要適於脫水烘干和保鮮銷售。
④8001,上海農科院食用菌研究所選育的中高溫型品種,其子實體單生,朵型圓整,
中大葉型,肉質肥厚,菌蓋茶褐色或深褐色,柄粗,稍長,出菇溫度14-26℃,最適為
18-23℃,菌齡60天以上,適宜接種期2-4月,出菇期5(d11月,冬季低溫不宜出菇,適
於鮮菇銷售或脫水烘干銷售。
 
食用菌內容很多,這裡下載不下,只能下載一篇,可能對你有所幫助。
雞腿蘑裁培方法和白蘑菇大體一致,除了所使用的菌種,以及生活條件有所不同之外,可以參照白蘑菇的栽培辦法操作。
1.栽培材料
(1)主要材料馬廄肥、牛糞、麥秸、稻草、棉籽殼和雜木屑。
(2)輔料麸皮、米糠、玉米粉、復合肥、石膏粉、石灰粉和維生素b1。
2.栽培方式
雞腿蘑在室內、室外栽培均可。熟料栽培、生料栽培都可以。可以袋栽,也可箱栽、床架式栽培,還可以和蔬菜、果木間種。栽培者可根據當地環境條件,采用最有利的栽培方式。
3.栽培季節
春季至夏初、秋季至春季都可以栽培雞腿蘑。室內和大棚夏季也可栽培,但氣候炎熱,不易保鮮,若沒有妥善的加工和保鮮措施,商業意義不大。
4.栽培場所
室外栽培可以在果園、菜地、休閒田中整畦搭棚進行。室內栽培可以利用現有菇房、床架進行栽培管理。
四、菌種制作
1.母種制作
雞腿蘑菌種主要采用組織分離法得到純菌種。雞腿蘑菌絲在pda培養基(馬鈴薯200克,葡萄糖20克,瓊脂20克,加水至1000毫升)上生長良好。在以下加富培養基或麥粒煎汁培養基上菌絲生長得更好。
(1)馬鈴薯200克、葡萄糖20克、硫酸鎂1.5克、磷酸二氫鉀1.5克、磷酸氫二鉀1.5克、維生素b110毫克、瓊脂20克,加水至1000毫升。
(2)小麥200克,浸泡10小時,煮30分鐘,濾汁,加葡萄糖20克、蛋白胨3克、硫酸鎂0.5克、磷酸二氫鉀1.0克、維生素b10.2克、瓊脂20克,加水至1000毫升。
(3)小麥250克,浸泡10小時,煮30分鐘,濾汁,加馬鈴薯150克、葡萄糖20克、蛋白胨2克、硫酸鎂1.5克、磷酸二氫鉀1.5克、磷酸氫二鉀1.5克、維生素b110毫克、瓊脂20克,加水至1000毫升。菌絲最初白色,然後變成灰白色,培養基的顏色也隨之加深。在恆溫箱中,25℃條件下菌絲在7~10天可長滿斜面,最快的5~6天。
2.原種制作
采用稻草、棉籽殼、雜木屑三種原料為主制作培養基和用麥粒制作培養基。試驗證明,雞腿蘑的菌絲在這幾種培養基上都可以正常生長,但在以麥粒和棉籽殼為主的培養基上生長最好。各種原種培養基的配方如下:
(1)稻草培養基稻草(切段或粉碎)60%、麸皮25%、玉米粉8%、復合肥5%、糖1%、石灰1%。
(2)棉籽殼培養基a棉籽殼90%、麸皮4.5%、玉米粉4.5%、石灰1%。
(3)棉籽殼培養基b棉籽殼87.5%、麸皮10%、尿素0.5%、石灰2%。
(4)棉籽殼培養基c棉籽殼78%、麸皮10%、玉米粉5%、復合肥5%、糖1%、石膏1%、維生素b1微量。
(5)木屑培養基雜木屑75%、麸皮15%、玉米粉8%、糖1%、石膏粉1%、維生素b1微量。
(6)麥粒培養基麥粒加水,浸泡10~15小時,加1%石灰粉煮沸30分鐘(至無白心,而皮不破),稍晾後裝瓶。
以上培養基的含水量均控制在60%~65%,所有培養基均保持自然ph值,按常規方法裝瓶,塞棉塞,常壓或高壓蒸汽滅菌。冷卻後,在無菌箱或無菌室中無菌操作接入母種,置於24~26℃的溫室或溫箱中培養。經30~35天雞腿蘑菌絲就可以長滿全瓶。除固體菌種外,雞腿蘑的原種也可以用液體培養基進行培養,制成液體原種。在各母種培養基配方中取消瓊脂,即可作為液體培養基配方。
雞腿蘑菌種的好壞對子實體的產量影響甚大,應加以注意。菌株不同,菌絲的形態也不完全一樣。有的菌株起初是線狀的,後來逐漸產生氣生菌絲;有的菌株起初是棉絮狀,後來逐漸變成線狀,色澤為白色或灰白色。好的菌種利用培養料的能力強,菌絲生長較快。
3.栽培種制作
(1)栽培種培養基
①同上述原種培養基配方。
②雜木屑78%、麸皮20%、碳酸鈣1%、蔗糖1%,料水比為1∶1.5,ph值自然。
③蘑菇堆肥28%、木屑60%、麸皮12%,料水比1∶1.4~1.5,ph值自然。
(2)制作方法栽培種的培養容器采用聚丙烯塑料薄膜袋(長34~36厘米,寬14~17厘米,厚度0.05~0.06厘米)。
①具體操作。選用上述培養基配方,按要求把原輔材料備好,加水攪拌均勻,然後裝袋。
裝袋時先抓2~3把培養料裝進袋中,用手把袋底的邊角壓入袋內,並壓緊培養料使之成圓柱形,袋底平穩能直立於地面。在袋中插入圓形木棒或直徑2~2.5厘米的試管,最好插到底,但應避免刺破袋子,而後繼續邊裝料邊用手壓實,裝至袋長的2/3(約500克干料),壓平表而,拔出木棒或試管。這樣預埋管(棒)再裝斜,拔出後留下的洞穴堅固、在搬運過程中不易堵塞,滅菌時蒸汽容易穿透培養料,滅菌能更徹底,而且接種時原種落入洞底,加速菌絲生長、縮短栽培種培養時間。培養料裝好後,將袋口及表面弄干淨,在袋口上套上硬塑料套環(內徑3.5厘米,高3.5厘米),讓袋口薄膜從環內通過,並向外順環壁朝下翻轉,然後將袋口整平,塞上棉塞,進鍋滅菌。為防止棉塞受潮,進鍋後每層塑料袋上方都要蓋牛皮紙。以1.5公斤/平方厘米的蒸汽壓力滅菌1.5小時,或常壓蒸汽滅菌8~10小時,滅菌後取出冷卻。
②接種與培養。栽培種也應在無菌箱或無菌室內按無菌操作要求接種,然後與原種同樣條件進行培養。
五、栽培工藝
1.熟料栽培
栽培菌棒的制作與栽培種相同。將培養好的菌袋脫袋後橫排或豎排放入畦中,菌棒間間隔2~3厘米,填以肥土,每平方米排放30個菌棒,排放完後,再覆土3厘米左右。如果土壤太干,可稍噴水,然後蓋上事先用5%來蘇爾液浸泡過的聚乙烯塑料薄膜。
江蘇省的科研人員曾對菌棒橫排或豎排做過對比試驗,表明豎排出菇較快,生物學效率較高。覆土宜分兩步進行,先在菌棒間填滿土,澆透水後再在菌棒表面覆土約3厘米厚的細土,用噴霧澆水,以避免土層板結,而利於出菇。覆土以厚度0.5~1厘米的為主,不要大於2厘米。保持栽培房內空氣相對濕度在85%~90%,溫度調節至16~22℃。室外或大棚應有遮陽措施,避免強光照射。一周後,菌絲恢復生長並連結成塊,每天掀開塑料薄膜噴水,同時增加通風,以刺激菌絲體紐結,形成菇蕾。菇蕾破土後,在管理上以通風、增濕為主。經10余天精心管理,子實體迅速長大,約七成熟,即應及時采收。
2.生料栽培
用生料栽培雞腿蘑比熟料栽培雞腿蘑更有實用價值。實踐證明,北方和南方都可以推廣。
(1)培養料准備
①棉籽殼或落地廢棉100公斤、生石灰2~3公斤(有的再加0.1%的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含水量60%~65%。
②棉籽殼100公斤、磷肥2公斤、尿素0.5公斤、石灰2公斤、水160公斤。
③玉米芯(粉碎)100公斤、尿素1公斤、石灰2公斤、水150~160公斤。
④稻草(切段或粉碎)40公斤、玉米秸粉40公斤、馬糞(干糞並打碎)20公斤、尿素1公斤、磷肥2公斤、石灰3公斤、水150公斤。
⑤金針菇菌糠80公斤、牛馬糞20公斤、尿素1公斤、磷肥2公斤、石灰4公斤、水150公斤。
(2)栽培與管理
將培養料充分拌勻,堆積料高1米,寬1.2~1.5米,長度不限。蓋上塑料薄膜保溫,在60~70℃保持10小時後翻堆,當溫度又達到60~70℃,再保持10小時,發酵結束。攤涼後鋪於事先整好的畦面上,料厚10~20厘米,分3層播種,用種量為培養料的15%。播種完畢,平整料面,稍加壓實,最後蓋上5厘米厚的壤土或先蓋上塑料薄膜保溫、保濕。待菌絲長好後去掉塑料薄膜覆土,先覆粗土(事先用石灰水預濕,土厚0.8~1.2厘米),然後再覆細土,噴水保濕。
露天栽培時,在覆土之後,畦面上還應搭拱形塑料小棚加以保護,小棚高30~40厘米。
南方室外栽培從9月份播種到第二年5月份采收結束,應注意氣溫、雨量、風力等變化。華北地區為保溫、保濕宜用塑料大棚栽培,除酷暑期間外,可常年生產。
雞腿蘑的產量因不同菌株、培養料和栽培條件而有較大的差異,每平方米產量4.5~18公斤,生物學效率多數在20%~70%,好的可超過100%。
六、采收
雞腿蘑子實體成熟的速度快,必須在菇蕾期菌環剛剛松動,鐘形菌蓋上出現反卷毛狀鱗片時采收。若在菌環松動或脫落後采收,子實體在加工過程中會氧化褐變,菌腐甚至會自溶流出黑褐色的孢子液而完全失去商品價值。
七、銷售和加工
在雞腿蘑栽培規模小時,以鮮銷為主。雞腿蘑容易破碎,貨架壽命短,應盡快銷售出去。為了供應遠離栽培場的市場,可將雞腿蘑的菇蕾切成薄片,再用電熱鼓風干燥機迅速脫水烘干。切片菇分裝於塑料袋中,每包100~150克。
此外,還可以加工成鹽漬雞腿蘑或雞腿蘑罐頭。加工方法可仿照白蘑菇和草菇。
 
聯系我們中心吧,我們中心常年開展菌種,圖書光盤,菌需物資郵購業務,聯系方式:15872394013emal:
[email protected]
qq:247159481
 
編輯詞條雙孢菇雙孢菇(俗稱圓蘑菇,洋蘑菇),真菌門擔子菌綱傘菌科,屬草腐菌,中低溫性菇類,我國稻草、麥草豐富,氣候比較適合雙孢菇的生長,具有很大發展潛力。
我國現在栽培的品種有as2796,as3303,浙農1號,等.
養料:雙孢菇是一種腐生菌,不能進行光合作用,配料時,在作物秸稈(麥秸草、稻草)中加入適量的農家糞(如牛、羊、馬、豬、雞和人糞尿等),還須加入適量的氮、磷、鉀、鈣、硫等無機養分。合理的配方是獲得高產的一個重要基本條件。
溫度:雙孢菇菌絲體生長溫度范圍4℃-32℃,最適溫度22℃-25℃;子實體生長溫度范圍5℃-25℃,最適溫度14℃-18℃。
濕度:培養料的含水量以60%左右為宜,覆土的含水量16%-20%。菌絲體生長階段空氣相對溫度60%-70%,子實體生長階段85%-95%,過干或過濕對菌絲體生長都不利。
酸鹼度(ph):雙孢菇宜偏鹼性,偏酸對菌絲體和子實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鋪蓋面是怎樣演變而來的?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