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幽門螺桿菌如何飲食 "如果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引起的,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奧美拉唑+阿莫西林膠囊+克拉霉素+得必泰顆粒治療,一般需要服用2--4周.應注意日常飲食與保健,並注重運動和休息,調整精神狀態.生活有規律,定食定量用餐,遠離煙酒,保持心情舒暢,不要有過多的精神壓力.
由於很多藥物不能在胃酸中起作用,因此幽門螺桿菌可終生躲在胃中,逐漸破壞胃黏膜,導致胃萎縮甚至惡性病變,給病人的一生帶來痛苦。可見,幽門螺桿菌的危害是很大的。各種研究證實:幽門螺桿菌感染與胃癌的發生有密切關系。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腫研究機構,已將幽門螺桿菌列為誘發胃癌的第一類致癌原。
在那麼多的幽門螺桿菌感染者中,只有極少數人最終患了胃癌。所以,患者也不必過分擔憂,但對於一些hp陽性的特殊人群,如有胃癌家族史者、消化性潰瘍患者、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見癌前病變(重度腸化生、不典型增生等)者、經其他對症治療上消化道症狀不見緩解的,則需要積極治療。
對於上述人群,目前標准的治療是短程三聯療法:1、以铋劑為主+2個抗菌素,2、質子泵抑制劑為主+2個抗菌素。對於根除治療失敗的患者要更改治療方案,選擇其他藥物以及進行四聯治療。治療後檢查顯示陰性的患者,要在停藥後6~8周復查以評判此次治療效果。理想的情況下最好能結合細菌培養和藥敏結果,並結合當地hp感染人群的菌株流行情況,選擇藥物。
飲食注意事項
幽門螺桿菌的傳染力很強,可通過手、不潔食物、不潔餐具、糞便等途徑傳染,所以,日常飲食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預防感染。
1、幽門螺桿菌感染往往有家庭聚集性,為根除徹底和避免再感染,治療時家庭中的其他人員最好也要同時治療,並實施分餐制,以免再度感染。
2、注意飲食定時定量,營養豐富,食物軟爛易消化,少量多餐,細嚼慢咽;忌過飽,忌生冷酸辣、油炸刺激的食物,忌煙熏、腌制食物。含亞硝胺的腌制食品等也具有致癌作用,加上幽門螺桿菌的作用,就會增加癌變的幾率。
3、防止病從口入,不吃不潔食物。
4、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洗手。
5、提倡家庭內采用公筷制、分餐制,食具消毒,避免接觸感染。中國人的傳統就是一桌飯菜一家人一起吃,特別是有些家長還喜歡把食物嚼碎後喂給寶寶吃,這種習慣都會增加幽門螺桿菌傳播的機會,應堅決杜絕。
6、嘔吐物、糞便應及時清理,手和器具應消毒。 " 台灣榮總醫院毒物科主任林傑梁:比如一般我們使用合成材質,一般可能用一些洗碗或大量清水,但是由於餐盤本身有刻痕,有細菌不容易清洗干淨。假如你餐盤細菌含量高的話,那引起生病機會就大,像腸胃炎啊,嚴重可能引起細菌性的敗血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