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以古隸體墨書書寫,其中夾雜了一些俗字草體,大都清楚可辨。這枚木牍上字跡自右至左共分8行,每行上方均標有一個小黑點,以示為章節之始,每行字數由15到25字不等,上面有關漢代五谷種植的內容基本完整,清楚地記載了當時的五谷是指粟、豆、麻、麥、稻,其順序也不是隨便排列的。這與在秦漢時代專用於選時擇日的《日書》中所記載內容基本一致。據考古工作人員介紹,出土這枚木牍的墓葬處於西漢漢宣帝杜陵陵區,應該是杜陵的陪葬墓,因而墓主當為與漢宣帝較為接近的高官。結合木牍內容分析,墓主生前的身份應與皇室禮儀活動及農業生產活動相關,故判斷其任職應為大鴻胪或大司農。據了解,漢代的“五谷”究竟指哪些谷物,古籍記載歷來含混。這枚木牍的出土第一次明確了西漢時期陝西關中地區“五谷”的種類與名稱。 另外古代道家有“吃五谷,百病出”的說法,道家認為,人食五谷雜糧,要在腸中積結成糞,產生穢氣,阻礙成仙的道路。《黃庭內景經》雲:“百谷之食土地精,五味外羙邪魔腥,臭亂神明胎氣零,那從反老得還嬰?”同時,人體中有三蟲(三屍),專靠得此谷氣而生存,有了它的存在,使人產生邪欲而無法成仙。因此為了清除腸中穢氣 積除掉三屍蟲,必須辟谷。辟谷即不吃五谷,是方士道家修煉成仙的一種方法。又稱“卻谷“、“避谷“、“斷谷”、“絕谷”、“休糧”、“絕粒”等。道士們模仿《莊子·逍遙游》所描寫的“不食五谷,吸風飲露”的仙人行徑,企求達到不死的目的。辟谷術起於先秦,大約與行氣術同時。集秦漢前禮儀論著的《大戴禮記·易本命》說:“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氣者神明而壽,不食者不死而神。”道教創立後,承襲此術,修習辟谷者,代不乏人。《漢武帝外傳》載,東漢方士王真“斷谷二百余年(當為“日”之誤——引者注),肉色光美,徐行及馬,力兼數人”。④《後漢書·方術傳》載:“(郝)孟節能含棗核、不食,可至五年十年。”⑤曹植《辯道論》載郗儉善辟谷事,謂曾“躬與之寢處”以試之,“絕谷百日,……行步起居自若也”。⑥曹操招致的方士群中,甘始、左慈、封君達、魯女生等皆行辟谷術。 史書記載辟谷之人如此之多,辟谷時間或幾月、幾年甚至幾十年,其中難免有誇大不實之處,但恐非純屬子虛。1988年1月7日《人民日報》第三版以《麻城農家女十年粒米未進言行自如》為題,報道湖北省麻城市熊家鋪區月形塘村二十五歲姑娘熊再定,十五歲時突染重病,生命垂危,脫險後即不復進食水,至今已十年粒米未進。令人驚異的是,她染病臥床八年後,竟能獨立行走,談笑自如,且能做些家務。這真是人間奇跡。如果當今科學能對之作出解釋,將個中原因弄個明白,這對人體科學、現代養生學將有巨大的貢獻。 大米 大米又名粳米,味甘性平,具有補中益氣、健脾和胃、除煩渴的功效。冬天室內暖氣較熱,空氣干燥,早晚喝點大米粥,可以遠離口干舌燥的困擾。特別需要提醒糖尿病患者的是,大米不同的烹調方法對血糖的影響不同。研究表明,等量大米煮成的干飯比稀飯對血糖的影響小。因此,糖尿病患者早餐進食干飯有利於控制血糖。 小米 小米又名粟米,味甘性平,有健脾和胃的作用,適用於脾胃虛熱、反胃嘔吐、腹瀉及產後、病後體虛者食用。小米熬粥時上面浮的一層細膩的黏稠物,俗稱為“米油”。中醫認為,米油的營養極為豐富,滋補力最強,有“米油可代參湯”的說法。 小麥 小麥味甘,性平微寒,有健脾益腎、養心安神功效。心煩失眠者可用小麥與大米、大棗一起煮粥服食。此外,麥麸含高膳食纖維,對高脂蛋白血症、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痔瘡、老年性便秘、結腸癌都有防治作用。 玉米 玉米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利濕、開胃益智、寧心活血的作用。玉米油中的亞油酸能防止膽固醇向血管壁沉澱,對防止高血壓、冠心病有積極作用。此外,它還有利尿和降低血糖的功效,特別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美國科學家還發現,吃玉米能刺激腦細胞,增強人的記憶力。玉米中所含的黃體素和玉米黃質可以預防老年人眼睛黃斑性病變的發生。 苡米 苡米又叫薏米,其所含蛋白質遠比米、面高,易消化吸收,對減輕胃腸負擔、增強體質有益。中醫認為,苡米味甘淡,性微寒,有健脾、補肺、清熱、利濕的作用。現代研究證明,苡米有抗腫瘤、增強免疫力、降血糖等功效。將苡米與大米煮粥或加入適量冰糖食用,能使腫瘤患者食欲增加、減低放化療的毒副作用。此外,苡米中含有的薏苡素對橫紋肌有抑制作用,可減少皺紋,愛美的人不妨多吃。 高粱 高粱味甘性溫,有健脾益胃的作用。小兒消化不良,可取高粱入鍋炒香,去殼磨粉,每次取2至3克調服。但高粱性溫,含有具收斂止瀉作用的鞣酸,便秘者不宜食用。 黃豆 黃豆性平味甘,有健脾益氣的作用,脾胃虛弱者宜常吃。用黃豆制成的各種豆制品如豆腐、豆漿等,也具有藥性:豆腐可寬中益氣、清熱散血,尤其適宜痰熱咳喘、傷風外感、咽喉腫痛者食用。 谷類主要是指禾本科植物的種子。它包括稻米、小麥、玉米等及其他雜糧,比如小米、黑米、荞麥、燕麥、薏仁米、高粱等。谷物通過加工為主食。它主要給人類提供的是50%~80%的熱能、40%~70%的蛋白質、60%以上的維生素b1。谷類可因種類、品種、產地、生長條件和加工方法的不同,其營養素的含量有很大的差別。 谷類作為中國人的傳統飲食,幾千年來一直是老百姓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在我國的膳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當作傳統的主食。 《論語·鄉黨》:“肉雖多,不使勝食氣。”這是孔子作為周代貴族時,按照貴族的生活習慣主食(谷物)應占有最大比例。 《靈樞·刺節真邪》:“真氣者,所受於天,與谷氣並而充身者也。”是說五谷的營養是中國人後天最重要的營養。 近年來,學者對中國人以五谷為主的優缺點爭議也很大。 美國學者尤金.n.安德森在《中國食物》一書中指出,中國大陸具有海拔最高的山峰和最低的盆地,動植物資源豐富,可選擇食物多;中國人選擇了最經濟和營養差的谷物,從而養育了眾多人口。 中國學者聶文濤則認為,既然可選食物多,選擇谷物就顯得相對從容和理性,這是古代貴族倡導的一種生活方式;這是與中國養生理念相關的民族習慣,是谷物保護。 此外,對谷物蛋白質含量問題作為判定其食物優劣的標准,雙方也有分歧。 前幾天在網上發現一個挺好的游戲下載站 http://www.htogame8.cn?ty (裡面的游戲有,任天堂系列,psp游戲,nds游戲,還有好多的網頁游戲),保證所發信息的真實性(無掛馬,我試過)。 《不一般的粥粉面飯》 內容簡介: 飲食行內曾戲言中國的四大發明是粥粉面飯,可見這四裡是品類食品在人們心目中的重要地位。粥粉面飯都源自谷類,它們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是熱量的主要來源。按食物營養金字塔的理論,要維持身體健康,應注意均衡膳食,提倡多吃五谷及蔬果,少吃含高脂肪的食物。 本書介紹了50個別具特色的粥粉面飯食譜,有助於司廚者制出這幾大類既豐富營養又可口的食品,不但使家庭生活倍添樂趣,也對准備在飲食行業發展的朋友提供很的參考資料。
《保健湯粥配方大全》 內容簡介: 本書由中醫養生學專家編寫,共精選保健湯方、粥方1200余首,按四季養生、抗衰延壽、補虛壯體、益智健腦、補鈣壯骨、排毒輕身等分類編排。每方均包括原料、制作和功效,有些還介紹了服用注意事項。所選配方多為現代食療良方,或民間廣為流傳、歷代沿用至今,且取材容易、制作簡便、保健和治療效果確切者。本書內容豐富,資料翔實,簡明實用,適於廣大群眾、基層醫務人員和飲食行業人員閱讀參考。
《粥全粥美》四季飄香的400道經典養生粥 內容介紹: 粥,在滋養國人身體的同時還滋養了中國文化,粥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本書除了關注了人們最關心的問題,如美顏瘦身、養生祛病、健腦益智等等,還為您提供諸多的煲粥方案、實用的營養知識、傳奇的香粥故事,更加豐富了粥文化的內涵。 對於關注各種慢性疾病和自我保健的人來說,本書提供了非常實用,簡單的營養方案,能夠讓你更有針對性地去為自己、為家人的健康加油。
《好粥到》 內容介紹: 本書包括:紅地瓜粥;生菜碎牛肉粥·滑蛋牛肉粥;荷葉原煲雞粥;草根粥;火腿冬瓜粥;雞汁腸衣粥;小米紅豆粥等。
《養顏瘦身粥》 內容介紹: 讓滋潤又營養的粥品,帶來粉嫩好氣色與亮麗無暇的美麗肌膚。喝粥可以瘦身,降脂、去水腫,輕松擁有窈窕輕盈的體態!別說養生還太早,充滿活力的身體要從年輕就開始打底,喝粥喝出好元氣!時常感冒咳嗽、身體不行之有效,來點療效佳的粥品,恢復健康更容易。忽然有些嘴饞,就喝點清淡爽口的粥吧,一點都不必擔心發胖問題!
《吃粥》 內容介紹: 粥一直是中國人傳統觀念中健康養生的代表。現代人飲食過於精致、多量,引發許多文明病,於是清淡、少食、粗食的飲食方法成為追求健康的新主張,粥也再度受到大家的重視。 無論是寒風陣陣吹得人頭皮發麻的冬天,還是讓人沒有食欲的炎炎夏日,一碗粥都是讓人最想念的美味。除了一般最常使用的白米外,在這本李梅仙老師所設計的《吃粥》裡,更大量地使用糙米、燕麥、各種豆類等多種谷物,並應用許多自然食物材料制作出具有食療效果的各式養生粥,除了美味,更兼具健康概念! 《吃粥》裡包括最受歡迎的人氣粥以及具有美膚美體、恢復體力、消除疲勞壓力、健胃整腸、清熱止咳治感冒以及健康防老化等功效的61道粥品,更介紹了50多道搭配的小菜、醬菜及餅食。 每一道粥除了基本的材料及做法外,我們還詳細地介紹了水與谷物的比例,讓您可以依照個人喜好,輕松煮出各種不同濃稠度的粥品。書中收集了一些粥的典故及其功效和營養成分,不僅讓您可以品嘗粥的美味,還能了解它對身體的幫助。來吃粥,和我們一起享受健康美味、身體無負擔的幸福滋味吧!
《養生粥》 內容介紹: 養生粥源自中國千年傳統文化,自古以來,就備受歷代養生家的重視,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過的飲食之一。粥不僅自身營養豐富,更是其他營養食物的絕佳載體。任何食物與粥為伍,都會變得親切溫暖,讓人百食不厭。 本書為您推薦的30款養生粥,不僅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更具滋補、祛病和養生等功效。如地瓜粥、胡蘿卜粥,含有較多胡蘿卜素和礦物質,減肥又塑身;蔬菜粥、水果粥,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美容又護膚;皮蛋粥和肉絲粥,含有較多的蛋白質,健身又養生;蓮子百合粥,含有豐富的鈣、磷、鉀,免疫又安神…… 盡管我們的食物豐富多彩,人們念念不忘的還是這樸實的粥。一碗熱粥,兩碟小菜,平常到了極點,對每個家庭卻有著永遠解不開的情結,更是健康長壽的最佳選擇。
《保健粥自己做》內容介紹: 粥是我國人民的大眾食品,食療保健粥更是中華飲食文化的精華。本書作者根據中醫的基礎理論,收集民間驗方,編寫收錄了600余款食療保健粥方,詳細介紹了其原料配方、制作方法、功效和適用范圍及服食注意事項。本書從滋補強身、抗衰美容,兒童營養及常見病,婦女滋補和常見病,中老年常見病和一般常見病五個方面介紹粥方,便於讀者根據需要制作、選食。 本書內容簡明實用,適合家庭及醫務人員營養配餐及輔助食療參考。
《道家養生粥》內容介紹: 中國道家養生粥,是用谷物、保健中藥、其他食物及調料烹制而成。 養生粥的種類繁多,功效各異,歸納起來,有以下兩種: (一)藥米同煮:此法是將藥物與谷物加水同時煮熟,加以調味。不但療效顯著,而且滋味和形色都十分美觀。如蓮實粥、苡仁紅棗粥等。 (二)藥米分 << 上一页 [11] [12] [1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