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冬天喝什麼粥具有養生功效?正文

冬天喝什麼粥具有養生功效?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宋惠喬生病的時候就是這麼做的哦~~~生病或是為不舒服的時候,白米粥是最好的食物,配上小菜、醬豆腐或鹹鴨蛋,都美味的很呢!
攪拌的時候不要覺得累~~~~~~《大長今》的經典台詞:做好的膳食,九分是誠意,另外的一分還是誠意~~~(貌似是這麼說的吧,大家領會精神就好。)

2、小米紅棗粥:
小米:屬於粗糧,可以促進體內垃圾的排出,嘿嘿。而且主食是肉餅阿餡餅阿,或主菜是葷菜的時候,可以選擇喝小米粥,很解膩的。
紅棗:滋補佳品哦,補血益氣,我家裡可是常備那種免洗的金絲小棗的(一般等超市特價的時候買,不過會仔細看好生產日期的),但是吃的時候我還是會沖一沖的。為了使小棗入味快,可以先泡泡,再下鍋的時候用刀劃開一兩道小口,因為煮棗的時間最多不要超過15分鐘,否則營養會損失很多。so在棗下鍋前,小米或是其它米類最後煮到八九分熟的樣子。

3、薏米百合粥
薏米:薏仁又名薏苡仁、苡米、苡仁,是常用的中藥.又是普遍、常吃的食物,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痺、清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濕藥。薏仁油有興奮、解熱的作用,還具有消炎排膿的效用,對於癌細胞還可以抑制成長。
 
為了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同的季節我喝不同的粥。

春季喝百合粥。百合具有養陰、潤肺、養胃、去燥火的功效,粳米性甘平。煮法是百合20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許。先煮百合,去渣取汁,然後加入粳米,煮熟後即可加入冰糖,稍後便可食用。

夏季喝綠豆、藕粥。綠豆、藕均有清暑熱、增津液的功效。做法是先煮綠豆,待綠豆要開花時,將粳米100克放入,煮至半熟後將切成薄片的藕放入,文火稍煮至熟,冷卻後即食。

秋季喝玉米面紅薯粥。玉米面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等營養物質,紅薯有祛病延年功效。做法是將玉米面100克,先用涼水調成糊狀,待水燒開後放入,然後將切成碎塊的紅薯一並放入,輕輕攪動以防止玉米面粘在鍋底。熬粥時要用文火,中間可點幾次冷水,玉米面紅薯粥以不稀不稠為好。

冬季喝小米、大棗、紅小豆粥。小米性溫,大棗補氣養血,紅小豆含人體必需的糖。冬季補之,有益健康。做法是先將紅小豆洗淨,放入溫水中煮熟,然後放入小米、大棗。大棗以7~10枚為好,小米200克,紅小豆40克。水適量煮熟後放在電飯煲中,隨時可以食用。

常年喝粥,使我的消化、吸收功能日趨好轉,身體由弱變強。真是食補優於藥補。
 
冬季喝小米、大棗、紅小豆粥。小米性溫,大棗補氣養血,紅小豆含人體必需的糖。冬季補之,有益健康。做法是先將紅小豆洗淨,放入溫水中煮熟,然後放入小米、大棗。大棗以7~10枚為好,小米200克,紅小豆40克。水適量煮熟後放在電飯煲中,隨時可以食用。
 
喝粥養生,這句話一點也不假。
  宋朝著名詩人陸游甚至以為,食粥能長壽成仙。明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編著的《本草綱目》中說:“古有用粳米、粟、粱米作粥,治病甚多。”而明朝大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粥“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訣也”。清代醫學家王士雄對粥更是推崇備至,他說:“粥乃世間第一補人之物。”現代醫學界也公認,粥能補益陰液,生發胃津,健脾胃,補虛損,最宜養人。
  眼下,天氣變得越來越干燥。口干舌燥、口角生瘡、流鼻血、口腔潰瘍、嗓子干疼、大便干結……每個人或多或少都遇到過這些情況。
  原來,人體由夏濕過渡到秋燥,加之夏季余熱未清,津液未復,人體偏於津虧體燥。燥邪當令,最易傷肺,尤其是老年人代謝能力較差,既怕涼,又怕熱,對變化的氣候往往難以適應,病邪極易侵入機體,從而導致燥咳、氣喘、胸痛等疾,平素就患有慢性支氣管炎或哮喘的老人,容易舊病復發。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首選喝粥,既可以趕走燥氣,又可以進行養生。
  秋天易感冒,此時也可多食熱粥,有助於發汗、散熱、祛風寒,促進感冒的治愈。同時,感冒後人的胃口較差,腸胃消化系統不好,喝粥可以促進吸收。另外,有些藥對腸胃的刺激也很大,喝粥可以起到保護胃黏膜的作用。

  怎麼煮粥營養高
  煮粥看似簡單,其實有竅門,關鍵在於原料的准備和熬制的火候。
  原料的選擇范圍極大,現在新鮮上市的栗子、白薯、紅棗、山藥、藕正是上乘之選,還可加入的有:各種米類、紅豆、雲豆、銀耳、花生、瓜子、蜜棗、葡萄干、蓮子、百合、杏仁、桂元肉、核桃仁、松仁……要注意下鍋的先後順序,不易煮爛的先放,如豆類和含澱粉類原料;蓮子要先去掉苦的心子;生的杏仁、核桃仁最好先用水泡,剝皮去苦味後再下鍋;花生、藕、百合等快熟時最後放入,以保持鮮脆的感覺;薏米仁(又稱西米)下鍋之前要先泡至發亮,起鍋前幾分鐘放入即可。
  上火煮前最好一次性把水放足,掌握好水、米的比例,不要中途添水,否則粥會很稀,而且在粘稠度和濃郁香味上大打折扣。
  煮豆粥時,豆子不需要提前用水泡;煮菜粥時,應該在米粥徹底熟後,放鹽、味精、雞精等調味品,最後再放生的青菜(不要焯水),這樣青菜的顏色不會有變化,營養也不會流失。
  秋日煮粥以大米最好。因為大米性味甘平,有和胃氣、補脾虛、壯筋骨、和五髒的功效,而其他米,如小米、糜子米都是性味甘、微寒的食物,腸胃不是很好的人,最好不用它們煮粥食用。

幾款適合秋天的食療粥:
梨子粥
用梨子兩個,洗淨後連皮帶核切碎,加粳米100克煮粥。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的功效。

木耳粥
將白木耳5~10克浸泡發漲,加粳米100克,大棗3~5枚同煮粥。白木耳味甘淡性平,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作用。

百合粥
新鮮百合60克,冰糖適量,加粳米100克煮粥。有清心潤肺之功效,對熱病後余熱未清、虛煩驚悸等症,均比較適宜。

芝麻粥
將黑芝麻適量淘洗干淨,曬干後炒熟碾碎,每次取30克,同粳米100克煮粥。芝麻可潤五髒,補虛氣。

菊花粥
菊花50克煎湯,再與粳米100克同煮粥,具有清暑熱、散風熱、清肝火、明眼目的作用,對秋季風熱感冒、心煩、咽燥、目赤腫痛等有一定效果。

八寶粥
茯苓、蓮子、芡實、黃豆、薏米、花生、黑芝麻、核桃仁各60克煮粥,具有滋補強壯、健脾養胃、益氣和中、補腎健腦的作用。

龍眼枸杞粥
龍眼肉15克、枸杞子10克、紅棗4個、粳米100克。先將粳米煮開後10分鐘加龍眼、枸杞、大棗煮成稀粥。晨起空腹食之,晚上睡前食之。具有補腦、養心、安神、健脾、生血的作用。

大棗銀耳羹
銀耳泡發,加入大棗10枚,加入適量水煮一二個小時,然後調入白糖或冰糖食用。可養陰安神。
 
營養專家指出,若想達到這種理想的效果,應該把重點放在養血上。除了保持樂觀情緒、養成良好起居習慣外,還應加強飲食調養,平時要多吃富含“造血材料”的蛋白質、必需的微量元素(鐵、銅)、葉酸等營養食物,如瘦肉、動物肝髒、魚蝦、豆制品、木耳、紅棗、花生及新鮮水果、蔬菜等。下面推薦幾款簡單易做的養血粥,希望能對愛美又愛健康的女性有所幫助。

紅棗粥:將米洗淨後加入干淨的紅棗數枚,加水適量,煮熟至稠,即可食用。

豬肝粥:取豬肝150克,洗淨切成小塊,放入100克洗淨的粳米中,加適量清水,並放入蔥、姜、鹽等調味品,共煮成粥。

花生牛筋粥:取牛蹄筋80克,洗淨,切成小塊,與80克花生米和100克洗淨的糯米共入砂鍋,加清水適量煮粥,至蹄筋爛熟,米開湯稠為止。

阿膠粥:糯米洗淨,入鍋煮熟,加入阿膠適量,待溶化後,加紅糖若干,即可食用。
 
粥食有的重在散風去熱、甘潤降火、消煩解燥;有的重在養胃健脾、益肺寧心、滋陰潤燥;有的重在潤肺養肝、益精生血、壯腎強筋,都不失為保健佳品。經常服食,能軟化血管、降低血壓、抗老防衰、延年益壽,對中老年人尤為適宜。


    粥食有的重在散風去熱、甘潤降火、消煩解燥;有的重在養胃健脾、益肺寧心、滋陰潤燥;有的重在潤肺養肝、益精生血、壯腎強筋,都不失為保健佳品。經常服食,能軟化血管、降低血壓、抗老防衰、延年益壽,對中老年人尤為適宜。

黑芝麻粥

黑芝麻淘淨曬干,炒熟研細,每次取25克,投入以100克粳米煮至將熟的粥內,加蜂蜜1匙,熬至粥稠食用。

黑芝麻具有潤腸通便、益五髒、壯筋骨的作用。此粥能滋養五髒,潤燥通便,適用於肝腎不足、虛風眩暈、風痺、癱瘓、大便煤結、病後虛贏、須發早白、婦女產後乳少等。

白木耳粥

粳米250克,白木耳15克,加水適量,共煮成粥。白木耳是秋季滋陰、潤肺、生津的滋補佳品。白木耳粥具有潤肺止咳、益氣補腎的作用。適用於陰虛內熱燥咳、氣陰兩虛等。

蘋果粥

蘋果500克,西米、白糖各100克,加水適量,共煮成粥。蘋果粥具有生津、潤肺、除煩、解暑、健胃等作用,適用於氣力不足、反胃、消化不良、腸炎痢疾、大便干結、高血壓等。

菊花粥

菊花30克,粳米100克,先將菊花煎湯,取汁加米煮成粥。菊花粥具有散風熱、清肝火、明眼目等作用,適用於秋季風熱型感冒、心煩咽燥、目赤腫痛等病症,對心血管疾病也具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胡蘿卜粥

胡蘿卜150克,去皮,清洗干淨,切成碎末,同大米100克共煮成粥。中醫認為,胡蘿卜性味甘、平,具有下氣利胸膈、補中安五髒的作用,此粥適用於便秘、腸胃不適、飽悶氣脹、消化不良等。

枸杞粥

枸杞30克,粳米100克,加水適量。同煮成粥。枸杞粥具有滋補肝腎、明目補虛等作用,適用於中老年人肝腎陰虧、視物模糊、腰酸腿軟等。

土豆粥

土豆100克,去皮,清洗干淨,切成小塊,和大米100克共煮成粥。中醫認為,土豆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和中、益氣調中的功效,此粥適用於胃燥、胃痛、便秘等。

[家庭藥膳]更多精彩內容推薦:



中醫藥膳可幫女人吃掉黑眼圈

老年消化性潰瘍的藥膳

14種民間助“性”食療

各種不同功效滋補藥酒


第三,宜喝核桃粥。核桃仁30克,大米適量,水煮成粥。核桃粥具有補益身體的作用。適用於老年人、小孩體弱者。
第四,宜喝栗子粥。粳米250克,栗子50克,水煮成粥。栗子粥具有養胃補腎、壯腰膝、強筋骨的作用。適宜於腎虛腰酸、腿足無力以及中老年多尿者服食。
第五,宜喝芍藥知母紅糖粥。芍藥、桂心、防風各10克,知母、麻黃各6克,制附子8克,甘草3克,粳米150克,紅糖適量,水煮成粥。芍藥知母紅糖粥具有祛風除濕、止痛的作用。適用於四肢關節疼痛、腳腫、頭暈短氣等病症。
 
1:大米粥
大米是我們經常食用的一種傳統主食,有胃氣、補脾虛、壯筋骨、和五髒之功效,最適合在冬天的時候食用。大米的性味甘平,煮成粥來喝是人人都可以接受的。因此,冬季養生粥絕少不了它。

2:紅薯粥
<本草綱目》中記載:紅薯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的功效,能使人“長壽少疾”。還能補中、和血、暖胃、肥五髒等。當代《中華本草》說其:“味甘,性平。歸脾、腎經。”“補中和血、益氣生津、寬腸胃、通便秘。主治脾虛水腫、瘡瘍腫毒、腸燥便秘。”紅薯配上小米煮成的粥甘甜味美,喝過之後還有回香。二者的組合更是堪稱經典,對消化不好和想要減肥的人來說是不錯的選擇。

3:牛肉粥
牛肉性溫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苦瓜根有什麼用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