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濕疹的治療方法及飲食正文

濕疹的治療方法及飲食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濕疹的治療方法及飲食
 
喝中藥調理也可以,找中醫抓清熱,利濕的中藥,或者直接到同仁堂買皮膚病血毒丸吃也行。
再買上幾盒純中藥的立濕寧配合在一起外用。效果會更好,
但是飲食也得注意好了,辛辣,魚,腥,老百姓常說的發物不要吃就成了。
滲出液比較多的地方可以用生理鹽水濕敷一下再外用立濕寧就可以
 
日常的調養也要注意幾個原則:
1多吃含有豐富維他命的新鮮蔬果或是服用維他命c與b群
2多吃鹼性食物如:葡萄,綠茶,海帶,蕃茄,芝麻,黃瓜,胡蘿卜,香蕉,蘋果,橘子,蘿卜,綠豆,意仁等。
3 忌食動物蛋白性食物和海鮮發物,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飲酒,保持清淡飲食
4 可以經常食用苡米和冬瓜煮湯,或飲用青瓜,苦瓜,絲瓜湯,這些是祛濕或清熱祛濕的食品對濕疹有輔助治療作用
5 多休息,勿疲累,適度的運動
 
1多吃含有豐富維他命的新鮮蔬果或是服用維他命c與b群
2多吃鹼性食物如:葡萄,綠茶,海帶,蕃茄,芝麻,黃瓜,胡蘿卜,香蕉,蘋果,橘子,蘿卜,綠豆,意仁等。
3 忌食動物蛋白性食物和海鮮發物,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飲酒,保持清淡飲食
4 可以經常食用苡米和冬瓜煮湯,或飲用青瓜,苦瓜,絲瓜湯,這些是祛濕或清熱祛濕的食品對濕疹有輔助治療作用
5 多休息,勿疲累,適度的運動
 
濕疹的治療方法及飲食(2009-03-1311:35:44)標簽:雜談  
濕疹的治療方法及飲食



濕疹是常見皮膚病,濕疹初起,兩頰皮膚干燥,並生出密集的丘疹;丘疹可逐漸變為水泡,同時有水液滲出,濕爛,滲水干燥後結成大片黃色結痂。目前,濕疹原因尚未完全清楚,多數人認為與某些致敏因素及家族遺傳有關。要注意查找有無食物和衣物過敏的相關因素。中醫認為,濕疹與體質有關,多飲食不當,內生濕毒,外受風邪引起。要保持大便通暢。治療常采用清熱、利濕、健脾等方法。食療及外治方法如下。

1食療

  (1)薏米紅豆煎:薏米30克,紅小豆15克,加水同煮至豆爛,酌加白糖,早晚分服。

  (2)馬齒苋煎:鮮馬齒苋30~60克,水煎,每日分數次服用,並可配合外洗。

  (3)冬瓜湯:帶皮冬瓜250克,切塊,煮湯食用。

  (4)黃瓜煎:黃瓜皮30克,加水煎煮沸3分鐘,加糖適量,1日3次,分服。

  (5)綠豆海帶粥:綠豆30克,水發海帶50克,紅糖適量,糯米適量。水煮綠豆、糯米成粥,調入切碎的海帶末,再煮3分鐘加入紅糖即可。

2外治法

  濕疹除內服用藥(食)外,同時配合外治法,療效會更好。外治方:

  (1)紫草油:紫草9克,用香油適量炸焦,待油成紫色撈出紫草即可,每日數次,用油塗患處。

  (2)雞蛋餾油:雞蛋7個,煮熟取蛋黃,鍋內放麻油50~100克,文火將蛋黃內油熬出,待蛋黃呈焦糊狀即可,取油頻塗患處。

  (3)烏賊骨適量研細粉,散敷濕疹處,每日數次,適用於有滲出者。

  (4)文蛤散:文蛤100克,川椒50克,輕粉3克。將文蛤打成細塊,炒至金黃,入川椒同炒至黑色,以起煙為度,入密封罐內封存。第二日加入輕粉,共研細末。香油調搽。

  (5)包雲膏:松香末60克,硫磺末30克,研勻,麻油拌成糊狀,攤於紗布上卷成如指頭粗條,用線扎緊,再入麻油中泡1天,取出。用火點一頭,下用粗碗接著。布灰陸續剪去,取所滴藥油,浸冷水中一夜,外搽用,尤適合伴局部感染者。

  (6)土豆洗淨,切碎搗爛,敷患處,用紗布包扎,每晝夜換藥2~3次。

  中研國醫館采用辯證論治的原則,以辨病和辨證相結合治療濕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廣大病人所稱道!



普朗癬肽植物提取液,治療濕疹牛皮癬效果不錯。病友們值得信賴的選擇. 



詳情參考:
www.nopfb.cn
 中國皮膚病治療網
 
濕疹是常見皮膚病,濕疹初起,兩頰皮膚干燥,並生出密集的丘疹;丘疹可逐漸變為水泡,同時有水液滲出,濕爛,滲水干燥後結成大片黃色結痂。目前,濕疹原因尚未完全清楚,多數人認為與某些致敏因素及家族遺傳有關。要注意查找有無食物和衣物過敏的相關因素。中醫認為,濕疹與體質有關,多飲食不當,內生濕毒,外受風邪引起。要保持大便通暢。治療常采用清熱、利濕、健脾等方法。食療及外治方法如下。

1食療

  (1)薏米紅豆煎:薏米30克,紅小豆15克,加水同煮至豆爛,酌加白糖,早晚分服。

  (2)馬齒苋煎:鮮馬齒苋30~60克,水煎,每日分數次服用,並可配合外洗。

  (3)冬瓜湯:帶皮冬瓜250克,切塊,煮湯食用。

  (4)黃瓜煎:黃瓜皮30克,加水煎煮沸3分鐘,加糖適量,1日3次,分服。

  (5)綠豆海帶粥:綠豆30克,水發海帶50克,紅糖適量,糯米適量。水煮綠豆、糯米成粥,調入切碎的海帶末,再煮3分鐘加入紅糖即可。

2外治法

  濕疹除內服用藥(食)外,同時配合外治法,療效會更好。外治方:

  (1)紫草油:紫草9克,用香油適量炸焦,待油成紫色撈出紫草即可,每日數次,用油塗患處。

  (2)雞蛋餾油:雞蛋7個,煮熟取蛋黃,鍋內放麻油50~100克,文火將蛋黃內油熬出,待蛋黃呈焦糊狀即可,取油頻塗患處。

  (3)烏賊骨適量研細粉,散敷濕疹處,每日數次,適用於有滲出者。

  (4)文蛤散:文蛤100克,川椒50克,輕粉3克。將文蛤打成細塊,炒至金黃,入川椒同炒至黑色,以起煙為度,入密封罐內封存。第二日加入輕粉,共研細末。香油調搽。

  (5)包雲膏:松香末60克,硫磺末30克,研勻,麻油拌成糊狀,攤於紗布上卷成如指頭粗條,用線扎緊,再入麻油中泡1天,取出。用火點一頭,下用粗碗接著。布灰陸續剪去,取所滴藥油,浸冷水中一夜,外搽用,尤適合伴局部感染者。

  (6)土豆洗淨,切碎搗爛,敷患處,用紗布包扎,每晝夜換藥2~3次。

  中研國醫館采用辯證論治的原則,以辨病和辨證相結合治療濕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廣大病人所稱道!



普朗癬肽植物提取液,治療濕疹牛皮癬效果不錯。病友們值得信賴的選擇.
 
有很多方法呀,可以去醫院,也可以自己買一些藥膏回來擦擦,但我覺得最好的話就是通過食療吧,有很多食物多治療濕疹都有幫助哦,還可以增強體質,且沒有什麼副作用哦,比如一下這些:
金銀花
性寒,味甘,最善清熱解毒,皮膚濕疹合並感染者,食之最宜。《滇南本草》載:金銀花清熱,解諸瘡。《生草藥備要》說它去皮膚血熱。《本草備要》亦稱:治疥癬。尤其是急性和亞急性皮膚濕疹患者,用金銀花煎水代茶,頗有裨益。

蛇肉
有祛風、殺蟲之功,歷代醫家多用於治療皮膚病。《本草綱目》早有記載:蟒蛇肉去手足風痛,殺三蟲,去死肌,皮膚風毒疬風,疥癬惡瘡。《藥性論》載:烏蛇肉治熱毒風,……瘸癢疥等。《開寶本草》亦說;烏蛇主諸風瘙瘾疹,疥癬。《食物中藥與便方》中介紹:皮膚化膿性疾病(即皮膚濕疹反復發作、膿疱疖癰等):取大的烏梢蛇1~2條,宰殺後煮作菜(一般烹饪法),喝湯食肉,連吃3~4次,用以預防有一定效果。

鲫魚
有健脾利濕的功效,皮膚濕疹者宜食。《醫林纂要》認為:鲫魚性和緩,能行水而不燥,能補脾而不濡,所以可貴耳,《本草經疏》認為鲫魚能主諸瘡久不瘥。並說鲫魚調胃實腸,與病無礙,諸魚中惟此可常食。

烏魚
俗稱黑魚。能補脾、利水,歷代醫家常用以治水腫、濕痺、疥癬等。《醫林纂要》曾介紹:治一切風瘡頑癬疥癞,年久不愈者:烏魚一個。去腸肚,以蒼耳葉填滿,外以蒼耳安鍋底,置魚於上,少少著水,慢火煨熟,去皮骨淡食,勿入鹽、醬,功效甚大。慢性皮膚濕疹亦屬一切風瘡頑癬之類,也可依照此法,是取烏魚利水除濕之功。

泥鳅
性平,味甘,既能補中氣,又可祛濕邪,急慢性皮膚濕疹者食之最宜。《滇南本草》中記載:煮食治瘡癬。現代《四川中藥志》亦雲:利小便,治皮膚瘙癢,疥瘡發癢。

此外,皮膚濕疹還宜食用的物品有蘿卜、菊花腦、青菜、黃芽菜、豇豆、蠶豆、節瓜、玉米須、金花菜、馬鈴薯、黑木耳、百合、苤藍、茭白、芋頭、苋菜、蕹菜、菊芋、慈姑、藕、地瓜、綠豆芽、豆腐、胡蘿卜、番茄、莼菜、番薯、菜瓜、地耳、菱、豆苗、梨、蘋果、橘子、枇杷、柑、橙子、柿子、草莓、鴨肉等。
呵呵,這位朋友,祝你早日擺脫濕疹的困擾哦!
 
濕疹是常見皮膚病,濕疹初起,兩頰皮膚干燥,並生出密集的丘疹;丘疹可逐漸變為水泡,同時有水液滲出,濕爛,滲水干燥後結成大片黃色結痂。目前,濕疹原因尚未完全清楚,多數人認為與某些致敏因素及家族遺傳有關。要注意查找有無食物和衣物過敏的相關因素。中醫認為,濕疹與體質有關,多飲食不當,內生濕毒,外受風邪引起。要保持大便通暢。治療常采用清熱、利濕、健脾等方法。食療及外治方法如下。

1食療

(1)薏米紅豆煎:薏米30克,紅小豆15克,加水同煮至豆爛,酌加白糖,早晚分服。

(2)馬齒苋煎:鮮馬齒苋30~60克,水煎,每日分數次服用,並可配合外洗。

(3)冬瓜湯:帶皮冬瓜250克,切塊,煮湯食用。

(4)黃瓜煎:黃瓜皮30克,加水煎煮沸3分鐘,加糖適量,1日3次,分服。

(5)綠豆海帶粥:綠豆30克,水發海帶50克,紅糖適量,糯米適量。水煮綠豆、糯米成粥,調入切碎的海帶末,再煮3分鐘加入紅糖即可。

2外治法

濕疹除內服用藥(食)外,同時配合外治法,療效會更好。外治方:

(1)紫草油:紫草9克,用香油適量炸焦,待油成紫色撈出紫草即可,每日數次,用油塗患處。

(2)雞蛋餾油:雞蛋7個,煮熟取蛋黃,鍋內放麻油50~100克,文火將蛋黃內油熬出,待蛋黃呈焦糊狀即可,取油頻塗患處。

(3)烏賊骨適量研細粉,散敷濕疹處,每日數次,適用於有滲出者。

(4)文蛤散:文蛤100克,川椒50克,輕粉3克。將文蛤打成細塊,炒至金黃,入川椒同炒至黑色,以起煙為度,入密封罐內封存。第二日加入輕粉,共研細末。香油調搽。

(5)包雲膏:松香末60克,硫磺末30克,研勻,麻油拌成糊狀,攤於紗布上卷成如指頭粗條,用線扎緊,再入麻油中泡1天,取出。用火點一頭,下用粗碗接著。布灰陸續剪去,取所滴藥油,浸冷水中一夜,外搽用,尤適合伴局部感染者。

(6)土豆洗淨,切碎搗爛,敷患處,用紗布包扎,每晝夜換藥2~3次。
濕疹中藥治療
1.濕疹中藥方-胃經積熱
【濕疹症狀】初起丘疹色紅,灰白色鱗屑成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怎麼炒柿子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