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蝦怎麼吃最簡單又好吃?正文

蝦怎麼吃最簡單又好吃?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蝦怎麼吃最簡單又好吃?
 
一:紅燒大蝦
主料:大蝦4對(約1000克左右)白糖75克,雞湯150克,醋5克,醬油5克,精鹽0,5克,味精1克,紹酒15克,蔥2克,姜1,5克,熟豬油500克(實耗50克)。

特色:色澤紅潤油亮,蝦肉鮮嫩,滋味鮮美。

做法:

1、把大蝦頭部的沙包去掉,抽去蝦腸,留皮,用清水洗淨。蔥、姜切成片。
2、炒鍋內放入豬油,在旺火上燒至八成熱時,把蝦放入油內炸至五成熱,撈出。炒鍋內留油50克,加蔥、姜,炸出香味,再放入雞湯、白糖、醋、醬油、精鹽、紹酒、味精及大蝦,用微火靠五分鐘,取出大蝦(撈出蔥姜不用),整齊擺入盤內,然後將原汁澆在大蝦上就算成功啦。
二:鹽水蝦(比較簡單的做法)
主料:大蝦500克。鹽15克,花椒4粒,姜2片,蔥3段,料酒50克,味精5克。

特色:鮮紅美觀,鮮嫩清口。

做法:

大蝦去須、腳,洗淨後下入開水鍋內。
在燒開之前,鍋內先加入蔥、姜味精、料酒、鹽、花椒等調料,燒開後將浮沫撇去,約3分鐘左右蝦即可煮熟。而後連湯一起離火裝入碗中,冷卻後盛入盤子裡就好了。
 
白灼蝦洗淨,准備蔥姜(蔥切段,姜切片)。做法:1、放油,量較一般炒菜多,如果喜歡將蝦皮炸得脆脆的,可多放一點油。2、下花椒、干辣椒、蔥姜等,除蔥姜外其余皆視自已喜好來放,不放也沒問題。3、炒蝦(或炸蝦)至熟,時間長短根據自已對香脆度的要求決定。我喜歡將蝦皮炸得脆脆的。4、在炒熟後,放醬料,繼續炒至入味,時間長短可自已嘗味決定,不用再鹽不用放味精不用放雞精,關鍵是不斷翻炒。加不加水均可,如要加水只能每次加一點,因為本做法突出的是干香。5、醬料是指市場上可買到的各種辣椒醬或香辣醬,我最喜歡用泡椒醬,一斤蝦用一至兩勺即可。這種做法簡單,初次做飯的都可以做得很好,呵呵反正都是醬料的味道,且賣相較好。白灼就是煮一鍋水,水開後倒進蝦,只要水再次燒開,馬上撈起,准備一小碗生抽,在裡邊放兩個切碎的干蔥頭,然後就剝蝦沾生抽吃,蝦要新鮮豉油王蝦方法復雜一些,生把蝦用剪刀剪去頭的前部(須和硬殼)和蝦腳,然後用刀在蝦後背開一刀,燒一小鍋油,先炸一下蝦,待金黃色撈起,用生姜干蔥起鍋,聞香後倒入炸好的蝦,快炒而且邊倒入生抽,老抽也可放少許,起鍋前濺一點料酒,成……
 
蝦去殼 從背部打開 成餅狀 在放點油咖喱味精鹽醬油姜蒜淹制 在放點番茄醬 放到油裡炸 可以粘點特制醬來吃參考資料:伙計相信自己
 
蝦去殼 從背部打開 成餅狀 在放點油咖喱味精鹽醬油姜蒜淹制 在放點番茄醬 放到油裡炸 可以粘點特制醬來吃
 
蝦去殼 從背部打開 成餅狀 在放點油咖喱味精鹽醬油姜蒜淹制 在放點番茄醬 放到油裡炸 可以粘點特制醬來吃參考資料:伙計相信自己
 
蝦去殼 從背部打開 成餅狀 在放點油咖喱味精鹽醬油姜蒜淹制 在放點番茄醬 放到油裡炸 可以粘點特制醬來吃參考資料:伙計相信自己
 
蝦去殼 從背部打開 成餅狀 在放點油咖喱味精鹽醬油姜蒜淹制 在放點番茄醬 放到油裡炸 可以粘點特制醬來吃參考資料:伙計相信自己
 
蝦去殼 從背部打開 成餅狀 在放點油咖喱味精鹽醬油姜蒜淹制 在放點番茄醬 放到油裡炸 可以粘點特制醬來吃參考資料:伙計相信自己
 
蝦去殼 從背部打開 成餅狀 在放點油咖喱味精鹽醬油姜蒜淹制 在放點番茄醬 放到油裡炸 可以粘點特制醬來吃
 
蝦去殼 從背部打開 成餅狀 在放點油咖喱味精鹽醬油姜蒜淹制 在放點番茄醬 放到油裡炸 可以粘點特制醬來吃
 
這個俺們海邊人來回答最權威了,哈哈,皮皮蝦哪有腸子啊,你就拿清水煮,或者上鍋蒸一下,開鍋即熟,吃的時候切些姜末,把它們放進醋裡,成了姜汁醋,然後皮皮蝦剝皮蘸料食用即可
 
白灼,保持原味。
 
鹽水煮
 
蝦是一種蛋白質非常豐富、營養價值很高的食物,其中維生素a、胡蘿卜素和無機鹽含量比較高,而脂肪含量不但低,且多為不飽和脂肪酸,具有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作用。另外,蝦的肌纖維比較細,組織蛋白質的結構松軟,水分含量較多,所以肉質細嫩,容易消化吸收,適合病人、老年人和兒童食用。

不同的蝦除了口味的差異外,營養價值其實差不多。海蝦由於肉的韌性好,吃起來有嚼頭,所以口感比河蝦要好一些。我國常見的海蝦就有500多種,不同的品種在各地的稱呼也有所不同,常見的有龍蝦、對蝦、皮皮蝦、白蝦、基圍蝦、蝦米等。

在所有的海蝦中,對蝦的味道比較鮮美。由於中國對蝦前些年受一種病毒性傳染病的感染,差不多全軍覆沒,目前市場上人工養殖的對蝦,大部分是從國外引進的南美白對蝦。基圍蝦原本是廣東等地蝦場裡養殖的一種新對蝦,由於其體長一般為七八公分,後來人們就把這一長度的蝦統一叫做基圍蝦。龍蝦的營養價值和口感則和螃蟹差不多,肌肉纖維比較粗糙,不像其他蝦那麼鮮嫩,目前市場上龍蝦價格比較昂貴,主要因為大部分是從澳洲進口的。皮皮蝦又名蝦蛄,產於長江口以北的海域,春天其生殖腺發育成熟時味道最為鮮美,甚至超過了其他任何一種蝦;但產卵後,皮皮蝦的味道就變差了,身體也會變得很瘦。

另外,中醫上認為,海蝦性味甘、鹹、溫,具有開胃化痰、補氣壯陽、益氣通乳等功效,對腎虛陽萎、腰酸膝軟、筋骨疼痛、中風引起的半身不遂等病症有一定的療效。不過,蝦為發物,人身上生瘡或陰虛火旺時,不宜吃蝦。

1、不動手的吃法:

吃口味蝦,大多數人都是用手來剝的,但偏偏有些人不知是故裝斯文,還是怕弄髒了手,始終只用筷子來對付那些滿身都是硬殼的蝦子。可想而知,這種方法吃口味蝦,估計是不能真正領會得到吃蝦的樂趣的。我的一個朋友就是一位此種方法的典型,每次吃完蝦後,在他面前留下的都是蝦肉和蝦殼的混合物,也不知他到底是在吃蝦還是在練習咀嚼功夫,還要裝模作樣的從頭吃到尾,真是令人佩服!

2、講究衛生、戴著手套的吃法:

不知從何時起,長沙人吃口味蝦開始流行帶著手套抓著吃。這樣吃的最大好處就是幫老板省了買紙的錢。不過看看那些准備開吃的食客,個個舉起雙手套上塑料手套的架式,感覺就像是准備給病人動手術的醫生,多少有些恐怖和不自在。而且戴著手套剝蝦,靈活性和方便性大大降低,感覺不是很爽。還要注意的是,那些手套據說大多都是三無產品,戴著吃蝦也許更加不衛生。

3、張牙舞爪、左右開攻的吃法:

本人認為,這應該是吃口味蝦最標准、最韻味的一種方式。首先把蝦子的身子和鉗子一分為二,一手拿著蝦身,一手拿著蝦鉗,先將比較容易到口的蝦尾部分的肉剝出來消滅掉,再把四個鉗子由小到大依次剝開,把裡面那細嫩的蝦肉一一取入口中,剩下的蝦身部分還可吸一吸滲透在裡面的絕味湯汁,最後再將十個指頭一一放入口中舔舔,一個蝦子才算是完整的吃完了。只有這種吃法,才能真正領會到口味蝦的美味真谛。

4、只吃蝦尾,不吃蝦鉗的吃法:

這是讓本人最為痛惜的一種吃法。對於我這樣一個已經可以稱得上是“口味蝦精”的人來說,蝦鉗部分的肉雖少,又很難取,但那可是蝦身上最為細嫩的地方,不吃簡直就是放棄了人間的一大美味。每次看著那些捨棄蝦鉗,只吃蝦尾的人,我真是感覺心痛肉痛,恨不得將其從口味蝦桌上趕下去。

各位食客朋友,你們又是如何吃口味蝦的呢?

香料是口味蝦調料的主要成份,科學發現龍蝦不僅是一道美食,而且對美容保健有一定的功效,其中調料的作用不可忽視。每家口味蝦店都有其密不外傳的調料配方,這決定了其口味蝦口味的獨特性。比如十三香是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叫法,實際上它由20多種成份組成,以十三香龍蝦調料為例,讓我們看看調料裡到底藏有哪些乾坤。

十三香龍蝦調料成份

1、八角:性辛溫、理氣止痛,溫中散寒,是菜肴中必不可少的調味品。

2、丁香:辛溫、香氣濃烈,溫腎助陽,溫中止吐。

3、山奈:辛、苦溫,溫中散寒、理氣止痛,少用。

4、山渣:性酸,消食化積、散瘀行滯,對高血壓高血脂有明顯的降低作用,一般以溫煮為好,當茶飲也有良好的收效。

5、小茴:辛溫、理氣和胃、祛寒止痛,是燒魚的常用調料。

6、木香:有廣木香、雲木香兩種,行氣止痛,氣味濃香,但配料時少用。

7、甘松:辛、甘、溫,近似香草藥理,食欲不振,氣郁胸悶,常用作鹵鹽水鵝。

8、甘草:甘、平、補中益氣,瀉火解毒,潤肺祛痰,緩解藥性,必備之藥。

9、干姜:分南姜和北姜,辛、溫、發汗解表,溫中止嘔,化痰溫腎散寒,是家庭傷風感冒、胃子不好的必備之品。

10、白芷:發汗解表,祛風止痛,有抗菌作用,是龍蝦調料必用之品。

11、豆蔻:氣味辛、溫、濃烈,化溫和胃,產在印尼、馬來西亞,是燒、鹵、腌制菜肴的上好材料,龍蝦調料必用之品。

12、當歸:甘辛溫,補血活氣,止痛,一般與母雞同煮,可起到滋補的作用。

13、肉桂:平常所說的桂皮,三年生,產於廣西,溫腎助陽,溫通經脈。

14、肉蔻:辛溫氣濃香,澀腸止瀉、溫中行氣,產於東南亞,是香料中的調味佳品。

15、花椒:四川產青椒為最佳,陝西產紅花椒次之,山東與內地產再次之,溫中散寒,止瀉溫脾,是家庭菜肴中的必用之品。

16、孜然:原產於新疆,現大部分都是甘肅孜然,是新疆烤羊肉串常用調料,清香型。

17、香葉:國內香葉質量差,進口香葉,香氣濃郁,有較強的防腐作用。

18、辛庚:辛溫、通鼻竅,我國各地都有。它的別名,木籠花、望春花、通春花,是鹵菜烤肉的好材料。

19、胡椒:辛溫、熱、溫中散寒,增進食欲,助消化。我國海南島產白胡椒,廣東、廣西部分地方產黑胡椒,大量的黑胡椒從越南進口,是家庭必備的調味品。

20、草果:辛溫、胸脘脹悶,食少治症,是燒鹵雞的主料,主產於廣東。現價格昂貴。

21、草蔻:辛溫,溫中開胃。

22、陽春砂:辛溫,是腌制鹵菜的佳品,價格昂貴。

十三香龍蝦調料類型

1.辛溫型:八角、肉桂、小茴、花椒、丁香稱五香,一般適合家庭小吃、瓜子、制醬等用,適用范圍廣泛,適合大眾口味。一般市場上流通的五香粉都是以小茴、碎桂皮為主,八角、丁香很少,所以沒有味道,真正制作起來,應該以八角、丁香為主,其它的為輔才行。

2.麻辣型:在五香的基礎上加青川椒、荜菠、胡椒、豆蔻、干姜、草果、良姜等,在燒制當中,要投入適當的辣椒,以達到有辣、麻的口感。用法各異,在椒子和花椒可用熱油炒,達到香的感覺,也有磨成粉狀,也有全部投進鍋中煮水用,那就是說每個廚師他有他本人的看法和愛好,都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3.濃香型:在一般材料的基礎上加香砂、肉蔻、豆蔻、辛庚,進口香葉,制成特有的香味,如香腸、燒雞、鹵雞和高檔次的燒烤。

4.怪味型:草果、草蔻、肉蔻、木香、山奈、青川椒、千年健、

[1] [2] 下一页

白術山藥粥怎麼做?為什麼沒有白術山藥粥中沒有白術?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