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少吃油脂類食物。盡量少吃含脂肪極高的堅果類,如花生、瓜子、腰果、松子、核桃等。
8.每日以三餐為主。三餐平均分配,不可偏重任何一餐,且盡量不吃點心。
9.多攝取高纖維食物。蔬菜的熱量低且含豐富的纖維素,所以減重者可多吃蔬菜或五谷。
減肥不反彈的小技巧
1.多喝水少喝飲料。
2.保持動的原則。能坐就不躺,能站就不坐,能走就不站,能跑就不走,有時間多運動,沒時間多散步。
3.低鹽、低糖、少油、減少調味料。
4.盡量吃生鮮和原味。
10種食物吃瘦下半身
1.猕猴桃。猕猴桃除了維生素c是它的強項外,其纖維含量亦十分豐富,可以加快分解脂肪的速度,避免腿部積聚過多的脂肪。
2.西芹。西芹一方面含有大量的鈣,另一方面亦含有鉀,可減少下半身的水分積聚。
3.紅豆。紅豆所含的石酸成分可以增加大腸的蠕動,促進排尿及減少便秘,從而清除下半身脂肪。
4.木瓜。木瓜除了有豐胸的效果,它更有獨特的蛋白分解酵素,可以清除因吃肉類而積聚在下身的脂肪,而且木瓜肉所含的果膠更是優良的洗腸劑,可減少廢物在下半身積聚。
5.西柚。西柚含卡路裡極低,多吃也不會肥,它亦含豐富的鉀,有助減少下半身的脂肪和水分積聚。
6.西紅柿。吃新鮮的西紅柿可以利尿及去除腿部疲憊,減少水腫的問題,生吃效果就更好。
7.菠菜。菠菜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這樣就可以令距離心髒最遠的一雙腿都吸收到足夠養分,平衡新陳代謝,排毒瘦腿。
8.蘋果。蘋果含獨有的蘋果酸,可以加速代謝,減少下身的脂肪,而且它含的鈣量比其他水果豐富,可減少令人下半身水腫的鹽分。
9.香蕉。香蕉雖含卡路裡很高,但脂肪卻很低,而且含有豐富鉀,既飽肚又低脂,可減少脂肪在下半身積聚,是減肥的理想食品。
10.魔芋。完全不含脂肪又美味,說到底也是減肥必食之物,豐富的植物纖維更可以使下身的淋巴暢通,防止腿部水腫。 越吃越瘦16妙招 這麼多美味可口的食物,讓我們快樂輕松地開始我們的食物減肥吧。 下面這些減肥食譜16妙招可是小編精心挑選出來的,許多方法還是明星們嘗試過的喲!
1.蘋果餐
只需持續3日的蘋果減肥法。其他可以喝水和茶。第3天晚上,喝一至二勺食用橄榄油。
2.蘿減肥法
堅持一個星期只吃菠蘿。其他用水分來補充。
3.煮雞蛋減肥法
一天食用8~9個水煮雞蛋、持續2個星期。不吃米飯等主食,可以和青菜、 葡萄、去掉油的肉一起吃。
4.小豆減肥法
將小豆炒熟,碾成粉末狀,加入2勺牛奶,在進食前飲下2杯。
5.酸奶減肥法
一天只食用1~2頓酸奶,其他按平常時間進食。
6.黃豆粉可可減肥法
黃豆粉和可可粉與豆乳混合,於早晚餐前食用。進食量為平常的三分之一。 也可以加上麥芽和蜂蜜。
7.粉狀牛奶減肥法
一天只進食1-2次粉狀牛奶,堅持3至7天。
8.礦泉水減肥法
飯前飲用3~4杯礦泉水。進餐時也可以飲用,只是要注意別喝得太多。
9.紅葡萄酒減肥法
晚餐時飲少量的紅葡萄酒,緩慢進食,大約保持在20分鐘左右,進食量為平時的一半。
10.黑米減肥法
主食從白米、面包轉為黑米,並減少點心的攝入量。玄米富含維他命b1和e、 以及食物纖維。
11.飲茶減肥法
茶葉利尿,並隨著飲茶可以補充日常的水分。品種有烏龍茶、綠茶、玄米茶、杜仲茶等。
12.早食減肥
法國醫學家發現,在饑餓之前吃東西是減肥的一種有效方法。 胰島素可以調節體內糖類的吸收,同時它對食物轉化和脂肪積累也起著一定的作用。 若人在饑餓之前吃些東西,常常可以控制胰島素的分泌。
13.分食減肥
德國營養學家研究出了一種分食減肥法,這種減肥法就是要求減肥者在就餐中 不能同時吃某些食物。例如,人們吃高蛋白、高脂肪的葷菜時,可以食用一些蔬菜, 但不能喝啤酒或吃米飯、面包、馬鈴薯等碳水化合物食品。原來, 人體脂肪是由多種營養素組合而成的,人體在食用高蛋白食品時,不食用碳水化合物食品, 人體就不會增加脂肪。
14.要想瘦多食醋
近年來,美國興起一股食醋減肥熱,有關專家認為,食用醋中所含的氨基酸, 不但可以消耗體內脂肪,而且可以使糖、蛋白質等新陳代謝順利進行,能夠收到良好的減肥效果。
15.飯後茶減肥法
飯、茶、湯、食物配搭好一點,吃不胖又健康,有空時加點運動效力更佳。
湯可以用檸檬炖牛腩、梅子湯、青檸湯、金針木耳湯、酸咖哩菜湯、酸筍魚湯或鹹菜湯, 都是實效減肥湯水,而且可以化脂肪、醒胃。
飯用鹹菜姜飯、黑糯米飯都可以。飯與菜的配搭減除重脂肪的肉類, 最好每餐之後最重要是泡一杯鐵觀音,這種方法減肥又實際又有效,但所需日子比較長一點。
16.簡易水果色拉
不吃飯吃水果減肥,但不是所有的水果都可以瘦身的,比如含有蔗糖的甘蔗吃多了仍然會發胖。 怎麼辦?你可以試試檸檬汁拌蘋果啊!
[原料]蘋果100克蜂蜜適量檸檬汁20克秋梨50克
[制法]:1.蘋果、秋梨去皮、核,洗淨,切成小塊,放盤中。
2.檸檬汁加入蜂蜜一起放入碗中,調成檸檬蜜汁。
3.將檸檬蜜汁淋入蘋果、秋梨塊上,拌勻即可食用。 ■增肥方法: 中國醫學認為,體病多因脾胃功能低下,氣血不足所致。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健,氣血盛,則肌肉豐腴,肢體強勁。反之,則身體消瘦,肢軟乏力。醫治體瘦先要排除因甲亢、肝病、腎病以及腫瘤等多種慢性病。然後采用中藥治療,會有很好的效果
■瘦弱測試 一個人是胖是瘦不是憑眼睛看就能測算的,可以根據以下公式算出自己是否瘦弱了點:用身高的厘米數減去100後乘以0.9,得出的答案就是本人標准體重。如個人身高180厘米,標准體重就是(180-100)×0.9=72公斤,低於或高於標准體重10%都屬於正常現象。如果你的實際體重低於標准體重10%以上,就要考慮自己是否偏瘦了。
■特別提醒 一般情況下,體重過輕與遺傳因素有關系,同時,一些情緒容易亢奮的人,由於內分泌的影響就可以加速熱量的消耗。有些人容易緊張,結果可能是漏掉一餐或者食欲不振,一次損失上千卡熱量自然不在話下,這樣肯定不會胖。
如果發現自己的體重過輕,身體過瘦,首先要查一下是不是疾病的潛在影響。如甲狀腺、糖尿病、腎上腺、消化系統疾病等,都容易造成體重過輕。排除了疾病的情況,才可以實施增肥計劃。
■身心愉快 瘦弱男女在飲食方面,有不少都存在挑食和偏食現象。因此,應改掉這些不良習慣,增加膳食的攝入量,膳食應豐富多樣。多吃碳水化合物,面食最管用,此外,高蛋白食品、蔬菜和水果一樣都不能少,平日裡更要口不離那些健康的零食,如花生、奶糖等,喝完啤酒再喝點果汁也是不錯的主意。
在攝入足夠蛋白質的情況下,宜多進食一些含脂肪、碳水化合物(即澱粉、糖類等)較豐富的食物。這樣,多余的能量就可以轉化為脂肪儲存於皮下,使瘦弱者體態健壯起來。胃腸功能較弱的瘦子,可選擇雞、鴨、魚、羊的肝髒來食用,除此,魚類也易消化和吸收。
■飲食多樣 要想增肥,首先應當做到科學增肥,為健康增肥。平衡飲食外,還應保持充足而良好的睡眠。人的睡眠若比較充足,胃口就比較好,而且也有利於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不少瘦人喜歡過夜生活,動不動就玩個通宵,第二天又要強打精神去上班,嚴重影響了睡眠的質量,這樣下去不瘦才怪。
還要注意的是個人心理健康。工作中的緊張和壓力、生活中一些小事的想不開、超出人體負荷的“瘋狂”學習或工作等,都會使人愈加消瘦。相反,愉快的心理狀態、和諧的人際關系則有助於增肥。
■適當運動 對於那些長期坐辦公室的瘦人來說,每天應抽出一定的時間來鍛煉,這不僅有利於改善食欲,也能使肌肉強壯、體魄健美。人體的肌肉是“用進廢退”,如果長期得不到鍛煉,肌肉纖維就會相對萎縮,變得薄弱無力,人也就顯得瘦弱。
在運動方式上,慢跑是個不錯的選擇,因為人在慢跑的時候腸胃蠕動次數明顯增多,這樣可以消耗人體能量,在進餐時胃口就好。一般來說,大運動量運動、短時間運動和快速爆發力運動都能起到增肥效果,也是欲減肥的人最應忌諱的。
附:食物增肥一方
山藥粥
成分:山藥、乳酪、白糖。
其制法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將鮮山藥洗淨,搗泥,待大米粥熟時加入拌勻,而後調入乳酪、白糖食用;另一方法是,將山藥曬干研粉,每次取30克,加冷水調勻,置爐上,文火煮熟,不斷攪拌,兩三沸後取下,調入乳酪、白糖即可食用。
山藥性味甘平,可補虛贏,長肌肉、潤皮毛,為治消瘦、美容之妙品。乳酪可養肺潤膚、養陰生津。兩者合用,可健運脾胃,資助化源,故於虛瘦病人,效果甚佳。
常常聽到體瘦者抱怨,現在減肥藥滿天飛,就是沒有增肥藥。其實,一般瘦弱欲增肥健身,無需求助於藥物,只要恰當飲食,用食療來調補,就能收良效。 體瘦之人,多有陰虛、血虧津少,故飲食上宜多食甘潤生津之品,如牛奶、蜂蜜、雞蛋、鱉(甲魚)、海參、銀耳等。常用有效食療方有:核桃牛乳飲,蜂蜜飲料,海參膏,龜肉百合紅棗湯,甲魚滋腎羹,參麥甲魚,銀耳鴿蛋,百合雞子黃湯等。 陰虛往往內心熱,體瘦者多見煩躁易怒、口干咽痛、性欲亢進等虛熱內生現象,故在滋養的同時,還要注意清虛火,可選食蛤蜊麥門冬湯、菊花肉片等。
1.均衡的飲食
可以使用奶油或其它食用油、果醬、糖類等高油脂、高糖類食物來增加熱量,雖然體重增加較為快速,但長期或過量食用,會破壞食欲,並可能帶來慢性疾病危及健康。采用均衡飲食及漸進式的增加食量,避免強迫性的供給,破壞食欲。
2.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定時定量,少量多餐,細嚼慢咽。
3.改變進餐的程序
先吃濃度高,營養密度高的食物,再吃其它食物。
4.選擇適度烹調的食物
選擇經適度烹調的食物,如:蒸、炖、鹵、炒、煮..等,避免因油炸、煎、烤..等導致食物堅硬,不易消化。
5.保持心情愉快,布置良好的進餐環境,集中精神用餐。
緊張和焦慮不但影響食欲,腸胃道消化吸收功能也不好,代謝率提高相對地消耗較多的熱量。
如果還是沒有辦法改善您颀長消瘦的身材時,建議您還是請專業的醫師幫您一起找出為什麼肉肉長不出來的原因,用一個健康的方式長健康的肉肉喔!
增肥可以考慮牛奶、杏仁、芝麻、腰果等食物,您可以將杏仁和芝麻粉加入牛奶來喝,腰果則可以當作零食來吃,如此會有不錯的效果。
在社會的人口分布結構中,體重不足也是很常見的一個族群。只是目前社會一片減重風潮之下,那些體重過輕的人,反而是一般人羨慕的對象。可是,實際上體重不足者很容易發生營養不良、容易疲倦、抑郁、肌肉耗損等症狀。嚴重者更會出現免疫力變差、容易生病,尤其對於患有慢性病的老人,還會增加並發症、愈後不良的機率。
◎增重不增肥
在學理上增肥與增重的意義並不一樣。因為“增肥”顧名思義是增加身體組織的脂肪比例,而“增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