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有什麼菜或湯是有寧神作用的?正文

有什麼菜或湯是有寧神作用的?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1小米
小米,又稱粟米,性味甘鹹,涼。陳粟米性味苦,寒。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裡說小米“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其功用在於“健脾、和胃、安眠”。
據現代醫學認為:飯後的困倦程度往往與食物蛋白質中的色氨酸含量有關。色氨酸能促使大腦神經細胞分泌出一種使人欲睡的血清素--5-羟色胺,它可使大腦思維活動受到暫時抑制,人便產生困倦感覺。大腦神經細胞分泌出這種物質越多,人就越感到困難。小米中色氨酸的含量在所有谷物中獨占鳌頭,每百克食部含色氨酸量高達202毫克,是其他谷類食物無法比的。另外,小米富含易消化的澱粉,進食後能使人產生溫飽感,可促進人體胰島素的分泌,進一步提高腦內色氨酸的數量。
2牛奶
牛奶,又稱牛乳,性味甘,平。牛奶是一種治療失眠較理想的食物。牛奶中含有使人產生困倦感覺的生化物質色氨酸,可以起到使人安眠的效果,加上牛奶的營養所產生的溫飽感,更可增加催眠的效果,脫脂牛奶與不脫脂牛奶具有同樣的作用。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白天當人們運動肌肉刺激神經末梢釋放出鈣,而血液運載著它流入睡眠中樞,當睡眠中樞貯存了一定數量的鈣,人們便覺困意撩擾了。這就是說,血液中必須有足夠的乳酸,方能帶動鈣隨著血流到睡眠中樞,脫脂牛奶就含有鈣和乳酸,尤其是中老年人,身體難以同時獲取這兩種有效成分,因而,服用脫脂牛奶的同時服用鈣片,可增強其療效。試驗還證明:一般安眠藥的作用是逐漸減弱,而牛奶的催眠作用是逐漸加強,特別是下半夜睡得更香更甜,對治療老年失眠症更為理想。
3百合
百合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之功效。臨床多用於治肺痨久咳、咳唾痰血、熱病後余熱未清、虛煩驚悸、神志恍惚、腳氣浮腫。《日華子本草》謂其“安心,定膽,益志……”經臨床觀察,百合對神經官能症、更年期綜合征引起的心悸、失眠、多夢有較好療效。
4靈芝
靈芝,性味甘,微苦,微溫。有益氣,養心安神,止咳平喘之功效。用於心氣虛或氣血不足的失眠、心悸、健忘等症。靈芝為味甘、平和之品,能益心氣、寧心神、增智慧,故治上述諸證,並可廣泛用於一切虛勞體弱之症。《本草綱目》謂其“療虛勞”。《中國藥植圖鑒》說,靈芝“治神經衰弱,失眠,消化不良等慢性疾患”。《食物中藥與便方》中介紹:神經衰弱者用靈芝6~10克水煎服,或制成靈芝糖漿每日工作,每次20毫升服用。
現代研究資料證實:靈芝能增強中樞神經系統功能,改善冠脈血循環,增加心肌營養和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及耗糖量,增強心肌及機體對缺氧的耐受力;靈芝能降血脂,調節血壓,保肝,有祛痰止咳作用。靈芝有很好的食療價值。由於靈芝有良好的安神定志作用,所以對長期失眠、神經衰弱引起的面色萎黃、心悸不寧、精神疲乏、容顏憔悴有明顯的臨床療效。
5豬心
豬心,性味甘,鹹,平。有安神定驚,養心補血之功效。豬心作為營養與藥用菜肴,已有悠久的歷史了。民間素有“以心補心”之說,這也是有道理的。豬心,其蛋白質含量是豬肉的2倍,而脂肪含量僅為豬肉的十分之一。此外,還含有較多的鈣、磷、鐵、維生素、煙酸等成分。可用來加強心肌營養,增強心肌收縮力。可治驚悸、怔忡、自汗、失眠等症。
6酸棗仁
酸棗仁,性味甘,平。有養肝,寧心,安神,斂汗功效。治虛煩不眠、驚悸怔忡、煩渴、虛汗。
藥理研究證實,酸棗仁煎劑給大白鼠口服或腹腔注射均表現鎮靜及嗜睡,無論白天或黑夜,正常狀態或咖啡引起的興奮狀態,酸棗仁具有鎮靜、催眠作用。經臨床應用證明,生用、炒用都有催眠效果。
7茯苓
茯苓,性味甘,淡,平。有利水滲濕,健脾,安神之功效。《本草衍義》說:“茯苓、茯神,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阙也”。《本草綱目》也講:“後人治心病必用茯神,故潔古張氏於風眩心虛,非茯神不能除,然茯苓未嘗不治心病也。”
8莴苣汁
莴苣汁,性味同莴苣,苦,甘,涼。《本草拾遺》稱其“利五髒,通經脈,開胸膈”。據有關資料,莴苣莖、葉、皮的乳白色漿液,具有鎮靜、安神的功效,可助兒童、中老年睡眠。臨睡前,食服效果明顯。
9小麥
小麥有養心神、益心氣的作用,尤其適宜婦女神經衰弱、神志不寧、失眠,或喜悲傷欲哭、數欠伸(即中醫所稱的婦人髒躁病)者食用。古方有甘麥大棗湯,以小麥60克,大棗15個,甘草10克,用水3碗,煎至1碗,睡前一次服完。
10糯米
糯米補氣血、暖脾胃,適宜一切體虛之人神經衰弱者食用,尤以煮稀飯,或與紅棗同煮稀粥最佳,能滋潤補虛、溫養五髒、益氣安神。
11西谷米
西谷米能補脾益氣,適宜一切體虛之人,或產後病後神經衰弱者食用。《柑園小識》雲:“健脾運胃,久病虛乏者,煮粥食最宜。”若同紅棗、蓮子或胡桃等煮粥食用更妙。
12鹌鹑蛋
鹌鹑的肉與蛋,其營養價值比雞高,鹌鹑肉含蛋白質24.3%,比等量雞肉高46%,鹌鹑蛋含蛋白質135%,比等量雞蛋多17%,特別是鹌鹑蛋富含卵磷脂,是高級神經活動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所以,神經衰弱之人宜常吃些鹌鹑蛋及肉。
13蛤士蟆油
蛤干蟆油又叫田雞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多種維生素和激素,是一種較好的滋補強壯食品,適宜精力耗傷、神經衰弱、久病與產後虛弱者食用,民間多用於治療神經衰弱。如《遼寧主要藥材》載:“治體虛,神經衰弱。”《四川中藥志》亦雲:“治神經衰弱:蛤士蟆油、土燕窩,蒸服。”
14牡蛎肉
牡蛎肉能治療失眠煩熱、心神不安。《醫林纂要》認為:牡蛎肉“清肺補心,滋陰養血。”崔禹錫《食經》亦載:“治夜不眠,志意不定。”故神經衰弱之人食之頗宜。
15鳗鲡
唐代著名食醫孟诜認為鳗鲡“甚補益”。《日用本草》說它能“補五髒”,古人常用以治肺痨病。它對神經衰弱之人頗有益,可以經常煮食,大補虛羸。
16蝗蟲
我國北方農民常將它燙死以後,煎炒作菜,味如蝦仁。它富含蛋白質,有補養強壯作用。葉橘泉教授曾在《食物中藥與便方》中介紹:“神經衰弱,蝗蟲粉,每次6克,1日2~3次,食後服。”
17龍眼肉
龍眼肉能補血安神、益腦力,是一種滋補健腦食品,尤其適宜思慮過度、心神失養引起的神經衰弱、健忘失眠、心慌心跳、頭暈乏力等人食用。龍眼肉含有豐富的葡萄糖、蔗糖、酒石酸、維生素a、維生素b等物質,這些物質能營養神經和腦組織,從而調整大腦皮層功能,改善甚至消除失眠、健忘症狀與增強記憶力。中醫古方“玉靈膏”就是用龍眼肉與白砂糖熬制而成的,用於腦力衰退、神經衰弱之人。民間常用龍眼肉4~6枚,用蓮子、芡實等量,加水炖湯於睡前服。還有用龍眼肉15克,酸棗仁6克,泡開水1杯,晚睡前代茶飲。
18桑椹
桑椹既能補血,又能安神。《隨息居飲食譜》還說桑椹“滋肝腎,充血液,聰耳明目,安魂鎮魄。”它適宜心血不足,心神失養的神經衰弱及失眠之人服用。頭昏失眠者多數是由於血虛或神經過度緊張等造成。可食用桑椹制作的“桑椹蜜”“桑椹膏”“桑椹酒”,或每晚睡前服食桑椹30克,頗有裨益。
19葡萄
葡萄不僅含有很多糖分,還含有卵磷脂、蛋白質、氨基酸、果膠、維生素和礦物質等,有營養強壯作用。《神農本草經》中說它“益氣倍力,強志。”葡萄能健腦、強心、開胃、增加氣力,故神經衰弱者宜食,釀酒飲用亦佳。
20胡桃
歷代醫家視之為健身益壽,補腎抗衰食品,常吃胡桃,對人的大腦神經也很有益。它含有豐富的脂肪油,主要成分為不飽和脂肪酸,含維生素a、b1、b2、c、e和磷脂,以及鈣、磷、鐵、鋅、鎂等微量元素。凡神經衰弱之人,宜早晚空腹各食胡桃2~3枚。民間也有用胡桃仁、黑芝麻、白砂糖共研為末,早晚各服1湯匙,頗有效果。
21柏子仁
柏子仁性平,味甘,能養心安神。《本草綱目》中就說過:柏子仁養心氣,潤腎燥,益智寧神。”古方“柏子養心丸”治療“勞欲過度,心血虧損,精神恍惚,夜多怪夢,怔忡驚悸,健忘遺精”,就是以柏子仁為主要成分,“常服寧心定志”。是一種理想的滋養強壯食品,凡神經衰弱者均宜食用。
22大棗
大棗在民間常作補血食品,能益氣、養心、安神。古代醫家常用以治療神經衰弱的病症,如《千金方》中治“虛勞煩悶不得眠”,用大棗二十枚同蔥白七莖煎服,相當於現代醫學所說的神經衰弱失眠症。《本草匯言》中還指出:“治驚悸怔忡,健忘恍惚,志意昏迷,精神不寧,或中氣不和,飲食無味,百體懶重,肌肉羸瘦,此屬心、脾二髒元神虧損之症,必用大棗治之。”這些都是神經衰弱的表現,均宜食用大棗以養心脾、安神志。經常服食大棗,對於身體虛弱、神經衰弱者,大有益處。
23蓮子
蓮子有養心鎮靜安神之效。《神農本草經》中稱它“主補中、養神、益氣力。”明代李時珍說它能“交心腎,益精血。”適宜神經衰弱者同芡實、糯米煮稀粥吃。清代養生學家曹廷棟在《老老恆言》中亦雲:“蓮肉粥,補中強志,兼養神益脾。”民間多用蓮子30個,加鹽少許,水煎,每晚睡前服。
24芝麻
芝麻是一種抗衰老食物,神經衰弱之人也宜食之。《神農本草經》中載:“補五內,益氣力,填腦髓。”《食療本草》還說它能“潤五髒,填骨髓。”據現代研究,芝麻中的確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豐富的維生素e、卵磷脂等滋補強壯,健腦防衰的營養成分。
25銀耳
銀耳有補腎、潤肺、生津、提神、益氣、健腦、嫩膚等功效,還能補腦強心、消除疲勞。據分析,銀耳含有豐富的膠質、多種維生素和17種氨基酸、銀耳多糖、蛋白質等營養成分,這些都對神經衰弱者有益。
26蜂乳
中國藥科大學葉橘泉教授曾說過:“神經衰弱,蜂皇漿服之有效。”這不僅僅是由於蜂乳的營養極為豐富。據現代研究,服用蜂乳後大腦功能明顯改善,對細胞具有再生作用,增加組織呼吸,促進代謝。對神經衰弱所引起的各種症狀,均有改善效果。
27枸杞子
枸杞子是一味藥食兼用之品。《藥性論》中載:“能補益髓諸不足,安神。”《攝生秘剖》中的名方“杞圓膏”,主治神經衰弱,認為有“安神養血,滋陰壯陽,益智,強筋骨,澤肌膚,駐顏色”作用,就是以枸杞子配合等量的龍眼肉熬制而成的。在民間,對神經衰弱之人習慣用枸杞子30克,羊腦1副,加清水適量炖服。也有用杞子20克,紅棗6個,雞蛋2個同煮,吃蛋飲湯,每天1次,對神經衰弱、頭暈眼花、精神恍惚、心悸、健忘、失眠者頗宜。
28人參
人參有大補元氣、寧心安神的作用。《神農本草經》中早有記載:“人參主補五髒,安精神,止驚悸,開心益智。”據近代研究,人參對中樞神經系統,特別是其高級神經系統,有某種特異作用,能改善神經活動過程的靈活性,既能加強大腦皮層的興奮過程,同時也能加強抑制過程,能提高人的一般腦力和體力的機能。治療神經衰弱,《中醫雜志》《藥學學報》曾先後均有介紹,認為人參對神

[1] [2] 下一页

怎麼烙餡餅才能發起來?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