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補腎健脾的食物有哪些?正文

補腎健脾的食物有哪些?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陰道炎、宮頸糜爛→腎炎,這同樣是外邪入侵。
②→③配方:
蛋白質1勺
果蔬纖維2pcs
小麥胚芽3pcs
ca-mg片3pcs
vitc4pcs
b族4pcs*3次/日

關於腎炎病人不能吃高蛋白的問題:請意"高蛋白"與"蛋白質"的區別。"高蛋白"是指雞、鴨、魚、肉、海鮮等;而w說的是蛋白質.
在這裡加b族,可去上焦(心、肺)火--虛生火,尿發黃亦屬正常。
脾腎陽虛症的飲食治療
脾腎陽虛症是由於素體陽氣虛,或年老體弱,陽氣不足,或脾陽虛日久,波及腎陽,導致脾、腎陽氣均不足的病症。脾虛陽氣不足,多引起大腸功能失調,表現為或腹瀉,或便秘。吸收不良綜合症、潰瘍性結腸炎、習慣性便秘常出現或伴有此症。
1.脾腎陽虛症臨床表現及宜忌食物
臨床表現:
陽虛洩瀉者:洩瀉多於黎明之前發生,腹部作痛、腸鳴即瀉、瀉後則安;陽虛便秘者,大便艱澀、排出困難、腹中冷痛;兩者的共同之處是都有面色蒼白、手腳發涼、喜暖怕冷、小便清長,舌淡,苔白,脈沉遲。
宜食食物:
性質溫熱、具有補益腎陽、溫暖脾陽作用的食物,如籼米、狗肉、羊肉、雞肉、豬肚、淡萊、韭菜、辣椒、刀豆、肉桂等。
陽虛便秘者更宜食既溫補又通便的食物,如核桃仁、薤白、海參、海蝦等。
陽虛洩瀉者更宜食既溫補又止瀉的食物,如糯米、鏈魚、河蝦、干姜、花椒等;具有收澀止瀉的食物,如石榴、烏梅、蓮子、芡實等。
忌食食物:
性質寒涼、易傷陽氣,或滋膩味厚難以消化的食物,如粳米、荞麥、莜麥、豆腐、豬肉、鴨肉、松子、花生、黑木耳、苦瓜、茭白、芹菜、冬瓜、茄子、空心萊、菠菜、龍眼、香蕉、蜂蜜等。
陽虛便秘者還需忌食收澀止瀉、可加重便秘的食物,如蓮子、石榴、芡實、烏梅、糯米、河蝦等。
陽虛洩瀉還需忌食具有潤下通便作用的食物,如核桃仁、芝麻、銀耳、海參、海蝦、牛奶、兔肉、龍眼、桃子、蘿卜等。
2.食療參考方
a.羊肉羹:煮熟的瘦羊肉80克,用刀背砍成泥狀,置碗中,注入60毫升羊肉湯,放少許鮮姜汁、蒜泥、料酒、味精、鹽、澱粉,拌勻後置籠上蒸45分鐘,熱食。
b.尖椒雞丁:尖辣椒100克,掰成拇指甲大小;雞胸脯肉60克,切成丁塊,以料酒、鹽、鮮姜汁、蒜泥煨好後,入油鍋過至九成熟撈起,然後以油鍋旺火爆炒尖椒至七成熟,放入雞丁,炒熟後置盤中,以雞湯加入適量鹽、味精勾欠,澆汁於雞丁、尖椒上即可,熱食。
c.核桃仁粥(宜於陽虛便秘):核桃仁30克,研成膏狀,注入50毫升熱水拌勻濾汁;籼米50克煮粥,米熟爛後將核桃汁加入再煮,待無核桃生油氣後即可,熱食。
d.糯米粥(宜於陽虛洩瀉):糯米50克,狗肉湯250毫升,文火炖煮成稀糊狀,加適量胡椒、味精即可,熱食。
腎陽虛常用中成藥有:

(1)桂枝防風煎湯送服腎氣丸腎氣丸是溫腎助陽的主方。方中熟地甘溫補腎,山萸肉、山藥補益肝脾,三藥合用,補腎養肝益脾;配以附子、桂枝(或肉桂)溫腎助陽;澤瀉、茯苓、丹皮通洩肝脾腎三髒之濁氣。全方溫而不燥,滋而不膩,重在溫化腎氣。用桂枝防風發散在表之風寒,煎湯送服腎氣丸,以達溫腎助陽解表之目的。

(2)蘇葉生姜煎湯送服右歸丸右歸丸之“右”即命門之意,右歸者指藥歸命門溫補腎陽。方中熟地滋補腎陰以助腎陽;鹿角膠為血肉有情之品,味鹹性溫,溫補腎督二脈;山萸肉、山藥、枸杞子滋補肝腎;菟絲子、肉桂、附子溫腎壯陽;當歸、杜仲溫養肝腎,祛寒壯腰。全方共奏溫陽補腎壯腰的功效。凡腎陽虛衰而致的畏寒肢冷,腰膝軟,食少便溏,面色白,或有陽萎、水腫等,均可適用。用蘇葉、生姜煎湯送服,使發散風寒寓於溫陽之中,有互為裨補之益。若陽虛不甚者,也可先解表而後施溫補。

(3)復方補骨脂沖劑本方有溫補肝腎,強壯筋骨的作用。方用補骨脂、鎖陽溫補肝腎;續斷、狗脊強壯筋骨;赤芍活血化瘀,黃精益氣養陰,適用於腎陽虛而致的腰膝痛以及腰部勞損等。此類病人的風寒感冒,可用復方補骨脂沖劑與風寒表虛感冒沖劑合服。

(4)補天靈片本方為補腎壯陽,填精益髓之劑。方用淫羊藿、仙茅、補骨脂、鎖陽、韭菜子、肉桂、紅參、蛇床子溫補腎陽;用狗鞭、羊鞭、牛鞭、驢鞭、貂鞭、海龍、枸杞子、鹿茸填精益髓;並用牛膝強筋壯骨。本方適用於腎陽虧損,陽痿早洩,腰膝軟,遺精自汗,畏寒肢冷,神疲無力等。感受風寒者,可用蘇葉、生姜煎湯送服補天靈片,但本片血肉有情之品較多,不宜多服。
 
溫補性食物和益腎食品。溫補性食物有羊肉、牛肉、雞肉、狗肉、鹿茸等;益腎食品有腰果、芡實、山藥熬粥、栗子炖肉、白果炖雞、大骨頭湯、核桃等。

1、炖羊肉最有營養
羊肉的做法很多,據古籍記載,元代就有十余種;到了現代,資料最完整的一本《清真全羊菜譜》中,共記載了280種羊肉的做法。如果按照類別劃分,則主要有蒸、煮、煎、炒、熏、炖、煨、涮、拌、炸等。這麼多做法中,到底哪一種更好呢?記者采訪了有多年餐飲經驗的廚師楊先生。

據楊先生介紹,炖羊肉是最常見,也是最好的吃法。它最大的優點是既能吃肉又能喝湯。煮過肉的湯,營養程度非常高,是滋補身體的佳品。而且,羊肉經過炖制以後,更加熟爛、鮮嫩,易於消化。如果在炖的時候再加上合適的中藥或營養上能起到互補作用的食品,滋補作用會更大。如當歸羊肉湯、枸杞羊肉湯、黃芪羊肉湯、羊肉蘿卜湯、羊肉豆腐湯、豬蹄羊肉湯都屬於此類。冬天,很多人喜歡吃鍋仔羊肉,這也是炖羊肉的一種。但吃時不要過於心急,一定要保證將肉炖爛、炖熟,否則生羊肉中的酪酸和梭狀芽孢桿菌不易被胃腸消化吸收,食後會導致四肢乏力。

楊先生說,烤羊肉串原為新疆地方風味小吃,是用鮮羊肉切成拇指大的薄片,串在鐵釬上,蘸上調料,在火爐上烤熟。烤羊肉味道鮮美,烤的時候最好選用鮮羊肉,別用冷凍的。這樣,營養流失少,而且容易消化。類似的做法還有烤全羊、炒烤肉、炭烤羊腿等。

此外,焖羊肉也可以保持羊肉的原汁原味,做法以黃焖羊肉最為常見。涮羊肉鮮嫩,羊肉中的活性營養成分能夠較好地保存。但涮的時間不宜太短,否則不能完全殺死肉片中的細菌和寄生蟲蟲卵。炸羊肉香鮮、可口,但羊肉中的營養成分損失較大,而且含熱量較高,油炸食品還容易產生苯丙芘等致癌物質,最好少吃。

2、蝦營養價值豐富,脂肪、微量元素(磷、鋅、鈣、鐵等)和氨基酸含量甚多,還含有荷爾蒙,有助於補腎壯陽。在西方,也有人用白蘭地酒浸蝦以壯陽,鑒於此,便不難知道為何扶陽不可缺少蝦了。但有一點需要留意:蝦無疑對腎陽虧者有效,但陰虛陽亢者不宜多吃。

韭菜炒蝦肉

原料:韭菜適量,鮮蝦250克,生姜3片。

制法:將蝦去腸去殼,爆香姜片,放入鮮蝦炒熟。韭菜炒妥,與蝦一起上碟即可。

功效:主治腎虛、陽痿等症。

蒸蝦仁

原料:蝦仁15克,海馬10克,子公雞1只,調味品,清湯適量。

制法:將子公雞宰殺後,去毛及內髒,洗淨,裝入盆內。將海馬、蝦仁用溫水洗淨,泡放在雞肉上,加調味品、清湯,蒸至爛熟即可。

功效:溫腎壯陽,益氣補精。主治陽痿早洩。

米酒炒大蝦

原料:對蝦300克,米酒適量,生姜3克。

制法:將對蝦去腸洗淨放入米酒中浸泡15分鐘後取出,加油、生姜猛火炒熟,調味上碟。

功效:主治腎氣不足、陽痿。通血脈,補腎壯陽。

仙茅蝦

原料:仙茅20克,大蝦250克,生姜2片,鹽少許。

制法:仙茅用清水洗干淨。大蝦用清水洗干淨去殼,挑去蝦腸。生姜切末。把以上原料一起放入瓦煲內,加水適量,中火煲1小時,加入鹽少許即成。

功效:主治腎虛陽痿、精神不振、腰膝酸軟等。

醉蝦

原料:蝦600克,紹酒適量。

制法:將蝦洗淨,剪去頭須,除淨肚腸。再將蝦與紹酒一同煮2分鐘,根據自己喜好,適當加調味品。浸泡1小時後可以食用。

功效:主治腎虛、陽痿、性功能減退等症。干煎蒜子大蝦原料:中蝦250克,大蒜20克,椒鹽1中匙。制法:中蝦洗淨,切去頭尾,瀝干水。猛油下鍋,與蒜和椒鹽同煎,起鍋。功效:強健腺體,益精補虛。

對於以上具有補腎助陽作用的食療,只能根據身體狀況,適當進補,不能沒有限制地過量進補,否則“過猶不及”,可能會帶來副作用,對身體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3、泥鳅含多種營養成分,蛋白質,糖類,礦物質(鈣,磷,鐵)維生素(vb,va,vc)均比一般魚蝦高,脂肪成分較低,膽固醇更少,並含有艹碳戊烯酸的不飽和脂肪酸,有利於人體抵抗血管衰老。

泥鳅性味甘平,入脾,肝,腎三經,具有補中益氣,強精補血功效,治療急慢性肝,四肢乏務,陽萎,痔瘡等症的輔助佳品。

泥鳅吃法多樣,可煮可燒,又可炖可炒。取泥鳅250克,用水清養至腹呈透明洗淨。另取嫩豆腐500克置盆中,放泥鳅於盆邊,入鍋緩火蒸之,泥鳅受鑽入豆腐中,三四分鐘後加鹽,酒姜末,糖,再蒸10分鐘,取出加味精,蔥花,香油即成,食之嫩香且鮮。
泥鳅大補湯
原料:
泥鳅10尾、大蒜、蔥、姜適量

輔料:
鹽適量。使用藥材:黃芪15克\黃精15克\肉苁蓉15克\山藥9克\枸杞子9克

做法:
1.活泥鳅入水中養半日,使其吐出腸內髒物;藥材用清水略洗。
2.用熱油爆香蔥、蒜、姜,放入泥鳅略微煎香,再將泥鳅與藥材入鍋,加適量水(淹過食材)炖熟,最後加調味料即可。

tips:
服法:吃肉喝湯,3~5天吃一次。
有熱證、實證(如口干、痰黃、便硬)或有感冒之人,不宜食用。
黃芪等藥,補腎健脾、益氣強精;泥鳅,補肝腎、健脾胃、治陽痿早洩。本品適用脾腎陽虛之性功能障礙,有助維持好精力。

特色:
功效:補腎健脾、益氣強精。適用:陽痿早洩、性欲減退、風濕酸痛、筋骨無力。

4、人們對滋補食品有冬有冬補,夏有夏補的講究。而在河鮮食品中,有“夏令之補,黃鳝為首”之說。因為黃鳝經過春季的覓食攝生,到夏季圓肥豐滿,肉嫩鮮美,營養豐富,不僅食味好,而且對各種身體狀況的人都具有滋補功能,故民間還有“夏令黃鳝賽人參”之說,這是民間在滋補食療上對黃鳝的稱頌。

黃鳝又名鳝魚、長魚,形似長蛇,是一種生活在江河湖泊、池塘和稻田中的魚類。黃鳝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每百克鳝肉中含蛋白質18.8克,脂肪0.9克,還含有磷、鈣、鐵、維生素、核黃素和尼克酸等多種營養成分,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優良食品,更是病後體虛、身體羸弱、營養不良者的上好滋補品。

黃鳝全身除一條脊椎骨外,別無其他骨刺,加上肉質較厚,便於烹制。黃鳝的食法較多,既可炸、炒、蒸、燒,又可爆、炖、煎、焖和煲湯等。食肆中的炒鳝絲、爆鳝片、干炸鳝背、豉汁鳝球、紅燒鳝糊,以及黃鳝蒸肉餅和黃鳝焗飯等,均美味可口。而將黃鳝切塊,與雞、豬肉配在一起,以文火清炖,是既美味又滋補的佳肴。

黃鳝還具有較高藥用價值。據《本草拾遺》中載:“補虛損,婦人產後露淋漓,血氣不調,羸瘦,止血,除腹中冷氣腸鳴。”《食療本草》中也載:“補五髒,逐十二風邪患濕氣、惡氣。”現代藥書記述,鳝肉補中益血,治虛損,有除風濕,強筋骨,消渴止痢,去風祛痙之功能。另據報道,近年科學家還發現黃鳝中含有一種黃鳝素,具有顯著的降低血糖和調節血糖的功能,對糖尿病有良好的治療作用,故糖尿病人常吃黃鳝大有裨益。但吃黃鳝不宜過量,腸胃欠佳的人更應慎食。而黃鳝由於死後會產生毒素,容易引起食物中毒,所以死黃鳝切不可食用。

黃鳝不宜爆炒
黃鳝又叫鳝魚、長魚,營養豐富,肉味鮮美,是淡水魚中的佳品。但要注意,食用黃鳝時不宜爆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鍋煮了皮帶瘦肉粥就變黑了>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