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絲瓜和筍干的嫩頭翻炒,起鍋.此菜要注意油不要太多,絲瓜和筍干都不吃油. 3也可以把整條的筍干用手撕成絲,再切成段,按個人口味加作料涼拌. 4也可以把整條的筍干和火腿片,老鴨加啤酒燒成煲,注意老鴨最好先煮一下,去腥去血水,再筍干和火腿片,老鴨大火煮沸十幾分鐘,然後文火煮幾小時即可,注意在煮的時候用勺要不斷的把表面的油和泡漠去掉.杭州有道名菜就叫筍干老鴨煲. 不論燒啥菜,一定要用涼水先把筍干泡軟,筍干本身是鹹的,在燒菜過程中注意鹽的用量. 山間竹常綠,泥裡筍長出,一年四季連續不斷的鮮筍,大大地滿足了市場需求、豐富了竹鄉的菜肴,被民間譽為“天下素食第一品”。歷來是家廚、館師調配佳肴名菜的主要佐料和百姓桌上的常見菜蔬。
鮮筍水份充足,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糖類和大量的葫蘆卜素、維生素、鈣、磷、鐵,均為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成份,既是佳蔬,又為良藥。用白嫩的春筍,切成豆粒大小的筍碎,配以粳米熬粥,可助小兒麻診早透、治療便結;春筍煮熟切片,以麻油、鹽、姜、米醋拌食,對熱疾咳喘有療效;春筍適量煎湯當茶飲,能醒酒。竹筍具有吸收脂肪,促進食物發酵、消化和排洩之功效;常食竹筍對單純性肥胖者也大有裨益。群眾常說:“春筍下腹如老虎入城”,即含此意。
建瓯人幾乎沒有不吃筍的,而且制作講究,吃法多樣。制作的筍干有冬玉蘭、春玉蘭、黃片、閩筍、烏筍、煙筍、筍片干、金絲筍、白筍衣、烏筍衣等;加工為“家方筍”有淡筍干、鹹筍干、等糍餅、筍魚解仔細、酉存筍、浸酒筍、豆乳筍、豆仔筍、酒筍雜等;用鮮筍還可加工烹調炒底、包春卷、包米果包、炒筍絲、炒筍片、炒肉筍、清水筍等數十種之多。
建瓯筍,常出常鮮,紅白筵席,聚友待客,把鮮、干筍料切成各種形狀,配以畜、禽、獸肉片,腹雜或豆腐制品就可做出十幾樣菜來,鹹甜酸辣,清心可口,均不油膩,各具風味。
竹筍,既是山珍佳肴,也是竹鄉人們的伙伴。山區多見樹木少見人,平時上山陰森寂寞,一到春暖花開,遍野筍廠火旺煙升,滿山筍出,到處一派勃勃生機,熱鬧非凡。從春到秋“筍鬧大豆黃,菇出稻花香”,都是竹鄉打田人吉祥的象征。竹鄉筍謠,也頗為有趣:“大筍錢一筒,小筍飽三頓。綿筍綿糍糍,方筍勾破鼻,苦筍苦陰陰,節筍節節甜。石筍實笃笃,火焦煮香撲撲”。
在種類繁多的竹筍中,按數量多寡排列,首推毛竹筍,其次是苦筍、綿筍、黃筍、石筍、方筍,其余又次之。近年來後起之秀有綠、雷、紅等竹筍。除毛竹筍之外,市場售量大或倍受青睐的鮮雜竹筍主要有:
苦竹筍。味甘性寒,芳香疏散。可清心肺胃“三經”之火,並具有清熱涼血、解毒、降壓之功效。常見食法有四:一曰鮮炒苦筍片。鮮嫩苦筍斜切成片,冷水下鍋,燋沸撈起,清水浸漂祛其苦味,瀝干水,熱油下鍋,勾和少許山粉,加食鹽、酸醋、白糖、辣椒、味精等佐料,色澤淺黃,鮮嫩清脆、甘香可口;一曰清煮苦筍,俗稱“燋苦筍鹹”。鮮嫩苦筍整條冷水下鍋,燋沸撈起,清水稍漂,瀝干回鍋,加食鹽、紅酒糟和桂葉少許,燋熟。味清鮮香脆。不加食油,而且越熥(重煮)越起吃。一曰酉存苦筍。鮮嫩厚肉短苦筍,加食鹽搓揉,裝上大缽壓實,腌一晝夜,擠去水份,加紅槽拌勻,入罐塞實,密封倒置,數日可食,能保存三個月左右。分次取出洗淨,即可食,味清陰香甜;一曰生食鮮苦筍。厚肉短筍去殼,食之鮮美嫩脆,潤喉解渴,回味陰甘,清腦提神。
綠竹筍。系叢生野竹,近年來已大量人工栽植。城西大州、東西溪兩岸及村旁路邊,綠竹連綿成蔭,大量生產綠竹筍。鮮嫩綠竹筍,橫切成薄片,熱油下鍋,翻炒至七成熟,起鍋待用。豬瘦內切片,鹽水調和澱粉,熱油下鍋炒熱,並將筍片回鍋,加白糖、紅酒、味精等,翻炒至熟。嫩脆清香,陽甘可口。
黃竹筍。叢生野竹,多生於小溪旁、山窩。筍呈姜黃色,產於夏秋季,產筍期長,產量高,筍質優。鮮筍冷水下鍋。火煠熟撈起,清水沖洗、浸漂,再沖洗,再換清水浸漂至12小時左右,祛除其“黃氣”臭味。吃法有二:一曰炒黃筍片。勻上述黃筍斜切成片,熱油下鍋,調和少許澱粉,加食鹽、酸醋、辣椒、醬油、味精。味香脆、酸辣、鮮甜;一曰清煮黃筍,俗稱燋“黃筍鹹”。漂好的黃筍整條,冷水下鍋,加食鹽、酸醋、醬油等佐料煮熟。味清香甜。
方竹筍。小片分散野生竹,竹桿呈方形,竹切突出有尖勾。多生於高山低窪陰涼處,聲蜚城鄉,曾有“滿山方竹滿溪綠”之贊譽。吃法有三:一曰涼拌方筍片。鮮嫩方筍、冷水下鍋、煮熟撈起,切成小塊,加食鹽稍腌,佐以醬油、酸醋、辣椒、麻油、味精拌勻稍候調料“入味”後而食;一曰炒方筍片。烹調與綠竹筍炒肉片基本相同。其味鮮美脆嫩、清香帶甘,十分可口;一曰酉存方筍更香更脆。
綿、石、節竹等數量較大的雜筍,吃法大致也是烹炒、清煮兩種。其做法和美味不再贅敘。
此外,白筍干的吃法,倒有點難,令人頗傷腦筋。因為它是壓縮筍干,難就難在細切、復水膨脹和退其酸味。膨脹未及,則酸味不退,筍質堅韌,酸臭難咽。城市居民偶有鄉村親友相贈幾斤,因為平時不懂做法,常常視之甚美,食之欠佳。因此,遲遲不知從何動手,只好放在一邊生蛀蟲,造成浪費。
白筍干食用加工方法,大致是落水浸軟或再下鍋沸煠加軟,用鋒利的菜刀或刨刀切刨成薄片,越薄越好。這是一道基本功。然後細片冷水沖洗,再加入蘇打武火煠滾,再以文火煠一小時撈起,放入清水沖洗,再加入蘇打粉清水浸漂,如發目魚式的活水滴漂更佳。約浸漂一晝夜,細筍片膨脹增長增厚,質地柔軟脆嫩,酸味即退配料烹調,如同鮮筍,可用豬油或肉片烹炒,或肉湯焖煮入味。一定要用豬油,並適量加糖,增加甜度,還可加自己喜歡的其他佐料,使之美味可口。
http://www.wuya.cn/travel/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086&articlepage=
這裡面講的很詳細哦 最簡單的筍干燒肉做法: 五花肉,切塊,油放在鍋裡燒熱,下肉炒干水分,加料酒,炒干,加海天老抽少許上色,加泡好洗淨切成粗絲的筍干,再加海天生抽,炒勻,加水,淹沒肉,燒開,然後用沙鍋或鐵鍋用很小的火(保持水似開非開的狀態),燒1—2小時,你覺得爛了就行,大火收干水,不要太干,加鹽、胡椒,少許味精,放一點點糖。結束
筍干真的是分好多種的! 有種用春竹筍做的,細細的綠綠的上面有一層鹽的江浙一帶叫焙熄或是扁尖,這種的在水裡略浸,去了外層的鹽就可以燒各種素的荦的湯了; 另有一種也是用春竹筍做的,但是比較粗的,綠色基本沒有了,是白白的,外面裹著很多鹽的,叫扁筍,也有叫鹹筍的,這種也是在水裡浸,但浸的時間長些,最好撕開了浸,浸2次水會比較好.(反正看買來的貨的鹹度啦!)這個燒老鴨湯或是腌笃鮮之類的荦湯會好吃得不得了. 還有就是用冬筍曬干後做的,這種就叫筍干.我們這兒把它用水浸發後,切成條,然後一大鍋炖肉紅燒著吃,香鮮美味,最後常是筍干吃完了,可肉還是剩著,因為筍浸足了肉鮮又好吃又是素的!這可是冬季春節的保留菜呢! 所以,你最好把你的筍干拍個照出來,讓大家看看,這樣才能給你好建議啊~! 隔年老鴨、天目山筍干、陳年火腿、野山粽葉、高湯、蔥、姜、精鹽、味精、紹酒等。
①將老鴨宰好、煺淨,放入沸水鍋焯去血污,挖掉鴨臊,洗淨。
②將粽葉、老鴨、筍干、火腿放入砂鍋,加入蔥、姜、紹酒、高湯、老鴨原湯,用文火炖4—5小時,揀去粽葉、蔥、姜,用精鹽、味精調好味即可 做筍干,把筍剝殼洗淨放入鍋中,加鹽加水,鹽得多加點,水沒過筍,煮熟撈出,放涼後簡單點就放太陽下曬干,曬筍用的容器的下面能漏水的。曬得時候要翻面,自己吃盡量曬干點。不過好的筍干都是用炭火烘出來的很麻煩的。市場上賣的一般是機器烘干的。如果是城裡家裡只有燃氣灶,呵呵,一次也煮不多,而筍做成筍干一般10斤左右才一斤多點,基本上是8、9分之一。還不如賣點合算 做筍干,把筍剝殼洗淨放入鍋中,加鹽加水,鹽得多加點,水沒過筍,煮熟撈出,放涼後簡單點就放太陽下曬干,曬筍用的容器的下面能漏水的。曬得時候要翻面,自己吃盡量曬干點。不過好的筍干都是用炭火烘出來的很麻煩的。市場上賣的一般是機器烘干的。如果是城裡家裡只有燃氣灶,呵呵,一次也煮不多,而筍做成筍干一般10斤左右才一斤多點,基本上是8、9分之一。還不如賣點合算 你好
筍干食用前必須經過水發。先用溫水浸泡一二天,再用旺火燒煮2小時,然後再用水浸泡兩三天。在水發期間,應每天換水一次,以保持水汪,防止發酸,並使其發足發透。一般500克筍干漲發率可達2500~3000克,質量好的能發3500~4500克。水發時,注意不能讓飯粒掉在裡面,以免筍干發黑。
1.肉片炒筍干 主料:豬肉(肥瘦)150克,筍干300克 調料:大蔥10克,醬油5克,花生油15克,鹽2克,味精2克麻油、香菜段適量
特點: 肉鮮筍脆,干香有味。 做法:
1.筍片用開水焯過撈出,控淨水分;豬肉洗淨切片;蔥洗淨切蔥花。 2.花生油燒熱,即加入蔥花烹香,加入肉片、醬油煸炒,再加入筍片翻炒,隨加入鹽、味精炒勻炒透淋入香油撒上香菜段即成
2.素炒筍干絲:食用油下鍋加熱,放入漲發好的筍絲炒30秒加鹽、味精、醬油、清水炒勻煮3分鐘即可。
3.筍干海鮮煲:漲發好的筍干切片加入鱿魚干、目魚干或干貝,加鹽、味精、清水適量一起炖至熟透即可。
4.鲫魚筍干湯 原料:鲫魚1條約400克,筍干200克,蘑菇、姜片、鹽、胡椒粉、蔥花適量。 做法: 1、將鲫魚身上抹上鹽和黃酒腌20分鐘; 2、爆香姜片,將鲫魚的兩片略煎一下(這樣湯容易變白); 3、加水,放入筍干和蘑菇,燒開後轉小火煮30分鐘,起鍋後放鹽、胡椒粉、蔥花。 這個問題實在是太簡單了,我是廣西的,這邊的毛竹很多每年都有吃不完竹筍,把它外殼剝去後再縱向的切成條,然後晾干到沒有水份,密封保存就行了。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