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電視上看到的,好像是茄子\土豆什麼的,做的.誰能告訴我?還有素宮暴雞丁? 地三鮮
做法:1.土豆一個,茄子一個,青椒一個半,這個是首次嘗試的量,熟悉了以後可以按比例增加(我個人開始做的時候是這個比例)
2.土豆切塊或者稍厚的片,按喜好,茄子滾刀切塊不要太小,青椒隨便切,如果圖美觀,切菱形片(建議用薄一點的菜刀---各位mm小心手哦)
3.下油,東北菜一般油很大,吃前考慮好。油是用來炸土豆的,所以熟手看著下,生手就約莫著土豆下鍋以後能漫過土豆稍多些,大概就是一點五個土豆塊的高度
4.油溫80c以後下鍋炸土豆,一般一個土豆的量是兩分半到3分左右,撈出來,下茄子,茄子一般來講說是要炸到金黃色不過個人認為那樣茄子就太軟了,所以我一般炸兩分鐘到三分鐘之間炸好以後撈出,下青椒,下了以後利馬撈出來三個東西裝成一盤
5.油瀝出,重新下少許油,蔥花,拍好的蒜,有時間的可以倒蒜茸,爆香
6.把三鮮倒進鍋裡,然後按日常炒菜順序下生抽,黃酒,雞精,鹽,如果有葷湯(比如排骨湯,豬腳湯)可下一勺,別太多猛火煮一分鐘,再加少許澱粉(南方叫生粉?)略炒,出鍋,開吃。哈哈,希望您喜歡!
地三鮮〕
材料:土豆1個,茄子2個,青椒1個 調料:烹調油、醬油、糖、鹽、蔥花、蒜蓉、生粉、高湯各適量 做法:1、茄子和土豆去皮,切成滾刀塊;青椒手掰成小塊。2、鍋中到入多一些的油,七成熱時,先將土豆塊放入,炸成金黃色,略顯透明時撈出備用.。3、再將茄子倒入油鍋,炸至金黃色,加入青椒塊即一起撈起.。4、以少量熱油爆香蔥花及蒜茸,加高湯、生抽、糖、鹽、茄子、土豆和青椒塊,略炒.。5、加入水生粉大火收汁即可 ---------------------------- ps:我國民間歷來有立夏之日嘗地三鮮、樹三鮮、水三鮮的習慣。 說起這地三鮮,指的是新鮮下地的時蔬:苋菜、元麥和蠶豆(或是蒜苗),炒在一起吃的就是鮮嫩。到了長春,地三鮮成了當地的名菜。現在也有把土豆、茄子、辣椒炒在一起三鮮。這可是地地道道的東北菜。
東北菜――地三鮮的做法!
做法: 1.土豆一個,茄子一個,青椒一個半,這個是首次嘗試的量,熟悉了以後可以按比例增加 2.土豆切塊或者稍厚的片,按喜好,茄子滾刀切塊不要太小,青椒隨便切,如果圖美觀,切菱形片 3.下油,東北菜一般油很大,吃前考慮好。油是用來炸土豆的,所以熟手看著下,生手就約莫著土豆下鍋以後能漫過土豆稍多些,大概就是一點五個土豆塊的高度 4.油溫80c以後下鍋炸土豆,一般一個土豆的量是兩分半到3分左右,撈出來,下茄子,茄子一般來講說是要炸到金黃色不過個人認為那樣茄子就太軟了,所以我一般炸兩分鐘到三分鐘之間炸好以後撈出,下青椒,下了以後利馬撈出來三個東西裝成一盤 5.油瀝出,重新下少許油,蔥花,拍好的蒜,有時間的可以倒蒜茸,爆香 6.把三鮮倒進鍋裡,然後按日常炒菜順序下生抽,黃酒,雞精,鹽,如果有葷湯(比如排骨湯,豬腳湯)可下一勺,別太多猛火煮一分鐘,再加少許澱粉(南方叫生粉)略炒,出鍋,開吃。
地三鮮的各種做法
傳統的地三鮮非常的簡單: 1、土豆、茄子(茄子嫩就不去皮,老就去皮)去皮切薄滾刀塊,青椒切多邊形; 2、土豆用慢火炸熟,茄子用油煸軟,撈出來,留一點油; 3、爆香姜、蔥、蒜,下青椒土豆茄子,加鹽和一點雞精,炒的時候淋一些水澱粉,出鍋。
可以進行兩種大的變化!
第一種是用到了川菜的手法! 1、先還是土豆、茄子(茄子嫩就不去皮,老就去皮)去皮切薄滾刀塊,青椒切多邊形; 2、土豆用慢火炸熟,茄子用油煸軟,撈出來,留一點油; 3、爆香姜、蔥、蒜,3到4個掰碎的干辣椒,以及6-8個花椒,再加半湯匙的郫縣豆瓣; 4、香味四溢的時候,下青椒土豆茄子,加鹽和一點雞精,炒的時候淋一些水澱粉,出鍋。
這種方法出來的成菜還有兩個小變化: 一就是出鍋前可以淋入一點鎮江香醋,就變成了淡淡的酸辣口,異常下飯! 或者不加郫縣豆瓣,而是在菜7、8分熟的時候,加一點老干媽豆豉醬,又是另一種風味呢!
另一種大變化是變三鮮為四鮮,而且少油,更符合現代養生的觀念! 先說第四種蔬菜,那就是胡蘿卜!土豆、茄子和胡蘿卜都切片,都不過油,只是把土豆片和胡蘿卜片焯水濾干,而且因為茄子是切的片狀,也不用油先煸了。剩下的做法就跟上邊的第三和第四步一樣了! 這種做法還有個小帖士,就是,如果能用混合油來炒,效果更好,這是因為加入了胡蘿卜的關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