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糖尿病人吃什麼好?怎樣預防糖尿病?正文

糖尿病人吃什麼好?怎樣預防糖尿病?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作用。

其他因素:如牛奶、氧自由基、一些滅鼠藥等,這些因素是否可以引起糖尿病,科學家正在研究之中。

2、與2型糖尿病有關的因素

遺傳因素:和1型糖尿病類似,2型糖尿病也有家族發病的特點。因此很可能與基因遺傳有關。這種遺傳特性2型糖尿病比1型糖尿病更為明顯。例如:雙胞胎中的一個患了1型糖尿病,另一個有40%的機會患上此病;但如果是2型糖尿病,則另一個就有70%的機會患上2型糖尿病。

肥胖:2型糖尿病的一個重要因素可能就是肥胖症。遺傳原因可引起肥胖,同樣也可引起2型糖尿病。身體中心型肥胖病人的多余脂肪集中在腹部,他們比那些脂肪集中在臀部與大腿上的人更容易發生2型糖尿病。

年齡:年齡也是2型糖尿病的發病因素。有一半的2型糖尿患者多在55歲以後發病。高齡患者容易出現糖尿病也與年紀大的人容易超重有關。

現代的生活方式:吃高熱量的食物和運動量的減少也能引起糖尿病,有人認為這也是由於肥胖而引起的。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一樣,在那些飲食和活動習慣均已“西化”的美籍亞裔和拉丁美商人中更為普遍。

3、與妊娠型糖尿病有關的因素

激素異常:妊娠時胎盤會產生多種供胎兒發育生長的激素,這些激素對胎兒的健康成長非常重要,但卻可以阻斷母親體內的胰島素作用,因此引發糖尿病。妊娠第24周到28周期是這些激素的高峰時期,也是妊娠型糖尿病的常發時間。

遺傳基礎:發生妊娠糖尿病的患者將來出現2型糖尿病的危險很大(但與1型糖尿病無關)。因此有人認為引起妊娠糖尿病的基因與引起2型糖尿病的基因可能彼此相關。

肥胖症:肥胖症不僅容易引起2型糖尿病,同樣也可引起妊娠糖尿病。

編輯本段糖尿病危害

糖尿病無法治愈,其主要危害在於它的並發症,尤其是慢性並發症。

急性並發症

糖尿病合並感染:發病率高,兩者互為因果,必須兼治。常見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和肺結核、泌尿系感染和皮膚感染。

糖尿病高滲綜合症:多發生於中老年,半數無糖尿病史,臨床表現包括脫水嚴重,有時可因偏癱、昏迷等臨床表現而被誤診為腦血管意外,死亡率高達50%。

乳酸性酸中毒:患者多有心、肝、腎髒疾病史,或休克、有感染、缺氧、飲酒、大量服用降糖靈史,症狀不特異,死亡率高。

慢性並發症

大血管並發症:

(1)腦血管:患病率比非糖尿病者高3倍,是糖尿病患者殘廢或早亡的主要原因,其中堵塞性腦血管疾病多見;

(2)心血管:患者病率比非糖尿病者高3倍,是糖尿病患者早亡的主要原因,以冠心病較為多見。臨床特點包括冠心病發病率高而且發病時間早,女性糖尿病的心血管病變發生率增高更為明顯,無痛性心肌梗塞等非典型性臨床表現多見等等;

(3)下肢血管:患病率比非糖尿病者高5倍,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造成截肢者要比非糖尿病患者多10倍以上,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肢體殘廢的主要原因。

微血管並發症:

(1)腎髒:患病率尿毒症比非糖尿病者高17倍,是糖尿病,特別是ⅰ型糖尿病患者早亡的主要原因。患者可有蛋白尿、高血壓、浮腫等表現,晚期則發生腎功能不全;

(2)眼底:雙目失明比非糖尿病者高25倍,是糖尿病患者殘廢的主要原因之一。

神經並發症:

(1)感覺神經:疼痛、麻木、感覺過敏;

(2)運動神經:可見單神經麻痺引起的運動障礙,局部肌肉可萎縮;

(3)植物神經:出汗異常、血壓及心率變化、尿失禁或尿潴留、腹瀉或便秘以及陽痿等。

流行病學研究表明

1型糖尿病患者在最初2年內發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占2%,15年以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發病率高達98%

2型糖尿病患者20年以後,使用胰島素或不使用胰島素病人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發病率分別為60%和84%

早期視網膜病變可出現為出血、水腫、微血管瘤、滲出等背景性改變,晚期則出現新生血管的增殖性病變,此期病變往往不可逆,是導致糖尿病患者失明的重要原因。雖然血糖控制得好可以延緩、減輕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展,但是不能阻止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展。

編輯本段糖尿病與遺傳

糖尿病會遺傳嗎?

糖尿與遺傳因素有關,父母如果都是糖尿病病人,所生子女患糖尿病的機會明顯增高。用血糖試紙測血糖數值是可信的。血糖儀和血糖試紙測得的血糖數值比較差距是不大的。關於是否服藥的問題,您開始可飲食控制和飯後一小時左右開展適量的體育鍛煉,運動時以全身發熱出汗為好,堅持一個月。注意監測血糖,如空腹血糖在7mmol/l以上,就需加服降糖藥物治療了。

經過近幾十年的研究,一致認為糖尿病是一個多病因的綜合病症。因為糖尿病病人親屬中的糖尿病發生率要比非糖尿病人親屬中的高,故說明糖尿病有遺傳傾向。英國pyke觀察單卵雙胞胎糖尿病達20余年,1982年他總結了200對單卵雙胞胎糖尿病的調查分析。其中單卵雙胞胎糖尿病的一致性(即兩個在出生後的不同時間裡都患糖尿病),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為90.6%,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為54.4%,說明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遺傳傾向較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更為顯著。糖尿病有遺傳傾向,雙親均是糖尿病者,其子一代並非100%都患糖尿病,僅有5%得糖尿病,若雙親中只有一個有糖尿病,則子一代患糖尿病的機會更少,且常隔代遺傳。研究工作表明糖尿病的遺傳不是單一基因遺傳,而是多基因突變。且糖尿病的遺傳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對糖尿病的易感性,必須有某些環境因素的作用,才能發生糖尿病。

編輯本段糖尿病病變

1、什麼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患者由於長期血糖升高,體內代謝紊亂,引起全身微循環障礙。眼底視網膜血管容易受損,即發生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diabeticretinopathy,dr)。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的嚴重並發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引起盲目的主要原因之一。

流行病學調查表明,大約有75%不重視血糖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在發病15年內發生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在糖尿病患者中,發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者,達50%以上。

糖尿病造成機體損害的病理原因是高血糖對微小血管的損傷,它使視網膜毛細血管的內皮細胞與周細胞受損,從而導致毛細血管失去正常的屏障功能,出現滲漏現象,造成周圍組織水腫、出血,繼而毛細血管的閉塞引起視網膜缺血,血供與營養缺乏,導致組織壞死及新生血管生長因子的釋放及因之而產生的新生血管,從而將引起視網膜大量出血與玻璃體的大量積血,產生增殖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年齡愈大,病程愈長,眼底發病率愈高。年輕人較老年人患者危險性更大,預後常不良。若糖尿病能得到及時控制,不僅發生機會少,同時對視網膜損害也較輕,否則視網膜病變逐漸加重,發生反復出血,導致視網膜增殖性改變,甚至視網膜脫離,或並發白內障。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有哪些表現?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是由於糖尿病引起,除全身症狀以多飲、多食、多尿及尿糖、血糖升高為特征外,並有雙眼視網膜出現鮮紅色毛細血管瘤,火焰狀出血,後期有灰白色滲出,鮮紅色新生血管形成,易發生玻璃體紅色積血為主要特征的眼底改變。

早期眼底病變不影響黃斑部時,視力不受影響,患者無自覺症狀,有時患者感覺視力減退,或眼前有黑影飛動或飄動。若病變發展3到5年或血糖控制不好,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眼底出血、滲出、水腫、血管瘤。如眼底黃斑受累,可出現視力下降,眼前黑影,視野中心暗點,中心視力下降和視物變形等症狀。如果視網膜反復出血進入玻璃體,患者自覺眼前有黑影飄動。當血管或新生血管大量出血到玻璃體腔,將嚴重影響視力,甚至失明。

尿病視網膜病變應如何防治?

?將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同時血壓控制在140/90mmhg正常范圍內。

?適當控制飲食、加強運動、控制好血糖。

?早期檢查視力和眼底,早期治療,保住視力提高您的生活質量。

2、什麼是糖尿病腎病?

糖尿病性腎病(dn)是糖尿病的常見慢性並發症,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dn有30-80%患者發展為臨床期dn,此時伴有腎小球濾過率進行性下降,最終進入終末期腎病,腎小球為1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對2型糖尿病患者其嚴重性僅次於冠狀動脈和腦血管動脈粥樣硬化症。

主要治療方法:1,糖尿病教育。2,飲食控制。3,體育運動。4,藥物治療。5,胰島移植。

中西醫對糖尿病治療的區別?

西藥以降血糖為主,對糖尿病慢性並發症治療效果不大。而且由於西藥中含很多對人體毒副作用強的化學成份,故長期服用西藥對人體的肝、腎損傷嚴重。

與服用降糖西藥相比,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島素能減輕損傷人體的肝、腎等髒器組織,但是,不是每個糖尿病人都能使用胰島素,有的糖尿病人不能使用胰島素,特別是高胰島素血症的糖尿病患者不能使用。並且,胰島素如果使用不當容易產生低血糖,因此必須根據胰島功能的測定才能正確使用胰島素,還有些糖尿病患者伴有胰島素抗體,這時用胰島素治療效果就不明顯,所以要注意對有胰島素抗體的糖尿病患者進行消除胰島素抵抗的治療,這樣使用胰島素才能達到平穩降糖的目的。更為重要的是,使用胰島素和服用西藥一樣,只有降糖作用,沒有治療功效,對糖尿病並發症沒有明顯的治療效果。

目前,市場上有很多在中藥中加入降糖西藥的產品,這樣的產品對患者的危害就更大了,很多患者覺得服用某些中藥產品後血糖迅速下降得到控制,便認為此種中藥是治療糖尿病的好藥,殊不知其中必有西藥(降糖)成份,由於其中的西藥(降糖)成份劑量不詳,患者服用時往往服用了成倍的劑量,這樣不但對髒腑器官的危害更大,而且容易導致低血糖,長期服用損傷人體器官和加快糖尿病並發症的發生、發展,更為重要的是耽誤了患者治療糖尿病的最佳時機,延誤了病情,給患者生理和心理上造成更大的痛苦。

真正的中藥產品沒有直接和迅速降糖的作用,但是有調節髒腑、緩慢降糖作用,主要作用是辨症施治,也就是對症用藥,隨症加減,起到標本兼治的作用,采用中藥治療糖尿病能達到從人體內部調理各髒腑器官功能及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的效果。人體的髒腑機能恢復了,血糖自然也就下降了,同時身體的體質也會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改善,從而從根本上治療(並非治愈)了糖尿病,使患者恢復健康。

3、什麼是糖尿病足?

糖尿病人因神經病變,使足部失去感覺,並出現畸形和因血管病變,使足部缺血,局部組織失去活力,因此容易發生嚴重的損傷、潰瘍、壞疽及感染,最後有的需要截肢。這些足部的病理變化,統稱為糖尿病足。簡而言之,糖尿病足是因神經病變失去感覺,和因缺血組織失去活力且合並感染的足。

編輯本段糖尿病預防

一、不暴飲暴食,生活有規律,吃飯要細嚼慢咽,多吃蔬菜,盡可能不在短時間內吃含葡萄糖、蔗糖量大的食品,這樣可以防止血糖在短時間內快速上升,對保護胰腺功能有幫助,特別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朋友一定要記住!

二、性生活有規律,防止感染性疾病;不要吃過量的抗生素。有些病毒感染和過量抗生素會誘發糖尿病。

三、糖耐量不正常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朋友可以在最大限度內防止糖尿病的發生:每年吃三個月的煙酰胺、vb1、vb6、甲基vb12(彌可保)增強胰腺功能;在季節更替時吃半個月的vc、ve,劑量要大,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清除自由基。(也可以每年分兩段時間肌注vb12,每次兩周,一天一支,這很經濟!)

四、多加鍛煉身體,少熬夜。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多發病,在我國目前大約有2000-3000萬糖尿病患者。此病到目前為止是一種不能根治,但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中山石岐有哪些好吃的餐廳飯店?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