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糖尿病人吃什麼好?怎樣預防糖尿病?正文

糖尿病人吃什麼好?怎樣預防糖尿病?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能吃的矛盾中,一定要認識糖尿病的發生、發展,預後和飲食治療的關系,堅定信心,堅持飲食治療。

2、適當控制主食量:

在一般情況下,休息的病人每天吃主食(米、面、玉米、小米、荞麥等)250—300克;輕體力勞動者每天350—400克;重體力勞動者每天450—550克。含碳水化合物高的食物如紅薯、土豆、山藥、蓮菜、粉條、粉皮等,如果食用可相應減主食量。待血糖下降和尿糖(+)減少後,也可適當增加主食25—50克。主食要輪換食用或混合食用,以提高營養價值。病人要注意總結進餐與血糖、尿糖之間的變化規律,做到病情穩定、主食固定,病情波動,及時調整。要靈活掌握,具體應用,以適應機體的需要,使體重維持在標准范圍之內。

3、控制飲食絕不是意味著盡量少吃,因為長期饑餓,熱量不足可導致機體自身消耗,不僅會出現消瘦、抵抗力減弱,而且可加重糖尿病。因此,糖尿病人要遵照醫囑,合理安排每日總熱量、蛋白質、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的適當比例,訂出自己較理想的食譜。

4、糖尿病人每天進餐的時間,數量應保持一定的穩定性,盡量不吃零食,戒煙、忌酒。

5、中老年糖尿病人及合並冠心病、高脂血症的病人,在飲食中還要嚴格限制膽固醇的攝入量。動物脂肪、動物內髒含膽固醇較高,應少吃或不吃,雞蛋每日最多不超過兩個。

6、食物宜粗不宜精。

在主食定量范圍內盡可能多吃些粗雜糧及豆類,蔬菜,以綠葉菜為好,如油菜、小白菜、韭菜、菠菜、芹菜等。這些食物中既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無機鹽,又含有較多的粗纖維,能有效地防止血糖吸收過快,還有降低膽固醇,預防動脈硬化及防治便秘的作用。

7、嚴格限制蔗糖及甜食

。糖尿病人不要吃食糖、糖果、蜂蜜和甜食以及含糖飲料。這些高糖食物易被機體吸收而促使血糖升高、增加胰腺負擔,從而加重病情。

8、病人與家屬要學點營養治療知識,

基本掌握常用食物所含的主要營養成分,尤其是含糖量。同時,要了解哪些食物可以多吃,哪些食物可以少吃,哪些食物是禁食,要做到心中有數,還要懂得營養價值相等食物的互換法。

9、糖尿病人能不能吃水果,這是病人和家屬十分關心的問題。

水果中含有較高的果糖與葡萄糖,而且易於消化和吸收,所以吃水果後會使血糖迅速升高,對病人不利。但也不能因此一概不讓病人吃水果。要根據病人的血糖、尿糖的控制情況靈活掌握。如空腹血糖不超過11mmolh(2000毫克/dl),尿糖不超過3個加號,又無酮症酸中毒的情況下,可以少量吃些水果,但要掌握好,不要大量吃,每天最多吃150—200克。據測定:香蕉、桔子、蘋果、梨含糖量為中等:甜瓜、西瓜、櫻桃含糖較少,可以首選食用;西紅柿、黃瓜含糖很低,可以適當多吃些以代替水果。

糖尿病人若能按以上飲食要求認真照辦,並持之以恆,對控制病情、預防合並症定有成效。



糖尿病病人可以吃哪些食品


糖尿病病人需要控制飲食,對於甜食、主食往往多有限制。當今市場上有很多低糖、無糖的食品,還有一些“無糖”的甜品,甚至在這些食品的包裝上,還標有“專治糖尿病”的字樣,其實,凡是食品,多用米、面粉加工而成,雖然標以“低糖”、“無糖”,米、面粉仍屬糖類食品,對於所謂“無糖月餅,無糖餅干”,糖尿病病人不宜放縱食欲,大享口福。
控制糖尿病病人的飲食主要是控制總熱量,嚴格地說,只要總熱量在允許范圍內,對食品的種類,如果營養平衡,一般沒有限制。水果含糖雖高,吃水果產生的熱量,如果計入每天的總熱量以內(則要減少其他食品!),糖尿病病人吃水果是“不受限制”的。
“吃得多”是糖尿病的主要症狀之一。“饑餓感”是糖尿病病人的一大痛苦。因此,選擇哪些食物給病人以“充饑”,也是糖尿病飲食治療的一個重要環節。糖尿病病人的副食應該選擇含蛋白質豐富的食品。我國盛產大豆,各種豆制品式樣種類繁多,為糖尿病病人提供了很好的飲食資源。如果條件允許,可選用瘦肉、魚、鴨、蛋、牛奶等食品。在脂肪方面,可以適量吃些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等。在動物脂肪中,雞油、鴨油等含有飽和脂肪酸較豬油少;而在植物脂肪中,如椰子油、橄榄油含飽和脂肪酸則較多。因此,不能籠統地拒絕使用動物脂肪或盲目地應用植物脂肪。下列蔬菜可供糖尿病病人優先選用:大白菜、油菜、菠菜、韭菜、菜花、青椒、苦瓜、絲瓜、西紅柿、綠豆芽、莴筍、茄子、空心菜等。
凡是引起糖尿病病人血糖急驟升高的各種飲食,應列為禁忌范圍。一般情況下,糖尿病病人應該禁止食糖及其制品;還應該從嚴限制食用白薯、馬鈴薯、芋艿、粉條、果醬等食品;凡是含澱粉較多的食物,均應該少吃,如紅小豆、綠豆等含澱粉偏多,所以,吃紅小豆、綠豆時,應該相應地減少主食用量。同樣,對洋蔥、蒜苗、藕、胡蘿卜、鮮蠶豆、鮮豌豆等也應該少吃。動脈粥樣硬化是糖尿病既常見又重要的並發症,因此,應該少吃含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食物經高溫油炸後,常破壞不飽和脂肪酸及維生素,因而亦應該少吃煎炸食品.
 
歡迎長期關注我們的健康知識:
http://hi.baidu.com/enjoylife6

 
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是一組以慢性血葡萄糖(簡稱血糖)水平增高為特征的代謝病群。主要特點是血糖過高、糖尿、多尿、多飲、多食、消瘦、疲乏。
糖尿病是一個古老的疾病。公元前400年,我國最早的醫書《黃帝內經.素問》及《靈樞》中就記載過“消渴證”“消渴症”這一病名。漢代名醫張仲景《金匮》的消渴篇對“三多”症狀已有記載。唐朝初年,我國著名醫家甄立言首先指出,消渴證患者的小便是甜的,在夏秋兩季,糖尿病患者的小便有時招蒼蠅。

世界上最早確認和治療糖尿病的醫生是中國唐代名醫王焘。王焘根據其父患口渴難忍,飲量大增,身上多疖瘡,小便水果味,並根據甄立言《古今條驗》一書中指出的:消渴病者小便似麸片甜。於是他親口嘗其父小便,果然是甜的。故針對消渴病制定了治療方案,輔以調整飲食,使其父病情得到控制。他把這些經驗寫進了《外台秘要》一書。

《外台秘要》比10世紀阿拉伯醫生阿維森納的《醫典》中關於糖尿病的診斷和治療早200多年。公元600年以後英國醫生托馬斯·威廉才提到病人的小便“其味如糖似蜜”。據考證,糖尿病在古代為帝王貴族之病,多發生在肥胖、多食富有者之中。

編輯本段什麼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齡化以及肥胖發生率的增加,糖尿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糖尿病在中國的發病率達到2%,據統計,中國已確診的糖尿病患者達4000萬,並以每年100萬的速度遞增。

糖尿病是由遺傳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見病,臨床以高血糖為主要標志,常見症狀有多飲、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糖尿病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療,可引起身體多系統的損害。引起胰島素絕對或相對分泌不足以及靶組織細胞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綜合征,其中一高血糖為主要標志。臨床典型病例可出現多尿、多飲、多食、消瘦等表現,即“三多一少”症狀。

編輯本段糖尿病分類

糖尿病分1型糖尿病(type1diabetes)和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和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其中1型糖尿病多發生於青少年,其胰島素分泌缺乏,必須依賴胰島素治療維持生命。2型糖尿病多見於30歲以後中、老年人,其胰島素的分泌量並不低甚至還偏高,病因主要是機體對胰島素不敏感(即胰島素抵抗)。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是源於細胞的胰島素抵抗,不過其胰島素抵抗是由於妊娠期婦女分泌的激素(荷爾蒙)所導致的。妊娠期糖尿病通常在分娩後自愈。

胰島素是人體胰腺β細胞分泌的身體內惟一的降血糖激素。胰島素抵抗是指體內周圍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組織對胰島素不敏感,外周組織如肌肉、脂肪對胰島素促進葡萄糖攝取的作用發生了抵抗。

研究發現胰島素抵抗普遍存在於2型糖尿病中,幾乎占90%以上,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發病主要因素之一。

1型糖尿病患者在確診後的5年內很少有慢性並發症的出現,相反,

2型糖尿病患者在確診之前就已經有慢性並發症發生。據統計,有50%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患者已存在一種或一種以上的慢性並發症,有些患者是因為並發症才發現患糖尿病的。

因此,糖尿病的藥物治療應針對其病因,注重改善胰島素抵抗,以及對胰腺β細胞功能的保護,必須選用能改善胰島素抵抗的藥物。些藥物主要是胰島素增敏劑,使糖尿病患者得到及時有效及根本上的治療,預防糖尿病慢性並發症的發生和發展。

胰島素增敏劑可增加機體對自身胰島素的敏感性,使自身的胰島素得以“復活”而充分發揮作用,這樣就可使血糖能夠重新被機體組織細胞所攝取和利用,使血糖下降,達到長期穩定和全面地控制血糖的目的,使人體可長久享用自身分泌的胰島素。




tnbxc

糖尿病治療必須以飲食控制、運動治療為前提。糖尿病人應避免進食糖及含糖食物,減少進食高脂肪及高膽固醇食物,適量進食高纖維及澱粉質食物,進食要少食多餐。運動的選擇應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應盡可能做全身運動,包括散步和慢跑等。在此基礎上應用適當的胰島素增敏劑類藥物,而不是過度使用刺激胰島素分泌的藥物,才能達到長期有效地控制血糖的目的。

編輯本段糖尿病診斷標准

糖尿病的診斷依據是血糖和臨床症狀。以下診斷標准是1999年who、idf公布,同年得到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會等認同,並建議在中國執行。

血糖濃度單位:mmol/l靜脈(全血)毛細血管靜脈(血漿)

(糖尿病)

空腹≥6.1≥6.1≥7.0

服糖後2小時≥10.011.1≥11.1

(糖耐量損害)

空腹<6.1<6.1<7.0

服糖後2小時≥6.7≥7.8≥7.8

(空腹血糖損害)

空腹>5.6<6.1>5.6<6.1≥6.1<7.0

服糖後2小時<6.7<7.8<7.8

血糖濃度單位:mg/dl靜脈(全血)毛細血管靜脈(血漿)

(糖尿病)

空腹≥110≥110>126

服糖後2小時≥180≥200>200

(糖耐量損害)

空腹<110<110<126

服糖後2小時≥120≥140≥140

(空腹血糖損害)

空腹>100<110>100<110≥110<126

服糖後2小時<120<140<140

[診斷要求的幾點說明]

(一)確診為糖尿病:

1、具有典型症狀,空腹血糖126mg/dl(7.0mmol/l)或餐後血糖≥200mg/dl(11.1mmol/l)。

2、沒有典型症狀,僅空腹血糖126mg/dl(7.0mmol/l)或餐後血糖200mg/dl(11.1mmol/l)應再重復一次,仍達以上值者,可以確診為糖尿病。

3、沒有典型症狀,僅空腹血糖126mg/dl(7.0mmol/l)或餐後血糖200mg/dl(11.1mmol/l)糖耐量實驗2小時血糖200mg/dl(11.1mmol/l)者可以確診為糖尿病。

(二)可排除糖尿病:

1、如糖耐量2小時血糖140-200mg/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中山石岐有哪些好吃的餐廳飯店?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