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紅燒大雁肉怎麼做?正文

紅燒大雁肉怎麼做?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紅燒大雁肉怎麼做?
 
紅燒大雁的制作材料:

主料:雁肉500克

輔料:洋蔥(白皮)50克,胡蘿卜30克

調料:大蔥5克,澱粉(豌豆)10克,色拉油20克,醋20克,醬油40克,黃酒15克,白砂糖45克



紅燒大雁的做法:

1.大雁洗後斬成塊,放入澱粉10克拌勻,泡油後撈起,瀝干油,待用。

2.甘筍去皮與洋蔥同切成厚片,待用。

3.器皿內放入色拉油30克,爆香干蔥(切末)、雁塊,加入甘筍、洋蔥同炒勻,加入紹酒10克、白糖45克、生抽、老抽、米醋各20克,清水100克,中火40分鐘,煮至汁料收干,雁肉熟即可食用。
 
紅燒大雁的制作材料:

主料:雁肉500克

輔料:洋蔥(白皮)50克,胡蘿卜30克

調料:大蔥5克,澱粉(豌豆)10克,色拉油20克,醋20克,醬油40克,黃酒15克,白砂糖45克



紅燒大雁的做法:

1.大雁洗後斬成塊,放入澱粉10克拌勻,泡油後撈起,瀝干油,待用。

2.甘筍去皮與洋蔥同切成厚片,待用。

3.器皿內放入色拉油30克,爆香干蔥(切末)、雁塊,加入甘筍、洋蔥同炒勻,加入紹酒10克、白糖45克、生抽、老抽、米醋各20克,清水100克,中火40分鐘,煮至汁料收干,雁肉熟即可食用。
 
木耳雁肉湯
一、原料:
1.主料:雁1只,木耳25克。
2.調料:料酒、精鹽、胡椒粉、蔥、姜、雞清湯、雞油、豬油。
二、制法:
1.將雁去毛,去內髒,斬去腳爪,洗淨放入沸水鍋中氽一會,撈出後斬
塊。燒熱鍋放入豬油、蔥、姜煸香,放入雁肉塊煸炒,撈出洗淨。
2.鍋中放雁肉,蔥、姜、料酒、鹽、胡椒粉,注入雞湯,燒煮至肉熟爛,
揀去蔥、姜,放入木耳,燒開淋上雞油即可裝入湯盆。
按:本湯菜中大雁肉性味甘、平。具有補脾益肺、祛風舒筋的作用。《日
華子本草》記有“治風麻痺、助氣、壯筋骨。”《本草綱目》稱它有“和髒
腑”。《本草求源》說它有“治拘攣、偏枯”的功效。更配用滋補強壯、活
血止痛的黑木耳,經烹制而成。不僅能補脾益肺,而且還具有壯筋通絡的作
用。常做為脾虛食少、脘悶納呆、肢體倦怠或肺氣虛咳喘以及麻痺症、四肢
拘攣等病症。尤其對中風後遺症、半身不遂的患者可作為食療菜肴長期食用。
亦可作為防止血管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的保健食品食用。

爆雁絲
一、原料
1.主料:雁脯肉250克,雞蛋清2只。
2.調料:味精、料酒、醬油、精鹽、胡椒粉、濕澱粉、蔥白、素油、麻
油。
二、制法:
1.雁脯肉切成絲,用清水浸泡半小時,漂去血腥,瀝水盛碗,加精鹽、
雞蛋清、濕澱粉一起攪勻上漿。
 
木耳雁肉湯
一、原料:
1.主料:雁1只,木耳25克。
2.調料:料酒、精鹽、胡椒粉、蔥、姜、雞清湯、雞油、豬油。
二、制法:
1.將雁去毛,去內髒,斬去腳爪,洗淨放入沸水鍋中氽一會,撈出後斬
塊。燒熱鍋放入豬油、蔥、姜煸香,放入雁肉塊煸炒,撈出洗淨。
2.鍋中放雁肉,蔥、姜、料酒、鹽、胡椒粉,注入雞湯,燒煮至肉熟爛,
揀去蔥、姜,放入木耳,燒開淋上雞油即可裝入湯盆。
按:本湯菜中大雁肉性味甘、平。具有補脾益肺、祛風舒筋的作用。《日
華子本草》記有“治風麻痺、助氣、壯筋骨。”《本草綱目》稱它有“和髒
腑”。《本草求源》說它有“治拘攣、偏枯”的功效。更配用滋補強壯、活
血止痛的黑木耳,經烹制而成。不僅能補脾益肺,而且還具有壯筋通絡的作
用。常做為脾虛食少、脘悶納呆、肢體倦怠或肺氣虛咳喘以及麻痺症、四肢
拘攣等病症。尤其對中風後遺症、半身不遂的患者可作為食療菜肴長期食用。
亦可作為防止血管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的保健食品食用。
 
北京出售大雁肉
電話:13699202505
有禮品裝
有飛翔視頻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ovx89dtjhto/

 
將肥肉洗淨,放入鍋內用清水煮熟,取出後待涼後,將肉切成條或片(每片中間再橫批一刀,不要批斷),中間可夾少許面粉,再鑲入少許豆沙餡抹平。然後上鍋炸或煎,成熟即可食用。此法烹制的肥而不膩,香甜酥脆,令人愛不釋口。

了解更多的減肥產品
http://www.baidu-bing.cn

 
雁肉
歸經
且;肝;腎經
功效
祛風;舒筋壯骨
考證
出自《千金;食治》。
1.《名醫別錄》:雁,生江南池澤,取無時。
2.陶弘景:《詩》雲:大曰鴻,小曰雁。今雁類亦有大小,皆同一形。又別有野鵝,大於雁,猶似家蒼鵝,謂之駕鵝。雁肪自不多,食其肉應亦好。雖采無時,以冬月為好。
3.《綱目》:今人以白而小者為雁,大者為鴻,蒼者為野鵝,亦曰鵝。《爾雅》謂之lulou也。南來時瘠瘦不可食,北向時乃肥,故宜取之。
科屬分類
鴨科
主治
諸內麻木不仁筋脈拘攣;半身不遂
生態環境
棲息於曠野、湖泊、河川和沼澤地帶,有時也可見於森林中在草原和茂密的蘆葦間築巢。以植物為主要食物,也吃少量貝類。每年4-5月產卵,每窩5-8枚,呈乳白色。
各家論述
1.《千金·食治》:長發鬃須眉,益氣,耐暑。
2.《日華子本草》:治風麻痺。助氣,壯筋骨。
3.《綱目》:和髒腑。
4.《醫林纂要》:益陽氣,暖水髒。余功同家鵝。
5.《本草求原》:治拘攣、偏枯。
采收和儲藏
以冬季捕捉為好。捕得殺死後去羽毛及內髒,取肉鮮用。
資源分布
分布於東北北部、內蒙古東部;東北南部、包頭、阿爾泰山脈、黃河上游、河北、青島;長江下游;福建、台灣。
用藥禁忌
《隨息居飲食譜》:“多食動氣。”
動植物形態
1.白額雁,雄鳥體長約70cm,雌鳥較小。嘴扁平,被有軟皮,肉色或玫瑰色,尖端具角質嘴甲,灰色或白色。虹膜棕色。嘴基和前額皆有白色橫紋。頭和頸、背部羽毛棕黑,羽緣灰白色。尾羽亦棕黑色,羽緣白色。胸、腹部棕灰色,布有不規則黑斑。幼鳥無此黑斑,嘴基亦無白紋。腿和腳橙黃色,有4趾,前3趾間具蹼,後1趾,前3趾間具蹼,後1趾小而不著地,蹼淡黃色;爪短而鈍,白色或黑色。
2.鴻雁,雄鳥成體長約90cm,雌鳥較雄鳥為小,雌雄羽毛相似。嘴裂基部有2條黑褐色颚紋,颏及喉棕紅。頭頂至枕部為棕褐色,向後漸深。頸部除正中棕褐色外,余均白色。背肩、三級飛羽暗褐色,羽緣淡棕色;初級飛羽灰褐,端部轉黑褐色;次級飛濃褐;翅上覆羽灰褐,羽緣棕白以至白色。下背和腰黑褐色。前頸下部和胸部均淡肉紅色,向後漸淡至下腹轉為純白色。脅部暗褐,羽緣棕白。翅下覆羽及腋羽暗灰。尾羽暗褐色,尾上覆羽前褐後白,尾下覆羽和尾側覆羽純白。嘴黑色,雄雁的上嘴基部有一瘤狀突。虹膜赤褐色或褐色,趾蹠橙黃色,爪黑色。
功效分類
祛風藥
性味
味甘;性平
藥材基源
為鴨科動物白額雁、鴻雁等肉。
用法用量
內服:適量,煮食。
出處
《中華本草》
 

求 豬蹄 的 高壓鍋 做法????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