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西安羊肉泡馍的做法正文

西安羊肉泡馍的做法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羊肉泡馍”,即牛肉和羊肉一塊熬湯來泡馍,
牛羊肉泡馍以陝西本地牛羊及其骨架、精鹽、花椒、八角、草果、桂皮、良姜、蒜苗等為調料,分骨肉處理、煮肉、撈肉、掰馍、煮馍五道工序。一碗好的泡馍,首先須先有一鍋煮制成的好湯,好湯的制法當然是商業秘密。而煮肉工藝也特別講究,先要將牛羊肉反復漂洗,浸泡約5小時,切成約5斤重的大塊,再把牛羊肉入鍋,下舊調料袋提味兒,大火煮約4小時,肉塊入鍋,換新調料袋,加蓋壓實,旺火燒開後煮2至3小時改用文火炖約6小時,待湯濃肉爛,出鍋上板備用。
羊肉泡的傳統煮法有四種:單走、干拔、口湯、水圍城。
所謂“單走”,馍與湯分端上桌,把馍(餅)掰到湯中吃,食後單喝一碗鮮湯,曰“各是各味”。我以為正宗的羊肉泡是煮出來的煮馍,這樣食法還不如品嘗另一種西安小吃:水盆羊肉。“干拔”有人稱“干泡”的,煮好碗中不見湯,能戳住筷子。另一種叫“口湯”,泡馍吃完以後,就剩一口湯。“水圍城”顧名思義,寬湯,像大水圍城。您掰完馍,把一根筷子放在碗上,伙計便會明白,這是“干拔”。吃“口湯”和“水圍城”不用拿筷子表示,因為掰馍大小是和煮法統一的,原則是湯寬馍塊大,反之則小,有經驗的廚師看到你掰馍大小就知道要加多少湯了。
泡馍的掰法講究。泡馍是特制的,稱饦饦馍,一個二兩。據說是九份死面,一份發面揉在一起烙制而成。全是死面,口感不好,且不利消化;全是發面,就泡不成了。有的假行家會說掰出的馍要像蜜蜂頭,越小越好,其實不然,如上所述,馍大小是和煮法統一的,干拔、口湯、水圍城,馍的大小依次如黃豆、花生、蠶豆即可。
馍掰好後,請伙計呈給掌勺大廚,加羊肉湯大火快煮,加牛羊肉、粉絲、蔥花、蒜苗、香菜,高級一點的(西安都稱之為“優質的”)還有木耳、黃花菜和香干等即可端上來吃了。這樣一大碗自己親手掰好的泡馍,翠綠的蔥花、蒜苗、香菜、紅褐色的牛羊肉、黃色的金針菜、映襯著潔白晶瑩的粉絲、黝黑的木耳、香味四溢,使人食指大動。還應注意的是:端上來的泡馍應是泡馍墊底,粉絲覆成網形,佐以蔥花、香菜、牛羊肉擺成魚形在最上面。如若不然,您完全可以調侃一下老板請的師傅是不是叫南郭。
吃時左手拿勺,右手執筷,泡馍上桌後,把辣子醬鋪在上面,切忌攪動,講究從一邊“蠶食”,以保持鮮味,一老吃家說這樣鮮熱之氣跑不散,但我尋思攪動過甚,泡馍不成其為泡馍,羊肉湯變成面糊糊才是最可怕的。糖蒜用否,個人自願。餐後飲用一小碗原汁烹制而成的高湯,以為清口。
西安最負盛名的兩家泡馍館是老孫家泡馍館(西安東大街364號)和同盛祥泡馍館(西安鐘鼓樓廣場)。已故國畫大師黃胄到“同盛祥”吃泡馍後非常高興,自己提出要寫幅字留念,遂提筆寫下“天下第一碗”,後來劉華清同志到老孫家品完泡馍後,也興致勃勃地精心書寫了“天下第一碗”。這就有了西安城裡關於牛羊肉泡馍兩個“天下第一碗”的故事。但誰若是鑽牛角尖非要把老孫家和同盛祥的泡馍分出個伯仲來,那就太小家子氣了。其實,對於中外食客來說,這“第一碗”的故事,倒正成了去這兩家品嘗正宗牛羊肉泡馍時最為有趣的話引了
 原料:
羊肉500克(約可制5份)、羊骨頭1副、粉絲10克,馍5個(每碗1個),蔥花適量。

調味料:
(1)羊油、干姜、草果、鹽、花椒、小茴香各適量。

(2)白礬、鹽、料酒、味精、芝麻油各適量。

做法:
1、羊肉剔骨後切大塊、沖洗干淨,漂洗至肉色發亮;羊骨頭用清水沖泡1小時,撈出砸斷。[美食中國]

2、大鍋內加水燒沸後,下入羊骨頭,水始終保持滾沸,大火熬1小時,撇去浮沫,將調味料(1)裝入紗布袋,扎口下鍋,稍後下白礬。

3、將原汁湯加適量水倒入鍋內燒開,撇去浮沫,把切好的肉片(每碗放100克)和掰好的馍、粉絲一並倒入湯中,再加入鹽、料酒、味精,旺火煮2分鐘,淋入芝麻油,盛入碗內,肉片放在馍上,撒上蔥花即成。
 

金屬餐具放進微波爐中加熱會產生什麼後果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