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脂肪肝患者能不能吃動物肝髒、魚頭?正文

脂肪肝患者能不能吃動物肝髒、魚頭?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肥胖是大多數脂肪肝患者的宿敵,而過高的熱能攝入更加劇了體重的增加和脂肪合成增多,從而加速肝細胞脂肪變性,所以合理控制每日熱能的攝入量是治療脂肪肝的首要原則。通常醫院以體質指數bmi為診斷標准(體質指數=體重/身高
2),bmi介於18.5-22.9kg/m2之間為正常體重,>23為超重,>25為肥胖。對於正常體重者,輕體力勞動時每日熱能的攝入量為每公斤體重30kcal,超重者則應控制在每公斤體重20-25kcal以減輕體重,隨著病人體重減輕,肝內脂肪浸潤明顯減少,肝功能也隨之改善。
二、怎麼吃有講究
有人認為,脂肪多了,少吃點葷的,干脆來素食不就解決了。其實不然,在短時間內急劇降低脂肪攝入,非但沒有作用,還會不可避免地引起低血糖等症狀。實際上,在總熱能一定的情況下,高蛋白、適量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一個都不能少,但要以合理分配為原則。其中蛋白質占總熱能的15-20%(建議1/3以上為優質蛋白,如魚類、蝦、瘦肉、牛奶、雞蛋等);脂肪占20-25%;糖類占50-60%。
保證高蛋白攝入量
高蛋白可提供膽鹼、蛋氨酸、胱氨酸、色氨酸、蘇氨酸和賴氨酸等抗脂肪肝因子,增加載脂蛋白的合成,有利於將脂質順利運出肝髒,減輕脂肪肝,並有利於肝細胞功能的恢復和再生。且蛋白質較高的食物有特殊的食物動力作用,可刺激體內新陳代謝,故適當提高蛋白質的攝入量有助於減輕體重。
減少糖類和甜食
碳水化合物主要由糧谷類供給。除蔬菜、水果所含天然碳水化合物外,盡量不要使用精制糖類、蜂蜜、果汁、果醬、蜜餞等甜食和甜點心。因為糖類攝入過多可增加胰島素分泌,促使糖轉化為脂肪,不利於脂肪肝的恢復。
脂肪要適量
脂肪中必需脂肪酸,對預防和治療脂肪肝有利,但攝入過多對控制熱能不利,應供給適量。植物油不含膽固醇,所含谷固醇、豆固醇、必需脂肪酸有較好的去脂作用,對治療大有益處,所以應以植物性脂肪為主,盡量多攝取單不飽和脂肪酸(如橄榄油、茶油等),限制飽和脂肪酸的攝取量(如豬油、牛油、黃油、奶油等)。膽固醇攝入量也應限制在300mg以內。富含膽固醇的食物有動物內髒、魚子、蝦子、蛋黃等。
三、其他東西也要吃
脂肪肝患者飲食不宜過分精細,主食應粗細雜糧搭配,多食用蔬菜、水果和菌藻類以保證足夠數量膳食纖維的攝入。富含膳食纖維的食品有粗麥粉、糙米、硬果、豆類、香菇,海帶、木耳及鴨梨等。建議每日攝取蔬菜500g一750g。
多種維生素能保護肝細胞,防止毒素對肝細胞的損害。其中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參與肝髒脂肪代謝,並對肝細胞有保護作用;維生素a和d-胡蘿卜素可防治肝纖維化。因此脂肪肝患者應多進食富含各種維生素的食物,如新鮮黃綠蔬菜和水果。並盡量在餐前或兩餐之間饑餓時進食,以減少主食進食量。另外,微量元素硒與維生素e一起服用具有協同保護作用。
四、喝水要得法
對於肥胖性脂肪肝病人來說,每日攝入適量的水有助於腎髒功能的正常發揮及減輕體重、促進肝內脂肪代謝。我們建議每日飲水量在2000ml左右。但也不要一次飲得過多,以免給消化道和腎髒造成負擔。飲用水的最佳選擇是白開水、礦泉水以及清淡的綠茶、菊花茶等,切不可以各種飲料、牛奶、咖啡代替。
五、吃的習慣要調整
脂肪肝患者應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一日三餐有規律,盡量避免過量攝食、進零食、夜食、進食速度過快以及過分追求高品位高熱量和調味濃的食物,以防止體內脂肪過度蓄積。
康復醫學領域中的“運動療法”在脂肪肝的綜合治療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合理進行科學規范的運動治療,有助於消耗過量脂肪,減輕肝髒負擔。運動不足會加速脂肪肝病程進展,脂肪肝如果久經不愈同樣也會因肝髒負擔加重而使肝功能受損,導致日後出現一系列肝功能障礙等嚴重後果。但如果運動過度或不當,則會造成機體其他髒器或部位的損傷或傷害,輕則也會引起不同程度的疲勞感,對進一步治療有害無益。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在臨床上有何特點?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容易誤診為急性黃疸型肝炎,主要的病理改變為肝小葉彌散性脂肪變性,而極少有肝細胞廣泛壞死。其臨床特點有:
(1)大多數發生在23~30歲的初產婦。
(2)常在妊娠36~40周出現症狀。
(3)肝髒腫大為最常見表現。
(4)突然劇烈、持續性嘔吐。
(5)右腹上區或中腹上區疼痛,肝區有壓痛、反跳痛。
(6)數日後出現黃疸、發熱,白細胞計數增高,酷似急腹症的表現。
(7)出現維生素缺乏的表現,如周圍神經炎、舌炎、口角炎、皮膚淤斑、角化過度等。
(8)有4%出現脾腫大。
(9)實驗室檢查有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倒置,總蛋白降低。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直接膽紅素定量>3.4微摩爾/升(0.2毫克/分升)。血尿酸、尿素氮增高。尿膽紅素陰性。
(10)超聲波檢查顯示典型的脂肪肝波形(密集微波,出波衰減)。
脂肪肝是否會傳染
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是具有傳染性的,但脂肪肝卻不是由於感染了肝炎病毒而引起的,而是肝內脂肪堆積所致,自然亦無任何傳染性可言。
脂肪肝僅僅是肝內脂肪含量過多、脂肪細胞大量充盈於肝細胞內而引起的肝髒脂肪化。它並不是由於病毒作用引起的,而只是甘油三酯堆積所致的代謝性肝功能異常,故為可逆性的,一旦肝髒內蓄積的過多脂肪消除後,肝功能大多可以恢復正常,也不留下任何後遺症。
脂肪肝與病毒性肝炎只是臨床表現有相似之處,因為二者均不同程度地減低了肝髒的正常代謝功能,使肝功能發生障礙,從而引發出一系列胃腸道不適症狀。然二者又有著本質的區別,因為它們分屬於兩種不同性質的肝髒疾病。所以說:脂肪肝決不是肝炎。

食療脂肪肝

脂肪肝病人可輔以下列食療方法。
1.何首烏粥取何首烏20克,粳米50克,大棗2枚。將何首烏洗淨曬干,打碎備用,再將粳米、紅棗加清水600毫升,放入鍋內煮成稀粥,兌入何首烏末攪勻,文火煮數沸,早晨空腹溫熱服食。
2.赤小豆鯉魚湯取赤小豆150克,鯉魚1條(約500克),玫瑰花6克。將鯉魚活殺去腸雜,與余兩味加水適量,共煮至爛熟。去花調味,分2~3次服食。
3.菠菜蛋湯取菠菜200克,雞蛋2只。將菠菜洗淨,人鍋內煸炒,加水適量,煮沸後,打入雞蛋,加鹽、味精調味,佐餐。
4.靈芝河蚌煮冰糖取靈芝20克,蚌肉250克,冰糖60克。將河蚌去殼取肉,用清水洗淨待用。靈芝入沙鍋加水煎煮約1小時,取濃汁加入蚌肉再煮,放入冰糖,待溶化即成,飲湯吃肉。
5.兔肉煨山藥取兔肉500克,懷山藥50克,鹽少許。將兔肉洗淨切塊,與懷山藥共煮,沸後改用文火煨,直至爛熟,飲湯吃肉。
6.馬蘭頭伴豆腐取馬蘭頭100克,豆腐250克。將馬蘭頭洗淨,入沸水中略煮,撈出切成碎,拌豆腐,可常吃。
7.赤小豆粥取赤小豆100克,粳米50克。將赤小豆洗淨,和粳米一起常法煮粥,每日早晚溫熱服食。

脂肪肝患者營養原則


營養治療是脂肪肝患者最基本的治療措施。營養治療的原則是控制總能量和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提高蛋白質的質和量,給予適量脂肪,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纖維。同時戒酒,改變不良飲食習慣,以促進脂肪酸氧化分解,有效改善肝功能,防止脂肪肝的發生和發展。
1、控制能量攝入:對於脂肪肝[2]患者,能量供給不宜過高。從事輕度活動,體重在正常范圍內的脂肪肝患者每日每公斤應供給126~147kj(30~35kcal),以防止體重增加和避免加重脂肪堆積。對於肥胖或超重者,每日每公斤應為84~105kj(20~25kcal),以控制或減輕體重,爭取達到理想或適宜體重。
2、提高蛋白質的質與量:供給充足的蛋白質,有利於脂蛋白合成,清除肝內積存的脂肪,促進肝細胞的修復與再生。蛋白質供給量每日以110~115g,重體力勞動者加至每日115~210g,占總能量的10%~15%為宜,並保證一定量的優質蛋白。此外,保持氨基酸的平衡很重要。蛋白質中蛋氨酸、胱氨酸、色氨酸、蘇氨酸和賴氨酸等均有抗脂肪肝作用。
3、適量脂肪:脂肪肝患者仍應給予適量的脂肪,而且必需脂肪酸參與磷脂的合成,能使脂肪從肝髒順利運出,對脂肪肝有利。建議每天給予脂肪<40g,約占總能量的20%為宜。植物油含有的谷固醇、大豆固醇和必需脂肪酸有較好的趨脂作用,可阻止或消除肝細胞的脂肪變性,對治療脂肪肝有益。烹調油應該選用植物油。對含膽固醇高的食物應作適當限制。
4、控制碳水化合物:應攝入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禁食富含單糖和雙糖的食品,如高糖糕點、冰淇淋、干棗和糖果等,以促進肝內脂肪消腿。但是過分限制碳水化合物可使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每日碳水化合物以占總能量的60%左右為宜。
5、補充足夠的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肝髒貯存多種維生素。在肝病時貯存能力降低,如不及時注意補充,就會引起體內維生素缺乏。注意補充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b6、維生素b12、維生素e、葉酸、膽鹼、肌醇、鉀、鋅、鎂等的食物,以維持正常代謝,保護肝髒,糾正和防止缺乏。
6、補充足夠的膳食纖維:膳食纖維可減緩胃排空時間,減少脂肪和糖的攝入和吸收,具有降血脂、降血糖的作用。飲食不宜過分精細,主食應粗細雜糧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菌藻類,以保證足夠數量的膳食纖維攝入。
脂肪肝的危害
脂肪肝能引發五種常見病
1.肝硬化和肝癌。脂肪肝長期得不到治療會引起肝細胞缺血壞死,從而誘發肝纖維化和肝硬化等多種惡性肝病。脂肪肝患者並發肝硬化、肝癌的概率是正常人的150倍。
2.消化系統疾病。
3.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腦血管疾病。
4.影響性功能。
5.影響視力。
脂肪肝發病率
脂肪肝的發病率近幾年在歐美和我國迅速上升,成為僅次於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在某些職業人群中(白領人士、出租車司機、職業經理人、個體業主、政府官員、高級知識分子等)脂肪肝的平均發病率為25%;肥胖人群與ⅱ型糖尿病患者中脂肪肝的發病率為50%;嗜酒和酗酒者脂肪肝的發病率為58%;在經常失眠、疲勞、不思茶飯、胃腸功能失調的亞健康人群中脂肪肝的發病率約為60%。近年來脂肪肝人群的年齡也不斷下降,平均年齡只有40歲,30歲左右的病人也越來越多。45歲以下男性脂肪肝明顯多於女性。
脂肪肝病理學進程根據病理學進程,可將脂肪肝分為
早期--單純性脂肪肝
中期--脂肪性肝炎
晚期--脂肪性肝硬化

預防

1、合理膳食每日三餐膳食要調配合理作到粗細搭配營養平衡足量的蛋白質能清除肝內脂肪
2、適當運動每天堅持體育鍛煉可視自己體質選擇適宜的運動項目如慢跑打乒乓球羽毛球等運動;要從小運動量開始循序漸進逐步達到適當的運動量以加強體內脂肪的消耗
3、慎用藥物肝髒是人體的化工廠任何藥物進入體內都要經過肝髒解毒所以平時不要動不動就吃藥特別不要隨便吃廣告上宣傳的所謂保健類的藥物對出現有症狀的脂肪肝患者在選用藥物時更要慎重謹防藥物的毒副作用特別對肝髒有損害的藥物絕對不能用避免進一步加重肝髒的損害
4、此外心情要開朗不暴怒少氣惱注意勞逸結合等也是相當重要的

脂肪肝也可能“餓”出來

脂肪肝並不都是胖子和酒精愛好者的“專利”,營養過剩可以“吃”出脂肪肝,飲酒過量可以“喝”出脂肪肝,目前盛行減肥,過度饑餓也會造成肝髒代謝障礙,導致脂肪大量堆積在肝部,也可“餓”出脂肪肝。
無論脂肪肝的病因是什麼,部分患者可發展為脂肪性肝炎和肝纖維化,最後導致肝硬化,因此,必須對脂肪肝進行及早有效防治。防治脂肪肝最好的辦法就是調整飲食結構、適當增加運動、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重症脂肪肝患者最好還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科學用藥。
 

上一页  [1] [2] 

長期食用蜂蜜蜂皇漿蜂膠蜂花粉是否有副作用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