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克頭發灰,服食,可治大便中帶有鮮癬淤血。荔枝治便血法取6枚荔枝、6個胡桃仁、6枚紅棗肉、9克茶葉,加水煎湯當茶飲服,可治非痔瘡性便血。苦瓜根治大便帶血法用12香蕉皮治痔瘡便血法將香蕉皮燒熟食用,可治痔瘡便血。0克鮮苦瓜根加水煎服,可治大便帶血。豆腐渣治便血法將豆腐渣炒焦後研細,用紅糖水送服,每次6~9克,每日2次,可治長期不愈的大便下血。雞冠花煮蛋治便血法取30克白雞冠花,加750克水,煎剩300克,去渣取汁,打入1只雞蛋,煮熟後加適量白糖服食,每日1次,連服1周,可治便眩蜂蜜葵花子治便秘法將適量葵花子仁搗碎,加1杯溫開水,再加適量蜂蜜,早晚各服1次,對便秘有療效。 消化道出血經腸道排出後,糞便帶血或全血便,顏色可以是鮮紅色、暗紅色和柏油樣。血便的顏色取決於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時間。下消化道(小腸、結腸、直腸、肛門)出血,大便常呈鮮紅色或暗紅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腸)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樣。1)病因便血一般分為鮮血便、柏油樣便和隱血便,現將常見病因分述如下。1.鮮血便:一般來自回腸下端、結腸、直腸、肛門,大便顏色鮮紅或暗紅,可混有粘液和膿血。常見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瘡便血在排便時噴射狀流出或便後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門疼痛較劇。直腸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時糞便變細呈條狀或有壓跡。痢疾便血呈膿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2.柏油樣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嘔出,血液在腸道內停留時間較長,血液中的血紅蛋白與腸內的硫化物結合成硫化亞鐵,硫化亞鐵使大便發黑而發亮,像柏油一樣。出現柏油樣便,表明出血量已經達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藥物可以使大便發黑,用大便隱血試驗可以鑒別。3.隱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顏色改變,僅在化驗時大便隱血試驗陽性者,稱為隱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發生隱血便,常見胃潰瘍、胃癌。2)救護措施救護措施與嘔血基本相同。安靜臥床,減少活動,觀察出血量,適當使用止血藥,發生暈厥、休克及時送醫院急救。如何掛號就診:1.肛腸外科--便後有鮮紅色血,或排鮮紅色血便,一般不伴劇烈腹痛的病人,應掛肛腸外科。2.普通外科--便鮮血,伴劇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應掛普通外科。3.腸道門診--急性起病,排膿血樣便的病人,應掛腸道門診。4.消化內科--排黑便、暗紅色血便,或有慢性結腸炎史,經常排鮮紅色血便的病人,應掛消化內科。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傾向者,應掛血液科進一步檢查。6.腎內科--原有腎炎史,又出現血便者,應掛腎內科。7.傳染科--便血出現在發熱之後,並有疫區生活史的病人,應掛傳染科。3)以下介紹幾則成功治療“便血”食療偏方、秘方:1.取鮮荷蒂(即荷葉中心部分)去莖5個。將其洗淨,煎碎,加水適量,煎煮1小時,取湯,酌加冰糖少許,溫飲,每日2--3次。本方適用於濕熱蘊結所致便血。2.用花椒若干,冬瓜皮少量。將花椒炒黃,與冬瓜皮共研末,每服1--2克,每日3次。本方對便血有效。3.取人參、三七各3克,雲南白藥0.5克。前兩味研為細末,同雲南白藥同服,每日服3次。本方適用於便血量多者。4.用豆腐渣、紅糖各適量,食油少許。用熱油將豆腐渣翻炒至焦脆,晾干,研末。每服10克,每日2次,用紅糖水送下。本方適用於長期便血,久治不愈者。5.取蒼術15克,熟地12克,五味子、干姜各3克。水煎服,1日l劑,分2次服。本方適用於腹中隱痛之便血者。6.用槐花15克,神曲30克,白酒50克。前兩味加入白酒炒黑,然後水煎,每日服2次。本方適用於便血量多者。7.取早蓮草6克。焙干研末,米湯送服。本方適用於先便血後大便者。8.用黃芩炭、旱蓮草各5克。共研細末,開水送服。本方適用於便血鮮紅者。9.取西瓜籽100克。加水煎湯,每次飲1碗。本方清熱降火,適用於便血。10.用金針菜50克,木耳15克,頭發灰10克。將前兩味加水兩碗,煮至一碗,沖人頭發灰於碗內,食菜飲湯。 消化道出血經腸道排出後,糞便帶血或全血便,顏色可以是鮮紅色、暗紅色和柏油樣。血便的顏色取決於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時間。下消化道(小腸、結腸、直腸、肛門)出血,大便常呈鮮紅色或暗紅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腸)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樣。1)病因便血一般分為鮮血便、柏油樣便和隱血便,現將常見病因分述如下。1.鮮血便:一般來自回腸下端、結腸、直腸、肛門,大便顏色鮮紅或暗紅,可混有粘液和膿血。常見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瘡便血在排便時噴射狀流出或便後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門疼痛較劇。直腸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時糞便變細呈條狀或有壓跡。痢疾便血呈膿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2.柏油樣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嘔出,血液在腸道內停留時間較長,血液中的血紅蛋白與腸內的硫化物結合成硫化亞鐵,硫化亞鐵使大便發黑而發亮,像柏油一樣。出現柏油樣便,表明出血量已經達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藥物可以使大便發黑,用大便隱血試驗可以鑒別。3.隱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顏色改變,僅在化驗時大便隱血試驗陽性者,稱為隱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發生隱血便,常見胃潰瘍、胃癌。2)救護措施救護措施與嘔血基本相同。安靜臥床,減少活動,觀察出血量,適當使用止血藥,發生暈厥、休克及時送醫院急救。如何掛號就診:1.肛腸外科--便後有鮮紅色血,或排鮮紅色血便,一般不伴劇烈腹痛的病人,應掛肛腸外科。2.普通外科--便鮮血,伴劇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應掛普通外科。3.腸道門診--急性起病,排膿血樣便的病人,應掛腸道門診。4.消化內科--排黑便、暗紅色血便,或有慢性結腸炎史,經常排鮮紅色血便的病人,應掛消化內科。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傾向者,應掛血液科進一步檢查。6.腎內科--原有腎炎史,又出現血便者,應掛腎內科。7.傳染科--便血出現在發熱之後,並有疫區生活史的病人,應掛傳染科。3)以下介紹幾則成功治療“便血”食療偏方、秘方:1.取鮮荷蒂(即荷葉中心部分)去莖5個。將其洗淨,煎碎,加水適量,煎煮1小時,取湯,酌加冰糖少許,溫飲,每日2--3次。本方適用於濕熱蘊結所致便血。2.用花椒若干,冬瓜皮少量。將花椒炒黃,與冬瓜皮共研末,每服1--2克,每日3次。本方對便血有效。3.取人參、三七各3克,雲南白藥0.5克。前兩味研為細末,同雲南白藥同服,每日服3次。本方適用於便血量多者。4.用豆腐渣、紅糖各適量,食油少許。用熱油將豆腐渣翻炒至焦脆,晾干,研末。每服10克,每日2次,用紅糖水送下。本方適用於長期便血,久治不愈者。5.取蒼術15克,熟地12克,五味子、干姜各3克。水煎服,1日l劑,分2次服。本方適用於腹中隱痛之便血者。6.用槐花15克,神曲30克,白酒50克。前兩味加入白酒炒黑,然後水煎,每日服2次。本方適用於便血量多者。7.取早蓮草6克。焙干研末,米湯送服。本方適用於先便血後大便者。8.用黃芩炭、旱蓮草各5克。共研細末,開水送服。本方適用於便血鮮紅者。9.取西瓜籽100克。加水煎湯,每次飲1碗。本方清熱降火,適用於便血。10.用金針菜50克,木耳15克,頭發灰10克。將前兩味加水兩碗,煮至一碗,沖人頭發灰於碗內,食菜飲湯。 大便帶血,是下消化道,特別是結腸、直腸和肛門部出血的一個特殊症狀,提示腸道有器質性病變,必須十分重視,及時明確診斷,抓緊治療。大便帶血時應考慮下列疾病:
(1)肛門疾病
①血色鮮紅無疼痛者,多見於內痔,ⅰ期痔核以便血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點滴不已,或一線如箭,或僅在手紙上帶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脫出肛門之外。
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門疼痛及典型的便後周期性疼痛。
③肛管癌主要表現為便血及疼痛,疼痛於排便前加劇。
(2)直腸疾病
①直腸息肉的主要症狀是便血,呈間歇性,色鮮紅,一般量不多,這種病常見於兒童。
②直腸癌的主要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糞便變細,帶粘液及血,伴裡急後重或排便不盡感,便血早期為鮮紅,或暗紅,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惡臭粘液,體重減輕,應高度重視。
③放射性直腸炎也可大便帶血,但應有放射治療史。
(3)結腸疾病
①結腸息肉:a.幼年性結腸息肉病,平均發病年齡是6歲,無家族史,主要表現是大便帶血,常伴有營養不良、貧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長遲緩,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腸旋轉不良、臍疝和腦水腫等;b.家族性幼年性結腸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狀以大便帶血、直腸脫垂和生長遲緩為常見特征;c.cronknitecanda綜合征(ccs):為錯構瘤息肉綜合征,至成人發病,大便帶血,多有腹瀉,排便量大,並可含有脂肪,兼見腹痛、厭食、乏力、嘔吐、性欲和味覺減退。幾乎總有指(趾)甲的改變、脫發及色素沉著。
②結腸癌:常見於左半結腸癌,患者多有頑固性便秘,也可間見大便次數增多,癌腫破潰時,可使糞塊外面染有鮮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膿液。
(3)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與細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見便血,且多與粘液或膿液同時排出,伴有腹痛。
(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為主要症狀,其大便呈醬紅色,粘液多,且有惡臭味。
(5)出血性大腸桿菌腸炎:表現為急性起病,伴發熱,腹瀉,可有進食腐敗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建議去醫院檢查,不要輕易服藥,是藥三分毒,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完成治療。
運動多喝水多吃含雙歧因子的食品
幫助排洩脂肪的食物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