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求酥魚的正宗做法和聖旨骨酥魚的秘方正文

求酥魚的正宗做法和聖旨骨酥魚的秘方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酥魚和骨酥魚一樣嗎,我們這裡愛吃魚的特別多,我感覺酥魚市場特別大,但了解後知道,酥魚做不好沒人要,特求酥魚的正宗做法。另外我吃過聖旨骨酥魚,特別的好吃,真有吃了還想吃的欲望,聽內行人說,聖旨骨酥魚好吃是因為聖旨骨酥魚的“秘制秘方”,誰有聖旨骨酥魚的秘方,兄弟衷心感謝。
 
骨酥魚做法大揭秘:聖王骨酥魚最新做法之骨酥長江魚

據《大清食話》記載,歷朝歷代作為時代飲食旗幟,莫過於宮廷的飲食;明清宮廷一改唐宋宮廷飲食“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這種誇張杜撰大於現實的作風,不僅留下了確切的御宴宮廷菜品明細,甚至還有著流傳至今的原料及做法,從那些充滿濃濃生活氣息的記錄上,流傳著一個有趣的習俗,明清皇宮“御廚止用羊肉”,原則上“不登彘(豬)肉”。

據記載,為慶祝和親成功,康熙宴請西藏王第一道菜是“旋魳”,即用羊肉制成;而乾隆禁止宮廷為半夜饑餓時進貢上“燒羊”,所以羊肉是清朝的宮廷食材用量上的至尊,當時陝西馮翊縣出產的羊肉,時稱’膏嫩第一”;到嘉慶時,“御廚歲費羊數萬口”,就是買於陝西,而隨著王朝的傳續,清廷這種嗜吃羊肉為主要肉類的習俗,有增無減,大致在嘉慶道光時,“朝廷從河北榷場買契丹羊數萬”,而御廚帳本上更“嚇煞人”般記錄一年中“羊肉四十三萬四千四百六十三斤四兩,常支羊羔兒一十九口,豬肉四千一百三十一”,這裡盡管記載著有少量的豬肉支出,但絕大部分的豬肉是上了“看碟”和配菜之列。

大清皇宮這一飲食習慣得以傳承,都傲氣地表示宮中主用羊肉,不用豬肉乃祖宗習俗,即使到光緒時,皇後“中宮內膳,日供一羊”,縱是產羊不多,剩下的食料不得不用魚蝦水產來替補。

既然已用魚蝦水產,宮廷御廚千方百計為各位皇宮貴族調理膳食,高蛋白低脂肪的魚類成為首選,為了烹出各種魚菜佳肴,清宮御膳總管設下美食擂台,誰能做出最讓皇室滿意的魚菜,可終身享受大清俸祿,各位御廚想盡了辦法,一位來自正定府的御廚(正定府即現在的石家莊),入宮前,其爺爺曾給本省一做魚世家幫廚多年,善做一種“骨酥刺爛了魚形還能保持十分完整”的骨酥魚,此魚因“器具絕、工藝絕、配方絕”和“魚絕、味絕、營養絕”曾被聖旨御封。這位正定府御廚,從爺爺那一代就開始專門做魚,三代心血,技藝越來越精,甚至超過了“骨酥魚師祖”,但古代人道德高尚,信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所以,盡管自家技藝早已爐火純青,但始終沒有另起名號,這次宮廷設擂,正定御廚結合自己已掌握的御膳秘笈,做了一道“香辣骨酥小鲫魚”,入口鮮香,細品微辣,骨酥刺爛,回味悠長,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食後大為贊賞,並賜名為“聖王骨酥魚”(即“聖上之意、魚中之王”之意,故稱為聖王)。借慈禧太後威嚴,“聖王骨酥魚”從此在業界揚名立腕,也因為祖傳絕技結合了宮廷秘方,聖王骨酥魚自此更是與眾不同。骨酥長江魚是聖王骨酥魚的做法之一。

主料:武昌魚10條
輔料:鹽、花椒、大蒜、大料、草果、砂仁各適量、白糖200克、醋1000克、醬油500克、料酒200克、百味寶10克、老湯5000克(分次添加)。
用具:磁州窯砂鍋
制作:鍋底鋪竹片若干。接著放入輔料,料上邊放魚,然後把砂鍋置於爐火上,大火"料窨",這是魚好吃不好吃的關鍵,然後加入優質小米水,水要超過最上層魚。鍋內魚湯沸騰後,把火勁調小,火勁大小以鍋內魚湯微滾而不沸騰為佳。國內湯少時,加適量老湯。大約3到6個小時魚即可以出鍋。
特點:骨酥刺爛,老少皆宜,既有武昌魚的鮮味,又有骨酥魚的香味,誰吃誰說好。
 

油豆腐的湖南做法是怎麼樣的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