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誰知道怎樣做韓國拌飯正文

誰知道怎樣做韓國拌飯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http://www.meishichina.com/eat/wsfood/200711/24131.html




這個是美食天下的韓國拌飯做法網頁,我自己是看著做的,效果還可以。

如果自己做的沒有味道,可能是需要腌的東西腌制的時間不夠,或者沒有攪拌入味喔。

 

韓國料理之代表-拌飯的做法

現在使用辣椒醬拌飯吃是很普及了,但也有使用醬油拌飯的。從宮中傳下來的拌飯叫做骨董飯,意思是它的裡面放入了很多各種各樣的材料達到驚人的程度。

?材料材料:黃豆芽150g,(鹽1t,香油2t,芝麻1t),南瓜150g,(水200cc,鹽1/2t,芝麻粉1t,香油1t),黃瓜150g(水200cc,鹽1/2t,芝麻粉1t,香油1t),蕨菜120g,(醬油1t,香油1t,蒜泥1t,胡椒粉少量),牛肉100g,香菇100g,(醬油1t,剁好的蔥1t,蒜泥1/2t,胡椒粉少量,香油1t,芝麻粉1t),桔梗120g,(水200cc,鹽1/2t,芝麻粉1t,香油1t),蘿卜絲150g,(細鹽1/2t,細辣椒面1t,白糖1/2t),雞蛋2個,青浦糕100g,紫菜2張(不抹油烤,切細短條或放入塑料中打碎),銀杏10粒,辣椒醬5t,香油5t)
?做法1.桔梗切絲後在燒開的鹽水中抄出來,用清水涮,然後調佐料炒。
2.黃豆芽在開水中抄出來,用涼水涮,之後拌。
3.黃瓜轉著切絲,腌漬在鹽水中,然後炒出來冷卻。
4.南瓜切絲後,輕輕腌漬,去掉水分後,炒出來冷卻。
5.泡開的香菇切絲後,調佐料炒後冷卻。
6.牛肉切絲後,調佐料炒後冷卻。
7.搗雞蛋後,煎出來切絲。把飯盛在碗中,之後把所有的菜挨個裝入,上面倒辣椒醬和香油。
8.蘿卜切絲後,用細辣椒面染紅,之後涼拌。




tips


*不一定使用這裡所說的菜,可以使用其他菜來拌。
*把雞蛋煎得半程熟後,放進飯裡拌的情況也有。
*各種菜一個一個做出來後,放進去拌才好吃。
*辣椒醬一般情況下使用現成的,但辣椒醬和剁好的牛肉及蜜一同炒出來使用的話會更好吃。
*有時牛肉切絲後調佐料炒出來放在飯上面,有時剁好了牛肉調佐料炒出來放在飯上面。



韓國家常飯:石鍋拌飯

石鍋拌飯是韓國人民非常喜愛的家常飯之一,各地區的韓國人會就地取材,把當地的時蔬與米飯在石鍋中加熱後,在“茲茲”做響中,把營養和美味拌在一起,使你在油香濃郁中保持一份堅挺的“戰斗力”,最大的特點“下飯”,即使滿滿一大石鍋的飯,也會讓挑食的你吃到鍋底精光。其做法更是簡便易行,每個人都可根據自己的選材,會有精彩的發揮。



做法:
1.准備蒸好的白米飯,再准備與之相拌的蔬菜,它們是涼拌的嫩豆芽和青菜、炒好的蕨菜、紅蘿卜絲、炒好的肉末(肉的品種可根據自己喜好選擇,若用海鮮會有更意想不到的效果)。

2.只煎雞蛋的一面,使蛋黃完整而表面凝結,使其脫離蛋清而不破裂。准備兩個嫩蛋黃。
3.米飯在放入石鍋前,在石鍋底部及邊緣塗抹一層香油,其作用是不使米飯粘鍋,同時添加油香味道。
4.准備一小碗佐餐的淡湯,當你覺得飯干時可拌入;准備一小碟辣椒醬,適量拌入後非常提味。

5.石鍋放入米飯後,再在表面呈扇狀鋪上與之相拌的蔬菜、肉末與雞蛋,加熱後當香油茲茲作響時端下,此時,濃香四溢,你可以用筷子攪拌使它們混合,視覺效果五彩斑斓,在它們與石鍋熱接觸中,增加你的味覺快感。





石鍋拌飯的做法(韓國料理)

材料:蔬菜,肉,米飯,韓式辣椒醬

需要注意的:




1.米飯是熟米飯,涼的比較好,石鍋內需要均勻的塗上一層油。石鍋與米飯在火上燒的時候,到一定程度會發出滋滋的聲音,如果不喜歡吃鍋巴太多的朋友,就可以關掉火了。如果跟我一樣喜歡吃脆脆鍋巴的,可以再燒5分鐘。




2.飯裡的蔬菜可以按自己喜歡的放,一般是豆芽,胡蘿卜,蕨菜。肉類也是按自己喜歡的放,可以是肉絲,肉片,鱿魚花,牛肉愛怎麼搭配怎麼搭,喜歡就好




3.石鍋拌飯一定要加雞蛋的,雞蛋煎至一面熟就好,不需要兩面煎




4.在米飯面上鋪菜的時候按扇形擺放,好看,中間放雞蛋,喜歡吃辣味的朋友可以加適量韓式辣椒醬,一起拌。
湊近看看肉,很嫩的哦~~







韓式辣醬拌飯


原料:
米飯、紅蘿卜、黃豆芽、青椒、雞蛋一個。韓國辣醬、鹽、雞精、生抽、蒜茸少許。
做法:
1、先用砂鍋煮好米飯待用,把紅蘿卜和青椒分別切成絲,豆芽洗淨。

2、燒鍋熱油,把切好的紅蘿卜絲加蒜茸翻炒片刻加入鹽雞精出鍋放到蒸好的米飯上面,同樣把豆芽炒過後也放到米飯上。然後把雞蛋煎到七成熟後也放到米飯上,加入辣醬淋上生抽用小火焖3分鐘即可。

 

吃飯前喝一碗湯好嗎?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