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吃午飯總是沒規律,到底什麼時候吃好? 根據你的休息時間,最好選擇個合適的時間短,別太考前或者靠後就好了 午飯要在午未交替之時的12∶30吃最好。《黃帝內經十二時辰養生法》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663658 (化學工業出版社)講:最好是先睡午覺,再吃飯。到底有什麼好處呢?首先,人從早上起床之後,體內陽氣一直處於旺盛的上升階段,氣血處於相對活躍的狀態。到中午11點,也就是午時,陽氣到達頂峰轉而往下走,而陰氣初生,陰陽相交,再加上一上午的活動勞作,人就會有一種困倦之意,這其實是身體在提醒我們,此時應該適當休息,以培養初生的陰氣,保證陰陽的正常交替,維護陰陽的相對平衡。“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氣平衡陽氣固密了,人的整個身心狀態就好了。其實,我們學習各種養生方法,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協調和保持陰陽氣血的相對平衡。
從睡眠和飲食的關系來講,吃完飯後立馬睡覺也是不科學的。不論是白天還是晚上,吃完就睡都會嚴重影響我們的消化系統,有可能造成消化管道的“交通堵塞”——食物還沒到胃裡,你就躺下了,它就堵在半道上,很多脾胃病、肥胖病症就會出現,有的甚至可能出現食物倒流現象。相反,如果睡完午覺後再吃,吃完後稍微休息一下開始進行工作學習等活動,這些健康隱患就都避免了。我們很少聽說有誰吃早飯吃出脾胃病、肥胖症等問題的吧?道理是一樣的。
午睡後吃飯不僅避免了很多毛病的發生,而且非常有利於消化吸收。我們知道,午時是心經“當班”,這個時段心經的氣血最旺,到下午1點的時候心經就交班給小腸經了,下午的1~3點是小腸經值班,這時候小腸經的氣血最旺,小腸的功能最好。而小腸是干什麼的,不就是管消化吸收、分泌清濁的嗎?所以如果你先睡完午覺12點半左右吃飯,到1點鐘的時候,食物經過脾胃的初步處理,開始到達小腸,而此時小腸“精力”最旺,狀態最好,工作的效率自然就會更高更好。小腸的“工作”做得好,你的消化吸收就好,該吸收的都能吸收,該丟棄的都能及時丟棄,你就不會得一些消化吸收方面的病,而其他髒腑接下來的工作也會變得非常輕松,五髒六腑就會進入一個良性循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