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飲水與健康”專題研討會上,美國運動醫學學會主席米勒德·斯塔福德博士指出,含水的食物都可以補水,沒有不健康的食物和飲料,只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警惕喝水的誤區:只有飲白開水才能有效補水
其實,任何含水的食物都可以補水。按照美國的“居民膳食指南”,成年女性每天應該喝2.7升的水,成年男性是3.7升。對照一下中國的居民膳食指南,要求成年人每天至少飲水1.2升。乍一看,好像美國人每日飲水量遠遠超過中國,其實不然。米勒德·斯塔福德博士說,幾乎所有的食物中都含有水分,美國的膳食指南是把食物中的水分都包括進去了,而中國的膳食指南則僅包括飲水量。
不管是茶、咖啡、果汁還是可樂飲料,其中水的含量都超過90%,都可以有效補水。米勒德·斯塔福德博士說,在中國的膳食指南中,對於飲水的建議是“每天足量飲水,合理選擇飲料”,也並非一味提倡白開水,而是提醒人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習慣選用不同的補水方式。比如乳飲料和純果汁飲料含有一定量的營養素,可適量飲用作為膳食的補充,還有些飲料添加了一定的礦物質和維生素,適合熱天戶外活動和運動後飲用。 夏天多喝白茶有益身體健康 品茶:夏天多喝白茶有益身體健康 茶葉按發酵度與制作方法的不同,分為紅茶、綠茶、烏龍茶等類型,但你是否聽說過“白茶”呢?最近,英國《最佳營養學》雜志介紹,相對於綠茶來說,白茶由於制作工藝簡單,保留了茶葉中的更多營養成分。 在國內,白茶不如綠茶、烏龍茶等更為常見,不過,也有銀針白毫、白牡丹等不同的品種;在英國,喝白茶則是非常流行的一件事。專家指出,所謂白茶,是用早春季節采摘的茶葉制作而成的。此時,茶葉和茶芽都比較稚嫩,綠色的葉子外表披滿白色茸毛,所以叫“白茶”。 白茶比紅茶、綠茶在制作方法上更為簡單。一般來說,綠茶是沒有發酵過的茶,制作中要經過采摘、炒青、揉捻、干燥等過程。紅茶則經過完整的發酵,發酵度達80%—90%,制作過程包括采摘、萎凋、揉捻等,但不包括炒青。白茶是把茶葉采摘下來後,只經過輕微的、約10%—30%程度的發酵,不經過任何炒青或揉捻動作,便直接曬干或烘干制作而成的。由於制作過程簡單,以最少的工序進行加工,因此,白茶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茶葉中的營養成分。 專家指出,和綠茶、烏龍茶相比,白茶中茶多酚的含量較高,它是天然的抗氧化劑,可以起到提高免疫力和保護心血管等作用。白茶中還含有人體所必需的活性酶,可以促進脂肪分解代謝,有效控制胰島素分泌量,分解體內血液中多余的糖分,促進血糖平衡。 此外,夏天經常喝白茶的人,很少中暑。專家認為,這是因為白茶中含有多種氨基酸,具有退熱、祛暑、解毒的功效。白茶的殺菌效果也要強過綠茶。美國紐約佩斯大學的米爾頓·斯奇芬伯博士最近指出,他和研究人員把白茶放入牙膏裡,再塗在有細菌的實驗台上。實驗證明,混合有白茶的牙膏,殺菌能力顯著增強。因此,他認為,多喝白茶有助於口腔的清潔與健康。減肥的 1、黑茶:可抑制小腹脂肪堆積。一說起肥胖,人們馬上會想到腹部脂肪,而黑茶對抑制腹部脂肪的增加有明顯的效果。黑茶是由黑曲菌發酵制成,顧名思義,是黑色。在發酵過程中產生一種普諾爾成分,從而起到了防止脂肪堆積的作用。想用黑茶來減肥,最好是喝剛泡好的濃茶。另外,應保持一天喝1.5升,在飯前飯後各飲一杯,長期堅持下去。黑茶在我國生產歷史十分悠久,主要產於湖南、湖北、四川、雲南、廣西等地。黑茶可直接沖泡飲用,也可以壓制成緊壓茶(如各種磚茶)。它們的湯色近於深紅,葉底勻展烏亮。 2、吉姆奈瑪茶:有效抑制糖分吸收。印度醫學中,頻繁出現的就是這種吉姆奈瑪茶。吉姆奈瑪的綽號又叫“糖殺死”,嚼過它的葉以後再吃糖,口裡不會有甜的感覺,攝取量自然大減,糖分和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量降低,因而轉化成脂肪量也就相對減少。吉姆奈瑪茶不僅對防治和改善肥胖有效,還對糖尿病有輔助治療的作用。 3、荷葉茶:古代減肥秘藥。一種用荷花的花、葉及果實制成的飲料,不僅能令人神輕氣爽,還有改善面色、減肥的作用。充分利用荷葉茶來減肥,需要一些小竅門。首先必須是濃茶,第二泡的效果不好。其次是一天分6次喝,有便秘跡象的人一天可喝4包,分4次喝完,使大便暢通,對減肥更有利。第三最好是在空腹時飲用。其好處在於不必節食,荷葉茶飲用一段時間後,對食物的愛好就會自然發生變化,變得不愛吃油膩的食物了。 4、杜仲茶:可降低中性脂肪。因為杜仲所含成分可促進新陳代謝和熱量消耗,而使體重下降。除此之外還有預防衰老、強身健體的作用。 5、烏龍茶:可燃燒體內脂肪。烏龍茶是半發酵茶,幾乎不含維他命c,卻富含鐵、鈣等礦物質,含有促進消化酶和分解脂肪的成分。飯前、飯後喝一杯烏龍茶,可促進脂肪的分解,使其不被身體吸收就直接排出體外,防止因脂肪攝取過多而引發的肥胖。夏天驕陽高溫,溽暑蒸人,出汗多,人體內津液消耗大,此時宜飲龍井、毛峰、碧螺春等綠茶。綠茶味略苦性寒,具有消熱、消暑、解毒、去火、降燥、止渴、生津、強心提神的功能。綠茶綠葉綠湯,清鮮爽口,滋味甘香並略帶苦寒味,富含維生素、氨基酸、礦物質等營養成分,飲之既有消暑解熱之功,又具增添營養之效。
陳皮茶:將干橘子皮10克洗淨,撕成小塊,放入茶杯中,用開水沖入,蓋上杯蓋焖10分鐘左右,然後去渣,放入少量白糖。稍涼後,放入冰箱中冰鎮一下更好。常飲此茶,既能消暑又能止咳、化痰、健胃。
桑菊茶:將桑葉、白菊花各10克,甘草3克放入鍋中稍煮,然後去渣葉,加入少量白糖,桑菊茶制成了。常飲這種桑菊茶,可散熱清肺潤喉,清肝明目,對風熱感冒也有一定療效。
荷葉涼茶:將半張荷葉撕成碎塊,與中藥滑石、白術各10克,甘草6克,放入水中,共煮20分鐘左右,去渣取汁,放入少量白糖攪勻,冷卻後飲用,可防暑降溫。
西瓜皮涼茶:很多人吃完西瓜將皮丟棄很可惜,可將外皮綠色的那一層利用起來,洗淨後切成碎塊,放入適量的水煮半小時左右,去渣取汁,再加入少量白糖攪拌均勻,去暑利尿解毒的西瓜皮涼茶就做成了。
薄荷涼茶:到中藥鋪買回薄荷葉、甘草,每次各取6克,加水1000克左右,煮沸5分鐘後,放入白糖攪勻。常飲此涼茶提神醒腦。
綠茶,消暑降溫用,面且對抗電腦輻射有好處;菊花茶,對眼睛好;玫瑰茶,美容、養顏的;還有如果怕熱、火大的話,可以喝金銀花或是苦丁茶(這個很苦的)。
四季喝茶講究
春天喝什麼茶好春飲花茶 我國大部分地區是季風氣候,春溫、夏熱、秋涼、冬寒,四季極為分明。在春天的日子裡,春風復蘇,陽氣生發,給萬物帶來了生機,但這時人們卻普遍感到困倦乏力,表現為春困現象。人喝花茶,能緩解春困帶來的不良影響。花茶甘涼而兼芳香辛散之氣,有利於散發積聚在人體內的冬季寒邪、促進體內陽氣生發,令人神清氣爽,可使“春困”自消。 花茶是集茶味之美、鮮花之香於一體的茶中珍品。“花引茶香,相得益彰”,它是利用烘青毛茶及其他茶類毛茶的吸味特性和鮮花的吐香特性的原理,將茶葉和鮮花拌和窨制而成,以茉莉花茶最為有名。這是因為,茉莉花香氣清婉,入茶飲之濃醇爽口,馥郁宜人。高檔花茶的泡飲,應選用透明玻璃蓋杯,取花茶3克,放入杯裡,用初沸開水稍涼至90℃左右沖泡,隨即蓋上杯蓋,以防香氣散失。二三分鐘後,即可品飲,頓覺芬芳撲鼻,令人心曠神怡。
夏天喝什麼茶好夏飲綠茶 夏日炎熱,驕陽似火,人在其中,揮汗如雨,人的體力消耗很多,精神不振,這時以品綠茶為好。因綠茶屬未發酵茶,性寒,“寒可清熱”,最能去火,生津止渴,消食化痰,對口腔和輕度胃潰瘍有加速愈合的作用。而且它營養成分較高,還具有降血脂、防血管硬化等藥用價值。這種茶沖泡後水色清冽,香氣清幽,滋味鮮爽,夏日常飲,清熱解暑,強身益體。綠茶中的珍品,有浙江杭州獅峰的龍井,湯色碧綠,清香宜人,被譽為“中國綠茶魁首”;江蘇太湖碧螺春,茶色碧翠嫩綠,香氣濃郁;安徽黃山毛峰,茶味清香。 沖泡綠茶,直取90℃開水泡之,高級綠茶和細嫩的名茶,其芽葉細嫩,香氣也多為低沸點的清香型,用80℃開水沖泡即可,沖泡時不必蓋上杯蓋,以免產生熱悶氣,影響茶湯的鮮爽度。
秋天喝什麼茶好秋飲青茶 秋天,天高雲淡,金風蕭瑟,花木凋落,氣候干燥,令人口干舌燥,嘴唇干裂,中醫稱之“秋燥”,這時宜飲用青茶。青茶,又稱烏龍茶,屬半發酵茶,介於綠、紅茶之間。色澤青褐,沖泡後可看到葉片中間呈青色,葉緣呈紅色,素有“青葉鑲邊”美稱,既有綠茶的清香和天然花香,又有紅茶醇厚的滋味,不寒不熱,溫熱適中,有潤膚、潤喉、生津、清除體內積熱,讓機體適應自然環境變化的作用。常見的烏龍茶名品有福建烏龍、廣東烏龍、台灣烏龍,以閩北武夷巖茶、閩南安溪鐵觀音為著名。但烏龍茶類很多以茶樹品種而分,有鐵觀音、奇蘭、梅占、水仙、桃仁、毛蟹等。烏龍茶習慣濃飲,注重品味聞香。 沖泡烏龍茶需100℃沸水,泡後片刻將茶壺裡的茶水倒入茶杯裡,品時香氣濃郁,齒頰留香。
冬天喝什麼茶好冬飲紅茶 冬天,天寒地凍,萬物蟄伏,寒邪襲人,人體生理功能減退,陽氣漸弱,中醫認為:“時屆寒冬,萬物生機閉藏,人的機體生理活動處於抑制狀態。養生之道,貴乎御寒保暖”,因而冬天喝茶以紅茶為上品。紅茶甘溫,可養人體陽氣;紅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糖,生熱暧腹,增強人體的抗寒能力,還可助消化,去油膩。紅茶類在加工過程中經過充分發酵,使茶鞣質氧化,故又稱全發酵茶。茶鮮葉經過氧化後形成紅色的氧化聚合產物———茶黃素、茶紅素、茶褐素,這些色素一部分溶於水,沖泡形成了紅色茶湯。傳統工夫紅茶名品有湖紅、宜紅、寧紅、閩紅、台紅、祁紅,以安徽祁門縣的祁紅為著名。 沖泡紅茶,宜用剛煮沸的水沖泡,並加以杯蓋,以免釋放香味。英國人普遍有飲“午後茶”習慣,常將祁紅和印度紅茶拼配,再加牛奶、砂糖飲用。在我國一些地方,也有將紅茶加糖、奶、芝麻飲用的習慣,這樣既能生熱暖腹,又可增添營養,強身健體。 夏天適合喝些綠茶類的。綠茶防暑降溫,補充水分,對身體很好 推薦一個網上買茶的地方“引茶網”,品種很齊全、價格比茶莊實惠,最重要的是品質完全有保證。。。 茶、咖啡、可樂並稱當今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但近年的消費趨勢卻顯示出咖啡和可樂正在不斷地向茶的主流地位發起挑戰。不同文化背景的國家在飲品選擇方面有著各具特色的偏好,自然清新的茶香,浪漫濃郁的咖啡,刺激爽口的可樂,究竟誰更受青睐?
英國:“茶老大”遭遇挑戰
英國人有著350多年的飲茶歷史,據《泰晤士報》報道,近80%的英國人都喝茶,65歲以上人中喝茶者比例更高達85%。因此,在英國,茶的人均消費量占全球首位,平均每天喝掉1.65億杯茶。英國本土不產茶,茶葉進口量長期高居世界第一,每年高達14萬噸。
然而,根據消費者研究機構的調查,在過去兩年中,英國的茶葉市場卻出現了萎縮的跡象,茶包的銷售量下降了16%,而散裝茶則下降了9%。茶葉消費從1999年的7.07億英鎊縮水到了去年的6.23億英鎊,下降了12%。
相反,香奶咖啡、熱牛奶咖啡和各種水果茶的銷售量卻在增長,不含咖啡因的飲料更是增長了50%,這意味著很多年輕人漸漸對喝茶失去了興趣。雖然在15歲到24歲的人中,有72%的人喝茶,但他們的消費量遠不及年長的人,每天喝茶超過兩杯的人只有38%,而在65歲以上的人中,這個比例是70%。同時,人們對喝茶治百病的傳統看法也產生了懷疑,這也是導致茶葉銷售量下降的一個原因。
法國:咖啡香濃依舊
在法國,生活如果沒有咖啡簡直可以說是世界的末日到了。法國的咖啡像英國的下午茶一樣飄蕩著歐洲文明經典的醇香。1644年咖啡被帶到法國,之後便大行其道,形成了源遠流長的咖啡文化。
法國人喝咖啡講究的不是味道,而是環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