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陝西米皮怎麼做正文

陝西米皮怎麼做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原料:

籼米、大料水、蒜水、姜汁水、醋、油潑辣子、香味油。

附:調味料做法:(這可是味道是否正宗的關鍵)

有七樣東西不可缺少

1、大料水。小鍋中倒入一碗水,放少許花椒、4-5粒大料(即八角)。有條件的話,還可以放幾粒茴香和孜然。把水煮開後稍微再煮10分鐘,浸泡過夜備用。

2、蒜水。這可是面皮味道的精髓,如果說辣椒油是調味的先鋒,那蒜汁就是主味的將軍。是絕對不能缺少的哈。最好選用當年產紫皮大蒜,搗碎後加少許鹽,並加入涼開水而成。

3、姜汁水。老姜磨蓉,加入水即可。

4、醋。最好用熟醋,那味道才醇厚。用個小碗盛著放入微波爐中加熱就可以。

5、油潑辣子。這個不多說了哈,參見前文(油潑辣子)。

6、鹽。

7、香味油。在油潑辣子一文中也提及,請參閱。

貼心建議:

我的用量如此:

大料水:蒜水:姜汁:熟醋:油潑辣子:香味油=1:2:1:1.5:1.5:1

我用的類似於大匙一樣的湯匙,也就是圖中所現的勺子。大家可以按照習慣自己調制。但是原則上蒜水要多,醋和辣子也不能少哈。

蒜和姜不是切,而是用磨蓉的器具磨出蓉,或者壓蒜器也行。

大料水一定要浸泡過夜,味道才夠。

貼心建議:

1、米皮的厚薄和韌性可以自己調節。粉漿舀的多,粉就厚;粉漿舀的少,粉就薄。同樣,粉少水多的,就嫩;粉多水少的,韌些。要選擇哪一種,關鍵是你自己的口味。多試驗幾次,就有經驗了。

2、淘米時要淘洗到水清為止,加水也需適度,蒸制時攤漿要薄,火力要猛,快速蒸透。

3、蒸的時候一定要鼓起大泡才算好。但是不能蒸的時間太長,時間太長,米皮容易斷。這個度還是要自己把握。根據我家的火力,我一般是2分鐘,起大泡即可。

4、蒸面皮時最好用兩個以上的盤子,一個蒸,一個揭。有條件的話,盤子用不沾底的,如不沾的pizza盤。但是不建議新手用9寸(含)以上的盤,皮太大,不容易揭下來,容易破皮。

5、取放米皮盤,我用的是耐熱夾,非常好用。不亞於那種專用的金屬籮。

6、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如何判斷你的米質量符合要求,那就是蒸完後盤底是否干淨,沒有張粘物。否則,米性還是太黏,米皮口感不夠韌。

7、如果實在很難買到符合要求的大米,還有一個解決辦法,那就是按照大米:紅薯粉=1:1-1:3的比例加入紅薯粉。但切記,紅薯粉加入前,要先用2倍的水和至沒有顆粒,再加入米漿中拌勻。此辦法可以有效解決米性粘的問題。只是有一點,紅薯粉蒸出來的米皮顏色偏暗,頗似熟紅薯的顏色,但是口感確實不錯。我之前就是用這個辦法做米皮滴。

8、米皮吃多少切多少拌多少。沒有切過的米皮,在冰箱中包好後可以冷藏保存24小時。過長,則不新鮮,不建議拌食用。

9、以上所有份量、時間都是依據我自己實際情況得出的,朋友們還需根據自家實際情況具體分析,不斷摸索,一定能找到最適合自家特點的方法。

 

做法:
1、米粉加水和成米漿,然後加入軟硬適中的米飯;
2、用勺子把米飯搗碎,泡在米漿裡過一夜;
3、把上述混合物倒入容器中,用高速打幾分鐘,然後用濾網過濾;
4、用湯匙把濾網中剩余的米飯渣壓濾至米漿中;
5、如蒸涼皮兒的方法蒸好即可。

但要注意以下幾點:
1、漢中米皮兒要蒸得稍微厚一些,切得比較寬,才正宗;
2、粘米粉就是通常所說的在來米粉,中國店中和糯米粉放在一起。不要用美國店的riceflour,味道不對,而且有小粒粒;
3、涼皮兒一定要完全冰涼才能揭下來,否則會粘;
4、加米飯的目的是為了讓涼皮兒軟,用全米粉蒸出的涼皮太硬。這個水量只是一個參考,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加減,喜歡偏硬的就少加一些水,喜歡偏軟的就多加一點兒水。但加減的水量不能過多,記住。

把面筋切好

把黃瓜絲蒜泥辣子油倒在涼皮上,然後放醋(最好用糧食醋山西陳醋也不錯)然後放一點醬油鹽雞精。蒜泥也可以作成蒜汁水。
也可以放芹菜或者黃豆芽之類的蔬菜



然後放面筋攪拌好,就可以吃了,比在外面買的要好很多哦。很筋道,味道也正宗。不想吃辣的可以多放紅油,少放辣椒面

涼皮看著難做,只要掌握了方法還是挺好做的,就是蒸的盤子最好能買到大一點我,我在考慮訂做呢,前一天活好面,洗了,第二天抽時間做就好了,我一般偶晚上做,做好了,也就吃干淨拉

 

米皮,起源於我國秦代,流傳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其獨特的色、汁、味、備受人們的喜愛。
風味特色:米皮潔白,香辣爽口,開胃生津,為素齋小吃,因最初是寺廟中和尚所做,後流行於遵義地區,故又稱和尚米皮,也稱遵義米皮。
秦鎮涼皮已有200余年歷史,以大米粉為原料制成,因主產於戶縣的秦鎮,也叫秦鎮米皮,制作時把大米粉調成糊狀,平鋪在多層竹蒸籠內,旺為蒸熟,做出的涼皮筋、薄、細、軟,具有獨特風味。吃時用近一米長,20多厘米寬的大鍘刀鍘成細絲,加入輔青菜、小豆芽等,調入佐料,好的口味全在辣椒油上,調好的涼皮全呈紅色,辣裡透香。
夏天的美食哦^_^
呵呵
最重要的是做法
涼拌米皮

原料米皮卷粉250克,大頭菜10克,搾菜10克、鹽菜10克、酥黃豆10克,綠豆芽10克。
調料:紅油辣椒、麻油、花椒油、醬油、醋、味精、姜蒜水、蔥花等適量。制作方法:拌。大米磨成米漿舀入刷過熟油的蒸盤內攤勻蒸熟,待涼後改刀切成2厘米寬的長條放入盤中,用沸水燙一下,加入半勺涼開水和氽熟的綠豆芽,再將大頭菜、鹽菜、酥黃豆、蔥花放於米皮上,用紅油辣椒、醬油、醋、味精、麻油、花椒油、姜蒜水兌成汁澆淋在米皮上即成。
風味特色:米皮潔白,香辣爽口,開胃生津,為素齋小吃,因最初是寺廟中和尚所做,後流行於遵義地區,故又稱和尚米皮,也稱遵義米皮。
技術要領:磨米漿時水不能加過多,醬油要少放,否則色不好

 

因做法、吃法、調料、用料上不完全相同形成四大流派:漢中米皮、秦鎮米皮、回民麻醬釀皮、歧山擀面皮。涼皮做法很多,可蒸,可烙,還有擀的。其中尤以蒸最簡單。

米皮和面皮的區別:

1、米皮是用米漿制作出來的。是特別品種的大米泡米、磨漿、蒸制而成。從工藝上看略像廣東的河粉,但口味是完全不同的。真正的米皮大多在陝西本地才能吃到。因為米性的問題,只有當地的米才適合做米皮。

2、面皮則是面粉和面,在水中搓洗,清洗出面筋,再用洗好的粉漿上籠蒸制而成。

3、二者在調配方法上基本一致。只是面皮有面筋,米皮沒有。

4、二者口感有明顯區別,米皮較面皮更韌,更筋道,所以,一般比面皮切的細。

下面介紹下我的體會吧。需要提前說明的是:

1、我今天介紹的是米皮做法,而不是面皮,二者是不同的食物。面皮做法可以參見前文(陝西面皮)。

2、我所用的辦法是一位漢中女孩教我的,應該說具有一定的實踐基礎。要知道,漢中的米皮與秦鎮米皮一樣有名。

3、本文所用的大米是晚籼米。周末我本想拍張對比照片的,可是事情太多,回頭我會補上。

何謂晚籼米?早籼米與晚籼米的區別在於播種收獲的季節不同。早籼米是六七月份收割的。而晚籼米是在早籼收割後播種的,一般在十月份左右收割。

何謂籼米?我國的優質大米品種較多,根據栽培稻分類和稻米理化性質,將食用優質大米分為三類:

1、籼米:屬籼型非糯性稻米,外形修長苗條,常見的有泰國香米、絲苗米、中國香米、貓牙米等。米質較輕,粘性小,碎米多,脹性大,出飯率高,蒸出的米飯較膨松。按其粒質和籼稻收獲季節分為以下兩種:早籼米,腹白較大,硬質顆粒較少;晚籼米,腹白較小,硬質顆粒較多。

2、粳米:屬粳型非糯性稻米,外形短而寬,常見的有珍珠米、水晶米、東北大米等。米質脹性較小而粘性較強。

3、糯米:屬糯性稻米,包括籼糯米和粳糯米。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了吧,我們要用到的晚籼米,其實就是粘性小,碎米多,脹性大的米。粘性越小越好。而這適合做米皮的晚籼米,最好還是隔造的晚籼米(即擱上一兩個月的米)為佳。因為新米膠質大,而舊米的膠質小。

 
去陝北學
 

吃哪些食物容易導致重金屬中毒?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