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一些疏漏。據悉,金字塔的建造者,包括科學家、營養師、職員、以及顧問。哈佛大學公共健康學院的專家們依靠所獲得的最科學的證據,根據食物與健康之間的關系,建立了新的健康飲食金字塔。它修補了美國農業部食物金字塔的基礎漏洞,在關於吃什麼的問題上,提出了更好的建議。 健康飲食金字塔是建立在每日運動和控制體重的基礎之上的,因為這兩個因素對人們保持健康來說,十分重要。它們也會影響到人們吃什麼和如何吃的問題,以及人們吃的食物又如何影響自身的健康。從健康飲食金字塔的底座往上看,其中包括: 全麥食品(在大部分進餐中) 人體需要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碳水化合物的最佳來源是全麥,比如燕麥片、粗面面包、以及玄米(也就是糙米)。它們含有麸糠和胚芽,以及富含能量的澱粉。人體消化全麥的時間要比消化白面包這樣直接的碳水化合物長,這會使人體的血糖和胰島素保持在一個合理的水平,並很快會下降。很好地控制血糖和胰島素水平,能夠減少人體的饑餓感,阻止ⅱ型糖尿病的發生。 植物油。美國人平均每天從脂肪中獲取1/3的日需卡路裡,所以,把它們放在金字塔的下部是有道理的。注意,這裡特別指明的是植物油,並非全部各類脂肪。健康的不飽和脂肪來自橄榄、大豆、玉米、向日葵、花生和其他植物油,以及富含脂肪的魚類,比如三文魚等。這些健康的脂肪不僅改善人體膽固醇水平,而且還能有效防止潛在的心髒猝死和心肌梗死等。 蔬菜(大量的)和水果(每日2到3次)。 多吃蔬菜和水果可以有效防止心髒病和心絞痛的發生;預防各種癌症;降血壓;減輕被稱作憩室炎的腸道疾病;防治白內障和青光眼,對65歲以上的老人來說,這兩種眼疾是造成老年失明的主要病因。 魚、禽、蛋(每日0到2次)。 這是蛋白質的主要來源。大量的研究表明,吃魚可以減少心髒病的危險。肌肉和火雞的飽和脂肪含量低,也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雞蛋是長期被妖魔化的食物,因為它的膽固醇含量相對較高,實際上,雞蛋是很好的早餐,它比油炸甜面包圈或者精面面包圈要好得多。 堅果和帶殼豆(每日1到3次)。 堅果和帶殼豆是植物蛋白、植物纖維、維他命和礦物質的最佳來源。帶殼豆包括黑豆、蠶豆、毛豆等干貨。很多堅果含有豐富的健康脂肪,比如,杏仁、核桃、小胡桃、花生、榛子、松子等可以直接標明該食物有益於心髒。 奶制品和代用鈣(每日1到2次)。 為防治骨質疏松,需要攝入鈣、維生素d等,奶制品是美國人獲得鈣的傳統來源。除了牛奶和奶酪這類含有飽和脂肪的食品外,還有其他的健康方式獲取鈣。例如,三杯全脂牛奶相當於十三小條熟熏肉所含的飽和脂肪。如果你喜歡奶制品,可堅持選擇脫脂或者低脂產品。如果你不喜歡奶制品,代用鈣食品是保證每日人體鈣需求量的保證。 紅肉和奶油(小心使用): 這些食物被放在健康飲食金字塔的上層,因為它們含有豐富的飽和脂肪。如果你每天都吃紅肉,如牛羊肉等,每周嘗試幾次魚或者雞肉可以改善你的膽固醇水平。同樣的,你也可以從奶油換到橄攬油。 大米、白面包、土豆、意大利通心粉、甜品(慎用): 為什麼這些全美國人的主食被放在了健康飲食金字塔的頂端?因為它們會引起人體血糖的迅速提高,導致體重增加,糖尿病、心髒病和其他慢性病的發生。全麥碳水化合物則使人體血糖穩定,至少是緩慢增長而不會超過人體正常水平,使人體有能力處理多余的血糖。 多種維生素: 日常多種維生素,多種礦物補充物是人體的營養後備。我們每天吃的食物有時不能提供人體日常所需的所有營養元素,這時多種維生素可以為那些哪怕是最謹慎小心的食客填補營養缺口。請選擇正牌的多種維生素。 酒精類(適量): 每天少許喝點兒酒,可以降低心髒病的危險。適量是很重要的,酒精是雙刃劍,危害與益處同在。對於男人來說,平衡點是每天喝1到2杯,這可不是指扎啤杯。對女人來說,每天一杯足夠了。 健康飲食金字塔總結了當今最好的飲食情報,它不是空中樓閣,或者一成不變,隨著時代的發展,研究的深入與多樣化,健康飲食金字塔會與時俱進地反映最新、最重要的研究成果。 [編輯本段]十種最佳飲食搭配法 桌上要講究搭配,正確的搭配可以讓我們獲得更多營養。錯誤搭配不僅會讓食品失去營養,甚至會讓身體受到危害。 魚+豆腐 作用:味鮮,補鈣,可預防多種骨病,如兒童佝偻病、骨質疏松症等。 原理:豆腐含大量鈣質,若單吃,其吸收率較低,但與富含維生素d的魚肉一起吃,對鈣的吸收與利用能起更佳效應。 豬肝+菠菜 作用:防治貧血。 原理:豬肝富含葉酸、維生素b12以及鐵等造血原料,菠菜也含有較多的葉酸和鐵,同食兩種食物,一葷一素,相輔相成。 羊肉+生姜 作用:冬令補虛佳品,可治腰背冷痛、四肢風濕疼痛等。 原理:羊肉可補氣血和溫腎陽,生姜有止痛祛風濕等作用。同食,生姜既能去腥膻等滋味,又能有助羊肉溫陽祛寒。 雞肉+栗子 作用:補血養身,適於貧血之人。 原理:雞肉為造血療虛之品,栗子重在健脾。栗子燒雞不僅味道鮮美,造血功能更強,尤以老母雞燒栗子效果更佳。 鴨肉+山藥 作用:補陰養肺,適於體質虛弱者。 原理:鴨肉補陰,並可消熱止咳。山藥的補陰作用更強,與鴨肉伴食,可消除油膩,同時可以很好地補肺 瘦肉+大蒜 作用:促進血液循環,消除身體疲勞、增強體質。 原理:瘦肉中含有維生素b1,與大蒜的蒜素結合,不僅可以使維生素b1的析出量提高,延長維生素b1在人體內的停留時間,還能促進血液循環以及盡快消除身體疲勞、增強體質。 雞蛋+百合 作用:滋陰潤燥,清心安神。 原理:百合能清痰火,補虛損,而蛋黃能除煩熱,補陰血,同食可以更好地清心補陰。 芝麻+海帶 作用:美容,防衰老。 原理:芝麻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降低膽固醇。海帶則含有豐富的碘和鈣,能淨化血液,促進甲狀腺素的合成。同食則美容、抗衰老效果更佳。 豆腐+蘿卜 作用:有利消化。 原理:豆腐富含植物蛋白,脾胃弱的人多食會引起消化不良。蘿卜有很強的助消化能力,同煮可使豆腐營養被大量吸收。 紅葡萄酒+花生 作用:有益心髒 原理:紅葡萄酒中含有阿司匹林的成分,花生米中含有益的化合物白梨醇,二者同吃能預防血栓形成,保證心血管通暢。 不可不知的飲食常識 1、常吃夜宵會得胃癌。 2、一個星期只能吃四個雞蛋。 3、飯後吃水果實錯誤的概念。應是飯前吃水果。 4、喝豆漿時不要加雞蛋及糖。 5、空腹時不要吃番茄,最好是飯後吃。 6、早上醒來先喝一杯水,預防結石。 7、睡前三個小時不要吃東西。 8、少喝奶茶。 9、剛出爐的面包不宜馬上食用。 10、每天喝酒不要超過一杯。 11、天天喝水八大杯。 12、一天不要喝兩杯以上的咖啡。 13、多油脂的食物少吃。 14、10種吃了會快樂的食物:深海魚、香蕉、葡萄柚、全麥面包、菠菜、大蒜、南瓜、低脂牛奶、雞肉、櫻桃。 15、正確的飲食習慣:早上吃的像皇帝,中午吃的像平民,晚上吃的像乞丐。 [編輯本段]健康飲食的簡單原則 如何掙脫營養學的桎梏?從理論上來講很簡單——把營養學的各種主張拋諸腦後,該吃啥就吃啥。但是鑒於目前的“食物環境”,要在現實生活中做到這一點卻不太容易。盡管如此,要做到真正的健康飲食,還是有一些簡單的原則值得重視和遵循: 一,吃真正的食物 這一點說易行難,原因是現在的市場上充斥著太多貌似食物的所謂“現代食品”,如鮮果冰酸奶、早餐谷類條形餅干和非乳制奶油,會讓你的曾祖母感到茫然。因此,建議你請你的曾祖母幫忙進行判斷,她能認得出來的食品可能才是真正的食物。 二,避開號稱有益健康的加工食品 這些食品通常被過分加工,所謂有益健康的宣傳往往不能盡信。以人造黃油為例,它是首批號稱有益健康的加工食品之一,結果卻被證明可能會誘發心髒病。 三,避開含有5種以上不熟悉成分的食品 雖然這些成分未必有害,但是如果一種食品內含這麼多陌生的成分,足以證明這種食品被過分加工過。 四,盡量遠離超市 在新鮮菜市場裡,你不會碰到“高果糖玉米糖漿”之類的加工食品,也不會碰到很久以前從很遠的地方運來的食品。新鮮菜市場裡提供的是新鮮健康的食物。 五,吃貴點、吃少點 更好的食物,即更美味或者營養價值更高的食物,往往也會有更高的價格,這是因為這些食物往往需要精心的栽培,而且產量較少。 吃少點可能是最不受歡迎的建議,但它卻有最充分的科學證明:減少卡路裡攝入能延緩衰老,少吃點有助預防癌症。歷史上不少人瑞都遵循“飯吃八分飽”的原則。 六,以吃蔬菜瓜果為主,多吃菜葉 科學家對於蔬菜緣何有益健康還沒有一致的意見,但是他們都同意蔬菜對人體健康確實有益無害。此外,多吃蔬菜能夠幫助你大大減少卡路裡的攝入。 七,參考一些傳統飲食習慣 實踐證明,法國、意大利、日本、希臘等飲食習慣遵循傳統食物文化規則的民族,普遍比遵循“現代營養學”的美國人更健康。傳統的飲食習慣之所以能夠代代相傳,其中必然有一定的道理。 八,自己做飯 如果可能的話,自己種一些瓜果蔬菜。這不但能幫助你遠離快餐食品,還能幫助你遠離隱藏在快餐食品背後的價值觀——食物是快捷廉價的。事實上,食物是彌足珍貴的,烹饪更是一門藝術。自己種植蔬菜,能夠讓你在吃到這些食物之前,已經先得到身體上的鍛煉。 九,“食無禁忌” 盡量不挑食、不偏食。不但多嘗試新的食物,還要多嘗試新的菜系。吃得越多樣化,你吸收的營養才可能越豐富和完整。 [編輯本段]一天吃兩頓飯最有利健康 俄羅斯有句諺語:“自己吃早餐,和一起享用午餐,把晚餐留給敵人。”實際上這是在告訴人們一日三餐怎麼吃才健康。 一天吃兩餐是建立在人體生理特點基礎上的。人體必須等胃把所有食物消化完,再次產生饑餓感的時候才能就餐。食物通常在胃裡停留6—8小時,這就意味著,兩次就餐之間必須間隔8—10個小時左右。每天吃兩頓飯可以讓胃得到充分的休息,並為進行下一次消化做准備:儲存酶、分泌粘液、修復胃粘膜、恢復消化系統的收縮功能。 當胃在消化食物、特別是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時,細胞會產生很多鹽酸、粘液和胃酶。雖然這些都是分解蛋白質等化合物的主要成分,但是它們會對胃壁造成損害。因此,與其他消化器官相比,胃需要休息更長的時間。 人體會自動調整以適應不同的就餐習慣。任何細微的變化都會讓人體產生排斥或不適感。一般來說,一個人需要3個月時間來適應新的就餐習慣。 生理學家認為完美的攝取食物時間應該是這樣的:上午7點到10點吃早餐。第二次就餐時間最好在6個小時以後,即下午1點到3點。 [編輯本段]抗輻射、粉塵的食物: 海帶抗輻射:海帶的提取物可減輕同位素、射線對機體免疫功能的損害,並抑制免疫細胞的凋亡,從而具有抗輻射作用。 小米抗噪聲:在噪聲環境中,人體內的b族維生素消耗量很大,應多食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如小米、燕麥、玉米等。 黑木耳抗镉:慢性镉中毒會造成人體腎髒損害,或引起骨骼疾病。黑木耳含有的植物膠質,可吸附通過消化道進入體內的镉,使其排出體外。 血豆腐抗粉塵:豬血、雞鴨血中的血漿蛋白,經胃酸和消化酶分解後,可產生可解毒、滑腸的物質,並與入侵人體的粉塵、有害金屬微粒發生反應,變成不易被人體吸收的物質,從消化道排出體外。 牛奶驅鉛:每天早晚飲用牛奶可達到驅鉛的目的,因為牛奶所含的蛋白質成分能與體內的鉛結合成可溶性化合物,不但阻止人體對鉛的吸收,還可以促進鉛的排洩。 大蒜抗亞硝胺:長期進食腌制、熏烤制品是消化道惡性腫瘤的重要危險因素,而大蒜對亞硝胺的合成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金字塔。
健康飲食金字塔
民以食為天。解決溫飽之後,人們對於各種美味中所隱藏的神奇奧妙愈加關注。為了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