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鈣應吃什麼食品?蓋中蓋的效果好嗎?希望幫我詳細解答。 缺鈣會抽搐,是真的嗎?我睡時就有這症狀,指甲還有凹陷! 含鈣豐富的食物如奶及奶制品、豆類、蝦皮、海帶、堅果等。
(1)鈣的來源以奶及奶制品為最好,奶類不但含鈣豐富,且吸收率高,是補鈣的良好來源。含鈣量高、吸收性也好的食物首推乳類。
(2)蛋黃和魚貝類含鈣很高,泥鳅、蚌、螺、蝦皮含鈣也極高,
(3)植物性食物以大豆類制品、硬果類食物(如花生仁、核桃仁),
(4)海產品如蝦皮、蝦米、海帶、紫菜,帶刺骨制成的魚松、肉松,
(5)蔬菜中的金針菜、蘿卜、香菇、木耳等鈣含量都比較高。
(6)動物骨骼如豬骨、雞骨等鈣含量很高,但難溶解於水,所以民間通常用骨頭湯來喂嬰兒,其實這樣做並得不到多少鈣質,除非在熬骨頭湯時適量加些醋,可使骨頭中的鈣有少量溶解到骨頭湯裡,才有些補鈣的作用。
(7)一般的糧食如米、面、玉米中鈣含量都較少,有些食物如植物性食物、谷類食物中含有過多的植酸和草酸,會使食物中的鈣發生沉澱而減少鈣的吸收,例如菠菜中草酸過高,把菠菜煮豆腐,反而使豆腐中的鈣不能吸收。
糧食、畜禽肉類和水果中鈣的含量較少。食物中的鈣在體內的吸收率都比較低,如最易消化吸收的牛奶,鈣的吸收率也只有50%,其他的含鈣食物吸收率更低。
由此看來,按我國的飲食習慣以米面、肉類、蔬菜為主要食品的地區,缺鈣將是一個主要問題,解決的辦法是改變飲食習慣,較大幅度地增加乳類、豆類的攝入,才能使食物中的鈣量滿足身體的需要。對寶寶來說,應該每天補充牛奶與雞蛋,使寶寶既獲得了較多的優質蛋白,同時鈣攝入也能基本得到滿足。
食物的科學烹調能夠增加鈣的攝入。這裡介紹幾種多鈣食品的烹調方法:
1、可以把小黃魚制成酥魚。做法是:把鍋燒熱,在鍋內放入蔥、姜鋪底,把10公分左右長的小黃魚排放在上面,加適量醋用慢火炖爛,甚至可以連魚頭、魚刺都變酥了。這樣,整條魚都變成了可以食用的鈣劑。
2、高壓鍋饨雞。可以把雞肉、雞骨盡量饨爛、饨酥,鼓勵寶寶把軟骨嚼碎咽下,也能夠補充鈣質。
當然,以上這兩種食品不太適合於2歲以前的寶寶,2歲半以後,多數寶寶已長出了20顆乳牙,有了咀嚼能力,才可以給寶寶吃這類食物,否則寶寶也不易消化吸收。
還可以做大骨頭湯。將買來的大棒骨洗淨,敲裂或敲斷,涼水下鍋,放入骨頭,燒開後,撇去浮沫,加蔥、姜、料酒,用小火炖煮,時間可長一些。 奶類全脂奶粉:鈣含量為1030毫克/100克;奶酪:590毫克/100克;牛奶:120毫克/100克。
豆制品大豆:367毫克/100克;北豆腐:777毫克/100克;南豆腐:240毫克/100克。
海產品魚粉:7705毫克/100克;魚松:3970毫克/100克;蝦皮:2000毫克/100克;蝦米:882毫克/100克;海帶:348毫克/100克;海參:285毫克/100克;紫菜:264毫克/100克;熟魚干:257毫克/100克。
其它芝麻醬:870毫克/100克;茶葉:325毫克/100克;金針菜:301毫克/100克;木耳:247毫克/100克;西瓜籽:237毫克/100克;南瓜籽(炒):235毫克/100克;芹菜:187毫克/100克;花生仁:119毫克/100克 參考資料:千禧文濤在線 補鈣的最好辦法是從食物中攝取。含鈣較多的食物有牛奶、雞蛋、豬骨頭湯、魚蝦、黃豆、蘿卜纓、芹菜、韭菜等。但是,補鈣時千萬莫忘食醋,食醋可使骨頭強度增加,醋與食物中的鈣能產生化學反應,生成既溶於水容易被人體吸 產後媽媽如何正確補鈣 這裡是一些關於補鈣的視頻,可以參考一下: www.ihealthfood.cn/digg
產婦怎樣補鈣 中醫補鈣吃什麼好 怎樣給孩子正確補鈣 生活大調查—補鈣的的學問 補鈣美食制作-特別補鈣的醬油小河蝦 冬季小寶寶如何補鈣和維生素d 家寶寶目前狀況是否缺鈣,建議應該帶寶寶去醫院做骨密度的檢查。切記是骨密度!對孩子沒有任何疼痛感。如果骨密度低很顯然是缺鈣。補鈣產品如果是藥品或保健品,作為媽媽不建議去用,主要是對腸胃有一定的傷害。家彤彤從出生15天就開始補鈣。主要以營養保健食品為主,其次不要沖劑、因為沖劑代謝很快,鈣沒有被吸收就排洩出去了。再則不要藥片狀,藥片狀是添加了化學的粘合劑才成型的,也會傷害腸胃,還不利於吸收。唉!有了孩子,各方面都得注意。沒辦法。優鈣,家彤彤一直都在用,效果很好(其實在懷孕是就用),認為此產品安全系數高,吸收也很好。彤彤也很喜歡它的味道。每次都用貝親的小勺滴一、兩滴水喂她。她特別愛吃。的骨密度從來沒有下降過。外人看到她都說非常健康,非常結實。您可以咨詢一下他們,優鈣公司有專家團,對症下藥。祝天下寶寶都健康,快樂。另,根據季節,一定要多帶寶寶做戶外運動。這樣可以補充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身體的其它微量元素從食物中很好攝取,但是鈣很難。處在媽媽的位置,認為在孩子成長期必要的微量元素一定是要補的。畢竟是孩子一輩子的事。 你好,補鈣是不會造成結石的。 我的小站推薦一下!- http://www.hotgame8.cn?2
1促進吸收 當鈣隨食物吃進以後,尚需要多種因素來促進機體的吸收與利用,才能充分發揮作用。如維生素d、c等能促進鈣的吸收,葷素平衡能提高鈣的利用率(如豆腐炖魚,谷類與豆類混食等)等。 2減少流失 鈣磷比例應均衡 正常情況下,寶寶體內的鈣、磷兩種礦物元素的比例是2:1,換句話說,鈣是磷的2倍,如果寶寶的食譜恰恰是這個比例,那麼鈣的吸收利用率高。實際情況呢?由於爸媽大多遷就寶寶的口味,過多地攝入碳酸飲料、可樂、咖啡、漢堡包、比薩餅、小麥胚芽、炸薯條等食物,而這些食物都是磷的"富礦",致使大量磷湧入體內,使鈣與磷的比例高達1:10以上,磷一旦多了,會把體內的鈣"趕"出體外,導致缺鈣。 補鈣要補鎂 鈣與鎂如同一對好搭檔,當兩者的比例為2:1時,最利於鈣的吸收與利用。遺憾的是家長往往注重補鈣,卻忘了補鎂,導致體內鎂元素不足,進而累及鈣的吸收。鎂在以下食物中較多,如堅果(杏仁、腰果和花生)、黃豆、瓜籽(向日葵籽、南瓜籽)、谷物(特別是黑麥、小米和大麥)、海產品(金槍魚、鲭魚、小蝦、龍蝦)等。 鈣鋅不同補 鈣與鋅,如果混合一起服用,雖然鋅不會干擾鈣的吸收,但鈣能降低鋅的吸收,故兩者同用實際上只發揮了補鈣的作用,補鋅的功能因遭受抑制而無法發揮出來。奧妙在於兩者會互爭受體,造成了受體配比不合理,因而一種吸收多而另一種吸收少。 正確做法是將兩種礦物元素分開服用,比如早晚服用鈣劑,中午則吃鋅制劑,兩者間隔至少3小時以上。 大魚大肉不過量 蛋白質攝入過量也可"排擠"鈣。實驗顯示:每天攝入80克蛋白質,將導致37毫克的鈣流失掉;若將每天的蛋白質攝取量提升到240克,即使額外補充1400毫克鈣,也會導致137毫克鈣的流失,表明額外補鈣也不能阻止高蛋白所引起的鈣流失。因此,天天給寶寶安排大魚大肉,打破了食物的酸鹼平衡,無論怎麼補鈣也是於事無補。 嚴控鹽量攝入 飲食中鹽的攝入量是鈣的排出量多與少的決定因素之一。也就是說,鹽的攝入量越大,鈣的吸收越差,尿中鈣的排出量越多,減少鹽的攝入等於補鈣。特別是小寶寶,對鹽的敏感度較高,不可按照成人口味給鹽。 補鈣最佳方式:牛奶+鈣片+戶外運動 除了補充牛奶或鈣片以外,最應該做的是多讓兒童到戶外運動,可增進骨骼強健發展。讓小孩接觸日光而生成維生素d3,從而增進鈣在腸道中的吸收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