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膽囊炎、膽石症在老年人中都很常見,兩者常同時存在。飲食控制是發作期治療措施之一,也是平時保持膽汁排洩通暢,減少急性發作的重要手段。 (1)少吃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如蛋黃、魚子、動物肝、腦腸等。膽汁中膽固醇增高,易於形成膽固醇結石。植物油既可降低膽固醇,又可促使膽固醇轉變成膽汁酸防止膽石形成,故宜以植物油為主。油炸、油煎食品最好不吃,以免誘發膽絞痛。烹調上盡量清淡、少油,家蒸、煮,忌煎、炸。 (2)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食品,如胡蘿卜、番茄等黃紅色的水果蔬菜。因維生素a能保持膽囊內壁上皮的健全,也可減少膽固醇結石的形成。蘿卜、水果汁、荠菜、山楂等有利膽疏肝的作用,可常吃。
(3)增加食品中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以保證熱量需要和利於肝糖原的生成。
(4)減少纖維素含量,少渣飲食還可減少對胃腸的刺激。
(5)增加進餐次數,以刺激膽汁分泌,減少膽囊中膽汁淤滯濃縮。
慢性膽囊炎、膽石症患者食療方舉例:
(1)玉米油或芝麻油煮番茄湯,適量,間日服1次。
(2)核桃肉,早、晚各1個。
(3)金蘆飲:即用金錢草30克,鮮蘆根100克(干者50克),赤豆30克,綠豆30克。先將金錢草、蘆根加水適量。煮30分鐘後,去渣取汁,入赤豆、綠豆煮熟,一日分數次飲湯吃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