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克斯)的照度。
(4)室內應保持空氣清新,不允許有任何異味,香氣及煙氣等。為了使空氣流通,可安裝換氣設備,但在品嘗時,室內應為無風狀態。
(5)室內的濕度和濕度應保持穩定和均勻。如果有條件,溫度應控制在15-20°c,相對濕度應控制在50-60%。不適宜的溫度與濕度易於使人感到身體和精神不舒適,並對味覺有明顯影響。
(6)品酒時應選擇在環境寧靜的地方,或有防音裝置,噪音應限制在40db(分貝)以下。因為噪音除妨礙聽覺外,對味覺也有影響,還使人注意力分散,工作能力下降和易於疲勞。
葡萄酒杯 上好的葡萄酒杯一般應是:設計簡單、無裝飾、高腳、薄壁、透明而無瑕疵。 由於酒杯的式樣很多而又大小不同,所以專家們合力設計了一支標准品酒杯,稱為inao或iso(institutnationaldesapellationsd'origineorinternationalstandardsorganisation),杯腳高5-6cm,酒杯容量在215ml左右。酒杯口小腹大,狀如郁金香(圖示),杯身容量大則葡萄酒可以自由呼吸,杯口略收窄則酒液晃動時不會濺出來且使酒香能聚集杯口,以便鑒賞酒香。 高腳的理由:持杯時,可以用姆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杯莖,手不會碰到杯身,避免手的溫度影響葡萄酒的最佳飲用溫度。
酒杯必須清潔,無任何污物及水痕。 酒杯的清洗很重要,最好用熱水浸泡。然後用蒸餾水沖洗,在純棉布上瀝干。勿將杯子倒扣在紙上,因為紙漿的氣味對品嘗有一定的影響,使用前用干淨的細絲綢擦淨酒杯。 應該說不同形狀的玻璃杯對不同葡萄酒有不同效果: 紅酒杯(圖1):杯身和杯腹呈郁金香花狀,與白酒杯比較,杯腳略短, 杯身較大。 白酒杯(圖2):杯口直徑比紅酒杯略大,杯腳較長,而杯口至杯腹較紅酒杯短。 香槟杯(圖3):杯身修長,因為香槟有汽泡,在杯底緩緩上升,不會那麼快揮發掉,你便可以慢慢欣賞。 甜酒杯(圖4):一般較細和矮小。
品酒溫度 品酒也必須注重酒本身最適飲用的溫度,酒的溫度可是會影響酒的品質。不同種類的葡萄酒有最能表現其質量的溫度。出於品嘗員是帶著挑剔的眼光進行品嘗的。所以,並不一定在能減輕葡萄酒缺陷和提高其質量的最佳條件下進行品嘗。所以,實際上多數專業品嘗都是在酒溫為15-20℃的條件下進行的。葡萄酒的最佳品定溫度范圍應是:
白葡萄酒和桃紅葡萄酒的溫度范圍是12-14℃,約放置冰箱(不是冷凍室)1小時後的效果; 紅葡萄酒的溫度在16-18℃,約1小時冰箱時間; 起泡葡萄酒的溫度在8-10℃; 利口酒和甜酒的溫度在8-10℃。
品白酒時,加上冰筒效果會更好;而紅酒因為有回溫的顧慮, 建議直接以室溫品酒為佳。品香槟時,冰筒加冰塊不可少。
葡萄酒的最佳品嘗溫度和最佳飲用溫度不一定完全一樣,但葡萄酒若控制在適當的溫度飲用,其風味的表現會更加顯著。
一般來說,年份近的、清淡的白酒飲用溫度要比濃郁的白酒更低。甜白酒應冰到6℃左右,清淡的白酒可冰到6-10℃,而酒精度、酸度及品質較高的年份近的白酒,其適飲溫度約在10-12℃;淡雅的紅酒約在12℃左右飲用最佳,酒精度稍高的約在14-16℃,口感濃郁豐厚的約在18℃左右,但最高不要超過20℃。因為溫度太高會讓酒快速氧化而揮發,使酒精味太濃,氣味變濁;而太冰又會使酒香味凍凝而不易散發,易出現酸味。起泡酒的飲用溫度也應在4-6℃左右最佳。
葡萄酒不僅僅是一種飲料,更是一種賞心悅目的美酒。要懂得去品嘗和鑒賞,而不是將酒倒進嘴裡然後喝下就行。在西方,品酒被視為一種高雅而細致的情趣,鑒賞葡萄酒更是有錢階層的風雅之舉。品酒比較具有挑戰性。要有敏銳的感覺和靈性,再付出相應的耐心和時間,便可領略其中的玄妙悠然。品酒在葡萄酒的相關行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因為只由經常性的品酒才能協助建立對酒特質記憶的數據庫,作為日後選酒判斷的依據。品嘗葡萄酒基本分為三大步驟:觀色、聞香、嘗味。
(1)觀色: 在觀察一杯酒時,光線很重要。在自然光或白熾燈光下可以看到葡萄酒的本色。柔和的燈光會更增添情趣,特別是當你一邊享用著羅曼蒂克式的晚餐一邊飲著葡萄酒時,就更是如此了。在酒器背後襯白紙或白色餐巾有助於觀察葡萄酒的色澤。
查看葡萄酒關鍵要看清晰度和色澤。一杯不清澈的酒是一種警告,提示該酒生物性能不穩定或者受到了細菌或化學物質的污染,從而可以判斷它的澄清工序和過濾工序是否完好,保藏條件是否衛生,是否變質。酒的顏色應該明亮,如缺乏亮度是象征其味道也可能呈現單調,因酒的亮度是由其酸和品質所構成。一瓶正常的酒是明亮的,一瓶好酒其亮度更是明顯而具有寶石般燦爛的光澤。白酒的顏色從年輕時的水白色或淺黃帶綠邊到成熟後的禾桿黃、深金黃色。紅酒會因酒的陳年而顏色淡退,從紫紅變為深紅、寶石紅、桃紅、橙紅,其顏色轉變速度視其品種而定。
搖動手中的酒杯,讓葡萄酒在杯中旋動起來,你會發現酒液像瀑布一樣 從杯壁上滑動下來,靜止後就可觀察到在酒杯內壁上形成的無色酒柱(如圖),這被稱作“掛杯現象”,是酒體完滿或酒精度高的標志。產生掛杯現象是由於葡萄酒中的不同液體的揮發性不一樣。有時,葡萄酒中的甘油、還原糖等也會導致掛杯現象的產生。出現掛杯現象預示著酒的質量不錯。但也並不是絕對的,需要整體來鑒別。
但對起泡葡萄酒進行外觀分析時,就必須觀察其氣泡狀況,包括氣泡的大小、數量和更新速度等。最陳的香槟的泡沫最少。
(2)聞香: 用看可以對酒的品質做初步判斷,但這還不夠,接下來應該是用嗅覺來聞。搖晃杯中酒,使氧氣與葡萄酒充分融合,最大程度地釋放出葡萄酒的獨特香氣。接著把鼻子探入杯中,短促地輕聞幾下,不是長長的深吸,因為嗅覺容易疲倦,尤其是當你要評試幾種較淺嫩的紅酒時。葡萄酒是惟一具有層次豐富的酒香、香氣和味道的天然飲料。你可以把葡萄酒稱作感覺上的交響樂,它的氣味和香氣幾乎無窮無盡,有豐富的酒香和葡萄果香,又像寶石一樣,具有多刻面的特性……,你可以極盡自己的想象來描繪它。但酒聞起來有哪種形態的nose?“nose”一般是來形容綜合氣味的“酒香”,這是品酒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精確地指出酒的nose,其意義就是讓你辨識出酒的某些特性。酒香中包括常提到的果香、芳香和醇香。“果香”(fruit)即葡萄本身散發出的香味;“芳香”(aroma)是指沒有經年發酵的新釀葡萄酒的氣味;用“醇香”(bouquet)一詞來描繪層次更加豐富的陳年葡萄酒的氣味。
說起“芳香”時,不妨只想象一下咖啡。與“芳香”形成鮮明對比的“醇香”卻是一種復合型香氣,由酒中各成分微妙的相互作用而產生。
聞香時,專業人士一般喜歡分兩三次來進行香氣分析。第一次先聞靜止狀態的酒,應該是聞到的氣味很淡,因為只聞到了擴散性最強的那一部分香氣。因此,第一次聞香的結果不能作為評價葡萄酒香氣的主要依據。然後晃動酒杯,促使酒與空氣中的氧接觸,讓酒的香味物質釋放出來,再進行第二次聞香。這次聞到的香味應該是比較豐富、濃郁、復雜。
如果說第二次聞香所聞到的是使人舒適的香氣的話,第三次聞香則主要用於鑒別香氣中的缺陷。這次聞香前,先使勁搖動酒杯,使葡萄酒劇烈轉動。這樣可加強葡萄酒中使人不愉快的氣味,如醋酸乙酯、氧化、霉味、苯乙烯、硫化氫等氣味的釋放。
在完成上述步驟後,應記錄所感覺到的氣味的種類、持續性和濃度,並通過酒香來鑒別酒的結構和協調程度,即酒的味道、酒精以及酸度之間的關系。
一般葡萄酒的香氣可描述為“不存在”、“微弱”、“適中”或“濃烈”。新釀白葡萄酒如果酸度高,往往很“爽口”,而同樣酸度的紅葡萄酒卻讓人感到“不舒服”,甚至使你認為這酒“出了毛病”。有些葡萄酒味道平淡,可以把它們描述為“不含蓄”或者“層次單調”;有些可感受到一系列味道,並且回味細膩綿長,我們就說“該酒層次豐富”;酒中各種成分協調一致,我們就說“其酒體和諧”。
專家們嗅聞葡萄酒時對酒的描述常用到的詞語是:最好的酒為“和諧”、“出色”、“完美”;較好的酒為“好”、“正常”、“一般”;而不合格的酒為“糟糕”、“發酸”、“勁兒太大”、“不協調”等。
(3)嘗味: 嗅聞過了葡萄酒並准備好各種形容詞,就應該嘗上一口了。大大的啜上一口葡萄酒(啜入口中的酒不可以滿滿一口,但至少要有可以留在口中漱口的量),含在口中不要急著馬上吞下去,用舌頭在口腔裡快速攪動,讓整個口腔的上、下颚充分與酒液接觸,去體味其口感或酒體。或頭往下傾一些,嘴張開成小“o”狀(此時口中的酒好像要流出來),然後用嘴吸氣,像是把酒吸回去一樣,由此產生的“呼噜噜”的聲音正表明你是經驗豐富的葡萄酒品嘗家。在正式場合下我不建議這麼做,但這並不是什麼不良之舉,也不要覺得不好意思。如此,酒在口腔中升溫,酒香通過鼻腔達到嗅球,可以讓你全方位地感受其豐富的味道: 甜味(不甜的稱為“干”):大部分紅葡萄酒和某些白葡萄酒屬於干性。提前終止發醇的酒會留下一些天然糖分。舌尖若明顯感觸到糖分,便屬於微甜至十分甜的葡萄酒。 酸味:可於舌頭兩側和颚部位感覺到。白葡萄酒呈現出酸度非常普遍。
苦澀味:葡萄的皮和籽皆含有丹寧(tannin)。丹寧是一種可在茶、菠菜等植物中的帶苦澀味的化合物。紅葡萄酒丹寧含量最高,白葡萄酒最低。
酒精:酒液流進喉嚨時,會彌漫一股暖氣。酒精越多,溫暧感越強。
比較起來,味覺好像比嗅覺來的簡單,因我們都很容易分辨出甜、酸、苦。除了這基本味覺外,我們在品嘗葡萄酒時,亦要同時注意其在口中的觸感,如單寧之澀感(astringency)、質感(body)和其結構感(texture)。所謂澀感是指像飲用濃茶般在口中的濃苦味。質感;又稱酒體,是由葡萄酒中的酒精、甘油以及葡萄搾汁的含量所決定,則可比喻飲用脫脂牛奶、全脂牛奶或鮮奶油時不同的濃度口感。結構感則可指飲用時口中的質地,是否纖細柔滑。淺酒齡的葡萄酒,我們著重其果香,陳年老酒則欣賞其在陳年中進化出來的不同芳香和味道。結構感的不同則描述為其“生硬”、“味澀”、“粗糙”、“柔和”、“可口”、“圓潤”或者“滑膩”。
品嘗葡萄酒酒需要用心去描述,呷了一口葡萄酒之後,酒香還會由口腔往鼻腔推,在鼻腔產生香味感覺,然後酒順著喉嚨吞下,通常會感受到一種綿長的回味,被稱作“余味”(finish)。特別是一些成熟的好酒所留下來的濃郁飽滿、復雜多變的余味,會帶給你無限的滿足感。“余味”常被描述為“長久”、“綿長”、“短暫”或者“不存在”。與此表示時間的形容詞相伴的是“濃郁”、“發酸”、“辛辣”或“平淡”。
職業試酒師品評葡萄酒時,往往咽下少量葡萄酒,將其余部分吐出。然後,用舌頭添牙齒和口腔內表面,以鑒別余味。一般用時間(以秒為單位)來計算余味持續的長短。在結束第一個酒樣後,應停留一段時間。只有當這個酒樣引起的所有感覺消失後,再品嘗下一個酒樣華酒韻 沒喝過。 德國傳統的啤酒傾倒方法:將酒體分三次垂直倒入酒杯中心,每三分之一處稍做停頓,氣泡後再慢慢傾倒,滿杯時泡沫與啤酒保持3:7的比例。
最佳飲用溫度大約:夏季為6-8℃、冬季為10-12℃。在此溫度下,啤酒的泡沫最豐富、既細膩又持久,香氣濃郁,口感舒適。 獨有5升的暢飲裝(5l-partyfass),為精良的酒桶包裝(一次性),該包裝是德國的專利發明,采用真空罐裝技術,以及獨特新穎的旋轉開啟方式,在最大程度上保證了啤酒的風味,並帶來新鮮的飲用體驗。 使用方法:將酒桶底部的紅色龍頭向外拉出,然後逆時針方向旋轉90度,啤酒即可流出,反方向轉回90度,即可關閉。由於真空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