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過高在飲食應該注意什麼 高蛋白的東西少碰。
海鮮,豆制品,豆類,骨頭湯,啤酒...
尿酸太高,要當心痛風 尿酸是嘌呤代謝的產物,飲食含嘌呤類食物太多和嘌呤代謝障礙都會引起血尿酸升高並可誘發痛風。
首先必須戒酒,酒是痛風的催化劑,飲酒同時往往進食了較多高嘌呤食物。
其次是低嘌呤飲食。根據食物中含嘌呤的多少,可將食物分為三類。
第一類為含嘌呤高的食物,每100克含嘌呤100~1000毫克,這類食物對高尿酸血症的人應嚴格限制,痛風病人禁忌。這類食品包括動物的腦、心、腎、肝及鵝肉、鹧鸪、松雞、肉末、濃肉汁、鲭魚、沙丁魚、魚子、海參、干貝、蚝、酵母等。
第二類食物含嘌呤量中等,每100克中含嘌呤9~100毫克。高尿酸血症者可少量食用。這類食物的動物性食品有魚、肉、禽、貝類等,植物性食品有干豆類、扁豆、龍須菜、菠菜、蘑菇等。
第三類食物含嘌呤少,可任意選擇。這些食物有:小麥、燕麥、大米、玉米面、餅干、黃油小點心、水果、豆漿、豆腐、奶酪、冰淇淋、杏仁、核桃、榛子、果醬、蜂蜜、植物油、茶、動物膠或瓊脂制作的點心及調味品。
肥胖的人要減輕體重。多飲水,以減少尿酸結石的形成。多食鹼性食物如奶類、蔬菜、水果等,或服鹼性藥,以使尿液鹼化,促進尿酸排出。
如何降低過高的血尿酸水平?
首先是飲食調整,嚴格限制高嘌呤飲食。其次是多飲水、鹼化尿液,可適當服用碳酸氫鈉(小蘇打),以促進尿酸排洩。抑制尿酸生成和促進尿酸排出的藥物有別嘌呤、丙磺舒、苯溴嗎龍(痛風利仙)、苯磺醋酮等,可按醫囑選用 痛風 病因 痛風是一種嘌吟代謝紊亂的疾病,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古代醫學已有記載;豪門貴族,生活富裕的人發生痛風的要多。當前,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此病也日益引起重視。一般來說,中年肥胖的男子發病較多,隨著年齡增長其發病數也增多。原發性痛風者有遺傳傾向,與飲食有密切關系。人們吃了肉類、家禽、動物內髒和南豆等富含矚吟的食物,在體內經過分解代謝;最後主成尿酸。在正常情況下,約213的尿酸經腎隨尿排附,其余1/3隨糞便排出。當進食大量含矚嶺食物後,或因某些疾病(白血病、骨髓瘤等)生成的尿酸過多,或因??的缺陷而產生大量尿酸,此時,如超過了腎清除的能力,則引起血尿酸增高,其結果是尿酸鹽的結晶便沈積於體液和其它組織內,被白細胞吞噬而發生炎症反應。反復發作就可形成痛風石(小的如沙粒,大的如雞蛋)。尿酸鹽沈積於關節或其周圍組織中會發生痛風性關節炎,沈積於腎引起腎絞痛甚至發生腎功能障礙,沈積耳廓、關節周圍皮膚的痛風砂粒,可破潰而流出白色粉筆灰樣尿暖鹽績晶,最後形成久治不愈的瘘管。 臨床表現 痛風中最多見的是痛風性關節炎,好發部位是足趾的斷趾關節,發作時關節局部紅腫發熱疼痛,最初幾天痛得難於忍受,往往在夜間因劇痛而驚醒,經過1~2周症狀逐漸減輕消失。勞累、受涼、精神創傷或飲酒會促使痛風關節炎急性發作。多次發作後,可使關節腫脹強直變形,甚至造成關節脫位。此外,膝、踩、腕關節和手鄒的小關節也會被侵犯。在急性期除上述症狀外,還會出現低熱、白細胞增高、血沈增快、血尿酸水平升高,x線照片在病變關節的骨緣可見圓形或半圓形被痛風石侵蝕的缺損區。腎可見結石陰影。 治療 在急性發作時可選用消炎痛,每次25mg,每日服2~3次;布洛芬每次200mg,日服2--3次。這類藥不宜長期服用,症狀減輕後即減量或停用。秋水仙鹼對本病急性發作有特效,開始每小時0.5mg或每2小時1mg,至症狀緩解或出現惡心、嘔吐、跪瀉等腸胃道副作用時停用。同時,要服用抑制尿酸形成的藥物別順嶺醇,每次100mg,日服2~3次,增加尿酸排洩的藥物梭苯預胺(丙磺舒),每次250mg,每日2次,兩周內遞增至500mg,直至血尿酸降至理想水平後減量,維持短時後再行停用。腎功能不好則不能用般苯磺胺。 痛風病人的食譜 痛風多為體內先天性嘌呤代謝紊亂所致,現已查明其中一部分與體內酶的缺陷有關,因此目前尚缺乏病因治療,而合理的飲食對控制病情的發展則顯得十分重要。根據營養專家的意見,可將食物分成以下三類,患者可按不同病情作出飲食安排。 含嘌呤較高的食物每100克含嘌呤100-1000毫克,如動物的腦、心、腎、肝及鵝肉、鹧鸪、松雞、鲭魚沙丁魚、魚子、海參、干貝、蚝、贻貝、酵母、肉末、濃肉汁、肉湯。這類食物對急性期和緩解期的痛風病人均屬禁食食品。 含有中等量嘌呤的食物每100克中約含嘌泠9-100毫克,這類食物的動物性食品有:魚、肉、禽、貝類;植物性食品有:干豆類、扁豆、龍須菜、菠菜、蘑菇。由於該類食物含中等量嘌呤,因凡屬緩解期的病人,可從其中選用一份動物性食品和一份蔬菜,但食用量不宜過多。 含水量嘌呤的食物病人可隨意選用,不必嚴格控制。這些食品有:大麥、燕麥、大米、玉米面、澱粉、面包、面條、蛋糕、餅干、黃油小點心、水果、雞蛋、豆漿、豆腐、植物油、黃油、奶油、干酪、冰淇淋、杏仁、核桃、棒子、糖、果醬、蜂蜜、咖啡、茶、可可、蘇打水、汽水、動物膠或瓊脂制的點心及調味品。 此外,肥胖的痛風病人要適當減輕體重,並嚴禁飲酒。不素可多飲水,保持尿液稀釋,以減少尿酸結石的形成。多食鹼性藥物可使尿液鹼性化,使腎髒免遭損害。
用藥忌口痛風治療缺一不可 患痛風的人卻越來越多,而且出現“低齡化”傾向。原來,痛風是體內嘌呤代謝紊亂的疾病,與長期吃高嘌呤食物有關,這些食物又多是桌上美味。因此,痛風又被稱為“富貴病”。高尿酸血症是痛風的重要標志,尿酸沉積於關節、腎髒和結締組織,會引起細胞浸潤且導致局部的疼痛、腫脹及發紅等炎症反應。抗痛風藥物就 是通過抑制尿酸合成或者促進其排洩來治療痛風的。 痛風急性發作時可用秋水仙鹼和非甾體抗炎藥如消炎痛,慢性痛風用丙磺舒、別嘌醇或苯溴馬隆(利加立仙)治療。抗痛風藥的不良反應可涉及神經、消化、造血、內分泌系統,嚴重的不良反應有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抑制)。因此,骨髓增生低下者,肝、腎功能不全者,兒童及哺乳婦女及孕婦不要用。 抗痛風藥物通常宜飯後服用,秋水仙鹼是在就餐時服用。在服用這些藥時,要注意避免服用影響尿酸排洩、便尿液酸化的藥物或含嘌呤高的食物。 抗痛風時要忌口 痛風患者在治療期間最好不吃動物的內髒(腎髒、肝髒、心、腦)和少吃魚、蝦、禽肉、“紅”肉,不喝各種肉湯。除了動物類食品,還有一些食物含嘌呤較多不宜食用。如:紫菜,豆類、豆制品,帶皮谷物,菠菜、龍須菜、蘑菇、香菇等蔬菜。此外,痛風病人還應控制油膩食物,不喝濃茶、濃咖啡、酒。 為了減少不良反應和提高藥物療效,痛風患者應吃低鹽飲食,每日食鹽攝入量不得超過6克,大量飲水,使每日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用藥前後應定期作酸鹼平衡、血和尿ph值、肝腎功能及血和尿的尿酸水平等檢測。使尿液ph值維持在6.2~6.8之間。牛奶、奶制品及雞蛋因不含嘌呤,病人可以食用。 用藥搭配有講究 除飲食外,痛風患者還要慎用一些藥物,如:維生素b1、維生素b12、維生素c、速尿、氫氯噻嗪、氨苯喋啶、吲哒帕胺、青霉素、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左旋多巴、水楊酸鹽類、維生素e煙酸肌醇酯(威士克)。 丙磺舒不能用於對磺胺類藥過敏的患者;當丙磺舒與口服降糖藥同用時,可使後者藥效增強,可出現低血糖。丙磺舒與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同用時,可使抗生素血藥濃度增高,增加療效,延長作用時間。丙磺舒與吲哚美辛、氨苯砜、萘普生、甲氨蝶呤、利福平和肝素等合用,可使後者作用增強致毒性增大。 痛風患者同時使用丙磺舒與別嘌醇,丙磺舒可加速別嘌醇的排出,而別嘌醇則可延長丙磺舒的半衰期,因此丙磺舒的療效增加,但別嘌醇則需適當加量。阿司匹林或其他水楊酸鹽可抑制丙磺舒的排尿酸作用,不宜同用。 氯噻酮、利尿酸、呋塞米、吡嗪酰胺以及噻嗪類等利尿藥可增加血清尿酸濃度,抗痛風藥與這些藥同用時療效降低。 有一些藥物可減少治療痛風藥的不良反應,如維生素b6肌苷酸鈉、甘露醇可減輕秋水仙鹼的毒性作用;糖皮質激素可減輕秋水仙鹼的骨髓抑制作用;二巯基丙醇可治療秋水仙鹼中毒。 別嘌醇與排尿酸藥(如苯溴馬隆)、秋水仙鹼合用可加強療效。與丙磺舒合用,可通過降低後者的代謝而使其血藥濃度增加。別嘌醇可使甲苯磺丁脲等口服降糖藥活性增強,可能導致血糖過低。 苯溴馬隆與別嘌醇聯用,在促進腎髒尿酸排洩方面表現出協同效應;苯溴馬隆與華法林合用,可競爭性抑制華示林的代謝,增加出血的危險性。痛風是一種與生活密切相關的代謝性疾病。現代人生活水平提高,吃吃喝喝是平常事,也不知吃下多少與痛風發病有關的飲食,使得痛風發作的病例日漸增加。因此,它也算是一種富貴病。 痛風的發病原因是血液中的尿酸濃度過高,形成尿酸結晶沉積在組織中。如沉積在關節就會引起關節炎,沉積在腎髒就會導致腎結石。 痛風多發生於中老年人、肥胖者和腦力勞動者。因此,每年做健康檢查時,要注意檢測血液的尿酸濃度,以便及時診斷和治療。 痛風患者宜戒酒。
痛風的症狀 大多數痛風患者最早出現的症狀,是急性痛風性關節炎。 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大多發生於下肢小關節,特別是第一趾跖關節。而且,常在夜間突然發病,患處關節局部紅腫、劇烈疼痛,對溫度、觸摸、震動極為敏感。 痛風發病急驟,消退也快,可在一周左右自行緩解。由於這種關節炎不是由細菌感染引起,所以一般不伴有發燒,使用抗菌素治療無效。 痛風易復發,反復發作後,可累及多個關節,並導致關節畸形,還可引起嚴重的腎功能損害。少數患者以腎結石起病,可有腰痛、血尿等症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