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雪蓮果可以和土豆一起煮嗎正文

雪蓮果可以和土豆一起煮嗎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的氣候條件、土壤類型、土壤中有機質含量、施用的肥料種類與數量以及田間管理、種植的品種等,都有很大關系。研究結果表明、馬鈴薯植株每制造1公斤干物質約消耗水708升。在壤土上種植馬鈴薯時,生產1公斤干物質最低需水666升,最高1068升,而在沙質土壤種植馬鈴薯的需水量1046~1228升。一般每畝生產2000公斤塊莖,按地上部和地下部重量1:1和干物重20%計算,每畝需水量為280噸左右。馬鈴薯生長過程需水量最多的時期是孕蕾至花期,盛花期莖葉的生長量達到了最高峰。這段時間水分不足,會影響植株發育及產量。從開花到莖葉停止生長,這一段時間內城莖增長量最大,植株對水分需要量也很大,如果水分不足會妨礙養分向塊莖中輸送。
另一方面,馬鈴薯生長所需要的無機元素都必須溶解於水後,才能全部吸收。如果土壤中缺水,營養物質再多,植物也無法利用。同樣,植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一刻也離不開水,如水分不足,僅影響養分的制造和運轉,而且會造成莖葉萎蔫,塊莖減產。所以,經常保持土壤有足夠的水分是馬鈴薯高產的重要條件。通常土壤水分保持在60%-80%比較合適。土壤水分超過80%對植株生長也會產生不良的影響,尤其是後期土壤水分過多或積水超過24小時,塊莖易腐爛。積水超過30小時塊莖大量腐爛,超過42小時後將全部爛掉。因此,在低窪地種植馬鈴薯要注意排水和實行高壟栽培。
三、土壤
馬鈴薯對土壤適應的范圍較廣,最適合馬鈴薯生長的土壤是輕質壤土。因為塊莖在土壤中生長,有足夠的空氣,呼吸作用才能順利進行。輕質壤土較肥沃又不粘重,透氣性良好,不但對塊莖和根系生長有利,而且還有增加澱粉含量的作用。用這類土壤種植馬鈴薯,一般發芽快,出苗整齊,生長的塊莖表皮光滑,薯形正常,而且便於收獲。
粘重的土壤種植馬鈴薯,最好作高壟栽培。這類土壤通氣性差,平栽或小壟栽培,常因排水不暢造成後期爛薯。土壤粘重易板結,常使塊莖生長變形或塊莖形不規則。但這類土壤只要排水通暢,其土壤保水、保肥力強,種植馬鈴薯往往產量很高。對這類土壤的管理,掌握中耕、除草和培土的墒情非常重要,一旦土壤板結變硬,田間管理很不方便,尤其培土困難,如塊莖外露會影響品質。這類土壤生產的馬鈴薯塊莖澱粉含量一般偏低。
沙性大的土壤種植馬鈴薯應特別注意增施肥料。因這類土壤保水、保肥力最差。種植時應適當深播,因一旦雨水稍大把沙土沖走,很易露出匍匐莖和塊莖,不利於馬鈴薯生長,反而增加管理上的因難。沙土中生長的馬鈴薯,塊莖特別整潔,表皮光滑,薯形正常,澱粉含量高,易於收獲。
馬鈴薯是較喜酸性土壤的作物,土壤氫離子濃度100~1580納摩/升(ph4.8~7.0)馬鈴薯生長都比較正常。氫離子濃度為897.1~2305.2納摩/升(ph5.64~6.05)時有增加塊莖澱粉含量的趨勢,但氫離子濃度在15850納摩/升以上(ph4.8以下)土壤接近強酸時則植株葉色變淡呈現早衰、減產;氫離子濃度在100納摩/升以下(ph7.0)以上時則絕大部分不耐鹼的品種產量大幅度下降;土壤氫離子濃度為15.58納摩/升以下(ph7.8以上)不適於種植馬鈴薯。在這類土壤上種植馬鈴薯不僅產量低而且不耐鹼的品種在播種後塊莖的芽不能生長甚至死亡。
另外石灰質含量高的土壤種植馬鈴薯,容易發生瘡痂病。因這類土壤中放線菌特別活躍,常使馬鈴薯塊莖表皮愛嚴重損害。所以遇到這種情況,應選用抗病品種和施用酸性肥料。
四、肥料
肥料是作物的糧食。有收無收在於水,收多收少在於肥。肥料不足或生長期間出現饑餓狀態,就不可能高產。馬鈴薯是高產作物,需要肥料較多。肥料充足時植株可達到最高生長量,相應塊莖產量也最高。氮、磷、鉀三要素中馬鈴薯需要肥量最多,其次是氮肥,需要磷肥較少。
1、氮肥
氮肥對馬鈴薯植株莖的伸長和葉面積增大有重要作用。適當施用氮肥能促進馬鈴薯枝葉繁茂、葉色濃綠,有利於光合作用和養分的積累對提高塊莖產量和蛋白質會計師有很大作用。氮肥雖是馬鈴薯健康生長和取得高產的重要肥料但是施用過量就會引起植株徒長以致結薯延遲,影響產量。況且枝葉徒長還易受病害侵襲,會造成更大的產量損失。相反,如氮肥不足,則馬鈴薯植株生長不良,莖稈矮,葉片小葉色淡綠或灰綠分枝少,花期早,植株下部葉征早枯等,最後因植株生長勢弱,產量很低。早期發現植株缺氮及時追肥,可以變低產為高產。實踐證明氮肥施用過多比氮肥不足更難控制。因功苗期發現氮肥不足,可追施氮肥加以補充,而發現氮肥過多除控制灌水外,其他方法很難收效。而控制灌水常常造成莖葉凋萎,影響正常生長。因此,施有氮肥注意適量,沒有把握時,寧可苗期追施不可基肥過量。
2、磷肥
磷肥雖然在馬鈴薯生長過程中需要較少,但卻是植株健康發育不可缺少的重要肥料。特別是磷肥能促進馬鈴薯根發育,所以是非常重要的肥料。磷肥充幼苗發育健壯,還有促進早熟、增進塊莖品質和提高耐貯性的作用。
磷肥不足時馬鈴薯植株生長發育緩慢,莖稈矮小葉面積小,光合作用差生長勢弱。缺磷時塊莖外表沒有特殊症狀切開後薯肉常出現褐色銹斑。隨著缺磷程度的增重,銹斑相應地擴大,蒸煮時薯肉銹斑處脆而不軟嚴重影響品質。
3、鉀肥
鉀元素是馬鈴薯苗期生長發育的重要元素。鉀肥充足植株生長健壯,莖稈堅實,葉片增厚,組織致密,抗病力強。鉀元素還對促進光合作用和澱粉形成有重要作用,鉀肥往往使成熟期有所延長,但塊莖大,產量高。
缺鉀時馬鈴薯植株節間縮短,發育延遲,葉片變小,在後期葉片出現古銅色病斑,葉片向下彎曲,植株下部葉片早枯,根系不發達,匍匐莖縮短,塊莖小,產量低,品質差,蒸煮時薯肉易呈灰黑色。
此外,馬鈴薯還需要鈣、鎂、硫、鋅、钼、鐵、錳等微量元素,缺少這些元素時,也可引起病症,降低產量。但絕大部分土壤中這些元素並不缺乏,所以不一般不需施。
五、光照
馬鈴薯是喜光作物,在生長期間日照時間長,光照強度大,
有利於光合作用。栽培的馬鈴薯品種,基本上都是長日照類型的。光照充足時枝葉繁茂,生長健壯,容易開花結果,塊莖大產量高特別在高原與高緯度地區,光照強、溫差大適合馬鈴薯的生長和養分積累,一般都能獲得高產量。相反,在樹陰下或與玉米等作物間套作時,如間隔距離小共生時間長,玉米遮光,而植株較矮的馬鈴薯光照不足,養分積累少,莖葉嫩弱,不開花、塊莖小,產量低。就是馬鈴薯單作的條件下,如用植株高大的品種,密度大、株行距小時,也常出現互相擁擠,下部枝葉交錯,通風、透光差,也會影響光合作用和產量。
光照可明顯地抑制塊莖上芽生長。窖內貯藏的塊莖在不見光的條件下能過休眠期後由於窖溫高,而長出又白又長的芽子,如把萌芽的塊莖放在散射光下,即使在15度~18度的溫度下,芽子長得也很慢,我國南方架藏種薯(芋)和北方播種前催芽,都是利用這一點來抑制芽子的過度生長。而且在散射光下對種薯催大芽,是一項重要的增產措施。
馬鈴薯一般在畝產1330~1650千克的情況下約吸收氮6.65~11.65千克、磷酸2.8~3.3千克和氧化鉀9.3~15.3千克。馬鈴薯雖能適應多種土壤,但以疏松而富含有機質的(ph5.5~6.0)黑土最為理想。密度每畝保苗不能少於4000株。
專家提醒:吃土豆時一定要削皮。
注:土豆源產地為的的喀喀湖。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5-25(-35)厘米;根狀莖粗,黑褐色,基部殘存多數棕褐色枯葉柄纖維;莖單生,直立,中空,直徑2-4厘米,無毛。葉密集,近革質,綠色,葉片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長約14厘米,寬2-4厘米,先端鈍或微尖,基部下延,邊緣有稀疏小鋸齒,具乳頭狀腺毛,最上部苞葉13一17,膜質透明,淡黃色,邊緣具整齊的疏齒,稍被腺毛,先端鈍尖,基部收縮,常超出花序2倍。頭狀花序10-30,聚集於莖端呈球狀;總苞半球形,總苞片3-4層,近膜質,披針形,急尖,邊緣黑色,彼毛;花蕊紫色,長約14毫米。瘦果長圓形,具縱肋;冠毛2層,外層短,糙毛狀,內層長,羽毛狀。雪蓮不是雪蓮果。
[編輯本段]雪蓮特性


雪蓮通常生長在高山雪線以下。氣候多變,冷熱無常,雨雪交替,最高月平均溫3--5℃,最低月平均溫-l9---21℃,年降水量約800毫米,無霜期僅有50天左右。土壤以高山草甸土為主,有機質含量為8.5--11%,含氮量4.5--10%。由於環境條件惡劣,一般植物難以生長,只有少數耐寒、耐低溫的苔草屬carexspp.,嵩草屬kobresiaspp.和各種高山多年生草本植物與之伴生。雪蓮在這種高山嚴酷條件下,生長緩慢,至少4--5年後才能開花結果。但是,由於生長期短,它能在較短的時間內迅速發芽、生長、開花和結果。花期7月,果期8月。
[編輯本段]生長環境
雪蓮種子在0℃發芽,3-5℃生長。幼苗能經受零下21℃的嚴寒。在生長期不到兩個月的環境裡,高度卻能超過其他植物的五到七倍,它雖然要五年才能開花,但實際生長天數只有八個月。這在生物學上也是相當獨特的。雪蓮形態嬌艷,這也許是風雲多變的復雜氣候的結晶吧!它根黑、葉綠、苞白、花紅,恰似神話中紅盔素铠。綠甲皂靴。手持利劍的白娘子,屹立於冰峰懸崖。狂風暴雪之處,構成一幅雪湧金山寺的絕妙畫圖。
雪蓮的形態和生境
關於雪蓮的形態和生境,賈樹模一九三六年在《新疆雜記》中就有這樣的描述:“雪蓮為菊科草本……生雪山深處,產拜城、哈密山中”雪蓮在醫藥上應用以有數百年的歷史。漢族人民多視為治療風濕關節炎之珍品;維吾爾、哈薩克族則當作婦科良藥。雪蓮種類繁多,如水母雪蓮。毛頭雪蓮、綿頭雪蓮、西藏雪蓮等。新疆雪蓮,在《本草綱目拾遺》的記載中被視為正品。以天池一帶的博格達峰所產者,質量最佳,並且有神秘色彩。過去高山牧民在行路途中遇到雪蓮時,被認為有吉祥如意的征兆,並以聖潔之物相待。據傳,這雪中之蓮花,是瑤池王母到天池洗澡時由仙女們撒下來的,對面海拔五千多米的雪峰則是一面漂亮的鏡子。雪蓮被視為神物。飲過苞葉上的露珠水滴,則認為可以驅邪除病,延年益壽。
[編輯本段]栽培要點
用種子繁殖。但本種種子成熟時,高寒山區已是大雪時節,不易采集種子,造成引種栽培上的困難。建議在自然保護區中研究結實及發芽的生物學特性,並開展雪蓮引種栽培和移栽到原生境的試驗。
[編輯本段]雪蓮醫藥
藏族老百姓將雪蓮花分為雄、雌兩種,據說雌的可以生吃,具有甜味,雄的帶苦味。而植物分類學上將雪蓮分為雪蓮亞屬和雪兔子亞屬兩大類。西藏產雪蓮亞屬13種,雪兔子亞屬17種,共計30種。
雪蓮花除產西藏外,在我國的新疆、青海、四川、雲南也有分布。各地民間將雪蓮花全草入藥,主治雪肓、牙痛、風濕性關節炎、陽痿、月經不調、紅崩、白帶等症。印度民間還雪蓮花來治療許多慢性病患者。如胃潰瘍、痔瘡、支氣管炎、心髒病、鼻出血和蛇咬傷等症。在藏醫藏藥上雪蓮花作為藥物已有悠久的歷史。藏醫學文獻《月王藥珍》和《四部醫典》上都有記載。
雪蓮花具有生理活性有效成分。其中傘形花內酯具有明顯的抗菌、降壓鎮靜、解痙作用;東莨菪素具有祛風、抗炎、止痛、祛痰和抗腫瘤作用,臨床上漢療喘急性慢性支氣管炎有效率為96.6%芹菜素具有平滑肌解痙和抗胃潰瘍作用;對羚基苯酮有明顯的利膽作用。特別饒有興趣的是雪蓮花中所含的秋水仙鹼,該成分是細胞有絲分裂的一個典型代表,能抑制癌細胞的增長,臨床用以治療癌症,特別以乳腺癌有一定療效,對皮膚癌、白血病和何金氏病等亦有一定作用。對痛風急性發作特異功效,12—24小時內減輕炎症並迅速止痛,長期使用可減少發作次數。
此外還具有雌激素樣作用活性,能延長大鼠動情期和動情後期,而縮短間情期和動情前期。但秋水仙鹼的毒性較大,能引起惡心、食欲減退、腹脹,嚴重者會出現腸麻痺和便秘、四肢酸痛等副作用。由於雪蓮花中含有療效好而毒性較大的秋水仙鹼,所以民間在用雪蓮花泡酒主治風濕性關節炎和婦科病時切不可多服。
“恥與眾草之為伍,何亭亭而獨芳!何不為人之所賞兮,深山窮谷委嚴霜?”一千多年前,唐代邊塞詩人曾經這樣吟唱雪蓮。雪蓮,又稱雪荷花,有通經活血的效果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減肥有什麼快速的方法,不用運動?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