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越來越發達,乳制品的花樣也越來越多。從最初的散裝牛奶,到如今的優酸乳飲料,牛奶的加工產生了巨大的變化。林林總總的乳制品,到底哪種適合自己,哪種是我們想要的,記者請教了部分乳制品品牌的代表,以及營養專家。 各乳制品營養比較
首先區別一下純奶、純鮮牛奶、風味奶、乳飲料的不同。純奶和純鮮牛奶是一回事。從產品包裝上所注明的配料表上,可以看到這種產品的配料只有一種,即鮮牛奶。鑒別純牛奶的好壞,主要有兩個指標:總干物質(也叫全乳固體)和蛋白質。這兩個指標的含量在產品的包裝袋上一般都有說明,它們的含量越高,牛奶的營養價值就越高,一般來說,價格相對也會較高。
風味牛奶和乳飲料是在牛奶中加入了別的成分,讓牛奶的口味更爽口。但是這兩個品種的乳制品因為加入了別的東西,蛋白質的含量比純牛奶降低很多。從產品包裝袋上的配料表上可以看出,這兩種牛奶產品的配料除了鮮牛奶以外,一般還有水、甜味劑、果味劑等。國家要求,飲料奶中的牛奶含量不得低於30%,也就是水的含量不得高於70%。因為這種牛奶飲料不是純奶做的,所以其營養價值不能與純牛奶相提並論。
其次,看看各種酸奶的區別。從工藝上區別,酸奶分為攪拌型與凝固型,二者在口味上略有差異(凝固型酸奶口味更酸些),但營養價值沒有區別。從原料和添加物來分,酸奶主要分為純酸奶、調味酸奶和果料酸奶三種。只用牛奶或復原奶作為原料發酵而成的是純酸奶;在牛奶或復原奶中加入食糖、調味劑或天然果料等輔料發酵而成的是調味酸奶或果料酸奶。目前以調味酸奶和果料酸奶為主。
“酸牛奶”和“含乳飲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在配料上“酸牛奶”是用純牛奶發酵制成的,屬純牛奶范疇,其蛋白質含量≥2.9%,其中調味酸牛奶蛋白質含量≥2.3%。而含乳飲料只含1/3鮮牛奶,配以水、甜味劑、果味劑,所以蛋白質含量只有不到1%,其營養價值和酸奶不可同日而語,根本不能用來代替牛奶或酸奶。
含乳飲料又可分為配制型和發酵型,配制型成品中蛋白質含量不低於1.0%的稱為乳飲料,另一種發酵型成品中其蛋白質含量不低於0.7%稱為乳酸菌飲料,都有別於真正的酸奶或牛奶。根據包裝標簽上蛋白質含量一項可以把它們與酸奶或牛奶區別開來。
你會消費乳制品嗎
牛奶如今已經成為老百姓居家的必備食品,但是並非人人都能正確的消費乳制品。西京醫院營養科趙長海教授講到乳制品的消費誤區時稱,在平時生活中,乳制品的選購、儲存和使用中都存在誤區。他說最常見的誤區大約有幾類:乳制品的選購上,很多人認為牛奶的保質期越長越好,其實牛奶的好壞與保質期並無直接關系,而與消毒方式有關。牛奶消毒方式分為超高溫消毒和巴氏消毒兩種。超高溫消毒就是在最大限度地殺滅所有細菌的前提下,在營養上基本保證原奶的要求。具體地說,超高溫消毒就是在130℃以上瞬間殺滅所有細菌後,在無菌條件下進行灌裝後生產出來的產品。這種牛奶制品保存期長,沒有保存條件的限制,易於儲存和攜帶。巴氏消毒則是在最大限度地保證奶的營養成分的前提下,使奶制品裡的細菌含量達到人體能夠接受的水平。還有人認為配方奶或者配方奶粉不如鮮奶好,其實不然。首先要看人群,嬰兒並不適合鮮奶,鈣和磷對嬰兒來說過高,而配方奶粉增添了很多孩子成長需要的成分。很多人認為喝牛奶會發胖,牛奶一定要脫脂才好。其實牛奶脂肪含量非常低,一袋牛奶只含9克脂肪,而且牛奶當中所含的脂肪也不會直接轉化為人體脂肪。
牛奶的使用誤區上主要集中在孩子身上。不少家長給孩子用保溫杯裝牛奶,認為這樣比較衛生。其實並非如此。保溫杯不是無菌器皿,存放幾個小時後細菌容易生長。很多人將牛奶與糖一起加熱,這樣習慣非常不好。牛奶和糖一起加熱,糖會產生一種物質破壞牛奶的營養,阻止人體吸收營養。 參考資料: http://hsb.huash.com/gb/newsdzb/2004-06/05/content_1057692.ht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