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如何做鹹菜?正文

如何做鹹菜?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
巧腌泡菜

卷心菜(莴筍、胡蘿卜、鮮嫩姜芽)0.5千克,鹽、花椒、白酒少許。

①將泡菜壇(壇口上有凹形盛水槽)刷洗干淨,用沸水燙過,瀝去水。

②將鹽加水燒開制成鹽水,晾涼待用。

③再將要泡的各種蔬菜(該去皮的削去皮)洗淨,瀝去水,切成條或塊,放入壇內,倒入鹽水,放入花椒、白酒,將壇蓋蓋上。

④往壇子的盛水槽內加清水(或冷開水),再蓋好大蓋,放在陰涼處,盛水槽內的清水要常添加,並保持清潔,泡7~10天即可食用。

⑤再泡時,可將各種蔬菜洗淨,控干水,放入泡菜壇內,泡菜鹵可連續使用,可根據所加蔬菜數量,適當加些鹽即可。

從壇中取菜要用專用筷子,切忌油膩和盛水槽內的水進入壇內。如泡菜鹵面生有白膜,可加少量白酒。如鹵汗太酸,可在泡前將鹵汁加鹽煮沸,晾涼再用。所泡蔬菜可以單泡(只泡1種),也可以混合泡,以混合泡為好(色、香、味均佳)。
 
介紹幾種大眾居家的鹹菜制作方法:


1.腌制辣椒黃瓜小鹹菜的做法:

原料:黃瓜2500克、辣椒500克、醬油750克、花生油50克、老酒50克、精鹽、姜片、花椒、味精適量。
制法:將菜洗淨,晾干。辣椒切片待用,黃瓜切條,用鹽淹漬2——3小時後,撈出晾干備用。
花生油加熱後,放入花椒,待花椒變黃後再加入醬油、老酒、精鹽、姜片煮沸。盛入晾干的容器中,放入味精、香油,晾涼後,把黃瓜、辣椒倒入湯汁,最好浸過菜,隔天即可食用。
特點:鮮、脆、香、辣、鹹。



2.醬黃瓜:

主料:黃瓜10斤
配料:精鹽8兩,醬油3斤,白酒1斤,白糖1斤,姜,蒜,尖椒各半斤,味精2兩。
做法:1.黃瓜順著切兩半撒入精鹽加水沒過黃瓜即可,腌一天一宿。
2.撈出黃瓜切約寸段,用紗布包好放容器內,放石頭壓24小時後取出。
3.醬油燒開晾涼,加入其它配料(姜蒜尖椒切片),放入黃瓜即可。


2.辣椒醬:

主料:紅尖椒10斤
配料:鹽1斤,糖8兩,蒜1斤6兩,姜醋味精各4兩,蘋果和梨各2個。
做法:尖椒洗淨控干,切或攪碎,再把姜蒜蘋果梨攪碎。把尖椒姜蒜鹽倒入鍋內煮開,再加入蘋果梨糖醋味精煮開即可,也可以一次全都放入鍋內煮,但要注意別沾鍋。晾涼後,裝入平時攢下的醬菜瓶中,擰緊,第二年開春都不會壞。如果覺得湯多就多煮一會,但顏色不太好看。


3.蒜茄子:


1,首先把小茄包去蒂洗淨,然後上鍋蒸15-20分鐘直到把茄子蒸爛,然後拿出放涼備用。

2,再把蒜剝好搗碎,如果是只有兩個小茄包兩頭蒜就足夠了。(搗蒜的時候最好是用那種專用的搗蒜缸子來搗哦,另外在搗蒜的時候要加一點鹽和味精,這樣搗出的蒜口感好而且比較粘稠),蒜搗好後也備用。

3,取一個小碗放少許干辣椒沫,鍋燒熱加適量的油,當油七、八層熱即開始冒青煙時把它倒入盛辣椒的碗中,把辣椒炸成辣椒油。

4,把辣椒油放涼(一定要放涼哦),加到2中搗好的蒜內攪拌均勻,加一點味素,如果覺得口味淡就再加些鹽(腌鹹菜要鹹一點比較好)。

5,取1中放涼的茄子,把它撕開一個長口,注意不要撕斷啊,把4中拌好的料添放到茄子中,再把口合上放到容器中,上面灑鹽和香菜段存放在涼箱中一晚上第二天可以吃了。




4.腌鹹鴨蛋:

腌鹹鴨蛋的方法有很多,你可以看看,哪種方法對你來說容易:


1、黃沙腌蛋法。備黃沙500克、精鹽100克、精油50克、水適量。腌制時先將黃沙倒入盆中,加入精鹽、精油和水,攪拌成糊狀,再將洗淨晾干的鮮鴨蛋逐個放入粘泥,待鴨蛋均勻粘上泥沙後取出,放入食品袋或其他容器內,3周後即可取出洗去泥沙煮食。若無黃沙,可用其它泥沙代替,如果沙的粘性不好,可加少量粘土。


2、飽和食鹽水腌制法。水和鹽的用量按鴨蛋的多少來定。腌制時先將食鹽溶於燒開的水中,達到飽和狀態(濃度約為20%)。待鹽水冷卻後倒入壇中,並將洗淨晾干的鴨蛋,逐個放進鹽水中,密封壇口,置通風處,25天左右即可開壇取蛋煮食。此法腌制的鹹鴨蛋,蛋黃出油多,味道特別香。


3、面糊腌制法。取面粉適量,用熱水調成糊狀,加入少許五香粉和白酒並拌勻。再把洗淨晾干的鴨蛋逐個粘裹面糊,然後滾上一層食鹽,放入壇中,密封壇口。食鹽與面糊融和在一起,讓鹽分滲入蛋內,25天後即可取出煮食。


4、白酒浸制法。按每5公斤鴨蛋和60度白酒1公斤、精鹽0.5公斤備料。浸腌時先將晾干的鴨蛋放在白酒中逐個浸蘸一下,再滾上精鹽,放入容器內,密封放置在干燥、陰涼、通風處,約30天即可取出煮食。


5、辣味鹹蛋的腌制。備辣醬精鹽各一碗,洗淨的新鮮鴨蛋若干個,腌制時將瓷罐用清水洗淨,並用開水燙刷後擦干,把鴨蛋逐個在辣醬中均勻蘸一下,再在精鹽中滾一遍,然後輕放進瓷罐裡,頂上層撒精鹽少許,加蓋並用牛皮紙嚴格密封,放置在陰涼通風處,30-40天後即可開罐煮食。

6、辣鹹酒味蛋的腌制。取稠辣醬、白酒,按8:2的比例調拌均勻,把洗淨晾干的鴨蛋逐個放入均勻滾蘸後,再在精鹽中滾一遍,然後放入瓷罐內,嚴密封口,腌制70-90天即成。這種腌鴨蛋呈辣紅色,酒香四溢,鹹中微辣,味美宜人。

7、五香鹹鴨蛋的腌制。取花椒、桂皮、茴香、生姜、精鹽,用等量水煮沸20分鐘,倒入一瓷壇內,將洗淨的鴨蛋泡入,封嚴壇口,40天後即可煮食。這種鴨蛋香味濃郁,微鹹可口。
 
用少許香油涼拌
 
原料配方長白蘿卜200克鹽5克紅辣椒一個醋30克白糖5克鹽3克

制作方法1.把蘿卜削去皮,切成4厘米長的段,然後堅起,在原剖面上切出十字花,但不要切深,底下部留0.3厘米左右,使之不散。

2.把劃好刀痕的蘿卜放到鹽水裡腌30分鐘,然後取出來抖散,用手壓出水分。

3.把紅辣椒切成小段,使之形成一個個紅色的小圈,去掉籽。

4.把醋、白糖和鹽兌成汁,將腌好的蘿卜泡進去。

5.等醋味充分地滲進蘿卜裡後,把切好的紅辣椒圈擺到蘿卜花的中心,做出菊花狀即可


腌蘿卜的做法:最簡單也最風險的一道菜。需要白蘿卜切成條狀(以三個為例),放入一個方形容器,在容器裡加入以兩勺鹽和比較多的白糖。依據個人口味確定,鹽漬三個小時後放入白醋。然後鹽漬三到四天即可得到酸甜適中的腌蘿卜了

醃蘿蔔的做法如下:
1.菜頭五斤連皮洗淨後切成條狀,約1/4
2.加入鹽0.7杯(電鍋量杯)伴勻後放入冰箱,隔天取出倒掉鹽水
3.加入糖0.9杯伴勻後放入冰箱隔天取出倒掉糖水
4.水八杯,圓糯米1杯煮滾熟爛後(煮成七杯水左右)加入3杯冰糖(或白糖取代)拌勻置冷後加1/3杯白醋
5.加入菜頭置入冰箱約兩週(生蘿蔔的辛味才可以退)即可

1、將蘿卜去根須削頂洗淨,從中切開,放入干淨的缸內,加粗鹽和清水,水要淹過蘿卜面,腌制1個月後即成腌蘿卜;...3、把腌蘿卜的鹵汁撇去上面的污物和浮沫,輕輕倒入大鍋內,(不要倒出缸底渣物)加花椒大料,熬至鹵汁發紅色時離火,晾涼
爆腌蘿卜皮
爆腌蘿卜皮

主料:青皮心裡美蘿卜

輔料:五香花生米(煮熟)、白芝麻

調料:鹽、紅醋、生抽、白糖、麻油

做法:

1、將蘿卜洗淨去皮,放入器皿中用鹽腌15分鐘;

2、坐鍋點火,倒入芝麻炒熟,碾碎加鹽調成芝麻鹽;

3、再將腌好的蘿卜皮撿出放在器皿中,加入紅醋、白糖、生抽、花生米撒上芝麻鹽拌勻即可。

特點:清脆酸辣甜鹹。
豆醬腌蘿卜
豆醬腌蘿卜

原料:原料:

材料:豆醬腌床400克,白蘿卜2條。調料:鹽10克。

制法:(1)白蘿卜帶皮洗淨,切塊,用鹽拌勻,搓揉至軟。

(2)用冷開水將做法1)的材料洗淨,擠干水分備用。

(3)將豆醬腌床與做法2)的白蘿卜拌勻,放入容器中腌約2-3天至入味即可。
怎樣腌蘿卜干

白蘿卜………………………………200克
鹽……………………………………120克
重石…………………………………1個
做法
1、將白蘿卜洗淨,帶皮切塊狀,以—層白蘿卜一層鹽
的方式放入竹簍(容器內放有孔蒸盤亦可)內,再
壓上重石,使鹽水能壓出並流出容器外。
2.重壓二天後,取出蘿卜日曬至干(約3~4天),
此時顏色呈淺褐色即可。
不敗·密·笈
蘿卜不可日曬過度,否則會太干,
吃起來口感如柴。
原料配方長白蘿卜200克鹽5克紅辣椒一個醋30克白糖5克鹽3克

制作方法1.把蘿卜削去皮,切成4厘米長的段,然後堅起,在原剖面上切出十字花,但不要切深,底下部留0.3厘米左右,使之不散。

2.把劃好刀痕的蘿卜放到鹽水裡腌30分鐘,然後取出來抖散,用手壓出水分。

3.把紅辣椒切成小段,使之形成一個個紅色的小圈,去掉籽。

4.把醋、白糖和鹽兌成汁,將腌好的蘿卜泡進去。

5.等醋味充分地滲進蘿卜裡後,把切好的紅辣椒圈擺到蘿卜花的中心,做出菊花狀即可


腌蘿卜的做法:最簡單也最風險的一道菜。需要白蘿卜切成條狀(以三個為例),放入一個方形容器,在容器裡加入以兩勺鹽和比較多的白糖。依據個人口味確定,鹽漬三個小時後放入白醋。然後鹽漬三到四天即可得到酸甜適中的腌蘿卜了

醃蘿蔔的做法如下:
1.菜頭五斤連皮洗淨後切成條狀,約1/4
2.加入鹽0.7杯(電鍋量杯)伴勻後放入冰箱,隔天取出倒掉鹽水
3.加入糖0.9杯伴勻後放入冰箱隔天取出倒掉糖水
4.水八杯,圓糯米1杯煮滾熟爛後(煮成七杯水左右)加入3杯冰糖(或白糖取代)拌勻置冷後加1/3杯白醋
5.加入菜頭置入冰箱約兩週(生蘿蔔的辛味才可以退)即可

1、將蘿卜去根須削頂洗淨,從中切開,放入干淨的缸內,加粗鹽和清水,水要淹過蘿卜面,腌制1個月後即成腌蘿卜;...3、把腌蘿卜的鹵汁撇去上面的污物和浮沫,輕輕倒入大鍋內,(不要倒出缸底渣物)加花椒大料,熬至鹵汁發紅色時離火,晾涼
爆腌蘿卜皮
爆腌蘿卜皮
 

上一页  [1] [2] [3] 

血糖高能吃魚油和卵磷脂嗎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