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亞特蘭大一個銀行的保險庫內,藏著商界最大的秘密之一,可口可樂延續120年的神秘配方。120年來,秘方就像《達芬奇密碼》中的“聖杯”一樣,吸引著人們前僕後繼地去探求,想方設法去盜取。
前一段時間試圖盜取秘方賣給百事可樂的3名可口可樂“內鬼”,近日受到聯邦法庭的宣判。但美國《新聞周刊》卻揭秘說,可口可樂成功真正的秘密,並不是這個無數商家夢
寐以求的秘方。
3名秘方盜取人可能獲刑獲刑10年秘方安然無恙
上周在亞特蘭大聯邦法庭上,轟動一時的“可口可樂秘方失竊案”正式宣判。可口可樂公司全球總部的行政助理喬亞·威廉姆斯被指控與其他兩個同謀合伙,非法盜取並買賣公司商業機密,合謀者分別為30歲的紐約人布萊恩·迪姆松,和來自喬治亞洲的41歲的艾德蒙德·杜黑尼。
事實上,當威廉姆斯於今年7月開出150萬美元的價格,試圖把盜取的“秘方”賣給百事可樂公司時,她沒有想到,自己被百事“耍了一把”,前來“接頭”的竟是聯邦調查局的人員。
威廉姆斯的兩名同伙,迪姆松和杜黑尼,在聯邦法庭承認了自己的罪行,他們可能被判最高達10年的監禁。
在可口可樂工作14個月的威廉姆斯目前也拒絕承認自己的罪行。她將等至11月13日受審。她涉嫌把可口可樂新產品樣本交給其余兩名嫌疑人販賣。
可口可樂公司一名負責人事後解釋說,被盜走的並不是秘方,而是一些重要文件和公司即將推出的新產品樣品。
揭密秘方百年傳奇:商業機密還是營銷手段?
這一事件再次為秘方增添了神秘色彩。從印度要求可口可樂公司公布秘方,到秘方一而再再而三被傳“失竊”,人們不由得想問,秘方究竟是一個商業機密還是一種營銷手段?
歷史證明,也許二者都是。自1886年藥劑師約翰-潘伯頓發明可口可樂配方以來,這個配方已經幾易其主。幾年後,可口可樂的股權移轉到大富豪艾薩·凱德勒的身上,他大力投資可口可樂,讓這種軟飲料獲得了成功。也讓其它的飲料商和消費者們開始好奇,這種不可抗拒的飲料裡面,到底添加了什麼?
許多人猜測可口可樂裡面添加了可卡因,但可口可樂否認了這種說法。另有一種傳聞則是說,可口可樂裡面添加了一種代碼為“7x”的混合調料,但真正添加的是什麼,誰也不知道。
1919年,可口可樂新的投資者開始把秘方以及秘方的故事作為一種營銷手段,他們把秘方鎖進亞特蘭大銀行的保險箱,在美國的流行文化中為“秘方”贏得了一席之地。
專家稱破解秘方不難但破解並無意義
一些專家認為,要破解可口可樂的秘方,克隆可口可樂並非不可能,“每個人都可以在商店裡面買一瓶可口可樂,做一些化學分析,找到相應的配方……但並不是100%。”英國調酒師理事會的會長史蒂文·佩爾斯說。
但其他飲料業的人則指出,復制可口可樂沒有意義,因為只有愚蠢的人才認為是秘方讓可口可樂長盛不衰,可口可樂真正的制勝之道其實是可口可樂的品牌運作。經過運作,這個品牌已經成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太深入人心。正如可口可樂公司的一位前任總裁說:可口可樂99.7%是水和糖,不做廣告,誰還會喝它?
因此,一些專家也調侃的說,可口可樂的大對手,百事可樂公司並沒有把他們的秘方藏在某個銀行的地下保險箱裡,可是百事可樂做得也不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