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配誤區:
鞣酸與蛋白質相克
若在吃海鮮的同時吃葡萄、山楂、石榴、柿子等水果,就會出現嘔吐、腹脹、腹痛、腹瀉等症狀。因為在這些水果中含有鞣酸,鞣酸遇到海鮮中的蛋白質,會凝固沉澱,形成不容易消化的物質。因此人們在吃海鮮後,應隔4小時以上再吃這類水果。吃完肉不要馬上喝茶也是這個道理。
纖維素、草酸與鐵相克
動物肝類、蛋黃、大豆中均含有豐富的鐵質,都不能與含纖維素多的芹菜、蘿卜、甘薯同吃,也不宜與含草酸多的蕹菜、苋菜、菠菜同吃。因為纖維素與草酸均會影響人體對上述食物中鐵的吸收。
蛋白質與糖相克
牛奶中的賴氨酸與糖在高溫下會產生反應,使氨基酸遭到破壞。雞蛋與糖不宜同煮也是這個道理。但是把牛奶燒開、雞蛋煮熟後,晾一會兒再放入糖就不會出現這個問題了。 胡蘿卜素與醋酸相克
炒胡蘿卜忌放醋,是因為醋酸會破壞胡蘿卜素。同樣,富含胡蘿卜素的雪裡蕻、菠菜、油菜等也不要用醋炒。
草酸與鈣、鎂相克
豆腐忌與菠菜同食。豆腐裡含有氯化鎂、硫酸鈣這兩種物質,菠菜中則含有草酸,兩種食物遇到一起可生成草酸鎂和草酸鈣。這兩種白色的沉澱物不能被人體吸收,不僅影響人體吸收鈣質,還容易誘發結石症。
豆漿+雞蛋:雞蛋中的粘液性蛋白能與豆漿中的胰蛋白酶結合,從而失去其應有的營養價值。
豆漿+紅糖:紅糖中含有大量的有機酸,能與豆漿中的蛋白質結合,易產生沉澱,降低蛋白質的營養價值。若用白糖則無此弊。
米湯+奶粉:奶粉中有一般食物所缺乏的維生素a,而米湯則以澱粉為主,含有脂肪氧化酶,能破壞奶粉中的維生素a。長期用米湯沖奶粉喂孩子,會使孩子生長發育緩慢,抗病能力減弱。
蘿卜+水果:兩者長期同食,經代謝後體現內會很快產生大量硫氧酸。而硫氧酸可抑制甲狀腺素的形成,阻礙甲狀腺對碘的攝取,從而誘發或導致甲狀腺腫。
牛奶+果珍:牛奶中蛋白質豐富,80%以上為酪蛋白。酪蛋白在酸鹼度4.6以下的環境中發生凝集、沉澱,不利於消化吸收,或引起消化不良而腹瀉,故沖調生奶時不宜加入果汁等酸性飲料。
海味+水果:魚蝦、藻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等營養物質,如果與含鞣質的水果同食,不僅會降低蛋白質的營養價值,而且易使海味的鈣質與鞣質結合,形成一種不易消化的物質。這種物質可刺激粘膜,使人出現腹痛、惡心、嘔吐等症狀。
啤酒+海味:飲啤酒時用海鮮作菜下酒,易引發病風症。這是因為痛風本身即有無示排洩的過多尿酸,而海味又會刺激人體制造更多的尿酸,使病情加重。
肉類+茶飲:茶中的大量鞣酸與蛋白質結合,會生成具有收斂性的鞣酸蛋白質,使腸蠕動減慢,延長糞便在腸道內的停留時間,形成便秘。
白酒+胡蘿卜:胡蘿卜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與酒精一起進入體內,就會在肝髒中產生毒素,使肝髒受到破壞而引起肝病。
鹹魚+西紅柿:鹹魚不宜與西紅柿(香蕉以及乳酸飲料)搭配食用。由於鹹魚制品中的硝酸鹽在乳酸菌作用下還原成亞硝酸鹽,再加上西紅柿所含的胺類,可產生強致癌物質,引起胃、腸、肝等消化器官癌變。
蝦+維生素c食物:無論河蝦與海蝦,由於環境污染的緣故,都含有濃度很高的五價砷化合物。它們本身對人體無害,若與含維生素c的食物同食,蝦體內的五價砷可轉化劇毒的三價砷,造成人體中毒。 相生相克說食物搭配
玻璃蘋果發表於2005-7-819:14:00
在日常生活中,並非所有食物都可以同時食用。“搭配得宜能益體,搭配失宜則成疾”。換句話說,食物也有“相克”的時候。
鞣酸與蛋白質 相克若在吃海鮮的同時吃葡萄、山楂、石榴、柿子等水果,就會出現嘔吐、腹脹、腹痛、腹瀉等症狀。因為在這些水果中含有鞣酸,鞣酸遇到海鮮中的蛋白質,會凝固沉澱,形成不容易消化的物質。因此人們在吃海鮮後,應隔4小時以上再吃這類水果。吃完肉不要馬上喝茶也是這個道理。
纖維素、草酸與鐵相克 動物肝類、蛋黃、大豆中均含有豐富的鐵質,都不能與含纖維素多的芹菜、蘿卜、甘薯同吃,也不宜與含草酸多的蕹菜、苋菜、菠菜同吃。因為纖維素與草酸均會影響人體對上述食物中鐵的吸收。
蛋白質與糖相克 牛奶中的賴氨酸與糖在高溫下會產生反應,使氨基酸遭到破壞。雞蛋與糖不宜同煮也是這個道理。但是把牛奶燒開、雞蛋煮熟後,晾一會兒再放入糖就不會出現這個問題了。
胡蘿卜素與醋酸相克 炒胡蘿卜忌放醋,是因為醋酸會破壞胡蘿卜素。同樣,富含胡蘿卜素的雪裡蕻、菠菜、油菜等也不要用醋炒。
草酸與鈣、鎂相克 豆腐忌與菠菜同食。豆腐裡含有氯化鎂、硫酸鈣這兩種物質,菠菜中則含有草酸,兩種食物遇到一起可生成草酸鎂和草酸鈣。這兩種白色的沉澱物不能被人體吸收,不僅影響人體吸收鈣質,還容易誘發結石症。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副研究員張學傑推薦適宜搭配的食物
五谷加紅棗,勝似靈草;
精糧合口味,粗糧潤胃;
豆腐配海帶,常吃除害;
白菜蘿卜湯,益壽保康;
心虛氣不足,桂圓米煮;
口渴心煩躁,粥加猕猴桃。
吃飯,重視食物搭配
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關注,食物的營養高低越來越受重視,但大部分人關心的往往是某種單一的食物有什麼營養,比如“豆角有補腎的作用”、“多吃苦瓜能降血糖”,中華醫學會營養學分會主任委員魯純靜告訴記者,從現代營養科學觀點看,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食物,如果搭配合理會起到營養互補、相輔相成的作用,發揮其對人體保健的最大效果,然而,長期以來這一點都被大家忽視了。 現代營養學:講究營養素的互補 “我們常吃的‘西紅柿炒雞蛋’其實就是食物搭配中最成功的例子之一,”中國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食療營養部主任王宜對記者說,“因為雞蛋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各種維生素,比如b族維生素、尼克酸、卵磷脂等,但惟獨缺少維生素c,西紅柿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正好彌補了它的缺陷,所以二者放在一起吃能起到營養互補的作用,這也正是現代營養學講究食物搭配的重點所在。” 像這樣的例子在我們的生活中比比皆是,王宜說,比如我們提倡大家要吃雜糧,也是從營養互補的角度來考慮的,最典型的就是豆類。豆類是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但不同種類的豆子氨基酸含量有高有低,所以平時最好別只吃一種,混吃更能提高蛋白質的吸收利用率和生物價值。 由於不了解食物的營養成分而導致搭配錯誤的例子也不少,魯純靜指出,有些食物搭配只從口味考慮,很可能會造成對健康的損害。比如人們常吃的茶葉蛋:茶葉中除生物鹼外,還有酸性物質,這些化合物與雞蛋中的鐵元素結合,對胃有刺激作用,不利於消化吸收。而吃“大豐收”這道菜時最好別加黃瓜,這一點是王宜特別強調的,因為黃瓜中含有一種酶,會破壞人體對其他蔬菜中維生素c的吸收。“可惜,現在餐館中的‘大豐收’幾乎沒有不加黃瓜的,”王宜對這種因食物搭配不當而造成的營養損失,感到尤其惋惜。 傳統醫學:搭配好了加強食療作用 食物搭配的重要性,2000多年前在中醫裡就有所論述,北京中醫藥大學養生室教授張湖德告訴記者,其主要依據就是食物的“氣”和“味”。他說,中醫認為食物有“四氣”(寒、熱、溫、涼)和“五味”(辛、甘、酸、苦、鹹),食物搭配的原則就是寒與熱、辛與甘等達到平衡。 具體來說,張教授指出,中醫在食物搭配上有4種情況,前兩種可以增強食療效果:一是相須相使,即性能基本相同或某一方面性能相似的食物配合,能夠不同程度地增強原有的食療功效。如“當歸生姜羊肉湯”中,溫補氣血的羊肉與補血止痛的當歸和溫中散寒的姜配伍,可增強補虛散寒止痛之功,同時還可以去掉羊肉的腥膻味。二是相畏相殺,即當兩種食物同用時,一種食物的毒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種食物降低或消除。如大蒜可防治蘑菇、扁豆中毒,橄榄解河豚、魚、蟹引起的輕微中毒。 張教授說,食物搭配中還有兩種情況可能削弱食療效果,因此要盡量避免:一是相惡,即兩種食物同用後,由於相互牽制,使原有的功能降低甚至喪失。如吃羊肉、狗肉之類溫補氣血的食物,盡量不要同時吃綠豆、鮮蘿卜、西瓜等,否則會減弱前者的溫補作用。二是相反。即兩種食物同用時,能產生毒性反應或腹瀉等明顯的副作用,比如蜂蜜反生蔥、黃瓜反花生、鵝肉反鴨梨等。 生活中應該怎麼搭配 不管從現代營養學還是中醫傳統理論的角度講,要想了解食物的搭配,都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對於普通的老百姓來說,在生活中有沒有簡便的方法,能讓食物搭配得更科學呢? 北京軍區總醫院主任營養師、我國著名營養學家李瑞芬認為,食物搭配的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達到膳食和營養平衡,因此,在生活中盡量多吃不同種類的食物,是最基本的搭配原則。比如,我國營養學家建議,人每天除了水以外,還要吃30—35種食物。這個數字看起來多,實際上並不難達到,因為食物中的調料如花椒、大料等都算其中的一種。除了“多”以外,還要注重“遠”和“雜”。“遠”就是一天內所吃食物的種屬越遠越好,比如雞、魚、豬搭配就比雞、鴨、鵝或豬、牛、羊搭配要好;“雜”就是蔬菜、肉、糧食等不同種類的食物都要吃,讓營養素共同發揮作用。 此外,還有幾種搭配也是必不可少的,李瑞芬說,一是要注重主食與副食平衡搭配。小米、燕麥、高粱、玉米等雜糧中的礦物質營養豐富,人體不能合成,只能靠從外界攝取,因此不能只吃菜、肉,忽視主食。二是酸性食物與鹼性食物平衡搭配。酸性食物包括含硫、磷、氯等非金屬元素較多的食物,如肉、蛋、禽、魚蝦、米面等;鹼性食物主要是含鈣、鉀、鈉、鎂等金屬元素較多的食物,包括蔬菜、水果、豆類、牛奶、茶葉、菌類等。酸性食物吃多了會讓人感到身體疲乏、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腰酸腿痛,增加患病的幾率,需要一定的鹼性食物來中和。三是干與稀的平衡。只吃干食會影響腸胃吸收,容易形成便秘;而光吃稀的則容易造成維生素缺乏。李瑞芬認為,飲食中只要掌握了這些食物搭配的大原則,基本上就能保證營養均衡了。 一起食用有益的食物多得數不勝數。
煲骨頭湯時,加幾滴白醋,可以增加鈣的溶出量;
西紅柿炒雞蛋,可以補充雞蛋中缺乏的維生素c;
煮羊肉必加姜和當歸,可增強補虛散寒止痛之功,同時還可以去掉羊肉的腥膻味;
土豆與牛肉同煮,可以利用土豆中豐富的葉酸保護胃粘膜。
此類有益的食物搭配,在現實生活中不勝枚舉,只要我們平時多加注意,就能夠“食出健康來”上一页 [1] [2] [3] [4]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