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糖條馓子麻花三鮮燒賣薩其馬軟糖棗肉末燒餅肉火燒肉丁饅頭秋梨膏清湯丸子清代宮廷小吃傳說切邊缸爐千層糕棋餅其林酥片絲火燒牛肉麻餅牛筋窩窩奶油炸糕奶棋子奶酪奶饽饽面包酥蜜銀耳蜜三刀蜜麻花蜜供蜜箅子玫瑰餅麻茸包麻醬燒餅螺蛳轉綠豆糕鹵煮小腸梁實秋豆汁兒蓮子糕老豆腐
老北京小吃: 碗糕扣餅烤羊肉京味核桃酥泥金絲麻花金錢麻花焦圈、半焦果子焦圈醬菜姜絲排叉江米藕夾糖糕干馄饨葷餅餃、素餃和湯餃黃米面炸糕火紙筒黃鍋盔黃糕蝴蝶酥蝴蝶卷紅白蜂糕、碗蜂糕米盒皮大奶卷盒糕鍋貼桂花糖熟芥光頭灌腸與熏魚兒灌腸干蹦福雲醬豬頭肉芙蓉糕風味小吃翡翠豆腐墩饽饽豆腐腦大磨盤柿褡裢火燒脆麻花澄沙燒餅炒麻豆腐炒疙瘩炒肝茶湯薄脆冰碗、炸年糕坨冰糖葫蘆冰花酥冰花球北京粽子
北京特產: 王致和臭豆茯苓餅北京酥糖北京烤鴨“六必居”北京八寶飯白羊頭肉 白湯雜碎白蜂糕扒糕八寶蓮子粥艾窩窩
如果你想吃一些北京的特色小吃,可以考慮去北京一些著名的小吃店去吃,詳情請看: http://www.ctrip.com/community/recommend/showrecommend.asp?writing=739021 http://www.ctrip.com/community/recommend/showrecommend.asp?writing=739022 http://www.ctrip.com/community/recommend/showrecommend.asp?writing=739023 http://www.ctrip.com/community/recommend/showrecommend.asp?writing=739024
參考文獻: baidu
老北京特色小吃有很多很多的:
1.驢打滾
驢打滾又稱豆面糕,是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種之一。但為什麼又稱“驢打滾”呢?似乎是一種形象比喻,制得後放在黃豆面中滾一下,如郊野真驢打滾,揚起灰塵似的,故而得名。它的原料是用黃米面加水蒸熟,和面時稍多加水和軟些。另將黃豆炒熟後,軋成粉面。制作時將蒸熟發黃米面外面沾上黃豆粉面擀成片,然後抹上赤豆沙餡(也可用紅糖)卷起來,切成100克左右的小塊,撒上白糖就成了。特點是香、甜、粘,有濃郁的黃豆粉香味兒。
2.艾窩窩 艾窩窩,北京傳統風味小吃,每年農歷春節前後,北京的小吃店要上這個品種,一直賣到夏末秋初,所以愛窩窩也屬春秋品種,現在一年四季都有供應。愛窩窩的由來是明朝時有一位皇帝愛吃這種窩窩,想吃或要吃時,就吩咐說:“御愛窩窩。”後來這種食品傳入民間,一般百姓就不能也不敢說“御”字,所以省卻了“御”字而稱“愛窩窩”。 這個。。也超愛吃~~~]
3.糖果卷(應該叫糖卷果吧。。)糖卷果是北京風味小吃中的名品,深受中外食者青睐,尤得女性食客的喜愛。糖卷果雖說是小吃卻被看做是名副其實的藥膳。看看主料您就知道了,山藥鮮品營養豐富,含蛋白質、精纖維及維生素等成分,是中醫傳統的用藥。中醫認為山藥性溫味甘,無毒,入脾肺、腎經,有補中益氣、補脾胃、長肌肉、止瀉和健脾。固精、益肺的功用。大棗更是民間的滋補佳品。這個,奶奶和媽媽經常做給我吃啦~~
4.姜汁排叉兒姜絲排叉,從其名就可知道,它原料中有鮮姜,因而食用時有明顯的鮮姜味而得名。排叉成淺黃色,有酥、甜、香的特點,食用時有姜味。姜在中醫中具有健胃、祛寒和解毒等藥效。這個。。。我好像沒吃過。。。
5.奶油炸糕北京小吃中奶油炸糕是富有營養的小吃品種。它用上好面粉為原料,先燒適量開水,水開後,改用小火,將面粉倒人鍋內,迅速攪拌直到面團由自變成灰白色,不粘手時,取出稍晾成燙面。白糖用水化開,香草粉用水化開,適量雞蛋液在碗內攪勻,分幾次加入燙面中,最後一次加入奶油、糖水、香草粉水,揉搓均勻。奶油炸糕呈圓形,外焦裡嫩,香味濃郁,富有營養,易於消化。 唉。。現在的奶油炸糕都不怎麼好吃了。。。。
6.蜜麻花是北京小吃中常見名品,又稱糖耳朵,因為它成形後形狀似人的耳朵得名。前人有詩說:"耳朵竟堪作食耶?常偕伴侶蜜麻花,勞聲借問誰家好,遙指前邊某二巴》。蜜麻花棕黃油亮,質地綿潤松軟,甜蜜可口。
7.油茶是北京小吃中的滋補佳品,它是用面粉放入鍋內炒到顏色發黃,麻仁也炒至焦黃,另加桂花和牛骨髓油,拌搓均勻,然後將搓得均勻的面茶放在碗內,加上白糖,用開水沖成漿糊狀即可。油茶味道甜美,可作為早餐或午點,很受百姓喜愛。喝面茶很講究吃法,吃時不用筷、勺等餐具,而是一手端碗沿著碗邊轉圈喝,非老北京人恐怕無此吃法的。
8.馓子麻花是北京清真小吃中的精品,很受百姓歡迎,它的制作比較麻煩。在事先將礬、鹼、紅糖、糖桂花放在盆內用溫水溶化,再將面粉倒入和均勻,和好後挫長條盤起來饧一會兒,然後揪成40克一個的小劑。將麻仁用開水拌起來,將小劑粘上拌好的麻仁,挫成10厘米長的小條碼在盤中,碼3至4層再饧著。饧好後,拿起兩小條用手挫成均勻的長繩條2根,對頭折兩個來回成8根,兩頭捏在一起,成兩頭尖、當中大的棗核形或扇形狀,用油炸熟即成。炸時鍋內花生油五成熱,拿著馓子麻花的捏頭處,將坯子下入油鍋來回擺動使其定型,待坯子稍硬挺後,整個入油中炸,炸成棕黃色即成。馓子麻花顏色棕黃,質地酥脆,香甜可口。
9.薩其瑪漢語為金絲糕。薩其瑪是滿族的名糕點,民間傳說是一位滿族的將軍留傳下來的。因其好打獵,為攜帶方便,故制作這樣一種糕點。其原料是以雞蛋和白面做成的細條,過油煎炸,再蜂密、白糖、瓜子仁,成金糕條。糕面撤上青紅絲,其味香甜可口。
10.焦圈北京小吃中的焦圈,男女老少都愛吃,酥脆油香的味兒,真叫人吃不夠。北京人吃燒餅,常愛夾焦圈,喝豆汁也必吃焦圈。宋代蘇東坡曾寫過一首詩“纖手搓成玉數尋,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無輕重,壓褊佳人纏臂金。”
11.糖火燒北京以大順齋的糖火燒最出名。糖火燒香甜味厚,綿軟不粘,適合老年人食用
12豆餡燒餅是北京小吃中的常見品種,因其以豆沙為餡而得名,在烤制過程中,因燒餅邊上有自然開口,吐出豆餡,掛著燒餅邊上,所以人們就形象地稱這種燒餅為蛤蟆吐蜜。《故都食物百詠》中有詩說:“干酥燒餅味鹹甘,形有圓方貯滿籃,薄脆生香堪細嚼,清新食品說宣南。”
13豌豆黃是北京傳統小吃。按北京習俗,農歷三月初三要吃豌豆黃。因此每當春季豌豆黃就上市,一直供應到春末。顏色橙黃,滿嵌紅棗,好看亦好吃。有詩稱贊豌豆黃:“從來食物屬燕京,豌豆黃兒久著名。紅棗都嵌金屑裡,十文一塊買黃瓊。” 。。。。。。。。。。
上一页 [1] [2]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