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臘腸不能和什麼一起煮正文

臘腸不能和什麼一起煮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臘腸不能和什麼一起煮
 
粽子的一些包法:又是一年端午節,家家戶戶少不了吃粽子。盛夏聞艾葉香,包上粽子過端午。雖然現在超市裡有速凍的粽子,但吃起來總覺得缺少點什麼,還是自己動手包粽子,想吃什麼口味全憑自己作主,也許一代名粽就會在你的手上誕生。1.原料的預加工1.糯米、綠豆、花生米的泡制:將純糯米淘洗後,用60℃的水浸泡5小時,或用冷水浸泡12小時。綠豆淘洗後,加滾水浸泡3.5小時,或用冷水浸泡12小時後去皮,效果最佳。花生米加滾水浸泡3小時,或冷水浸泡5小時後去皮。2.蔥姜油的制作方法:把蔥末、姜末、精鹽少許放在25克豬油中炒成金黃色,出香味後,撿去蔥姜末,即成蔥姜油。3.糯米綠豆瓣:將泡好的糯米、綠豆瓣,以3∶1的比例混合拌勻後,加點鹼(3公斤糯米,10克鹼),再拌入蔥姜油,即成糯米綠豆瓣。4.陳皮鹹肉的制法:用料:五花豬肉250克糖少許鹽1湯匙蔥白適量姜絲20根陳皮2塊切絲料酒少許。制法:把肉洗淨,切成手指粗細的條、把糖、鹽、料酒調好,搓在肉條上,然後放入蔥絲、姜絲、陳皮絲拌勻。腌漬10小時後,撿去蔥絲、姜絲。5.腐乳鹹肉制法:用料:五花豬肉250克糖1湯匙蔥結、姜絲適量料酒少許。制法:把肉切成手指粗細的條,把糖、料酒、蔥結、姜絲調好,搓在肉條上,腌漬10小時,撿去蔥、姜,放腐乳碾碎,拌入腌漬肉條的味料,再腌漬1小時即可。6.陳皮牛肉制法:用料:牛腱子肉500克糖2湯匙醬油100克蔥1根花椒粉1小匙料酒少許小茴香30粒(以紗布包好)陳皮兩片小蘇打少許制法:將洗淨的牛肉,切成手指粗細的條,用小蘇打搓勻,放入適量滾開水中,再依次放白糖、蔥、料酒、花椒粉、小茴香、煮一會兒即放醬油,煮至八分熟即好。7.臘肉的制法:用料:五花豬肉500克甜面醬250克料酒少許蔥1根姜15克另有塑料繩毛頭紙(窗戶紙)。制法:將肉洗淨,切33厘米左右長、3.3厘米寬、3.3厘米厚的條。將料酒、蔥花、姜末放甜面醬中拌勻。把肉條放甜面醬中浸2小時。用窗戶紙分別把每一條肉包嚴,用繩扎好,掛在陰涼處風干,約10天左右即好。8.臘腸的制法:用料:豬的肥瘦肉1公斤料酒半腸匙白砂糖3湯匙精鹽1湯匙蔥2根姜25克腸衣3條喜歡陳皮味的,可放些陳皮絲腌漬,或放味精也可。制法:將豬肉切1厘米見方的丁,用上述調味料腌漬10小時。用50℃的水將腸衣泡5~6小時即軟,再用水灌進腸內輸通備用。將肉丁(撿去陳皮絲、蔥姜)用漏斗灌入腸衣,邊灌邊分節,掛在陰涼處陰干,約1星期左右便可。9.叉燒肉的制法:用料:肥瘦兼有的豬肉500克五香粉1湯匙料酒半湯匙白糖50克蔥絲和鮮姜絲少許,高級醬油100克油適量。制作:把豬肉切成3.3厘米寬、6.7厘米長、2.7厘米厚的長條,用上述調味料腌制24小時,將肉條用文火油煎至八分熟,切丁待用。10.豆沙的制法:將煮爛的豆子,放在小竹篩中,篩底下放一小盆水。用手在篩底上揉搓豆子,豆沙篩入水盆中,將豆沙水倒入豆包布口袋中,擠落水分,即成豆沙。11.各類粽子的具體包法:火腿肉粽用料:配制好的糯米綠豆瓣750克火腿丁50克冬菇或香菇25克豬肉末50克精制澱粉10克麻油5克豬油25克蔥末、姜末、精鹽適量白糖1湯匙竹葉、馬蓮。制法:用豬油將蔥末、姜末炒黃,除去蔥姜末後,依次放放火腿肉丁、豬肉末、冬菇丁白糖、鹽炒30秒鐘,勾芡,淋上麻油,即成餡料待用。取2片泡好的粽葉,折成斗狀,填進糯米綠豆瓣,把餡料夾在糯米中間,上面蓋好糯米,包成五角方底錐形,扎緊後上蒸鍋,碼緊,放冷水,沒過粽子為便。煮1小時後,改文火煮30分鐘即好。若用壓力鍋,煮25分鐘,離火再焖5分鐘即好。如沒有竹葉,葦葉也行。每邊三片葦葉,折成斗形。陳皮鹹肉粽用料:泡制好的糯米綠豆瓣750克花生瓣50克陳皮鹹肉條250克竹葉、馬蓮。制法:包法與煮制時間同火腿肉粽,只是餡心改用陳皮鹹肉條。腐乳鹹肉粽用料及制法、煮制時間同火腿肉粽,只是餡心換成陳皮牛肉。鹹鴨蛋粽用料:配制過的糯米綠豆瓣750克花生瓣25克熟鹹鴨蛋黃5個竹葉、馬蓮。制法:包法與火腿粽相同。包成,上蒸鍋煮1小時後,移文火煮10分鐘即好。臘肉粽子用料:配制過的糯米綠豆瓣750克花生瓣25克臘肉丁250克白砂糖2湯匙竹葉、馬蓮。制法:包法與煮制時間與火腿粽子相同,只是餡心改為臘肉即可。臘腸粽子用料、包制、煮制時間均與火腿粽子相同,只是將餡心換成臘腸丁即可。叉燒肉粽用料:配制過的糯米綠豆瓣750克叉燒肉丁250克冬菇或香菇丁25克豬油25克白糖1湯匙精制澱粉10克麻油5克馬啼丁50克蔥結、姜片適量。制法:用豬油把蔥結、姜片炒香,除去蔥姜,依次放入叉燒肉丁、冬菇丁、馬蹄丁、白糖、適量腌叉燒肉的醬油,炒30秒鐘,勾芡,淋上訂油、即成粽餡。將兩片竹葉折成斗狀,填進糯米綠豆瓣,把餡夾在糯米綠豆瓣中,包成五角方底錐形,扎緊後上鍋碼緊,放冷水與粽齊,煮1小時後,再用文火煮30分鐘即可。若用高壓鍋,煮25分鐘,離火再焖5分鐘即好。小蚝粽子用料:配制過的糯米綠豆瓣750克花生瓣25克鮮嫩肥美的小蚝(淡菜)75克豬肉末100克嫩筍絲25克精制澱粉1湯匙蔥花、姜末、白胡椒粉少許豬油(或素油)、精鹽、白砂糖適量。制法:用豬油煸炒豬肉末,出香味時放入小蚝、蔥花、姜末、白糖、精鹽、炒1分鐘,放白胡椒粉,炒勻後,勾芡,即成粽餡。包法與煮制時間與叉燒肉粽相同。干小蚝須用冷水發3小時左右。以上的9種鹹粽,吃時可蘸紅醬油。澄沙粽子用料:泡制過的糯米1公斤綠豆沙或烏豆沙500克白砂糖250克豬油250克精鹽、糖桂花適量。制法:將豆沙用豬油炒勻炒透,加糖(綠豆沙加白砂糖,烏豆沙加土制紅糖,亦叫板糖),出鍋後放點糖桂花。將兩片葦葉折成斗形,填進糯米,豆沙餡,上面再蓋糯米,包成五角方底錐形,扎緊後,裝鍋,碼緊,放冷水,沒過粽子為宜。煮50分鐘,離火焖4分鐘即熟。果仁桂花粽用料:糯米750克黑白芝麻仁各50克(破開2/3)生豬油100克白砂糖250克鹽少許糖桂花50克精制澱粉1湯匙竹葉、馬蓮。制法:把白糖、鹽、黑白芝麻仁混合均勻,拌入生豬油中(撿出豬油中的絲狀物),邊拌邊倒濕澱粉,最後放入糖桂花,拌勻後即成餡。包制與煮制時間同澄沙粽子。百果粽子用料:糯米750克青梅、菠蘿肉、冬瓜條各25克西瓜子仁、核桃仁、葡萄干、紅絲各15克白砂糖300克。制法:先將青梅、菠蘿肉、冬瓜條各用白糖水煮,瀝干水分,然後用白糖腌漬24小時,同以上各料包入糯米中。包法與煮制時間同果仁桂花粽。
 
不要懷疑人家有別的目的。難道說你對你的女朋友有別的目的嗎/他只是和你一樣。愛上了同一個人而已,你現在不被你女朋友接受,只能說明你不夠好。沒有讓她滿意,不要找別的理由,多從自己身上找毛病,努力挽回她的心。這位網友:
  越來越多外地人到廣州工作和旅游,他們到此經常會問,廣州有什麼特產?可是,除了廣式臘味這類廣為人知的產品外,不少廣州人,尤其是年輕人都不能完全地數出自己所居住的城市究竟有哪些值得推薦的特產。為此,這裡特地搜羅了一些頗受人們喜愛的具有廣州特色的產品,向大家一一介紹。這樣,不但本地人可找到推薦的藍本,外地人也有了購買的目標。
  
雞仔餅
雞仔餅相傳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據說是西關一位名叫小鳳的女工創制的。有一回,小鳳將剩下的面粉、梅菜汁摻在一起,熬干後壓成餅塊,制成了口味奇特的餅干,沒想到大受贊賞。沒想到半個世紀後,小鳳餅的方子拯救了一家因中秋月餅滯銷而面臨危機的茶樓,制餅師傅急中生智地將制月餅的原料按小鳳餅的方法制作,並大膽調以南乳、蒜茸、胡椒粉、五香粉和鹽,制作出甜中帶鹹、甘香酥脆的新“小鳳餅”。因為“小鳳”在廣州俗稱“雞仔”,餅干的形狀又像雛雞,因此小鳳餅從此改名為雞仔餅,成為廣州地道的特產。

如今的雞仔餅經過了多年的改進,包裝也有了罐裝和盒裝,甚為精美。如果你想嘗試正宗的雞仔餅,不妨到廣州幾家有名的老餅家去看看,也許幸運地碰上新鮮出爐的餅干,此時嘗試口感爽脆,香味更加濃郁撲鼻,一定會讓你贊不絕口。
連香樓和陶陶居(在上下九步行街內)

  
廣式臘味
 
廣州臘味久負盛名,據說它的獨特風味是經歷了長年累月的改良創新而形成的,不僅有廣州臘味色澤鮮明的傳統風格,亦繼承了古時京都臘味的鮮甜和來自阿拉伯的腌制食品的獨特香味,食在口中感覺脆嫩,美味可口。
  
“秋風起,食臘味”,廣州臘味在秋冬季節特別受本地人的歡迎。其實在廣州,一年四季可以購買臘味,而且品種豐富。廣州有名的皇上皇臘味店裡有臘腸、臘鴨、臘魚、臘肉片等幾十個品種,可以做配菜,也可以單炒食用。據了解,如今的廣州臘味在口味上有鹹、甜之分,肉型上有全肥、半肥瘦、全瘦型可供選擇,包裝上有散裝和禮盒等,送禮、自家食用兩相宜。
在廣州酒家和皇上皇(在上下九步行街內)

  
已配湯料
 
來到廣州,喝老火靓湯是必不可少的。一些剛到廣州的朋友總會感覺濕熱難忍,容易上火,如果能夠入鄉隨俗地喝上一碗煲了幾個小時的靓湯,一定會讓你頓覺周身舒爽。


  
廣州喝湯的歷史源來已久,這與廣州濕熱的氣候環境有關,而且廣州湯的種類會隨季節轉換而改變,深谙煲湯之道的廣州人會告訴你夏天應該喝清涼的冬瓜薏米赤小豆煲排骨湯可以降火,冬天則要喝滋補的花旗參炖雞去寒。


  
不過,對於外地朋友來說,廣州的湯水雖然好喝,但若想學會卻不易調配。單是一鍋湯水裡便已是大有乾坤,蓮子、百合、淮山、芡實、枸杞、紅棗、各種豆類,如何將這些材料合理適量地搭配一起、發揮適當的功效可是一門大學問。別擔心,時下已有配好的湯料出售,在湯料包裝袋的說明書上,還標明了不同湯種的功效和煲制湯水的方法,讓你大可以依葫蘆畫瓢,在家自制一鍋美味的廣州湯水。
在各大超市都有(百佳、萬佳、家樂福)

  
香雲紗


  
不久前,省政府特聘的洋顧問穿上了做工考究的頗具嶺南特色的香雲紗服裝,使這個鼎鼎有名的特產布料在羊城掀起了一股熱潮。其實,香雲紗舊稱莨紗綢,已經擁有1000多年的歷史,閱歷豐富的老人對它可是非常鐘愛,因為它的材質輕盈柔軟,穿起來質感涼爽,只需要用清水輕輕一過便干淨了,散發著濃濃的植物清香,非常適合在濕熱的天氣中穿著。


  
香雲紗的珍貴在於它的全天然,不僅原料天然,而且燃料也是天然的。它由上等的蠶絲織成布匹,再由廣東特有的植物薯莨汁液對織物做染色處理,制作過程全部用手工。因為它的曬制過程對環境、日照有很高的要求,每年只有五個月左右的時間可以制作,之後還需要存放6個月甚至幾年以上才可能成為上品。


  
對香雲紗慕名而來的游客可以到廣州城裡的布料市場去看看。據布料市場的店主說,在廣州購買香雲紗布料的最大好處是品種款式都非常齊全。不過,如果你想省去聘請裁縫剪裁的麻煩,不妨直接將成品香雲紗衣服帶回去。如今一些香雲紗服裝店裡,香雲紗衣服的款式多達幾十種,不僅有傳統的唐裝、旗袍,還有特別加棉制作的適合北方穿著的大衣,讓人們有多種選擇。


  
木屐

 
木屐聲聲曾是舊時廣州的一大特色,家住西關的老廣州人肯定不會忘記兒時腳踏木屐,在小巷的青石板上踩出的踢裡踏拉清脆響聲。許多人都以為木屐是舶來品,其實木屐在廣東有很長的歷史。據說南朝的謝靈運為了登山方便特地做了一種前低後高的木屐,等到下山時倒過來,後高前低,走起來如履平地,那便是木屐的原型了。廣州人喜歡穿木屐,是因為廣東溫熱天氣較長,而木屐穿起來清涼舒爽。
  
而如今,傳統的廣州木屐已經較少見到,市面上的木

[1] [2] [3] 下一页

如何做咖哩頭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