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加劇高血壓咖啡因因為本身具有的止痛作用,常與其他簡單的止痛劑合成復方,但是,長期大量服用,如果你本身已有高血壓時,使用大量咖啡因只會使你的情況更為嚴重。因為光是咖啡因就能使血壓上升,若再加上情緒緊張,就會產生危險性的相乘效果,因此,高血壓的危險人群尤其應避免在工作壓力大的時候喝含咖啡因的飲料。有些常年有喝咖啡習慣的人,以為他們對咖啡因的效果已經免疫,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一項研究顯示,喝一杯咖啡後,血壓升高的時間可長達12小時。 10.誘發骨質疏松咖啡因本身具有很好的利尿效果,如果長期且大量喝咖啡,容易造成骨質流失,對骨量的保存會有不利的影響,對於婦女來說,可能會增加骨質疏松的威脅。但前提是,平時食物中本來就缺乏攝取足夠的鈣,或是不經常動的人,加上更年期後的女性,因缺少雌激素造成的鈣質流失,以上這些情況再加上大量的咖啡因,才可能對骨造成威脅。如果能夠按照合理的量來享受,你還是可以做到不因噎廢食的。 [編輯本段]喝咖啡的好處 1.咖啡含有一定的營養成分。咖啡的煙鹼酸含有維他命b,烘焙後的咖啡豆含量更高。並且有游離脂肪酸、咖啡因、單寧酸等。 2.咖啡對皮膚有益處。咖啡可以促進代謝機能,活絡消化器官,對便秘有很大功效。使用咖啡粉洗澡是一種溫熱療法,有減肥的作用。 3.咖啡有解酒的功能。酒後喝咖啡,將使由酒精轉變而來的乙醛快速氧化,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而排出體外。 4.咖啡可以消除疲勞。要消除疲勞,必須補充營養、休息與睡眠、促進代謝功能,而咖啡則具有這些功能。 5.一日三杯咖啡可預防膽結石。對於含咖啡因的咖啡,能刺激膽囊收縮,並減少膽汁內容易形成膽結石的膽固醇,最新美國哈佛大學研究人員發現,每天喝兩到三杯咖啡的男性,得膽結石的機率低於40%。 6.常喝咖啡可防止放射線傷害。放射線傷害尤其是電器的輻射已成為目前較突出的一種污染。印度笆巴原子研究人員在老鼠實驗中得到這一結論,並表示可以應用到人類。 7.咖啡的保健醫療功能。咖啡具有抗氧化及護心、強筋骨、利腰膝、開胃促食、消脂消積、利竅除濕、活血化淤、息風止痙等作用。 8.咖啡對情緒的影響力。實驗表明,一般人一天吸收300毫克(約3杯煮泡咖啡)的咖啡因,對一個人的機警和情緒會帶來良好的影響。 [編輯本段]關於咖啡的常用詞 風味【flavor】:對香氣、酸度、與醇度的整體印象。 酸度【acidity】:所有生長在高原的咖啡所具有的酸辛強烈的特質。此處的酸辛與苦味、發酸(sour)不同,與酸鹼值也無關,它是指促使咖啡發揮提振心神、滌清味覺等功能的一種清新、活潑的特質。 咖啡的酸度不是酸鹼度中的酸性或酸臭味,也不是進入胃裡讓人不舒服的酸。在沖調咖啡時,酸度的表現是很重要的,在良好的條件及技巧下,可發展出酸度清爽的特殊口味,是高級咖啡必備的條件。 咖啡的酸味是形容一種活潑、明亮的風味表現,這個詞有點類似於葡萄酒品評中的形容方式。假若咖啡豆缺乏了酸度,就等於失去了生命力,嘗起來空洞乏味、毫無層次深度。酸度有許多不同的特征,像來自葉門與肯亞的咖啡豆,其酸度特征就有著襲人的果香味以及類似紅酒般的質感。 醇度【body】:飲用咖啡後,舌頭留有的口感。醇度的變化可分為清淡到如水到淡薄、中等、高等、脂狀,甚至默寫印尼的咖啡如糖漿般濃稠。 氣味【aroma】:咖啡調配完成後所散發出來的氣息與香味。用來形容氣味的詞包括焦糖味、碳烤味、巧克力味、果香味、草味、麥芽味,等等。 苦味【bitter】:苦是一種基本的味覺,感覺區分布在舌根部分。深度烘焙的苦味是刻意營造出來的,但常見的苦味發生原因,是咖啡粉用量過多,而水太少。 清淡【bland】:生長在低地的咖啡,口感通常相當清淡、無味。咖啡粉分量不足、而水太多的咖啡,也會造成同樣的清淡效果。 鹹味【briny】:咖啡沖泡後,若是加熱過度,將會產生一種含鹽的味道。 泥土的芳香【earthy】:通常用來形容辛香而具有泥土氣息的印尼咖啡,並非指咖啡豆沾上泥土的味道。 獨特性【exotic】:形容咖啡具有獨樹一幟的芳香與特殊氣息,如花卉、水果、香料般的甜美特質。東非與印尼所產的咖啡, 通常具有這種特性。 芳醇【mellow】:用來形容中酸度平衡性佳的咖啡。 溫和【mild】:用來形容某種咖啡具有調和、細致的風味,用來指除巴西以外的所有高原咖啡。 柔潤【soft】:形容像印尼咖啡這樣的低酸度咖啡,亦形容為芳醇或香甜。 發酸【sour】:一種感覺區主要位於舌頭後側的味覺,是淺度烘焙咖啡的特點。 辛香【spicy】:指一種令人聯想到某種特定香料的風味或氣味。 濃烈【strong】:就技術上而言,形容的是各種味覺優缺點的多寡,或指特定的調理成品中,咖啡與水的相對比例。就通俗的 用法而言,形容的是深度烘焙咖啡強烈的風味。 香甜【sweet】:本質上像是水果味,與酒味也有關。 狂野【wild】:形容咖啡具有極端的口味特性。 葡萄酒味【winy】:水果般的酸度與滑潤的醇度,所營造出來的對比特殊風味。肯亞咖啡便是含有葡萄酒風味的最佳典范。 另:咖啡豆只有經過烘焙才能變成供研磨和引用的咖啡豆,一般分為淺度、中度、深度和特深度烘焙。 所有的有提神功效的飲料(咖啡、茶、可樂)、巧克力、其他軟飲料(包括一些橙汁汽水)和“能量”型飲料中都含有咖啡因。某些非處方藥裡也有咖啡因成分,例如一些頭疼藥、感冒藥和抗過敏藥等。各種咖啡和茶裡咖啡因的含量差別很大,這跟它們是現煮的、還是速溶型以及濃淡程度都有關系。
下面的表格裡給出了一些日常食品和飲料裡的咖啡因含量。
食品名稱攝入量咖啡因含量 滴露法制作的現煮咖啡 227毫升100~300毫克(mg) 濾煮法制作的現煮咖啡 227毫升65~275毫克(mg) 速溶咖啡227毫升50~190毫克(mg) 蒸餾咖啡57毫升(40~70毫克(mg) 卡布奇諾57毫升40~70毫克(mg) 脫咖啡因咖啡227毫升1~8毫克(mg) 紅茶227毫升35~175毫克(mg) 綠茶227毫升8~30毫克(mg) 速溶茶227毫升40~80毫克(mg) 冰茶340毫升65~75毫克(mg) 咖啡冰淇淋或凍奶酪1杯8~85毫克(mg) 軟飲料1聽(約340毫升)30~60毫克(mg) 熱可可227毫升3~30毫克(mg) 巧克力奶227毫升2~7毫克(mg) 牛奶巧克力28毫升1~15毫克(mg) 黑巧克力或半甜巧克力28毫升5~35毫克(mg) 巧克力糖漿28毫升4毫克(mg) 也許是為了跟討厭的睡蟲作斗爭,也許僅僅是為了那縷濃郁的香氣,美國超過80%的人每天離不開咖啡因。
在我們生活中最常出現的咖啡因存在形式有兩種,一種是咖啡,一種是茶。但很多人並不確定這兩種物質中,哪一種含有的咖啡因更多。研究表明,相同重量下,茶葉中的咖啡因比咖啡多。不過,一斤茶葉往往能沖泡出數百杯茶,而同樣數量的咖啡豆最後沖調出的咖啡卻不足百杯。因此,在一杯對一杯的較量中,咖啡勝出。
一杯227毫升的茶中含有的咖啡因在20—90毫克之間,而同樣容量的一杯咖啡中含有60—180毫克咖啡因。茶葉沖泡時間越長,含有的咖啡因越多:茶泡一分鐘,每142毫升茶水中可含高達35毫克的咖啡因;茶泡5分鐘,每142毫升茶水中將含有50毫克咖啡因。
至於咖啡,研磨好的咖啡豆經過滴漏方式產生的咖啡因最多,過濾咖啡次之,最少的是速溶咖啡。紅茶和綠茶裡含有的咖啡因數量大致相等。但茶裡除了有咖啡因,還含有另一種功能強大的興奮物質———茶鹼,如果到了一定數量,也足以讓中樞神經系統興奮。但不管選擇哪種形式,都不如睡個好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