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黑胡椒和少許醬油將絞肉提前腌制,利用這段時間准備其他配菜
煸炒配料 1、將小番茄切塊,青紅椒切絲,玉米和青豆洗淨,香腸切片,洋蔥切碎; 2、鍋內開小火,放入黃油,待黃油融化開始煎香腸片,煎到變色,微微流油取出備用; 3、倒入青椒紅椒絲,利用鍋內剩余的油(其中還包括煎香腸逼出來的油脂)將其略微翻炒一下取出; 4、如果鍋內還有油,就到入玉米和青豆,因為其比青紅椒絲難熟,所以不能同時炒,可以小火把其煸炒的香香的,如果用電飯鍋的,可以翻動幾下後就蓋上蓋子等煮飯鍵自動跳起的時候就可以盛出備用。如果鍋內此時沒油了,那只好再放一小塊黃油。
將剩余的油脂燒熱,倒入洋蔥碎,翻炒; 炒出香味後倒入腌好的絞肉餡,繼續翻炒; 絞肉變色後倒入小番茄,繼續翻炒; 小番茄開始出水後倒入幾大勺番茄醬,我是直接拿罐子往裡倒的,沒計算具體到了多少,反正至少得讓醬汁變紅,拿不准的可以分次倒入,知道醬汁變成你喜歡的顏色; 倒入一勺耗油、一勺醬油、小半勺鹽、和兩勺黑胡椒,繼續翻炒; 到醬汁中的小番茄充分出汁並融化在醬汁裡即可關火,把醬汁盛出備用。
制餅皮 1、將發酵好的面團擀成圓片(視發面的情況發至1-2倍大小都可能),圓片的大小要比電飯鍋的底部略小,電飯鍋比較深,小一點可以留一些間隙,方便取出; 2、在電飯鍋按下煮飯鍵,在鍋底融一小塊黃油; 3、放入餅皮; 4、用拳頭垂直將餅皮中間部分壓一壓,邊緣形成自然的一圈凸起; 5、用叉子在餅皮中間扎若干孔; 6、完成這些步驟後電飯鍋的煮飯鍵也差不多該跳起了,這時將餅皮翻面,可以看出烙過的一面呈漂亮的金黃色;
制披薩 1、將做好的番茄肉醬均勻的塗抹在餅胚薄得那一部分; 2、在醬上撒一層馬蘇裡拉芝士絲(如果是片狀的芝士,這一層將芝士拉成細條,放入一片的量即可),同時切一小塊黃油,分別放在餅皮的四周,它會慢慢的融化; 3、在芝士之上平鋪一層煎出油脂了的香腸片; 4、在香腸片上鋪上青椒絲、紅椒絲、玉米和青豆,再撒一層黑胡椒; 5、最後在所有的配菜之上再撒一層芝士絲(如果是片狀的芝士,這一層放入一片半即可); 6、最後按下可能之前已經跳起了的煮飯鍵,開始等待; 7、視電飯鍋功率不同,煮飯鍵跳起的時間也不同,跳起之後不要掀開蓋子,也不要立馬按下煮飯鍵,此時也按不下去,等待7、8分鐘再試試,煮飯鍵可能就又能按下去了,再次等待跳起,依然不打開蓋子,再等待10分鐘,掀開蓋子芝士完全融化,就可以取出食用了(不同的電飯鍋功率不同,時間有些許差別,不放心的話中途可以揭開蓋子看一下,不過會損耗熱量,延長一點時間)。
7、再用拳頭或者工具將中間的部分壓一壓,用叉子在烙過的那一面也扎上孔,即可開始准備鋪料鋪上去,然後就可以了。
披薩餅
一、材料
1.皮:中筋面粉600g、糖2t、奶油4t、溫水1又1/2c、酵母1t
2.餡:洋火腿150g、絞肉300g、洋菇150g、青椒2個、洋蔥2個、乳酪500g
3.披薩汁:蕃茄糊1/2c、甜辣醬1/2c、洋蔥末1c、蕃茄丁1/2c、蒜末2t、胡椒粉1t、糖1t、鹽1/2t
二、作法
1.乾酵母先溶於1c溫水,糖和鹽溶於1/2c溫水。
2.將皮所有材料混合,揉成團。表面抹點油,置盆中或塑膠袋裡發20~30分鐘。
3.將披薩汁的材料混合,用小火熬煮10分鐘。
4.發好的面團分為兩塊,各桿成如烤盤大小,放盤內,以180度烤至黃色。
5.洋火腿切條,洋菇切片,青椒、洋蔥切圈,絞肉調入少許鹽及胡椒粉,先炒熟。
6.將煮好的披薩汁平均塗抹於烤熟的面皮上,再將絞肉、洋火腿、洋菇、洋蔥和青椒排上,最後撒上乳酪絲。
7.用200度烤至乳酪溶解,披薩汁沸騰即可。 --------------------------------- 自制披薩餅 原料:家庭制作“比薩”得用精料。高筋面粉、食油、發酵粉、番茄、洋蔥末、蒜泥、肉類或蔬菜。
制作方法:先將高筋面粉與少許精鹽、食油和發酵粉等搓揉上勁,成光滑柔軟的面團待用。再調制番茄汁,新鮮番茄去皮籽切碎與洋蔥末、蒜泥、番茄醬炒透,加少量湯汁,熬煮成醬汁,用鹽、胡椒粉調味(也可用瓶裝番茄沙司)。其他配料根據各人的喜好任意選用,可葷可素,肉類、禽類、海鮮水產、蔬菜等切成片或絲。
然後,把發酵好的面團擀成餅狀,抹上一層番茄汁,鋪上各種輔料,最後鋪上切成薄片的奶酪,進入200℃烤箱或有燒烤功能的微波爐烘烤出爐,切成小塊即成。 ----------------------------------- 披薩餅傳奇 披薩(pizza,即意大利式餡餅)可以說已經超越語言與文化的壁障,成為全球通行的食品。但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的人們在吃這種餡餅的時候,口味又稍有不同。
這種美食究竟源於何時何地,現已無從考究,也許可追溯到大約6000年前古埃及人發現酵母並懂得讓生面發酵的時候。
有關專家學者則一致認為,如今全世界每天焙制的幾百萬個披薩,都是大約200年前由意大利那不勒斯的面包師傅首創的。當時的那不勒斯,是歐洲的大城市,人口眾多,而披薩是窮人的簡速食品。那不勒斯對於披薩,就像慕尼黑對於啤酒一樣,是正宗貨色的原產地。
要制“正宗貨色”的披薩,必須嚴格遵守當地披薩師傅代代相傳的食譜。此譜如今已被編纂成公定操作的手冊。
按書上的說法,每1.8公斤面粉攙合一升水,酵母的分量則取決於周圍的溫度與濕度,以及你想要生面團過多久才發起來——大約5個小時為適當。
據統計,意大利總共有2萬多家披薩店,其中那不勒斯地區就有1200家。大多數那不勒斯人每周至少吃一個披薩,有些人據說每天午餐和晚餐都吃。
數百年前的披薩本是圓形烤面餅,不加西紅柿,通常供早餐食用。那時小販將披薩放在高筒銅質器皿“食多福”(stufe)內,頂在頭頂上沿街叫賣。買的人往往很窮,只買得起切開的一片,或要求賒欠。有一種“八日披薩”便是容許顧客欠帳一個星期。
食客不論貧富,都是將披薩折起來,拿在手上吃。這至今是鑒定披薩手工優劣的依據之一。披薩必須軟硬適中,即使“如皮夾似的”折疊起來,外層也不會破裂。
在這個講究正宗披薩的城市,不要指望會買到加辣香腸、鲱魚、咖喱或豆腐的披薩。“你要在自己的披薩上加塊菠蘿,當然可以,但那就不是那不勒斯披薩了。”那不勒斯正宗披薩公會會長安東略·佩思很不以為然地說。這公會在全球各地有150名會員,都矢言只賣正宗貨色。
正宗的那不勒斯披薩只有兩種,即瑪葛麗塔(margherita)和麻林納拉(marinara)。前者風行意大利全國,據那不勒斯正宗披薩公會的說法,只能搭配以下材料:聖馬折諾番茄、超純淨的橄榄油、水牛乳干酪、紫蘇和鹽。後者則以往昔早餐吃披薩的漁人命名,上面鋪番茄、大蒜、橄榄油和薄荷屑。
1994年,世界高峰會在那不勒斯舉行。一天,當地披薩師傅卡夏利在市中心他自己的小披薩店內看見一隊黑色轎車駛過來,幾乎就停在店門外。然後,就看到美國前總統克林頓下了轎車,走到人行道上。
原來是克林頓想散散步。鬓發斑白的卡夏利隨即繞過特勤人員(擅長制服刺客,卻攔不住锲而不捨的面包師傅),上前向美國前總統致意。
卡夏利脫口便說:“總統先生,來個披薩好嗎?”
克林頓略感驚訝,但馬上含笑回答:“好。披薩。”
卡夏利轉眼間做好兩個,一個是傳統的瑪葛麗塔披薩,另一個比較小,用滾油煎透,是他店裡的特制品。克林頓把兩個都吃光了。其後兩小時,卡夏利便成了世界上最出名的披薩師傅。
另一位披薩師傅帕格納尼聽說卡夏利“逮到”美國總統,隨即拍電報去克林頓下榻的旅館。電報上寫道:“我們在首創披薩的披薩店恭候光臨。”這話也不過稍稍誇張,他的店名叫布郎第,是那不勒斯的老牌披薩店,自店內一位師傅創下瑪葛麗塔披薩這名稱以來,便一直享譽不辍。
那是1889年6月11日,披薩師傅艾司頗錫托應邀為瑪葛麗塔王後烘制披薩,當時意大利王國統一不久,在位的是昂柏爾托國王。有些學者認為,這是王後為了爭取民心,刻意嘗試子民所喜的食物。
根據史料記載,當時這位披薩師傅烘制了三種披薩,最後一種是配以番茄、干酪和紫蘇,和意大利國旗的紅白綠三色相當。據說王後特別欣賞最後一種,因此不久以後,這種披薩就叫做瑪葛麗塔了。
105年之後,美國總統的大轎車駛抵帕格納尼的店門外。克林頓下了車,向艾司頗錫托的這位傳人表示謝意,又說實在抽不出工夫應邀入座,不過他將岳母和女兒帶來了。
帕格納尼終於挽回了顏面!兩位女賓不僅在店內各自吃了一個瑪葛麗塔披薩,離去時還帶走了兩個。
如今,全世界各地都有人想學做披薩。披薩師傅卡夏利便在漢城開班為韓國披薩師傅講授經驗技術。另外,那不勒斯人還計劃創設“披薩大學”,在幾家歷史悠久的披薩店內實施密集在職訓練。已經有不少學生報名就讀為期兩個月的課程。講授的課目包括披薩史、面粉拌和、生面團調制和柴火灶使用技術等。 --------------------------------------- 比薩”的講究與起源
“比薩”餅的起源
“比薩”是一種由特殊的餅底、乳酪、醬汁和餡料做成的具有意大利風味的食品,但其實這種食品已經超越語言與文化的壁障,成為全球通行的名飲,受到各國消費者的喜愛。但這種美食究竟源於何時何地,現在卻無從考究。如今,面對每天由遍及全球的“比薩專家”——必勝客餐廳裡烤制的幾百萬個比薩,大家都自然地認為這是400年前意大利那不勒斯的面包師傅首創的。
那麼到底是誰發明了比薩呢?有人認為,比薩來源於中國:當年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在中國旅行時最喜歡吃一種北方流行的蔥油餡餅。回到意大利後他一直想能夠再次品嘗,但卻不會烤制。一個星期天,他同朋友們在家中聚會,其中一位是來自那不勒斯的廚師,馬可·波羅靈機一動,把那位廚師叫到身邊,“如此這般”地描繪起中國北方的香蔥餡餅來。那位廚師也興致勃勃地按馬可·波羅所描繪的方法制作起來。但忙了半天,仍無法將餡料放入面團中。此時已快下午兩點,大家已饑腸辘辘。於是馬可·波羅提議就將餡料放在面餅上吃。大家吃後,都叫“好”。這位廚師回到那不勒斯後又做了幾次,並配上了那不勒斯的乳酪和作料,不料大受食客們的歡迎,從此“比薩”就流傳開了。
據統計,意大利總共有兩萬多家比薩店,其中那不勒斯地區就有1200家。大多數那不勒斯人每周至少吃一個比薩,有些人幾乎每天午餐和晚餐都吃。食客不論貧富,都習慣是將比薩折起來,拿在手上吃。這便成為現在鑒定比薩手工優劣的依據之一。比薩必須軟硬適中,即使將其如“皮夾似的”折疊起來,外層也不會破裂。
目前,全球最為著名的比薩專賣連鎖企業是1958年創辦於美國堪薩斯州的必勝客。“紅屋頂”是必勝客外觀的顯著標志。在遍布世界各地90多個國家和地區,必勝客擁有12300多個分店,包括在中國的近40家分店,每天接待超過400萬顧客,烤制170多萬個比薩。
“比薩”餅的講究
據了解,上等的比薩必須具備四個特質:新鮮餅皮、上等芝士、頂級比薩醬和新鮮的餡料。餅底一定要每天現做,面粉一般用春冬兩季的甲級小麥研磨而成,這樣做成的餅底才會外層香脆、內層松軟。純正乳酪是比薩的靈魂,正宗的比薩一般都選用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和鈣質及低卡路裡的莫扎裡拉(mozzarell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