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吃蘋果可以減肥嗎?哪些水果可以減肥?正文

吃蘋果可以減肥嗎?哪些水果可以減肥?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花授粉,有2~4%的花座果較為理想。雖然成熟蘋果的大小、形狀、顏色和酸度因品種和環境條件的不同而差異很大,但通常圓形,直徑50~100毫米(2~4吋),帶紅色或黃色。
蘋果品種數以千計,分為酒用品種、烹調品種、尾食品種3大類。3類品種的顏色、大小、香味、光滑度(可能還有脆性、風味)等特點均有差別。不少品種含糖較高,中等酸度,丹寧含量很低。蘋果除生食外,烹食方法也很多,常用作點心餡,蘋果餡烤餅可能是最早的美國式甜尾食。炸蘋果常與香腸、豬排等菜肴同食,尤其在歐洲是如此。
蘋果屬原產於兩半球溫帶。最早期的歐洲人已食用蘋果,並對之進行了改良和選育,一些品種早見於2,000多年前,在向美洲殖民前,歐洲已知品種達數百個。以後隨著移民浪潮湧遍北美,實生苗蘋果品種也到處傳播,變成當地傳奇人物的巡回使者,在蘋果的傳播中起了主要作用,其中最突出的是查浦曼(johnchapman,綽號「蘋果佬」〔johnnyappleseed〕),他在俄亥俄及印第安納廣泛種植蘋果。印第安人和設陷阱捕獸者可能也傳播了蘋果。
蘋果樹需要一定時期的休眠期,在冬季明顯的地區(一般在南、北緯30°~60°之間)生長良好。再向北由於冬季太冷以及生長季短,栽培受限。種植蘋果需選擇排水良好的土壤,肥力不足時需施肥。起伏不平的小丘頂部或山坡最適於種蘋果,在這種地形下,於嚴寒的春夜、較冷較重的空氣會向下流入山谷,否則蘋果花及嫩果會被凍壞。以選定品種作為接穗,砧木通常為約18個月的耐寒苗圃實生苗,嫁接後1~2年移植果園。6~8年後方有相當的產量;在此以前,管理工作多限於除草除蟲,也要修剪整枝(尤其是最初5年),以使主枝分布合理,較弱的分枝也不會在果實的重壓下折斷。對成年果樹須嚴格按規定噴灑農藥以防治害蟲,這樣做可能亦可延緩其春季旺長、疏幼果及減少秋季落果。晚夏成熟的品種一般不宜貯藏。晚秋成熟的品種精心保管可貯藏達一年之久。在溫度略高於蘋果的冰點的條件下可將其保存較長時間。亦可將蘋果置於惰性氣體或成分受控制的空氣中貯藏。
蘋果
世界蘋果年產量約為3,200萬公噸。美國所產的蘋果通常有一半鮮食;約1/5用以制醋、果汁、果凍、蘋果泥等;約1/6做成罐裝蘋果醬及用作餡餅原料。在歐洲,很大部分蘋果用制蘋果酒和白蘭地。用制蘋果酒的蘋果占世界產量的1/4。美國、中國、法國、意大利和土耳其是最大的生產國,法國、意大利、匈牙利、阿根廷、智利、南非和美國是最大的輸出國。蘋果富含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a、c,所含纖維量多,亦為身體所必需。
①形態習性
蘋果樹,落葉喬木.樹高可達15米,栽培條件下一般高3~5米左右。樹干灰褐色,老皮有不規則的縱裂或片狀剝落,小枝光滑。單葉互生,橢圓至卵圓形,葉緣有鋸齒。傘房花序,花瓣白色,含苞時帶粉紅色,雄蕊20枚,花柱5枚。果實為仁果,顏色及大小因品種而異。喜光,喜微酸性到中性土壤。最適於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心土為通氣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
繁殖栽培用嫁接繁殖。砧木有喬化砧和矮化砧。常用喬化砧有:楸子、西府海棠、山荊子,矮化砧主要引進英國品種。采用寬行密植,行向南北。偏南部地區秋冬土壤封凍前栽植,偏北部地區春季解凍時栽植。蘋果自花結實力差,栽植時必須配置授粉樹。
②蘋果的繁殖習性
一、花芽和花:
蘋果的花芽分化,多數品種都是從6月上旬開始至入冬前完成,整個過程分為生理分化、形態分化和性細胞成熟三個時期。花芽為混合芽,花序為傘房狀聚傘花序。每個花序開花5—8朵,多為5朵,中心花先開,邊花後開,以中心花的質量最好,坐果穩,結果大,疏花疏果時應留中心花和中心果,多疏邊花和邊花果。花芽先發葉後開花,並從果台上抽生副梢,果台副梢抽生的多少、長短隨品種和結果母枝的營養條件而異。果台副梢抽生的力強(二個)、枝條長而壯的品種,如祝光,果實小,產量不高,結果枝群松散。對這類品種,應用疏1留1和摘心扭梢等方法控制副梢生長。副梢生長力中(1個或2個)、枝條短(10厘米以下)而粗的品種,如金帥、喬納金等,果實大、豐產,結果枝群緊湊,更新容易,連續結果能力強。副梢生長力弱(1個)、枝條短(3厘米以下)的品種,如元帥系、恩派等,果實大,結果枝群緊湊,易形成雞爪枝群,更新容易,但果台多為隔年結果,應多留預備枝,以減少大小年結果。
二、果實:
蘋果的果實是由子房和花托發育而成的假果,其中子房發育成果心,花托發育成果肉,胚發育成種子。果實的體積膨大,前期靠細胞迅速分裂的細胞數目的增多,後期靠細胞體積的膨大。
果實體積的膨大,中期到成熟之前較快,初期和末期較慢,果實重量以成熟前一個月增長最快。果實發育期的長短,一般早熟品種為65—87天,中熟品種為90—133天,晚熟品種為137—168天。
果實色澤是商品的重要指標。蘋果著色的好和差與糖分的積累、礦質元素的協調、環境條件和激素種類、含量等關系很大。後期控施氮肥,增施鉀肥,減少果皮的中的葉綠素,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提高日光照射度,做好排水,降低空氣濕度,噴施萘乙酸和2.4—d等激素,都可促進蘋果上色。
蘋果從花蕾出現到果實采收,一般有四次落花落果。第一次在終花期,花梗隨花謝而一起脫落,通常稱為落花。第二次在落花後一周左右,子房略見增大,可持續5—20天,稱為前期落果。第三次在第二次落果後的7—14天,果實已達到拇指指甲大,對產量影響較大,稱為生理落果,雲南一般發生在5月份,北方的物候期比雲南晚,發生在6月份,故稱“6月落果”。第四次在果實采收前,落下成熟或接近成熟的果實,故稱采前落果。
第一、第二次落花落果,主要是營養不足和授粉受精不良引起。第三次落果,除果實之間爭奪養分、胚內生長素缺乏外,是梢果爭奪養分激烈所致。因葉片的滲透壓大於幼果,爭奪養分的力量比幼果強,所以除枝時做好摘心、剪梢等抑制新梢生長外,還應及時追施謝花花肥,補充養分。
③種子:
為胚囊中的受精卵發育而成。蘋果的正常果實,每果有5個心室,每心室有種子2粒。在果實發育過程中,種子分泌激素刺激果肉生長,所以授粉受精良好、種子充實飽滿的,果形端正,果肉豐腴;反之,種子發育不良或無種子的一方,果肉凹陷瘦削而成畸形果,因此一定要配置授粉樹和改善授粉。
④對外界環境條件的要求:
溫度:
蘋果樹是喜低溫干燥的溫帶果樹,要求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適宜的溫度范圍是年平均氣溫9—14℃,冬季極端低溫不低於-12℃,夏季最高月均溫不高於20℃,≥10℃年積溫5000℃左右,生長季節(4—10月)平均氣溫12—18℃,冬季需7.2℃以下低溫1200—1500小時,才能順利通過自然休眠。低溫時間不足,發葉、開花推遲而不整齊,有的花芽甚至不萌動,到了5月鱗片松開脫落,成為枯樁,嚴重降低產量;絕對低溫低於-30—-32℃,又發生凍害。據調查,蘋果在雲南省不同海拔和溫度地區的表現如下表。
表蘋果在雲南不同海拔和溫度地帶的表現
海拔高度(米)年平均氣溫(℃)豐產性果實品質病蟲害生長規律適宜性
1800以下15以上差差重不正常不適宜
1800—200014—15中中較重較正常次適宜
2000—220013—14較高次優輕正常適宜
營養分析:
1.蘋果中的膠質和微量元素鉻能保持血糖的穩定,還能有效地降低膽固醇;
2.在空氣污染的環境中,多吃蘋果可改善呼吸系統和肺功能,保護肺部免受污染和煙塵的影響;
3.蘋果中含的多酚及黃酮類天然化學抗氧化物質,可以減少肺癌的危險,預防鉛中毒;
4.蘋果特有的香味可以緩解壓力過大造成的不良情緒,還有提神醒腦的功效;
5.蘋果中富含粗纖維,可促進腸胃蠕動,協助人體順利排出廢物,減少有害物質對皮膚的危害;
6.蘋果中含有大量的鎂、硫、鐵,銅、碘、錳、鋅等微量元素,可使皮膚細膩、潤滑、紅潤有光澤。
相關性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氣滯不通者,便秘、慢性腹瀉、神經性結腸炎,高血壓、高血脂和肥胖患者,癌症患者、貧血和維生素缺乏者尤其適合。准媽媽每天吃個蘋果可以減輕孕期反應;
2.冠心病、心肌梗塞、腎病、糖尿病的人不宜多吃。心肌梗塞的病人也不宜食用.(蘋果富含糖類和鉀鹽)
食療作用:
蘋果味甘、酸,性涼,歸脾、肺經;
具有生津、潤肺,除煩解暑,開胃、醒酒,止瀉的功效;
主治中氣不足,消化不良,氣壅不通,輕度腹瀉,便秘,煩熱口渴,飲酒過度,高血壓等。
蘋果治小兒腹瀉配方
【配方】蘋果若干個。
【制法】將蘋果用開水洗淨,削皮,隔水蒸熟,搗爛成泥,備用。
【服法】每日4次,每次約一百克,一歲以下嬰兒每次約五十克,日服3~4次,此時不食其他食物,待症狀好轉後可減少吃蘋果泥,而適當增加牛奶酪。
【功效】益脾健胃,厚腸止瀉。還適用於經常大便溏薄。
食物相克:
蘋果忌與水產品同食,會導致便秘。
制作指導:
將削掉皮的蘋果浸於涼開水裡,可防止氧化使蘋果清脆香甜。
蘋果栽培史
中國蘋果即綿蘋果,古稱柰,從有文字記載起,至少已有2200多年的栽培歷史;沙果作為果樹栽培大致也有2000年左右的歷史;海棠栽培則較晚。
一、柰的栽培歷史
柰最早見於西漢司馬相如的《上林賦》(公元前125-前118)中:"梈柰厚樸"。其中"柰"多數學者認為就是後來的綿蘋果,即中國蘋果的古稱。據《西京雜記》(公元3-4世紀間)記載:當時"上林苑"中的各種果樹,都是"初修上林苑時,群臣遠方各獻(的)名果異樹……"其中有"柰三:白柰、紫柰、綠柰"。柰既然以名果貢獻,則在原產地的栽培就必然更早了。公元3世紀20年代,曹植有《請白柰表》和《謝賜柰表》,《史記·貨殖列傳》中曾記述當時內地已大面積生產的幾種果樹,但並沒有提及柰。總之,根據漢代以來柰的名稱與內涵的變化,反映了中國綿蘋果也存在一個發展的過程。
二、西洋蘋果栽培歷史
19世紀中葉後,海禁開放,西方文化大量輸入,果樹資源交流更加頻繁。蘋果屬果樹也隨之引入。
1、早期蘋果引進概述早期引種蘋果的途徑是多方位的。其中以山東最早,據煙台的地方史志記載,1861年美國長老會成員約翰·倪維思(johnl.nevius)受長老會派遣,由上海來山東登州(今蓬萊市)。因倪妻患病,1864年返美。1871年倪氏夫婦重返煙台時,帶來西洋蘋果、洋梨、美洲葡萄、歐洲李及甜櫻桃等果樹品種,在煙台毓璜頂東南山麓建園栽植,取名"廣興果園"。
2、20世紀前半期蘋果引種及生產概況20世紀初,遼寧、山東蘋果發展較快。1909年旅順最大一處蘋果園(後改為旅順農場)中有國光96株、倭錦550株。日俄戰爭後,旅順、大連的租借權轉歸日本後,1909年在熊岳建立苗圃(1913年改為農事試驗場),再從日本引進一些主栽品種,1910年引入紅魁、祝光、旭和國光等;1914-1921年間又引入玉霰等3個品種。
3、蘋果生產恢復時期從1950-1952年,國家采取了一系列休養生息政策,扶持農業生產,對果樹生產發放無息貸款,減免果業稅收,同時還在重點果區建立果樹技術指導機構,通過供銷社組織果品運銷,提高果農收入,促進了果樹業的復蘇。在老蘋果產區,殘存的蘋果老樹迅速恢復了樹勢,主要病蟲害得到有效防治,並開始組建第一批國營園藝場(其中北方以蘋果為主),因此,產量急速回升。
4、50-60年代蘋果業的興起從l953年起,中國農村互助合作運動興起,大大地鼓舞了農民發展生產的積極性,l955年農業部提出了"以互助合作為中心,大力提高現有果樹的產量和質量,有計劃地積極向山區、荒山擴大墾辟新果園",新建果園一律免征農業稅,並相應改善購銷工作。
5、商品基地的建立與發展從1985年起,由於蘋果收回投資快,效益高,除廣東、廣西、湖南、海南及上海等五地不適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渝金香新砂鍋全國連鎖總店在哪?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