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冬天喝什麼粥具有養生功效?正文

冬天喝什麼粥具有養生功效?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道家養生粥》內容介紹:
中國道家養生粥,是用谷物、保健中藥、其他食物及調料烹制而成。
養生粥的種類繁多,功效各異,歸納起來,有以下兩種:
(一)藥米同煮:此法是將藥物與谷物加水同時煮熟,加以調味。不但療效顯著,而且滋味和形色都十分美觀。如蓮實粥、苡仁紅棗粥等。
(二)藥米分制:此法是藥物與食物分別烹制出來,然後再合並煮粥。具休方法是:
1.提汁:先將藥物提成濃汁,再同谷類之物同煮成粥。其法又分為汁煮粥和粥摻汁兩種。
2.打粉:即將藥粥中的藥物打成細粉,待粥煮熟後,撒下花粉,一邊撒,一邊攪勻,粥熟濃稠即成。主要適用於藥物不宜久煮的情況。如荜撥粥的制法。
 
從立冬開始就已經進入冬季了,經過了小雪、大雪,很快就要到冬至了。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凍蟲伏,是自然界萬物閉藏的季節。冬季人的體內陽氣潛藏,因之,冬季的養生要以斂陰護陽為原則。尤其年老體弱的老人要睡得早一些,起得晚一些,最好等陽光比較充足時再進行體育鍛煉,以防擾及體內潛藏的陽氣而患感冒。感冒是老年人健康長壽的大敵。它可以降低身體的抵抗力,加重其它疾病,如慢性氣管炎、高血壓、心髒病等。

冬至之後,陰氣開始消退,陽氣逐漸回升,此時正是進補的好時機,無論是食療或是藥力都易於發揮效能。說起進補可有兩類,一類為食補,一類為藥補,但“藥補不如食補”。冬季食粥,在寒冷的氣溫下,喝上一碗熱熱呼呼、香美可口的粥,是下班回家的大人們、放學歸來的孩子們以及在家休養的老人們的美餐。煮粥通常用大米,大米性味甘平,而其它米如小米、糜子米、薏仁米都是性味甘、微寒,因之,冬日食大米更有益。大米有和胃氣、補脾虛、壯筋骨、和五髒之功效,除了煮大米粥外,還可以煮成:

山藥粥:山藥(去皮)50克,大米50克,蜂蜜、食用油均適量。將山藥切成小塊用油炒過加入蜂蜜,將大米熬成粥,加入炒過的山藥再煮開,即可食用。山藥為滋補腎、脾之佳品。

栗子粥:栗子(去皮)50克,大米50克,鹽少許。將生栗子用高壓鍋(少放水)煮熟,去皮,搗碎,放入洗好的大米中,加水煮成粥,再加食鹽調味。栗子可補腎,對因腎氣不足而引起的腰膝酸軟或疼痛有食療作用。

芝麻粥:芝麻10克,大米50克,蜂蜜或食鹽適量。先將芝麻炒出香味,將大米洗淨煮成粥加入芝麻,調入蜂蜜或食鹽,即可食用。芝麻可分為白芝麻和黑芝麻,白芝麻有利腸補肺氣的作用;黑芝麻可入腎、強筋骨。

杏仁粥:杏仁(去皮)20個左右,大米50克,白糖或食鹽少許。將大米洗淨煮粥,快熟時加入杏仁繼續煮至熟,加少許白糖或食鹽。杏仁可止咳定喘、祛痰潤燥。

核桃枸杞粥:核桃仁30克,洗淨搗碎;枸杞15克,洗淨;大米50克,洗淨,加適量水同煮成粥。為神經衰弱、小便余瀝不淨的食療佳品。

梨粥:鴨梨3個,洗淨去皮、去核、切塊。加適量水煮半小時,將大米50克洗淨,煮成濃粥。快熟時加入梨汁及梨塊,同煮至熟。有潤肺清心、祛痰降火之功,對小兒肺熱咳嗽有食療作用。

牛肚大米粥:牛肚200克,大米50克,食鹽少許。將牛肚用鹽搓洗干淨,切丁,與洗淨大米加水同煮成爛粥,加少許鹽調味食用。為小兒病後體虛、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的食療佳品。

最後,祝您保養成功啊!
還有,冬季要多喝開水的,有保濕防干的作用啊!
 
維愛是一種抗氧化劑豐富的食物,全方位的來支持您的健康和提高您的能源。豐富的抗氧化劑和多種稀有的水果來幫助消除自由基的損害,這樣您可以感受到獨特的螯合礦物支持你提高能源。使您的青春永駐!1991年,一位旅程者開始將fomulate液體抗氧化劑將直接出售給消費者。經過12年的研究和開發,今天維愛已經在全球的22個國家和地區銷售。維愛中國聯絡方式:中國河南電話:0371-860381968603819813592645188聯系人:裴先生維愛客服qq:1174729045網上訂購:
http://1174729045.taobao.com/

 
健康飲食
科學家們發現,由於長期要求自己少食甚至不食葷腥,許多人已不知不覺地成了素食者。但是,長期不沾葷腥會使人體內所需要的一些養分得不到及時的補充,使人體內的某些零部件受到損害。最近,美國科學家對素食者提出了一些有關增強膳食營養結構的建議。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加強和審美觀念的變化,多吃蔬菜和水果已成為當今防病健體的一個很重要的內容。這些漸變的素食者,加上那些由於各種原因從來就不沾葷腥的素食者,構成了一個不小的群體。
多年的科學研究表明,素食習慣雖然對於抵抗心血管疾病和防止肥胖等疾病具有不可辯駁的好處,但由於人們目前生活在一個高速運轉的現代社會環境中,所以素食者在那些需要耗費大量體能的工作面前往往“汗顏”。因此,素食者更需注意營養搭配。
■重視蛋白質的補充
無論是兒童還是成年素食者,每天的飯食中,應當安排五至六種含有高蛋白的食物,如豆類、堅果類、種子類、豆腐或其它大豆制品、雞蛋或乳制品。這些食物雖然種類較多,但食用時可以酌量,搭配食用。
■別忘了鈣的補充
鈣是保持人體正常工作所需要的一種關鍵元素。素食者不但無法從肉食中獲得鈣的補充,由於他們基本上不飲用乳制品,所以也無法從中獲得必要的鈣補充。所以科學家建議,在可能的情況下,素食者不應將牛奶之類的乳制品排斥在外,應適量食用乳制品。此外,經常喝豆漿,吃黃豆、椰菜、鈣強化果汁和谷物都能夠對補充鈣起到重要的作用。素食者要注意的是,雖然像甘藍和芥菜這樣的綠色蔬菜被視為含鈣量較高,但並不是所有深綠色蔬菜內的鈣都能為人體所吸收。例如,菠菜和甜菜就含有較高的草酸鹽,能夠阻止人體對鈣的吸收。科學家還指出,盡管蔬菜也可以成為補鈣的一個渠道,但其效果畢竟遠不如乳制品。
■適量補充維生素
科學家們發現,素食者的飲食習慣盡管屬於一種“健康飲食”,但由於也是一種“偏食”,所以他們身上的維生素b12供應往往成為一個較大的缺口。那些一般不食用乳制品、雞蛋、強化豆漿等食品的素食者應當每天服用維生素b12。此外,素食者還應通過服用維生素d,加強對鈣質的吸收。
■素食者仍需脂肪
科學家們指出,素食者是比較厭煩油膩食物的,盡管如此,適量攝入有益的脂肪類不但有益於健康,還能夠起到防癌的作用。然而,對於素食者來講,由於不吃魚、雞蛋和海產品,所以往往無法獲得這類脂肪。作為替代,素食者可以多食用一些類似亞麻籽油、豆油和胡桃這樣的食品。
科學家們還指出,總的來講,健康的飲食結構應包含人體所需要的各種元素和營養物,所以當強調多吃蔬菜和水果時,不應將能夠提供人體所需的其它重要養分的非蔬菜水果類食物一概排斥在外。對於那些已達到難以接受葷腥食品的素食者,則需要仔細分析自己目前的飲食結構,至少應通過采用替代食品或加用維生素的方式彌補某些養分的缺口,使自己既能保持已經習慣的飲食結構,同時又不影響身體各部分的正常工作。比如每天服用一包博力樂營養沖劑,因為博力樂含有具有生物活性的omega3多不飽和脂肪酸和蛋黃卵磷脂,還有具有生物活性的三價鉻是一種最有效的胰島素增強劑,維生素e等人體必需的營養素。這樣就可以避免素食者營養素失衡,保證身體的健康。

如何才算是最為健康的飲食搭配呢?今天,我們再為大家總結一些最為經典的健康養生飲食搭配組合!
常見飲食的營養相配
平衡膳食就是指一日飲食中合適當量的糧谷類、豆類、肉蛋奶類、蔬菜水果類和油脂類,
且幾大類食物相配得當的一種膳食。歸納起來,應做到以下10種相配。
1.粗細糧相配:日常飲食中增加粗糧有助於預防糖尿病、老年斑、便秘等,而且還有助於減肥。
2.主副食相配:日常飲食中應將主食和副食統一起來。
3.干稀相配:冬季進補的理想食物:當歸生姜羊肉湯;利水滲濕佳品:赤小豆炖鯉魚湯;催乳佳品:茭白泥鳅豆腐羹;益智佳品:黑芝麻糊及紅樓夢中記載的6種粥(紅稻米粥、碧梗粥、大棗粥、鴨子肉粥、臘八粥及燕窩粥),還有敦煌藝術寶庫中發現的“神仙粥”(由芡實、山藥和大米組成)等均為干稀相配的典型代表。
4.顏色相配:食物一般分為5種顏色:白、紅、綠、黑和黃色。一日飲食中應兼顧上述5種顏色的食物。
5.營養素相配:容易過量的為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容易缺乏者為蛋白質、維生素、部分無機鹽、水和膳食纖維素;高蛋白質低脂肪的食物有魚蝦類、兔肉、蠶蛹、蓮子等;富含維生素、無機鹽、膳食纖維素的食物有蔬菜水果類和粗糧等;水是一種重要的營養素,每日應飲用4杯以上的水。
6.酸鹼相配:食物分為呈酸性和呈鹼性食物。主要是根據食物被人體攝入後,最終使人體血液呈酸性還是鹼性區分的。近些年來,因肉類食品攝入過多,致使血液酸化,引發富貴病,應引起重視。
7.生熱相配:吃生吃活現已成為一種時尚。吃生蔬瓜果、鮮蝦、銀魚等可以攝入更多的營養素。吃生吃活必須注意食品衛生。
8.皮肉相配:連皮帶肉一起吃漸成時尚。如鹌鹑蛋、小蜜橘、大棗、花生米等帶皮一起吃營養價值更高。
9.性味相配:食物分四性五味。四性是指寒、熱、溫、涼;五味是指辛、甘、酸、苦、鹹。根據“辨證施膳”的原則,不同疾病應選用不同性味的食物,一般原則是“熱者寒之,寒者熱之,虛則補之,實則瀉之。”根據“因時制宜”的原則,不同季節應選用不同性味的食物,如冬季應選用溫熱性食物:羊肉、鹿肉、牛鞭、生姜等,盡量少吃寒涼性食物。五味也應該相配起來,不能光吃甜的而不吃苦的。
 
雞粥不錯的
 
廣府人(特指珠三角人士)煮粥一向都愛把米煮爛,使粥變得綿滑。這種粥容易消化。而朝鮮人在生病時也都只喜歡吃類似這一類型的粥而不進食米飯。
廣東粥有時不加配料,稱為“白粥”(俗稱米皇),或只加少量陳皮或銀杏伴煮,吃時以幼鹽佐食。白粥配油條是廣東常見的早餐。其他廣東粥有:
艇仔粥:據說起源自以前廣州荔灣的小販,撐著小艇(艇仔)賣的特色粥品,稱為“荔灣艇仔粥”。內有碎牛肉、花生、鱿魚等。
及第粥:據說以前有一書生落難行乞,得人施捨一碗粥,內放有各式內髒等廚房雜燴。後書生高中狀元及第,以及第名此粥。
豬紅粥,芥菜粥,燒骨粥,牛肉粥,黃鳝粥,皮蛋瘦肉粥,魚片粥,水蟹粥,柴魚花生粥,油鹽粥:只加少量的鹽和一點點的油,通常在生病了的時候吃
[編輯本段]福建粥
粥在福建稱為“糜”,水量比廣東粥少,如日本粥一樣濃,甚至可以單以筷子食用。福建白粥材料只有白米和清水,著重米香和外觀,與廣東粥相反,不能把米煮爛,不能過分攪拌以免破壞米粒的形狀,由於水量少,必須長時間監察爐火,輕輕攪拌以免燒焦,吃時佐以菜脯、炒花生、肉松、小魚干、煎雞蛋或蚵仔煎等等。福建鹹粥就是加入了其他材料的粥,粥身比福建白粥稀,但還是比廣東粥較濃,材料隨個人喜好,例如香菇、魚和瘦肉等等,通常會用醬油調味,因此稱為“鹹糜”,顏色多為淡棕色,吃時加上蔥花,佐以菜脯和炸花生,鹹糜容易食用,特別受兒童和老人歡迎。
[編輯本段]江南粥
江蘇、上海及浙江等地用稻米煮成濃稠的白粥,一般不加高湯、澆頭等。有時加入白糖煮制,稱為“糖粥”或“甜粥”。相傳范仲淹早年求學時,食用冷卻後結成凍狀的厚粥,這樣比較便於等量切割及攜帶。江南人民至今還這樣操作。錢塘江以北地區(“浙西”,包括蘇南、皖南、上海)用剩飯(吳語叫“飯糍”)煮成的稀飯,稱為“泡飯”或“水泡飯”,有獨特焦香,是這些地區通常的早餐主食。江南人不把這種食品歸入“粥”的范疇,但在北方有時混淆。浙東地區(舊紹興、寧波兩府)民俗早餐不吃“泡飯”,只吃現煮的米飯或粥。
[編輯本段]常見粥品食譜
麥片粥
材料:麥片(黑牛免煮麥片)
椰樹牌椰奶
熟透的木瓜半個
制作方法:
1.因為椰奶是涼的,所以先把椰奶放入鍋裡煮沸;(實有微波爐的話,把燕麥放入碗裡倒入椰奶打兩分鐘也可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油焖筍的燒法誰知道?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