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冬天喝什麼粥具有養生功效?正文

冬天喝什麼粥具有養生功效?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服食1-2次。
[營養]
內含蛋白質13.6g,脂肪0.65g,碳水化合物95.7g,鈣39mg,磷25.9mg,鐵2.7mg,維生素a0.20國際單位,維生素b10.2mg,維生素b21.5mg,尼克酸0.6mg,能產熱453kcal。
[功能]
綠豆是一種非常好的解暑食品,能清熱消暑、解毒消痛、利尿除濕,與粳米相搭配,煮成粥,又可健脾益氣、養血生津,確為夏季解暑佳品,且因本品並非過於寒涼,不會滯胃涼脾,是產後防暑、解暑佳品。

[ft=,+0,]29.銀杏粥
益元氣、補五髒、抗衰老,老年、體弱多病者尤佳。正常人食之健體。宜家庭食用。
做法:
銀杏仁(去殼後用沸水燙去內種皮)6-10粒,冰糖少量,粳米2兩,水適量,同時放入鍋中,文火煮熟即成。以粳米成糊糜狀即可。
銀杏宜與其他淡甜低糖的米粥類相配,如銀杏八寶粥、銀杏綠豆粥、銀杏沙參蓮子粥等,糖以冰糖、白糖為宜。

30.金銀花粥
材料:金銀花30克,白米30克。
做法:金銀花可在藥材店買到。先用水煎煮,取其濃汁,加入白米30克,水300毫升,再煮為稀薄的粥。
功效:可用來防治中暑,以及各種熱毒瘡瘍、咽喉腫痛、風熱感冒等等。

[ft=,+0,]31.蓮藕粥
材料:鮮藕200克,白米100克,白糖少許。
做法:先將蓮藕洗淨切片,與白米同煮為粥,待粥熟時,再調入些許白糖,即可進食。
功效:益氣養陰,健脾開胃,老年人體虛,熱天裡食欲不振、大便溏薄、熱病口渴等等都能進食。

[ft=,+0,]32.白木耳粥
材料:白木耳60克,糯米100克。
做法:白木耳先用清水發泡洗淨。糯米淘淨後,置入鍋內加水燒開,再放入銀耳,熬煮成粥,調入一些冰糖即成。
功效:滋陰生津、潤肺養胃、益氣和血,可治虛勞咳嗽、痰中帶血、陰虛口渴。

33.紅棗粥
材料:紅棗,白米,分量可隨自己口味決定。
做法:很簡單,在白粥煮至七成熟的時候,放入紅棗同煮。
功效:具有養脾、潤心肺、補五髒、治虛損的功用,對於血壓低、肺虛咳嗽,有一定增益。

[ft=,+0,]34.麥冬竹葉粥
材料:麥冬30克,甘草10克,竹葉15克,白米100克,去核紅棗6枚。
做法:將麥冬、甘草、竹葉先用水煎熬,取汁,加入粳米、紅棗一起煮成粥。
功效:帶點淡淡的清甜,具有清熱解暑、益氣和健胃等功效,假如感到暑熱口渴、氣短乏力、不思飲食,不妨一試。

[ft=,+0,]35.豆漿粥
做法:豆腐漿適量,粳米50克,一同煮粥。
功效:有潤肺胃、消脹滿、下濁氣、利小便的功效,夏天常食可消暑、利濕,並適用於治療炎夏食欲不振、體倦乏力諸症。

36.薄荷粥
做法:用大米150克煮成粥,另用鮮薄荷100克或用干薄荷20克煎成較濃的湯,加適量白糖後倒入粥內,攪和後涼服。
功效:對治療夏季風熱感冒、頭痛目赤、風疹瘙癢、咽喉痛等症甚佳。

[ft=,+0,]37.菊花粥
做法:用黃菊花20克,稍加水煎成菊花水,去菊花,將此水與大米160克共煮成粥。
功效:此粥對夏季風熱感冒、目赤昏花、療瘡腫毒及高血壓患者較為適宜。

[ft=,+0,]38.蘆根粥
做法:鮮蘆根150克,竹茹15克,粳米60克,生姜2片,將蘆根洗淨、切段,與竹茹同煎,去渣加粳米、生姜煮成粥,分2次服食。
功效:有清熱、除煩、生津、止嘔的功效,適用於治療中暑煩渴、惡心嘔吐。

39.雞粥
主料:雞肉200克
調料:蔥末5克,鹽5克,熟油、胡椒粉各少許,姜片5克,香菜末。
做法:
1:將大米淘洗干淨,放入鍋內,加水2000克,燒開後用小火煮成粥
2:雞肉放入另一只鍋內,加姜片和水,燒開後小火煮熟,撈出晾涼,把雞肉撕成絲,再用蔥末,鹽、胡椒粉、熟油拌勻調味。
3:把調好味的雞絲倒入粥鍋內,用文火稍煮一會兒,撒上香菜末即成。概據個人的喜好與習慣,也可不加香菜末。
特點:味道鮮美可口,常食可滋養五髒、補氣血。

40.皮蛋瘦肉粥
煮粥用料:瘦肉1塊(豬腱肉最好),皮蛋2個(無鉛皮蛋,一則健康些,二則石灰味沒那麼大),姜1塊,水足量,油鹽適量。
要煮出一鍋綿香好味的皮蛋鹹瘦肉粥,要訣如下:
1,挑米:煮粥用的米最好用東北大米,就是圓圓短短的珍珠米,煮出的粥特別綿軟;
2,煮粥的米要預先腌:約半碗米淘洗干淨後,要用2湯匙的油、1個半茶匙的鹽和少許水(2茶匙)拌勻,腌至少半小時,放心,雖然用了很多油,但是油會在煮粥的過程中揮發,令米綿爛,所以並不油膩的;
3,煮粥的肉要先用沸水煮煮去腥,或腌成鹹肉:煮粥用瘦肉或腌的鹹瘦肉,不必太考究是豬的哪一塊肉,總之要保持一整塊肉塊不要切開(我一般用大約巴掌大,1-2厘米厚的一塊豬肉,如果條件許可,用豬腱肉更好味)。如果用瘦肉煮粥,那麼要先用沸水把瘦肉略
略煮煮,然後洗淨;如果喜歡用腌的鹹豬肉煮粥,那麼要提前一天腌鹹豬肉,方法如下:
豬肉一塊,沖洗干淨,抹干,撒2-3茶匙鹽,均勻塗抹在肉上,放冰箱下格(就是不會凍成冰的保鮮格)腌12小時或更長時間才可以入味;
4,煮粥的水要充分沸騰才下材料:大湯鍋中放很多水,煮沸,才放材料。先下肉塊、姜片,火不要關小,肉塊到了沸水中,外面的部分遇熱而熟硬,封住了裡面的肉汁,這樣肉煮了粥後也不難吃,然後待水再次沸騰時下腌好的米和一個切碎的皮蛋,而這第一個皮蛋切碎下粥與米同煮,皮蛋會融化,融入粥的味道中;
5,先大火,後小火,火候要足:水沸了,下了材料後,先大火煮20分鐘,然後再轉小火煮1個半小時,火候足,粥就綿軟入味而且容易消化;
6,粥的質感處理:在轉小火煮了1個半小時後,把第二個皮蛋也切碎,同時把煮在粥中的瘦肉撈出來,用筷子扒拉,撕成絲絲狀,跟第二個皮蛋一起放回粥中,同煮最後半小時,然後關火。第二個皮蛋在關火前半小時加入粥中,半小時可將第二個皮蛋煮得既沒有石灰味,同時又變軟滑,吃粥時也能吃到有皮蛋,而肉因為是水沸時下的,還保持了一定鮮味,撕成絲後放回粥中,特別好吃。
這樣煮出來的粥不必下鹽,好味,而且下火,容易消化。如果粥有點粘底,請千萬不要用勺子扒拉鍋底的粘皮,要不粥會有糊味,我們通常會放一個輕的小調羹在鍋底與粥同煮,水沸騰過程中,小調羹也被帶動,可以防止粥煮粘底。

41.南瓜粥
原料:南瓜250g,米50g,白糖少量
做法:
1、先將南瓜蒸軟,混著蒸出來的南瓜汁一起搗成南瓜泥;
2、將米下鍋加入適量的水,大火煮開3分鐘,加入南瓜泥不停攪拌直至再次煮開,開小火繼續煮15—20分鐘就可以咯;
3、加入適量的白糖或者放涼後加入蜂蜜
 
小米紅棗粥
[原料]小米100克、酸棗仁末15克、蜂蜜40克。
[做法]將小米加水煮粥至將熟,加入酸棗仁末,攪勻煮開即可。
[用法]每日2次,加蜂蜜溫服。
[作用]補脾潤燥,寧心安神。主治納食不香、夜寐不寧、大便干燥。
[評注]酸棗仁能寧心安神,小米可補脾養心。酸棗仁在鍋內微炒片刻研末,家庭可用擀面杖研磨。
 
粥有養胃之功效,助消化。
 
都市生活緊張而忙碌,人們常常會忽視對飲食的要求。其實從早晨您喝下第一杯水,一天的飲食生活就已經開始了。不同顏色的蔬菜都含有什麼樣的營養?早中晚三餐怎樣合理進行葷素搭配?為了讓您能遠離由飲食誤區引起的不適甚至疾病,生活家小編精心為您搜羅各類飲食保健信息,貼身定制屬於您的健康飲食!

從立冬開始就已經進入冬季了,經過了小雪、大雪,很快就要到冬至了。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凍蟲伏,是自然界萬物閉藏的季節。冬季人的體內陽氣潛藏,因之,冬季的養生要以斂陰護陽為原則。尤其年老體弱的老人要睡得早一些,起得晚一些,最好等陽光比較充足時再進行體育鍛煉,以防擾及體內潛藏的陽氣而患感冒。感冒是老年人健康長壽的大敵。它可以降低身體的抵抗力,加重其它疾病,如慢性氣管炎、高血壓、心髒病等。

山藥粥:山藥(去皮)50克,大米50克,蜂蜜、食用油均適量。將山藥切成小塊用油炒過加入蜂蜜,將大米熬成粥,加入炒過的山藥再煮開,即可食用。山藥為滋補腎、脾之佳品。

栗子粥:栗子(去皮)50克,大米50克,鹽少許。將生栗子用高壓鍋(少放水)煮熟,去皮,搗碎,放入洗好的大米中,加水煮成粥,再加食鹽調味。栗子可補腎,對因腎氣不足而引起的腰膝酸軟或疼痛有食療作用。

芝麻粥:芝麻10克,大米50克,蜂蜜或食鹽適量。先將芝麻炒出香味,將大米洗淨煮成粥加入芝麻,調入蜂蜜或食鹽,即可食用。芝麻可分為白芝麻和黑芝麻,白芝麻有利腸補肺氣的作用;黑芝麻可入腎、強筋骨。

杏仁粥:杏仁(去皮)20個左右,大米50克,白糖或食鹽少許。將大米洗淨煮粥,快熟時加入杏仁繼續煮至熟,加少許白糖或食鹽。杏仁可止咳定喘、祛痰潤燥。

核桃枸杞粥:核桃仁30克,洗淨搗碎;枸杞15克,洗淨;大米50克,洗淨,加適量水同煮成粥。為神經衰弱、小便余瀝不淨的食療佳品。

梨粥:鴨梨3個,洗淨去皮、去核、切塊。加適量水煮半小時,將大米50克洗淨,煮成濃粥。快熟時加入梨汁及梨塊,同煮至熟。有潤肺清心、祛痰降火之功,對小兒肺熱咳嗽有食療作用。

牛肚大米粥:牛肚200克,大米50克,食鹽少許。將牛肚用鹽搓洗干淨,切丁,與洗淨大米加水同煮成爛粥,加少許鹽調味食用。為小兒病後體虛、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的食療佳品。
 
冬天喝什麼粥都具有養生功效---哪怕就是白米粥也一樣,只不過功效或高或低而已。
 
冬天喝什麼粥具有養生功效---

不用那麼費盡心思,冬天喝八寶粥就具有很好的養生功效。
 
1.山芋粥:山芋與粳米同煮,常食可防高血壓、動脈硬化、過度肥胖等症。

2.芝麻粥:搗碎芝麻與大米同煮,可治眩暈、記憶力衰退、須發早白等。芝麻50克、米100克。先將芝麻炒熟,最好研成細末,待米煮熟後,拌入芝麻同食。秋季常食,可益壽延年,還可潤肺,是秋季保健粥的佼佼者。對便秘、肺燥咳嗽者有一定療效。

3.牛肉粥:切碎牛肉與粥同煮,可補脾胃、強筋骨。

4.烏雞肉粥:烏雞同粳米同煮,加調味,用於高血壓、貧血、營養不良等。

5.木耳粥:取木耳、粳米加冰糖同煮,潤肺生津,滋陰養胃,補腦強心。

6.胡桃粥:取胡桃仁搗碎同粳米同煮,有補腎、益肺、潤腸的功用。胡桃肉20克、米100克。核桃肉洗淨,放入鍋中,同米煮粥,大火煮沸,轉用文火熬煮至熟即成。常食核桃粥,不僅能補腎,還可以預防陽萎、遺精,有延衰抗老作用。

7.枸杞粥:枸杞同粳米共煮,有補腎益血、養陰益目功用。

8.胡蘿卜粥:取新鮮胡蘿卜切碎,同粳米共煮,能健胃、補脾,助消化。將胡蘿卜用素油煸炒,加100克米和水煮粥。因胡蘿卜中含有胡蘿卜素,人體攝入後可轉化為維生素a,適於皮膚干燥、口唇干裂者食用。

9.栗子粥:栗子肉與粳米共煮,有補腎強筋、健脾養胃之功用。栗子50克、米100克加水同煮成粥。因栗子具有良好的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的作用,尤其適用於老年人腰腿酸痛、關節痛等。

10.百合杏仁粥:鮮百合、杏仁與粳米同煮,加白糖適量溫服,能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用於病後虛熱,干咳勞咳。

11.紅棗糯米粥:山藥、苡仁、荸荠、大棗、糯米同煮,放入適量白糖,有健脾胃、益氣血、利濕止瀉、生津止渴之功效,適用於病後體弱及貧血、營養不良、食欲不振、慢性腸炎等患者食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油焖筍的燒法誰知道?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