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疼痛、腳腫、頭暈短氣等病症。 營養專家指出,若想達到這種理想的效果,應該把重點放在養血上。除了保持樂觀情緒、養成良好起居習慣外,還應加強飲食調養,平時要多吃富含“造血材料”的蛋白質、必需的微量元素(鐵、銅)、葉酸等營養食物,如瘦肉、動物肝髒、魚蝦、豆制品、木耳、紅棗、花生及新鮮水果、蔬菜等。下面推薦幾款簡單易做的養血粥,希望能對愛美又愛健康的女性有所幫助。
紅棗粥:將米洗淨後加入干淨的紅棗數枚,加水適量,煮熟至稠,即可食用。
豬肝粥:取豬肝150克,洗淨切成小塊,放入100克洗淨的粳米中,加適量清水,並放入蔥、姜、鹽等調味品,共煮成粥。
花生牛筋粥:取牛蹄筋80克,洗淨,切成小塊,與80克花生米和100克洗淨的糯米共入砂鍋,加清水適量煮粥,至蹄筋爛熟,米開湯稠為止。
阿膠粥:糯米洗淨,入鍋煮熟,加入阿膠適量,待溶化後,加紅糖若干,即可食用。 喝粥養生,這句話一點也不假。 宋朝著名詩人陸游甚至以為,食粥能長壽成仙。明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編著的《本草綱目》中說:“古有用粳米、粟、粱米作粥,治病甚多。”而明朝大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粥“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訣也”。清代醫學家王士雄對粥更是推崇備至,他說:“粥乃世間第一補人之物。”現代醫學界也公認,粥能補益陰液,生發胃津,健脾胃,補虛損,最宜養人。 眼下,天氣變得越來越干燥。口干舌燥、口角生瘡、流鼻血、口腔潰瘍、嗓子干疼、大便干結……每個人或多或少都遇到過這些情況。 原來,人體由夏濕過渡到秋燥,加之夏季余熱未清,津液未復,人體偏於津虧體燥。燥邪當令,最易傷肺,尤其是老年人代謝能力較差,既怕涼,又怕熱,對變化的氣候往往難以適應,病邪極易侵入機體,從而導致燥咳、氣喘、胸痛等疾,平素就患有慢性支氣管炎或哮喘的老人,容易舊病復發。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首選喝粥,既可以趕走燥氣,又可以進行養生。 秋天易感冒,此時也可多食熱粥,有助於發汗、散熱、祛風寒,促進感冒的治愈。同時,感冒後人的胃口較差,腸胃消化系統不好,喝粥可以促進吸收。另外,有些藥對腸胃的刺激也很大,喝粥可以起到保護胃黏膜的作用。 喝粥養生,這句話一點也不假。 宋朝著名詩人陸游甚至以為,食粥能長壽成仙。明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編著的《本草綱目》中說:“古有用粳米、粟、粱米作粥,治病甚多。”而明朝大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粥“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訣也”。清代醫學家王士雄對粥更是推崇備至,他說:“粥乃世間第一補人之物。”現代醫學界也公認,粥能補益陰液,生發胃津,健脾胃,補虛損,最宜養人。 眼下,天氣變得越來越干燥。口干舌燥、口角生瘡、流鼻血、口腔潰瘍、嗓子干疼、大便干結……每個人或多或少都遇到過這些情況。 原來,人體由夏濕過渡到秋燥,加之夏季余熱未清,津液未復,人體偏於津虧體燥。燥邪當令,最易傷肺,尤其是老年人代謝能力較差,既怕涼,又怕熱,對變化的氣候往往難以適應,病邪極易侵入機體,從而導致燥咳、氣喘、胸痛等疾,平素就患有慢性支氣管炎或哮喘的老人,容易舊病復發。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首選喝粥,既可以趕走燥氣,又可以進行養生。 秋天易感冒,此時也可多食熱粥,有助於發汗、散熱、祛風寒,促進感冒的治愈。同時,感冒後人的胃口較差,腸胃消化系統不好,喝粥可以促進吸收。另外,有些藥對腸胃的刺激也很大,喝粥可以起到保護胃黏膜的作用。
怎麼煮粥營養高 煮粥看似簡單,其實有竅門,關鍵在於原料的准備和熬制的火候。 原料的選擇范圍極大,現在新鮮上市的栗子、白薯、紅棗、山藥、藕正是上乘之選,還可加入的有:各種米類、紅豆、雲豆、銀耳、花生、瓜子、蜜棗、葡萄干、蓮子、百合、杏仁、桂元肉、核桃仁、松仁……要注意下鍋的先後順序,不易煮爛的先放,如豆類和含澱粉類原料;蓮子要先去掉苦的心子;生的杏仁、核桃仁最好先用水泡,剝皮去苦味後再下鍋;花生、藕、百合等快熟時最後放入,以保持鮮脆的感覺;薏米仁(又稱西米)下鍋之前要先泡至發亮,起鍋前幾分鐘放入即可。 上火煮前最好一次性把水放足,掌握好水、米的比例,不要中途添水,否則粥會很稀,而且在粘稠度和濃郁香味上大打折扣。 煮豆粥時,豆子不需要提前用水泡;煮菜粥時,應該在米粥徹底熟後,放鹽、味精、雞精等調味品,最後再放生的青菜(不要焯水),這樣青菜的顏色不會有變化,營養也不會流失。 秋日煮粥以大米最好。因為大米性味甘平,有和胃氣、補脾虛、壯筋骨、和五髒的功效,而其他米,如小米、糜子米都是性味甘、微寒的食物,腸胃不是很好的人,最好不用它們煮粥食用。
幾款適合秋天的食療粥: 梨子粥 用梨子兩個,洗淨後連皮帶核切碎,加粳米100克煮粥。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的功效。
木耳粥 將白木耳5~10克浸泡發漲,加粳米100克,大棗3~5枚同煮粥。白木耳味甘淡性平,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作用。
百合粥 新鮮百合60克,冰糖適量,加粳米100克煮粥。有清心潤肺之功效,對熱病後余熱未清、虛煩驚悸等症,均比較適宜。
芝麻粥 將黑芝麻適量淘洗干淨,曬干後炒熟碾碎,每次取30克,同粳米100克煮粥。芝麻可潤五髒,補虛氣。
菊花粥 菊花50克煎湯,再與粳米100克同煮粥,具有清暑熱、散風熱、清肝火、明眼目的作用,對秋季風熱感冒、心煩、咽燥、目赤腫痛等有一定效果。
八寶粥 茯苓、蓮子、芡實、黃豆、薏米、花生、黑芝麻、核桃仁各60克煮粥,具有滋補強壯、健脾養胃、益氣和中、補腎健腦的作用。
龍眼枸杞粥 龍眼肉15克、枸杞子10克、紅棗4個、粳米100克。先將粳米煮開後10分鐘加龍眼、枸杞、大棗煮成稀粥。晨起空腹食之,晚上睡前食之。具有補腦、養心、安神、健脾、生血的作用。
大棗銀耳羹 銀耳泡發,加入大棗10枚,加入適量水煮一二個小時,然後調入白糖或冰糖食用。可養陰安神。 冬季喝小米、大棗、紅小豆粥。小米性溫,大棗補氣養血,紅小豆含人體必需的糖。冬季補之,有益健康。做法是先將紅小豆洗淨,放入溫水中煮熟,然後放入小米、大棗。大棗以7~10枚為好,小米200克,紅小豆40克。水適量煮熟後放在電飯煲中,隨時可以食用。 為了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同的季節我喝不同的粥。
春季喝百合粥。百合具有養陰、潤肺、養胃、去燥火的功效,粳米性甘平。煮法是百合20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許。先煮百合,去渣取汁,然後加入粳米,煮熟後即可加入冰糖,稍後便可食用。
夏季喝綠豆、藕粥。綠豆、藕均有清暑熱、增津液的功效。做法是先煮綠豆,待綠豆要開花時,將粳米100克放入,煮至半熟後將切成薄片的藕放入,文火稍煮至熟,冷卻後即食。
秋季喝玉米面紅薯粥。玉米面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等營養物質,紅薯有祛病延年功效。做法是將玉米面100克,先用涼水調成糊狀,待水燒開後放入,然後將切成碎塊的紅薯一並放入,輕輕攪動以防止玉米面粘在鍋底。熬粥時要用文火,中間可點幾次冷水,玉米面紅薯粥以不稀不稠為好。
冬季喝小米、大棗、紅小豆粥。小米性溫,大棗補氣養血,紅小豆含人體必需的糖。冬季補之,有益健康。做法是先將紅小豆洗淨,放入溫水中煮熟,然後放入小米、大棗。大棗以7~10枚為好,小米200克,紅小豆40克。水適量煮熟後放在電飯煲中,隨時可以食用。
常年喝粥,使我的消化、吸收功能日趨好轉,身體由弱變強。真是食補優於藥補。 1、白米粥: 大家不要看不上白米粥,這是最簡單也是最難的哦~~就像於澄慶唱的<蛋炒飯>是一個道理! 怎樣才能煮出一碗香味撲鼻、粘稠的白米粥呢?在米粥開的時候關小火,邊攪拌邊熬!注意不要撲鍋,而且水和米的量要適中,水太多太少都不行。 很多人看過《浪漫滿屋》,其中rain在宋惠喬生病的時候就是這麼做的哦~~~生病或是為不舒服的時候,白米粥是最好的食物,配上小菜、醬豆腐或鹹鴨蛋,都美味的很呢! 攪拌的時候不要覺得累~~~~~~《大長今》的經典台詞:做好的膳食,九分是誠意,另外的一分還是誠意~~~(貌似是這麼說的吧,大家領會精神就好。)
2、小米紅棗粥: 小米:屬於粗糧,可以促進體內垃圾的排出,嘿嘿。而且主食是肉餅阿餡餅阿,或主菜是葷菜的時候,可以選擇喝小米粥,很解膩的。 紅棗:滋補佳品哦,補血益氣,我家裡可是常備那種免洗的金絲小棗的(一般等超市特價的時候買,不過會仔細看好生產日期的),但是吃的時候我還是會沖一沖的。為了使小棗入味快,可以先泡泡,再下鍋的時候用刀劃開一兩道小口,因為煮棗的時間最多不要超過15分鐘,否則營養會損失很多。so在棗下鍋前,小米或是其它米類最後煮到八九分熟的樣子。
3、薏米百合粥 薏米:薏仁又名薏苡仁、苡米、苡仁,是常用的中藥.又是普遍、常吃的食物,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痺、清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濕藥。薏仁油有興奮、解熱的作用,還具有消炎排膿的效用,對於癌細胞還可以抑制成長。 冬令時節,要想增強體質,養生保健,不妨煲一些營養保健粥——
牛乳粥 先將粳米100g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新鮮牛奶半磅再煮片刻,早餐食用。這種粥有補虛損、潤五髒之功效。
雞汁粥 取1.5~2kg母雞一只,洗淨後,除去雞油濃煎雞汁,以原汁雞湯分次同粳米100g煮粥。先用旺火煮沸,再用微火煮到粥稠。該粥有滋養五髒、補益氣血之功效,適用於年老體弱、氣血虧損引起的衰弱病症。
鲫魚粥 將鲫魚1~2尾裝入紗布袋先熬湯,再和糯米100~150g同煮成粥。該粥有通陽利水、和胃理腸之功效,尤其適宜病後體弱、食欲不佳者食用。
甜漿粥 取新鮮豆漿適量同粳米100-150g煮粥,粥熟後加冰糖少許,再煮沸即可。早晚溫熱服食。這種粥有健脾養胃、潤肺補虛之功效,適用於體虛消瘦、血管硬化、久咳、便燥等症。
板栗粥 取板栗15個,去殼與糯米煮粥而食。栗子性甘微溫,具有補腎健脾、強身壯骨、養胃平肝、活血化瘀之功效。
桂圓粥 取桂圓肉30g,粳米100g,同煮成粥。該粥具有大補氣血、安神養心的作用,且補而不膩,易於消化吸收,實為冬令滋補佳品。
蓮肉粥 取蓮子粉15g,紅糖10g,糯米50g,將蓮子粉、紅糖與糯米一同入鍋,加水500g,先用旺火燒開,再轉用文火熬煮至黏稠。每日早晚空腹溫服,具有補脾止瀉、益腎固精、養心安神的功效,適用於冠心病、高血壓病、脾虛洩瀉、腎虛不固、心悸、虛煩、失眠等症。 冬令時節,要想增強體質,養生保健,不妨煲一些營養保健粥——
牛乳粥 先將粳米100g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新鮮牛奶半磅再煮片刻,早餐食用。這種粥有補虛損、潤五髒之功效。
雞汁粥 取1.5~2kg母雞一只,洗淨後,除去雞油濃煎雞汁,以原汁雞湯分次同粳米100g煮粥。先用旺火煮沸,再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