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每次取活泥鳅200克,用花生油煎至透黃,加入適量的水和鹽,煮熟後食用,具有補脾、壯腎和健胃之功效。 泥鳅的粘液內服可治小便不通、熱淋;外用能治白癬與漆瘡(因漆中毒而生的皮膚病)。 本報8月2日訊(記者董可可)郴州的易先生有一個奇怪的嗜好,每隔幾天就要吃上幾百克活泥鳅才會感覺心裡舒服,並且這個嗜好已伴隨他20年了。
據易先生介紹,他自從20年前在一次意外的機會好奇地嘗了一口活泥鳅後,一下就吃上了瘾,並且每隔幾天就要吃上幾百克活泥鳅才會覺得舒坦。易先生認為,這樣生吃泥鳅對人的腎、肺都有好處,並且還能強壯筋骨,但同時,他也告誡大家,自己生吃泥鳅只是一種奇怪的嗜好,千萬不能模仿,尤其小朋友不要學。 滑溜溜的泥鳅被人們稱作“水中人參”,因為它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泥鳅具有調中益氣,壯陽祛濕等功能,可用於治療皮膚瘙癢、水腫、黃疸和痔瘡等疾病。
據傳,曹雪芹給一個小伙子治黃疸病,總是讓他閉眼張嘴。原來是曹雪芹往他嘴裡喂進了泥鳅。不到一個半月,小伙子便紅光滿面、強壯如初了。泥鳅能治療黃疸在中醫典籍中的確有記載。中醫認為,泥鳅性味甘平,無毒,有補中氣、祛濕邪的作用,常用於治療傳染性肝炎等疾病。一般取活泥鳅放在清水中養一天,除盡腸內髒物,再將其烤干,研為細末,可使肝炎患者乏力、厭食油膩、惡心等症狀消失,特別是對於急性肝炎患者療效更為顯著,可以促使黃疸迅速消退,降低轉氨酶。值得提醒的是,因為活泥鳅體內可能有寄生蟲等病原體,所以生吃泥鳅治病的驗方現在已不為中醫所采用了。
另外,泥鳅身體之所以光滑是因為皮膚中分泌的黏液即“泥鳅滑液”,有較好的抗菌消炎作用,用它和水飲用可治小便不通,用它拌糖抹患處可治腫痛,如果滴在耳朵裡還能治中耳炎。
除了這些藥用價值,泥鳅的營養成分更受人們的青睐。張國喜教授指出,泥鳅的肉質十分細嫩,味道鮮美,且富於營養。據營養學家的研究測定,泥鳅可食用的部分每100克含蛋白質9.6克,遠比一般的魚、肉類要高,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如賴氨酸等含量則更高,還含有大量維生素,與其它魚類相比較高。因此,高血壓等心血管病患者、貧血、肝炎等患者,多食用更適宜。
有媒體報道,四川等地的泥鳅火鍋非常受歡迎。泥鳅經過春天的養育,到了夏末初秋的天熱時節,肉質最為肥美。泥鳅性平,什麼時候食用都可以,但是秋天是適宜進補的季節,因此這個時候食用較為合適。
張國喜教授強調,泥鳅的生命力比較頑強,即使在臭水溝裡也能生存。但是髒水中生長的泥鳅會含有寄生蟲等病原體,因此如果食用的話一定要選擇專門人工養殖的泥鳅。 v 吃生泥鳅的確有很多的好處,,但是很不安全,,我這裡有加工過的生泥鳅粉,是經過細胞破壁技術處理過的,吃起了很安全而且去火的效果也不錯的。可以自己吃,也可以做禮物送給需要關懷的親朋好友。我的淘寶店裡有,可以加我qq:27532282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