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外國人如何種植平菇正文

外國人如何種植平菇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品種的選擇很重要,有很多菇農栽培高溫平菇失敗,多是因為品種選擇失誤,有的菇農沒有將品種的溫型搞清楚,隨便拿來種植,結果因溫型不對,造成不出菇或發菌失敗。

因此在引種時一定要到信譽高的科研單位,而且要詳細詢問所購品種的溫型、色澤、菇型等生物性狀,必要時可在引回後作出菇試驗進行鑒定,以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

二、保證菌種質量。

要想使高溫平菇高產、穩產,掌握菌種的正確制作工藝,保證菌種的良好質量很重要。實踐證明,良種可比劣種增產30%以上,而且出菇強壯,病蟲害很少發生。因為質量好的菌種生命力強,播種後菌絲生長旺盛,從而可抑制雜菌生長,同時因為菌絲在培養基內分解和吸收營養的能力強,可以更好地為子實體輸送養分和水分,可獲得平菇的高產、穩產。

三、場地選擇。

高溫平菇的出菇場地可為大拱棚、半地下式菇棚、夏季閒置菜棚、廢棄房捨等。要求是棚上覆蓋物必須要厚,通風良好、排水方便。四、菌袋制作。可采取熟料制袋和發酵料制袋兩種方法,不能采取生料栽培,否則會導致生產失敗。

1、熟料制袋。

熟料栽培是指培養料配置後先經高溫滅菌,再進行播種和發菌的方法。高溫平菇的栽培以這種方式最為適用,其好處一是培養料經高溫滅菌後,料內營養能得到充分分解,便於平菇菌絲吸收,平菇菌絲生長速度快,對培養料的營養利用率高,可獲得高產、穩產;

二是采取該種方式後,培養料內可放心添加多種營養物質,而不必擔心雜菌在發菌期污染菌棒;

三是熟料栽培的料溫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可防止生料栽培發菌中的燒堆現象;

四是熟料栽培出菇早,同期播種,可比生料栽培提前出菇10~15天。熟料菌袋的規格可選用20厘米×45厘米×2.5~3絲為宜,不可過粗或過薄。

2、發酵料制袋。該種方式是對培養料進行發酵處理,適用於發菌經驗比較豐富的菇農。具體辦法是將培養料加水拌勻後,建成寬1.5米左右,高1.2~1.5米左右,長度不限的料堆,料堆干料量應在500公斤以上,不能太少,以免料溫不能升高或升得太慢。料堆上部應堆成龜背形,四周輕輕拍實,用直徑約5厘米的木棒在料堆頂部打兩行透氣眼,再在料堆的中部及下部橫向向裡斜打一行透氣孔,孔間距可為30厘米左右,用草簾、麻袋、魚鱗袋等覆蓋好。

料堆覆蓋好後,用溫度表測量料表層25厘米左右處溫度,待溫度升到55℃以上時,開始計時,維持12小時左右,進行翻堆,翻堆要領是將料堆上下換位,內外相調,翻好堆後,重新建堆,操作與初建堆時相同。

當料堆溫度再升到55℃以上時,保持12小時左右,進行第二次翻堆,一般需要翻堆3次。料發酵好後,拆堆降溫,待溫度降到30℃左右時,即可裝袋。料袋規格可選用22~25厘米×45厘米×1.5~2絲的塑料袋,播種方式采取四層菌種三層培養料的層播方式,播好種後,在料袋四周及兩頭放菌種部位扎孔透氣,兩頭及中間每層放菌種部位可各扎8~10個通氣孔。

五、發菌管理。夏季溫度高,發菌困難,應合理排放菌袋,適時進行倒袋翻堆和通氣增氧,控制好發菌溫度和環境溫度。不論是熟料菌袋或是發酵料菌袋,應一律單層排放,排間距不小於50厘米,袋間距不小於5厘米,發菌場地應加強遮蔭,加大通風散熱的力度,必要是可往菌袋上噴灑涼水降溫,嚴防料袋溫度超過33℃。

六、出菇管理。

當菌絲長滿發透,手按菌袋硬挺結實,富有彈性,表面有淡黃色水珠及原基出現,表明菌絲已達到生理成熟,再等到80%菌袋有原基出現時,即可碼堆出菇。菌牆最多碼三層,袋與袋之間不能緊靠在一起,應預留3~5厘米的空隙散熱,層與層之間可用小竹竿隔開。整個出菇過程中,通風必須良好;因夏天溫度高,水分蒸發快,所以為了保證濕度,應經常噴水,噴水可每天3~4次,並且可每隔幾天用大水灌棚一次,以保證子實體正常生長發育所需的濕度。高溫平菇從播種到出菇,時間較快,正常管理,約20幾天就可出菇,生物轉化率可達到100~130%。
 

蜂膠軟膠囊服用方法 蜂膠的服用 蜂膠服用方法 蜂膠服用時間 服用蜂膠的禁忌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