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怕冷、神疲乏力、腰酸,納少,舌質胖淡,苔薄白膩,脈沉遲。
羊肉鱉湯
菜名:羊肉鱉湯
主料:羊肉250克,鱉肉150克。
做法:同煮湯,加適量食鹽調味食用。
藥用價值:治久瘧不愈。
備注:外感時邪或內有宿熱者忌服。
黃芪羊肉湯
菜名:黃芪羊肉湯
主料:羊肉250克,黃芪30克,芡實30克,油鹽適量。
做法:同煮湯,加入適量油鹽調味,飲湯吃羊肉及芡實。每天1料,連服5天。
藥用價值:治腎虛遺尿、夜尿多。
備注:外感時邪或內有宿熱者忌服。
羊肉黃芪豬腳湯
菜名:羊肉黃芪豬腳湯
主料:羊肉200克,豬腳1只,黃芪30克,食鹽、味精適量。
做法:將羊肉、豬腳、黃芪同煮湯,食鹽味精適量調味,飲湯吃豬腳肉。每日1-2次,連服7天。
藥用價值:治產婦產後無乳或乳汁缺乏。
備注:外感時邪或內有宿熱者忌服。
羊肉枸杞湯
菜名:羊肉枸杞湯
主料:羊肉60克,枸杞30克,黑豆30克,淮山藥20克,紅糖25克。
做法:水煎服,喝湯吃羊肉。每日1次。
藥用價值:主要治療心律失常心脾兩虛型:心悸、面色蒼白、失眠、頭暈、食欲不振,舌質淡,脈細。
羊肉豬腳湯
菜名:羊肉豬腳湯
主料:羊肉200克,豬腳1個。
做法:同煮湯,熟爛時加少量食鹽和調料食用。每日2次,連用4-5日。
藥用價值:主要治療產後缺乳氣血虛弱型:產後乳少、甚或全無、乳汁清稀、乳房柔軟、無脹感,面白無華、神疲食少,舌質淡,苔少,脈虛細。
薏苡仁生姜羊肉湯
菜名:薏苡仁生姜羊肉湯
主料:薏苡仁50克,生姜20克,羊肉250克。
做法:加水適量煲湯,調味佐膳。
藥用價值:主要治療腰肌勞損寒濕型:腰痛、陰雨天受涼或勞累後加重,喜暖畏寒、重著乏力、不能直立、活動欠佳,苔白滑、脈弦細。
紅焖羊肉
原料:羊肉750克,小胡蘿卜四根,罐裝西紅柿一聽,芹菜兩枝切段,洋蔥半個,鹽、糖適量。
做法:羊肉、胡蘿卜、洋蔥切成核桃大小的塊。燒熱油鍋下洋蔥煸香,倒入羊肉略炒,下西紅柿再炒。加少量水,以沒過主料為准。將胡蘿卜、芹菜、鹽、糖加入,大火燒開,小火焖燒至汁濃,即可食用。
羊肉配豆腐,不上火
羊肉具有溫補作用,最宜在冬天食用。但炖、烤、涮、炸這麼多吃羊肉的方法中,哪種最好?羊肉搭配什麼吃才最科學、最有營養呢?本版從這些方面向您介紹吃羊肉的知識。
羊肉性溫熱,常吃容易上火。中醫講究“熱則寒之”的食療方法。因此,吃羊肉時要搭配涼性和甘平性的蔬菜,能起到清涼、解毒、去火的作用。涼性蔬菜一般有冬瓜、絲瓜、油菜、菠菜、白菜、金針菇、蘑菇、蓮藕、茭白、筍、菜心等;而紅薯、土豆、香菇等是甘平性的蔬菜。吃羊肉時最好搭配豆腐,它不僅能補充多種微量元素,其中的石膏還能起到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作用。而羊肉和蘿卜做成一道菜,則能充分發揮蘿卜性涼,可消積滯、化痰熱的作用。
做羊肉的時候,調料的搭配作用也不可忽視。最好放點不去皮的生姜,因為姜皮辛涼,有散火除熱、止痛祛風濕的作用,與羊肉同食還能去掉膻味。烹調羊肉時應少用辣椒、胡椒、生姜、丁香、小茴香等溫辛燥熱的調味品;可以放點蓮子心,它有清心瀉火的作用。
很多人不喜歡聞羊肉中的膻氣。其實,這是羊尾脂肪、皮下脂肪、羊皮脂腺分泌物和肌肉間隙的脂肪中所含的一種揮發性脂肪酸。要想掩蓋這種膻味,不妨放點孜然。它又叫“安息茴香”,原產於古安息國,即現在的伊朗一帶。它的氣味芳香而濃烈,適宜羊肉烹制,能起到理氣開胃、祛風止痛的作用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