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伏特加的特點 伏特加是以多種谷物(馬鈴薯、玉米)為原料,用重復蒸餾,精煉過濾的方法,除去酒精中所含毒素和其它異物的一種純淨的高酒精濃度的飲料。伏特加無色無味,沒有明顯的特性,但很提神。伏特加酒口味烈,勁大刺鼻,除了與軟飲料混合使之變得干洌,與烈性酒混合使之變得更烈之外,別無它用。但由於酒中所含雜質極少,口感純淨,並且可以以任何濃度與其它飲料混合飲用,所以經常用於做雞尾酒的基酒,酒度一般在40?一50?之間。
(二)伏特加的釀造方法 伏特加的傳統釀造法是首先以馬鈴薯或玉米、大麥、黑麥為原料,用精餾法蒸餾出酒度高達96%的酒精液,再使酒精液流經盛有大量木炭的容器,以吸附酒液中的雜質(每10升蒸餾液用1.5千克木炭連續過濾不得少於8小時,40小時後至少要換掉10%的木炭),最後用蒸餾水稀釋至酒度40-50%而成的。此酒不用陳釀即可出售、飲用,也有少量的如香型伏特加在稀釋後還要經串香程序,使其具有芳香味道。伏特加與金酒一樣都是以谷物為原料的高酒精度的烈性飲料,並且不需貯陳。但與金酒相比,伏特加干洌、無刺激味,而金酒有濃烈的杜松子味道。
多種谷物蒸餾 伏特加是以多種谷物(馬鈴薯、玉米)為原料,用重復蒸餾,精煉過濾的方法,除去酒精中所含毒素和其它異物的一種純淨的高酒精濃度的飲料。伏特加無色無味,沒有明顯的特性,但很提神。伏特加酒口味烈,勁大刺鼻,除了與軟飲料混合使之變得干洌,與烈性酒混合使之變得更烈之外,別無它用。但由於酒中所含雜質極少,口感純淨,並且可以以任何濃度與其它飲料混合飲用,所以經常用於做雞尾酒的基酒,酒度一般在40?一50?之間。 俄羅斯伏特加最初用大麥為原料,以後逐漸改用含澱粉的馬鈴薯和玉米,制造酒醪和蒸餾原酒並無特殊之處,只是過濾時將精餾而得的原酒,注入白桦活性炭過濾槽中,經緩慢的過濾程序,使精餾液與活性炭分子充分接觸而淨化,將所有原酒中所含的油類、酸類、醛類、酯類及其它微量元素除去,便得到非常純淨的伏特加。俄羅斯伏特加酒液透明,除酒香外,幾乎沒有其它香味,口味凶烈,勁大沖鼻,火一般地刺激,其名品有:波士伏特加(bolskaya)、蘇聯紅牌(stolichnaya)、蘇聯綠牌(mosrovskaya)、檸檬那亞(limonnaya);斯大卡(starka)、朱波羅夫卡(zubrovka)、俄國卡亞(kusskaya)、哥麗爾卡(gorilka)。 波蘭伏特加的釀造工藝與俄羅斯相似,區別只是波蘭人在釀造過程中,加入一些草卉、植物果實等調香原料,所以波蘭伏特加比俄羅斯伏特加酒體豐富,更富韻味,名品有:蘭牛(bluerison)、維波羅瓦紅牌38?,(wyborowa)、維波羅瓦蘭牌45?(wyborowa)、朱波羅卡(zubrowka)。 除俄羅斯與波蘭外,其它較著名的生產伏特加的國家和地區還有: 1.英國哥薩克(cossack)、夫拉地法特(viadivat)、皇室伏特加(imperial)、西爾弗拉多(silverad)。 2.美國寶獅伏特加(smirnoff)、沙莫瓦(samovar)、菲士曼伏特加(fielshmann’sroyal)。 3.芬蘭芬蘭地亞(finlandia)。 4.法國卡林斯卡亞(karinskaya)、弗勞斯卡亞(voloskaya)。 5.加拿大西豪維特(silhowltte)。 伏特加作基酒來調制雞尾酒,比較著名的有:黑俄羅斯(blackrussian)、镙絲鑽(screwdriver)、血瑪麗(bloodymary)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