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燃面
原料:水面三兩、宜賓碎米芽菜兩大匙、油炸花生仁兩大匙、油辣椒一大匙(可依個人喜好增減)、自制花椒香油四大匙(用花椒、八角、山奈、核桃燙制而成)、香蔥一棵、醬油三大匙、味精適量。如果喜歡在面裡加菜葉的,可加適量菜葉。我很喜歡在裡面加一點香菜,特好吃。
特色:宜賓燃面早在清朝光緒年間就已聞名。因其油重無水,點火即燃,故名燃面,也稱油條面。其特點是松散紅亮,油而不膩,麻辣相間,味美爽口,回味悠長。
操作:
1、將油炸花生仁放菜板上,用刀面壓破後撿去皮不要,再鍘碎;蔥切碎。
2、鍋中加大量水燒沸,下面條煮至剛斷生(宜稍硬)。
3、用漏勺撈起,將筷子壓在上面固定住面條,一只手握牢筷子和勺柄,用力甩干水分。
4、盛入碗裡,放入自制花椒油拌和松散。
5、加入醬油、油辣椒、碎米芽菜、花生碎、味精、蔥碎、菜葉、香菜碎。
6、拌勻後即可食用。吃時可配上一小碗海帶絲湯或酸菜湯或番茄蛋湯或骨頭湯,邊吃邊喝,吃過後滿口留香,超級惬意。
擔擔面
原料:圓細面條500克,辣椒油、醬油、蔥各50克,芝麻醬35克,味精2.5克,川東菜100克,化豬油、香油各20克。
特色:擔擔面是著名的成都小吃。用面粉擀制成面條,煮熟,舀上炒制的豬肉末而成。成菜面條細薄,鹵汁酥香,鹹鮮微辣,香氣撲鼻,十分入味。此菜在四川廣為流傳,常作為筵席點心。
擔擔面中最有名的又要數陳包包的擔擔面了,它是自貢市一位名叫陳包包的小販始創於1841年。因最初是挑著擔子沿街叫賣而得名。過去,成都走街串巷的擔擔面,用一中銅鍋隔兩格,一格煮面,一格炖雞或炖蹄膀。現在重慶、成都、自貢等地的擔擔面,多數已改為店鋪經營,但依舊保持原有特色,尤以成都的擔擔面特色最濃。
操作:
將川東菜稍洗,將其和蔥分別切細末,分裝5個碗內,再把其它調料分裝在每個碗中待用;鍋中放水燒開,將面條下鍋煮熟,分撈碗中即可食用。
雞絲涼面
原料:面條,雞肉。
特色:雞絲涼面是四川的傳統小吃,歷史悠久,在四川全省有很大影響,近年已流傳於全國各地,特別是北方廣大地區。多味調合,清爽利口,面條有筋力,為夏季佳品。
操作:機制的面條入沸水中煮熟。煮時不能煮得太軟,撈出放案板上趁熱,灑熟菜油少許,抖散快速降溫,到互不粘連且己冷卻為止,成為涼面。
吃法:
(1)綠豆芽涼面,綠豆芽在沸水中煮斷生,保持脆嫩,放碗中,面上蓋涼面,淋上用辣椒面、花椒油、醋、味精、醬油、蒜泥和麻油調成的味汁;
(2)雞絲涼面,基本制法同綠豆芽涼面,不同的是在面上加煮熟後撕成的雞絲;
(3)三絲涼面,面上加熟雞絲、火腿絲、豬肉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