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膽肝結石飲食方面需要注意什麼?有什麼辦法治嗎?正文

膽肝結石飲食方面需要注意什麼?有什麼辦法治嗎?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膽肝結石飲食方面需要注意什麼?有什麼辦法治嗎?
 
我上大學的時候因為生活突然變輕松,由剛上大學的時候剛100斤,到去年冬天快畢業實習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已經120斤了,整整20斤的肉啊,面對找實習單位,不得不減肥了,班裡一個同學介紹我用什麼歐什麼定點瘦,效果還真的很好,2個療程下來,90斤現在,沒想到還不反彈,減肥的時候也沒有別人吃減肥藥時的副作用,沒想到能這樣輕松的瘦下來了!網址記不清了,就收藏了個別人的評論網址: 
www.jianfeipaihangbang.net


希望減肥mm們抓緊!
 

 
膽囊炎、膽石症患者的日常飲食應注意什麼
(1)膽囊炎在急性發作期,忌食油炸、煎的食物,忌食蛋類、肉湯及飲酒;進食應限於低脂肪、低蛋白、少量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隨著病症的消退可逐漸加入少量脂肪及蛋白食物,如瘦肉、魚、蛋、奶和水果及鮮菜等。
(2)慢性膽囊炎患者,平日進食應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應進大量飲料(1500~2000ml),以稀釋膽汁。每2~3小時進食1次,以刺激膽汁分泌。吃易消化的蛋白質,每天50g。勿吃動物腦、腎、蛋黃、油炸食物、辛辣品。
(3)膽囊炎、膽石症患者,在飲食規律方面,宜定時定量,少吃多餐,不宜過飽。在飲食結構上,嚴格控制脂肪和含膽固醇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動物內髒等,因為膽結石形成與體內膽固醇過高和代謝障礙有一定關系。不可飲酒和進食辛辣食物,宜多吃蘿卜、青菜、豆類、豆漿等副食。蘿卜有利膽作用,並能幫助脂肪的消化吸收;青菜含大量維生素、纖維素;豆類含豐富的植物蛋白。此外,還應補充一些水果、果汁等,以彌補炎症造成的津液和維生素的損失。
(4)膽囊炎、膽石症患者一般宜進低脂肪、低膽固醇飲食。肥肉,油炸食品,含油脂多的干果、子仁類食物及蛋黃,動物腦、肝、腎及魚子等食品均宜嚴格控制。平時飲食亦應進易消化、少渣滓食物以避免產生氣體。一切酒類、刺激性食物、濃烈的調味品均可促進膽囊收縮,使膽道括約肌不能及時松弛,造成膽汁流出,從而使膽囊炎急性發作,所以均應避免。急性發作時宜予低脂、易消化半流食或流食;重者應予禁食、胃腸減壓及靜脈補液。
膽囊炎好發於中年人
膽囊炎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外科急腹症,發病率僅次於急性闌尾炎。一般多發生在中年人。從醫學理論上講,膽囊炎可以分為急性和慢性,但是實際上大多數為慢性,開始幾次發病症狀很輕,疼痛不太厲害,常被誤認為胃病而不被引起注意,隨後病變逐漸嚴重,在某些誘因作用下,突然表現為急性發作,上腹部靠右邊劇烈地絞痛,不敢直腰,只好用手保護腹部,不敢碰,甚至疼得在地上打滾和喊叫。
膽囊炎為何多發生在中年人呢?這得從膽囊炎的發病原因說起。膽囊就是普通所說的苦膽,形狀像梨,它是貯存和濃縮膽汁的髒器。人們在吃進食物以後,通過神經反射,使膽囊收縮,把膽汁通過膽道流入十二指腸,促進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如果身體過於肥胖,或是有代謝紊亂、神經內分泌調節障礙、膽結石等,膽汁就不容易從膽囊流出而滯留在膽囊裡,膽汁裡的水分逐漸被吸收,使膽鹽濃度增高,而膽鹽會刺激膽囊黏膜發炎。開始還是無菌的,隨後細菌乘機侵入,便由無菌性膽囊炎開始轉變為感染性膽囊炎。
有一些40歲以上的中年人,由於工作環境、生活方式的變動,往往有不同程度的神經調節和代謝障礙,影響膽囊的正常收縮和舒張,使膽汁的排洩不通暢,特別是逐漸發胖的中年人,由於脂肪代謝紊亂,更容易刺激膽囊強烈收縮。如果同時有感染、消化不良、結石形成就更容易誘發膽囊炎發作了。絕經期前的中年婦女,因為內分泌改變的關系,常常影響膽汁的分泌和調節,所以得膽囊炎的機會要比同年齡的男子更多一些。
防治膽囊炎的辦法主要有:
1.要經常做一些體力活動,使全身代謝活躍起來,特別是腦力勞動和上班老是坐著不動的中年人,更要有意識地多做體力勞動,防止過度的肥胖,因為肥胖是膽囊炎或膽結石的重要誘因。
2.要講究飲食衛生,切忌暴飲暴食,適當節制脂肪食物。因為吃帶脂肪的食物以後,會反射性地使膽囊收縮,一旦收縮過於強烈便導致膽絞痛的急性發作。
3.秋涼以後要注意保暖,尤其是睡覺時要蓋好被,防止腹部受涼,因為肚子受涼以後會刺激迷走神經,使膽囊強烈收縮。
4.已經證明有膽結石或者腸寄生蟲病的人,要及時治療,避免引起膽囊發炎。5.如果發作比較頻繁,症狀比較重,明顯影響生活和工作,用利膽藥等保守療法又不見效,就應該考慮用手術治療。
膽囊炎的保健
一.我國膽囊炎、膽石症的主要病因與腸道寄生蟲病及腸道感染有關。蛔蟲能上竄鑽入膽道,引起膽道發炎。蛔蟲殘體及蛔蟲卵可成為“核心”而形成結石。腸道感染可逆行而導致膽道感染、膽囊發炎。防治這兩類疾病可明顯降低本病的發病率。
二.情志失調,肝膽失於疏洩可導致膽汁排洩受阻而發病。保持情緒樂觀、心胸開朗是預防本病及減少復發的重要一環。
三.注意飲食衛生,酌情飲用礦泉水或磁化水。礦泉水以含有硫酸鎂、硫酸鈉、重碳酸鈉的為佳,飲用後能使膽囊收縮,促使膽汁排出。平時應多飲水,每日飲水量應在1500毫升以上。飲食要有節制,避免暴飲暴食。嚴格控制脂肪和富含膽固醇的食物,如動物腦、內髒、魚卵、蛋黃等。飲食宜多用高碳水化合物、低脂、多維生素的清淡易消化食物,多吃蘿卜、青菜、豆類等副食,多食新鮮水果,少吃辛辣、油炸食品,應戒酒,不吃生冷不潔食物。
四.對久坐的人應強調進行戶外活動,可選擇做操、跑步、散步、太極拳、氣功等鍛煉。提倡腹式呼吸,能對膽胰腸胃起到有節律的“按摩”作用,使肝膽疏洩流暢。



醫生告訴您怎樣保養調理
1.膽汁是幫助脂肪消化吸收的主要物質,膽囊炎病人的膽汁分泌不良,故脂肪吸收困難。病人應以高蛋白、高維生素的偏素食為主,盡力避免高脂肪飲食。
2.生活要有規律,保持心情舒暢,避免過度勞累,不暴飲暴食,少吃油膩食物,消除發病誘因。多進行經常性的活動,調理經絡氣血,以利於膽道疏通,減少急性發作。



膽囊炎的飲食療法
膽道疾病與飲食有密切關系,故飲食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可給予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流質食品,如藕粉、米湯、果子水、蔬菜水、蜂蜜水等;少食多餐;禁用動物的腦、肝、腎及蛋黃、魚籽等,不用油炸食物、肥肉等。忌飲酒、濃茶、咖啡及含粗纖維素多的蔬菜和水果。



膽囊炎飲食治療



飲食治療目的
通過對飲食脂肪和膽固醇量進行控制,輔以高碳水化物。供給足夠營養,維持機體熱能需要,消除促進膽石形成和引起疼痛的因素,減少誘因,增加機體抵抗力。
二、飲食治療措施
(一)急性期
急性發作期應禁食,使膽囊得到充分休息,以緩解疼痛。由靜脈補充營養。但可多飲水,在飲料中注意補充鈉和鉀鹽,可有利於治療疾病。疼痛緩解後,根據病情循序漸進地調配飲食,可給予清淡流質飲食或低脂肪低膽固醇高碳水化物流質飲食,如米湯、藕粉、豆漿等食物。病情好轉後可給予低脂半流質飲食或低脂少渣軟食。



慢性期
1.熱能:供給正常或稍低於正常量熱能,約8.37mj(2000kcal)/d,肥胖者宜限制熱能。
2.低脂肪:含脂肪多的食物可促進縮膽囊素的分泌,使膽囊收縮。膽囊炎時膽汁分泌障礙,脂肪消化吸收也受到影響,脂肪多可能誘發膽囊疼痛。故需嚴格限制脂肪攝入量,每天<20g,後可逐漸增加到40g以內。主要應嚴格限制動物性脂肪,而植物油脂有助於膽汁排洩,可以適量選用,但應均勻分布於3餐飲食中,避免在1餐中食用過多的脂肪。
3.低膽固醇:過多膽固醇大部分重新分泌於膽汁中,膽汁膽固醇濃度增高,每天攝入量以<300mg為宜,重度高膽固醇血症應控制在200mg以內。禁止食用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如肥肉、動物肝、腎、腦等內髒,魚子、蟹黃、蛋黃等食物。
4.適量蛋白質:每天供給50~70g,過多的蛋白質攝入會增加膽汁分泌,影響病變組織的恢復;攝入過少同樣不利於受損膽道組織的修復。應適量給予高生物價蛋白質,如豆制品、魚蝦類、瘦肉、蛋清等食物。
5.碳水化物:每天300~350g,以達到補充熱能、增加肝糖原、保護肝細胞的目的。應供給復合碳水化物為主的食物,適當限制單糖,如砂糖、葡萄糖的攝入;對合並高脂血症、冠心病、肥胖者更應限制。
6.供給豐富維生素:維生素a有防止膽結石作用,有助於膽管上皮生長和保持完整性,幫助病變的膽道修復,大量補充對膽道疾患恢復有利。其他維生素,如維生素c、維生素e、b族維生素也應充分供給。
7.食物纖維:植物纖維能增加膽鹽排洩,抑制膽固醇吸收,降低血脂,可使膽固醇代謝正常,減少形成膽石的機會。食物纖維不但有利膽作用,且能刺激腸蠕動,有利通便,促使腸內產生的吲哚、糞臭素等有害物質盡快排出,防止膽囊炎發作。可選含食物纖維高的食物,如綠葉蔬菜、蘿r、、豆類、水果、粗糧;及香菇、木耳等有降低膽固醇作用的食物。
8.大量飲水:多喝水和飲料,可以稀釋膽汁,促使膽汁排出,預防膽汁淤滯,有利於膽道疾病的恢復,每天以1000~1500ml為宜。
9.少量多餐:少量進食可減少消化系統負擔,多餐能刺激膽道分泌膽汁,保持膽道暢通,有利於膽道內炎性物質引流,促使疾病減緩和好轉。
10.飲食禁忌:刺激性食物和強烈調味品,如辣椒、咖喱、芥末、酒、咖啡等;油煎油炸及產氣食物,如牛奶、洋蔥、蒜苗、蘿i、、黃豆等。注意衛生,防止腸道寄生蟲和細菌感染。
 
"飲食主要是要以清淡的飲食為主,不要吃過於油膩,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

膽管結石的誘因主要是膽汁淤積,所以在平時注意要定時的排空膽汁,有穩定的三餐飲食習慣,特別是早餐一定要吃。不要暴飲暴食,注意勞逸結合,戒煙酒。結石較小者,我們醫院可用中藥排石湯加體位引流及體外震波碎石等方法,取得一定的效果。一旦結石的體積或者數目有增多者,最好用手術方式取石。

肝、膽都是重要的消化器官,其分泌和濃縮後的膽汁是消化液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體攝入的脂肪靠膽汁的乳化、分解後才能被吸收利用。患肝內膽道結石症,肝功能的損害、膽道的梗阻,均可致膽汁的分泌、排洩和濃縮過程異常,使膽汁的成分和數量出現改變。若此時仍不加節制地進食高脂食物,必然會加快膽管內結石的形成或增大。所以肝內膽管結石患者的食譜應遵循高糖、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纖維素、低脂肪的原則,多吃新鮮魚類、雞蛋、瘦肉及新鮮蔬菜、水果等。澱粉類的主食如大米、面粉等則可不受限制,這樣可達到增加營養、保護肝細胞的目的。同時可適當采用利膽去濕的中草藥,以利於肝細胞再生和增加膽汁分泌量,使肝內膽管的小結石和泥沙樣結石引流排洩,減少新結石形成的機會。此類中草藥主要有柴胡、木香、佛手、茯苓、白芍、白術、茵陳、澤瀉、藿香、甘草等。也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選用以此類中草藥為基礎制成的中成藥,如復方膽通和舒膽膠囊等。 

另外,病人應戒煙、戒酒,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這點至關重要。


美國醫學家的一項大規模研究發現,女性多吃水果和蔬菜可以降低患膽結石的風險.研究人員分析說,多吃果蔬,尤其是綠葉蔬菜、柑橘類水果以及其他富含維生素c的食品可以有效預防膽結石的形成,對已形成結石的人來說,則能阻止病情進一步惡化。通常,膽囊內結石是由於膽汁淤積變硬形成的,膽結石有的情況下能通過腸道排出體外,不會出現症狀。但結石有時也會導致劇痛,阻塞膽管,引發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左 旋 肉 鹼和蘋果酸能一起用麼?疑問?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